夏夜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夏天的日头象恋世长者,迟迟不肯离去,它用最后的温存将大地染红,看鸡鸭回笼牛羊归圈,看孩子农人踏上回家的路,才悄然隐去。
夜幕下的乡村是另一番景象。饭吃得早的,大人招呼孩子洗澡。澡盆已从门角弯转至屋前禾场边,大木桶装着兑好温度的水。箍两圈铁丝的木盆,拼接的木板足有五公分厚,经年累月的漂洗,锈蚀的铁丝吃进木里,木质表面象穿久的衣物生出一层绒毛。孩子多,个个象在泥堆里打过滚。洗一个,倒水,清木盆,添水洗下一个。洗完,光屁股扔凉床上。竹制的凉床摆在禾场当风口,奶奶拿了扇子,穿衣服,赶蚊子,唱歌儿。
还没吃饭的,媳妇在锅灶边忙。两股松垮的电线自屋顶垂下,一盏白炽泡,本就不亮,烟气一熏愈加昏暗。娃小,在灶边跟手跟脚。那条老黄狗,凑热闹似的也往脚边挤,冷不丁挨一脚,“汪”的一声跑开了。湿透的衣裳贴在背上,脸上的汗一股股,用食手刮掉又出来。不知从哪跑出那么多蚊子,围着灯泡围着人,“嘤嘤”叫着恨不得把夜抬走。赶紧做饭吃了洗好睡。双抢季节,哪个不是拼了命抢收抢种。
月亮爬上了屋顶。奶奶的扇子“啪”一声掉地上,惊醒的她正身拾扇,摇两下身子又歪了。偶尔几声狗吠,沉入夜的深处。
接力棒一样,白天把世界交给夜晚,人类把主权交给自然。蛙声虫鸣游蛇惊鸟极速生长的瓜蔓草芽,萤火虫在无边的旷野闪,伴着另一些焰火,捉鳝鱼孩子手里的灯,那是人类撒落的星星。
这个时辰,鳝鱼会从洞里出来喝露水。江汉平原鱼米之乡,河湖密布田径纵横。沟边渠边水田间,随处可见抬头的鳝鱼,修长的身子浸在水中,睡熟的孩子似的乖得一塌糊涂。孩子们最爱此间去捉鳝鱼。兄弟结伴,提灯提桶,一把鳝鱼夹。条件好的用马灯,棉芯柴油,防风玻璃罩,用铁丝低低吊在竹竿上。多是自制灯,补胶鞋补自行车胎用尽的空胶水瓶,铁盖上打孔,一束棉芯穿进去,芯一定够粗,长铁丝拦腰缠住瓶身。夹子竹质或木质,一米左右的两长片,用铁钉钉成活动的“X”型,一端把手,一端有锯齿状纹路,那是捉鳝鱼的利器。新整的水田,浅浅的沟里,毫无戒备的鳝鱼,轻轻一夹,便无可逃遁。
我很羡慕捉鳝鱼的人,好朋友训红就跟她哥提过桶。可是我没有哥哥。爸爸妈妈远在学校,大姐姐夫忙着双抢,爷爷忙着耕地晒谷,谁顾得上我呢。一天晚上,冒着被吓破胆的危险,经过新近去世的李婆婆院子,经过养了一窝狗的丁矮子家门,经过淹死过人的大堰塘,去央求堂兄带我捉鳝鱼,他不同意,因为送我回家太远。但把自己的旧鳝鱼灯夹送给了我。
那把夹子,白天试过多次。用来夹小树枝,夹爬到禾场边的南瓜藤,夹树上的知了壳,有时行有时不行。夹子对我有些长有些沉,钉子也松动了。夜里,看着田间流动的灯火,我想象得出捉鳝者的表情,屏住呼吸心跳加速,灯与夹齐齐凑近鳝鱼,举夹的指定是哥哥,他决定着这场捕捉的成败,王者般指使提灯的弟弟妹妹这边那边,调整下手的最佳角度,尤其大鳝鱼,下手要快准狠。一条被夹住七寸的鳝鱼,无论头怎样挣扎,尾如何扭曲回旋,都是白费劲。
