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的责任心
2021-12-23叙事散文慕容空空
朴素的责任心
——记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杨映辉罗立军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我身边,有这样一群共产党员,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以自己朴素的责任心,十几年甚至……
朴素的责任心
——记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杨映辉
罗立军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我身边,有这样一群共产党员,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以自己朴素的责任心,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审判工作第一线上,努力做着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事,创造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业,民一庭庭长杨映辉就是这样一位有着朴素的责任心的优秀共产党员。
对于一名共产党员来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一种理想信念。理想是基石,信念是动力。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核心。这崇高的理想信念,说小了,就是责任心。一种对工作的责任心,对社会的责任心,也是一种对人民群众、对自己的责任心。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这是一个很朴素的道理,这道理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最能考验一个人,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尤其如此。
1997年11月,出于对法官职业的向往,从事了9年教育工作的杨映辉,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法院,开始了他的司法生涯。在法院十多年,他先后在基层法庭、执行局、民一庭从事审判执行工作。在条件最艰苦的基层法庭,他一干就是9年,2005年,法院党组要求他去充实执行局的力量,仅仅两年的时间他就执行了209件案件,执结标的近400万元,执行标的到位率达92%。
现在杨映辉又到了审判第一线民一庭,民一庭是法院的一线部门,是审判工作的“前线”,也是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多的一个部门。院里的干警们都说,民一庭是整个法院最忙也最累的部门。在这样的部门里没有责任心,甚至责任心不够,是没有办法做好审判工作的。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干警还是庭室中层领导时期,他都始终保持着一颗朴素的责任心,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为了方便办案,杨映辉穿得最多的衣服就是制服了。这不仅是因为民一庭案件多事情杂,经常一天开两三个庭不说,还因为常常需要下乡去实地调查案情。有时他还亲自带着书记员去给一些住得偏远地址难找的当事人送达诉讼材料,不仅保证了诉讼材料的按时送达,同时还能通过与当事人面对面的交谈沟通,做做调解工作,提高息诉率。
为了办好案子,切实解决纠纷减少纠纷,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杨映辉同志把服判息诉工作作为全庭的工作重点来抓,注重发挥调解功能,讲究调解艺术,提高调解水平。将调解工作贯穿于诉前、立案、庭前、庭中、庭后的各个阶段之中,坚持“三个结合”:直接调解和开庭调解相结合,庭上调解和庭下调解相结合,诉讼调解与非诉讼调解相结合。通过控制调解节奏,摸清当事人心理,找准案件争议焦点,法、理、情并用,提高调解成功率。与此同时,他还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一项重头戏,做好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使大部分纠纷在村镇一级就解决了,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2010年对于整个民一庭来说,是异常忙碌异常艰苦的一年。这一年,院里陆续有7名干警调离了单位,同时又有若干名法官被抽调去了其他部门。整个法院实际在岗人数只有五十几人,而民一庭实际办案人数只有2人,书记员1人,办案人员严重不足,一个人干两三个人的活是常有的事。更为困难的是,人员少了,案件数却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大超过了去年,即使分流了一些案件到其他庭室,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就是在这样繁重的工作下,作为庭长的杨映辉不但没有放松案件的审判质量,而且更注重调解工作了。只有做好了调解工作,才能给直接地达到息诉息访的目的,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和谐。整个2010年,民一庭审理结案了400多件案件,在当年的评先评优中,包括他在内,2名法官被评为了优秀公务员,民一庭也被院里评为了2010年优秀庭室。
作为民一庭的庭长,对待本庭室的干警,他很少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喊一些不切实际的空口号,而是根据自己几十年累积起来的社会经验和办案经验,提建议给指导,让年轻干警们从一些细节一些小事中去感受去领悟人生的大道理。在他们心里,作为庭长的杨映辉俨然就是一位知心大哥。
虽然比起牛玉儒、任长霞等同志那些感人肺腑、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的先进事迹,法官们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凡的工作,但他们想要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责任心却是一样的。一个党组织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个标杆。在我眼里,杨映辉就是这样一名朴实的平易近人的共产党员,他不光芒四射,他干的事业也不惊天动地,但是他有着一颗朴素的责任心,一个干事业的责任心,一颗为人民司法的责任心,他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罗立军