好些天后的一个夜晚,我穿上雨鞋,拿着堂兄给的灯夹,鼓起勇气出门了。走出巷子,夜从四面八方压来,我有些透不过气。白天再熟悉不过的杨树,被夜裹得威风凛凛;那片竹木,只是细小的窝竹,风一吹,嚯嚯的竟似藏了千军万马。这晚的狗也不知中了什么邪,由丁矮子家起头,那条母狗带领一窝崽,把全队的狗都带发了。它们象追着什么,扑扑往前赶,猛然集体停住,又撕扯着往前。起先是“汪汪”的吠,层层叠叠清脆有力,慢慢的声音连成长段,哭一样嘶鸣至无声,以为要打住,却又变成哀嚎。它们的眼睛一定是绿色的。
过灌溉渠就到水田。田径的草新砍过,硬茬挺着脚板极不舒服,螳螂不时从身边跳起,水蛇急速游蹿,密密麻麻的夜蚊子围着灯。我提着灯机械地走,脑子一片空白。近乎麻木的那种怕,怕鬼,落水鬼吊死鬼棺材焚香念经,见过的听到的想象的都出来了。尽量走住户附近的水田,虽然黑乎乎的房子里不会出来一个人与我招呼,但房子是一种安慰。一个人捉鳝鱼其实有些难,握夹要两只手,把灯放田埂,参差的草茬,歪着的自制油灯不小心就翻了。一身冷汗,只捉了几条小鳝鱼,都是前一拔人不屑要的,我却很喜欢。
后来就学乖了,远远跟着捉鳝鱼的同伴。他们转弯我就转弯,他们走远我也走远,与他们始终保持看得见甚至喊得应的距离。我还是捉不到大鳝鱼。
我把鳝鱼养在一个鼓肚小口缸里,它们棕黄的身子顺壁弯成弧形,尖尖的尾巴时而翘起时而弯卷垂落。我蹲在缸前,它们认识我似的提起头又沉下去,吐出几粒小水泡。我把小缸放在菜地边上,天天换水,想它们快点长大,象伙伴一样去卖钱。我曾和训红随她小姑一起去外贸公司,看她卖鳝鱼田螺。外贸公司门口挂着一把有洞的大竹筛,田螺倒进去,主管的男子摇动竹筛,小螺从筛洞往下掉,筛里的大螺价钱高。鳝鱼也用那把筛,是手选。选好过秤,男子扯着嗓子往里报数,里面就按这个数给钱。那男子是训红的大姑父。
一个周未,爸爸把鳝鱼带走了。我一直记着,他没给钱。
夜幕下的乡村是另一番景象。饭吃得早的,大人招呼孩子洗澡。澡盆已从门角弯转至屋前禾场边,大木桶装着兑好温度的水。箍两圈铁丝的木盆,拼接的木板足有五公分厚,经年累月的漂洗,锈蚀的铁丝吃进木里,木质表面象穿久的衣物生出一层绒毛。孩子多,个个象在泥堆里打过滚。洗一个,倒水,清木盆,添水洗下一个。洗完,光屁股扔凉床上。竹制的凉床摆在禾场当风口,奶奶拿了扇子,穿衣服,赶蚊子,唱歌儿。
还没吃饭的,媳妇在锅灶边忙。两股松垮的电线自屋顶垂下,一盏白炽泡,本就不亮,烟气一熏愈加昏暗。娃小,在灶边跟手跟脚。那条老黄狗,凑热闹似的也往脚边挤,冷不丁挨一脚,“汪”的一声跑开了。湿透的衣裳贴在背上,脸上的汗一股股,用食手刮掉又出来。不知从哪跑出那么多蚊子,围着灯泡围着人,“嘤嘤”叫着恨不得把夜抬走。赶紧做饭吃了洗好睡。双抢季节,哪个不是拼了命抢收抢种。
月亮爬上了屋顶。奶奶的扇子“啪”一声掉地上,惊醒的她正身拾扇,摇两下身子又歪了。偶尔几声狗吠,沉入夜的深处。
接力棒一样,白天把世界交给夜晚,人类把主权交给自然。蛙声虫鸣游蛇惊鸟极速生长的瓜蔓草芽,萤火虫在无边的旷野闪,伴着另一些焰火,捉鳝鱼孩子手里的灯,那是人类撒落的星星。
这个时辰,鳝鱼会从洞里出来喝露水。江汉平原鱼米之乡,河湖密布田径纵横。沟边渠边水田间,随处可见抬头的鳝鱼,修长的身子浸在水中,睡熟的孩子似的乖得一塌糊涂。孩子们最爱此间去捉鳝鱼。兄弟结伴,提灯提桶,一把鳝鱼夹。条件好的用马灯,棉芯柴油,防风玻璃罩,用铁丝低低吊在竹竿上。多是自制灯,补胶鞋补自行车胎用尽的空胶水瓶,铁盖上打孔,一束棉芯穿进去,芯一定够粗,长铁丝拦腰缠住瓶身。夹子竹质或木质,一米左右的两长片,用铁钉钉成活动的“X”型,一端把手,一端有锯齿状纹路,那是捉鳝鱼的利器。新整的水田,浅浅的沟里,毫无戒备的鳝鱼,轻轻一夹,便无可逃遁。
我很羡慕捉鳝鱼的人,好朋友训红就跟她哥提过桶。可是我没有哥哥。爸爸妈妈远在学校,大姐姐夫忙着双抢,爷爷忙着耕地晒谷,谁顾得上我呢。一天晚上,冒着被吓破胆的危险,经过新近去世的李婆婆院子,经过养了一窝狗的丁矮子家门,经过淹死过人的大堰塘,去央求堂兄带我捉鳝鱼,他不同意,因为送我回家太远。但把自己的旧鳝鱼灯夹送给了我。
那把夹子,白天试过多次。用来夹小树枝,夹爬到禾场边的南瓜藤,夹树上的知了壳,有时行有时不行。夹子对我有些长有些沉,钉子也松动了。夜里,看着田间流动的灯火,我想象得出捉鳝者的表情,屏住呼吸心跳加速,灯与夹齐齐凑近鳝鱼,举夹的指定是哥哥,他决定着这场捕捉的成败,王者般指使提灯的弟弟妹妹这边那边,调整下手的最佳角度,尤其大鳝鱼,下手要快准狠。一条被夹住七寸的鳝鱼,无论头怎样挣扎,尾如何扭曲回旋,都是白费劲。
好些天后的一个夜晚,我穿上雨鞋,拿着堂兄给的灯夹,鼓起勇气出门了。走出巷子,夜从四面八方压来,我有些透不过气。白天再熟悉不过的杨树,被夜裹得威风凛凛;那片竹木,只是细小的窝竹,风一吹,嚯嚯的竟似藏了千军万马。这晚的狗也不知中了什么邪,由丁矮子家起头,那条母狗带领一窝崽,把全队的狗都带发了。它们象追着什么,扑扑往前赶,猛然集体停住,又撕扯着往前。起先是“汪汪”的吠,层层叠叠清脆有力,慢慢的声音连成长段,哭一样嘶鸣至无声,以为要打住,却又变成哀嚎。它们的眼睛一定是绿色的。
过灌溉渠就到水田。田径的草新砍过,硬茬挺着脚板极不舒服,螳螂不时从身边跳起,水蛇急速游蹿,密密麻麻的夜蚊子围着灯。我提着灯机械地走,脑子一片空白。近乎麻木的那种怕,怕鬼,落水鬼吊死鬼棺材焚香念经,见过的听到的想象的都出来了。尽量走住户附近的水田,虽然黑乎乎的房子里不会出来一个人与我招呼,但房子是一种安慰。一个人捉鳝鱼其实有些难,握夹要两只手,把灯放田埂,参差的草茬,歪着的自制油灯不小心就翻了。一身冷汗,只捉了几条小鳝鱼,都是前一拔人不屑要的,我却很喜欢。
后来就学乖了,远远跟着捉鳝鱼的同伴。他们转弯我就转弯,他们走远我也走远,与他们始终保持看得见甚至喊得应的距离。我还是捉不到大鳝鱼。
我把鳝鱼养在一个鼓肚小口缸里,它们棕黄的身子顺壁弯成弧形,尖尖的尾巴时而翘起时而弯卷垂落。我蹲在缸前,它们认识我似的提起头又沉下去,吐出几粒小水泡。我把小缸放在菜地边上,天天换水,想它们快点长大,象伙伴一样去卖钱。我曾和训红随她小姑一起去外贸公司,看她卖鳝鱼田螺。外贸公司门口挂着一把有洞的大竹筛,田螺倒进去,主管的男子摇动竹筛,小螺从筛洞往下掉,筛里的大螺价钱高。鳝鱼也用那把筛,是手选。选好过秤,男子扯着嗓子往里报数,里面就按这个数给钱。那男子是训红的大姑父。
一个周未,爸爸把鳝鱼带走了。我一直记着,他没给钱。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