——记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杨映辉
罗立军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我身边,有这样一群共产党员,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以自己朴素的责任心,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审判工作第一线上,努力做着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事,创造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业,民一庭庭长杨映辉就是这样一位有着朴素的责任心的优秀共产党员。
对于一名共产党员来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一种理想信念。理想是基石,信念是动力。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核心。这崇高的理想信念,说小了,就是责任心。一种对工作的责任心,对社会的责任心,也是一种对人民群众、对自己的责任心。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这是一个很朴素的道理,这道理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最能考验一个人,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尤其如此。
1997年11月,出于对法官职业的向往,从事了9年教育工作的杨映辉,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法院,开始了他的司法生涯。在法院十多年,他先后在基层法庭、执行局、民一庭从事审判执行工作。在条件最艰苦的基层法庭,他一干就是9年,2005年,法院党组要求他去充实执行局的力量,仅仅两年的时间他就执行了209件案件,执结标的近400万元,执行标的到位率达92%。
现在杨映辉又到了审判第一线民一庭,民一庭是法院的一线部门,是审判工作的“前线”,也是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多的一个部门。院里的干警们都说,民一庭是整个法院最忙也最累的部门。在这样的部门里没有责任心,甚至责任心不够,是没有办法做好审判工作的。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干警还是庭室中层领导时期,他都始终保持着一颗朴素的责任心,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为了方便办案,杨映辉穿得最多的衣服就是制服了。这不仅是因为民一庭案件多事情杂,经常一天开两三个庭不说,还因为常常需要下乡去实地调查案情。有时他还亲自带着书记员去给一些住得偏远地址难找的当事人送达诉讼材料,不仅保证了诉讼材料的按时送达,同时还能通过与当事人面对面的交谈沟通,做做调解工作,提高息诉率。
为了办好案子,切实解决纠纷减少纠纷,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杨映辉同志把服判息诉工作作为全庭的工作重点来抓,注重发挥调解功能,讲究调解艺术,提高调解水平。将调解工作贯穿于诉前、立案、庭前、庭中、庭后的各个阶段之中,坚持“三个结合”:直接调解和开庭调解相结合,庭上调解和庭下调解相结合,诉讼调解与非诉讼调解相结合。通过控制调解节奏,摸清当事人心理,找准案件争议焦点,法、理、情并用,提高调解成功率。与此同时,他还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一项重头戏,做好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使大部分纠纷在村镇一级就解决了,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2010年对于整个民一庭来说,是异常忙碌异常艰苦的一年。这一年,院里陆续有7名干警调离了单位,同时又有若干名法官被抽调去了其他部门。整个法院实际在岗人数只有五十几人,而民一庭实际办案人数只有2人,书记员1人,办案人员严重不足,一个人干两三个人的活是常有的事。更为困难的是,人员少了,案件数却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大超过了去年,即使分流了一些案件到其他庭室,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就是在这样繁重的工作下,作为庭长的杨映辉不但没有放松案件的审判质量,而且更注重调解工作了。只有做好了调解工作,才能给直接地达到息诉息访的目的,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和谐。整个2010年,民一庭审理结案了400多件案件,在当年的评先评优中,包括他在内,2名法官被评为了优秀公务员,民一庭也被院里评为了2010年优秀庭室。
作为民一庭的庭长,对待本庭室的干警,他很少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喊一些不切实际的空口号,而是根据自己几十年累积起来的社会经验和办案经验,提建议给指导,让年轻干警们从一些细节一些小事中去感受去领悟人生的大道理。在他们心里,作为庭长的杨映辉俨然就是一位知心大哥。
虽然比起牛玉儒、任长霞等同志那些感人肺腑、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的先进事迹,法官们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凡的工作,但他们想要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责任心却是一样的。一个党组织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个标杆。在我眼里,杨映辉就是这样一名朴实的平易近人的共产党员,他不光芒四射,他干的事业也不惊天动地,但是他有着一颗朴素的责任心,一个干事业的责任心,一颗为人民司法的责任心,他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罗立军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