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缘
2021-12-23叙事散文琴若雨
佛 缘文/琴若雨九年前,一女居士在我科住院(呼吸内科)。我们萍水相遇。她病愈出院时,竟从瓦灰色布包行囊里取出一本名叫《佛陀说法》的书送给我。我诧异她送佛书给我。她从我疑惑的眼神里看出了我的不解,但她只淡淡地说了“慈目善眉,与佛有缘“八个字,……
佛 缘
文/琴若雨 九年前,一女居士在我科住院(呼吸内科)。我们萍水相遇。她病愈出院时,竟从瓦灰色布包行囊里取出一本名叫《佛陀说法》的书送给我。我诧异她送佛书给我。她从我疑惑的眼神里看出了我的不解,但她只淡淡地说了“慈目善眉,与佛有缘“八个字,没等我回过神来,她已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从红尘中遁隐。至今仍记得她一身青衣居士打扮的模样。 几年后,当我踏进佛教寺院,恍然明了一些尘世与佛界的因缘。 此次来寺院的我,不为许愿,也不为还愿。除了想领略大经堂佛墙上的珍贵唐卡,最想感受的是佛家弟子参禅颂经。因为之前在寺院看过正月十四的跳法舞,十五的酥油灯花会,转过大大小小的经筒,撞过禅院钟声,跪过莲花蒲团,还许过心中的愿。但从没有目睹过众多佛家弟子参禅颂经肃穆而壮观的场面。此次循空灵悠远的梵音而来,便是想了此心愿。 未入颂经堂,众多佛家弟子沉稳、雄浑的颂经声以及从环塔的转经走廊大小上千的转经筒传来吱吱转动声响已在耳边响起,在清晨的寺院上空回荡。旋律融合,回荡,传递着人们心中虔诚的祈愿。颂经声和经筒转动的声音,在这阳光普照的雪域高原寺院里,无疑是我感受到的最凝重的旋律。 经堂内外也有着一道槛,槛内是寺院规定的“女施主”的禁地。因为禁地,当我抬腿迈入颂经堂门槛的瞬间,脚步有些凝重。也因为禁地,同路男士那句“你们几个美女一进经堂,还不扰乱佛心和影响佛家弟子修行的定力……”的玩笑话在我抬腿迈入的瞬间又在耳边响起,格外的响。当时是很反感他面对寺院的大不敬之言,但细想却有一定的道理。大凡规定总有规定的缘由。 和随行的几位女士能踏入此幽玄之禁地,全是我那位在阿坝卫校德高望重的木初老师努力的结果。他与寺院一位活佛有深交。为了不让远道而来的几位“女施主”失望,特别是为了我这个在他眼里最优秀的学生之愿,他为我们争取到了这难得的机会。同路的一个藏族老师悄悄对我说这是木初老师平生第一次在佛主面前的大不敬行为。这让我心忐忑不安。所以怀着格外虔诚与肃穆的心,还有一份对木初老师的感念,静默地随主持行走在这玄幽境地,感受宗教寺院特有的一种神秘氛围。用心体味这佛陀世界的静谧与超然。 走进经堂,金黄与紫红两种主体色彩如水印样在我的眼睛里弥漫。金黄的是释迦牟尼的金身佛像,紫红的是佛家弟子的袈裟。这样的色彩与经堂内缥缈的香火烛影、经年永久的经呗佛龛,闪烁的酥油灯的亮光相融,透着一种寺院特有的自然、和谐、庄严、神圣、肃穆,同时也给眼睛些许似真似幻的迷离。 寺院与红尘相隔的是一道木门槛。槛内槛外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槛外是物欲充斥喧嚣的凡尘浮世,槛内是清远隔尘“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佛陀世界。槛也象人生河流的岸,此岸与彼岸是两种境地,两个世界。在这“此岸是红尘烟云的梦境,彼岸是空灵禅意的醒”的似梦似幻中,仿佛时光脉络的转瞬回眸间,已了却前世今生的轮回,心灵便跌入了佛陀的空灵禅意。 转经筒上印有 “嗡嘛呢叭咪哞” 六字真经。虔诚的转经人推动着经筒,象是转着前生来世。这些红尘过客,多是背着羊皮缝制成的行囊、朴朴风尘的信教藏民。他们虔诚的心是行囊里金黄色的酥油供品,是双手合什,用匍匐的身体丈量故土与寺院距离的觐拜—“磕长头”。 经堂内的经声,是修行僧人祁愿普渡众生,以及关于定力、修行。赞叹佛家的思想便是在这方寸之间不断地修为与悟道而秉承;经堂外转经筒吱吱的声响,是信徒们,还有那些如我一样的红尘过客,循空灵悠远的梵音而来,暂时走出世俗樊篱,规避着红尘喧嚣,把心灵牧放在这有着独特思辩的‘地、水、火、风’四大皆空和“眼、耳、鼻、舌、身、意” 的六根清静的方寸境地。放下心中的浮躁,静默而虔诚地祈愿全智全能的观音菩萨的保佑,至于为何祈祷,为谁保佑,那就是各自心中的谜。 这祈愿,我想象是通过寺院那几条从金碧塔顶直向四周散开的五彩龙达,或许是阳光下随风飞舞的经幡传向天空的。天空又传向了人们心中的圣地。虽然这寺院不是光芒闪耀的布达拉宫金顶,也不是神圣的大昭寺,但在他们的心中,这座规模雄伟、壮观,有着一百多年历史,有僧人上千,大小活佛10余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可以普渡众生,超度灵魂,祁福消灾,是他们心中的圣地。 …… 我这个红尘俗女,因了一名青衣居士说我“与佛有缘”,冥冥中,竟接受了些佛教思想。也在几年间去过四川阿坝各地十多个大小寺院。
奇妙的是还有过一次关于剃度出家的梦。梦境里的古寺香火闪烁着明明灭灭的亮光,游离于光和影边缘的我。迷离中看到一慈目善眉,手持一白色佛帚的师太级示意几个女尼让我跪一佛象面前,准备剪我一头青丝,让我剃度出家。面临似梦非梦的场景,我竟然在佛祖面前大不敬地竭力护着一直为荣的一头飘逸黑发。我的左闪右躲。几个女尼只好上前抓住我的头发,各自捏一束发,扯着我朝师太奔去。当真切地感到头顶上有一把闪着光的剃刀晃来晃去,眼看一头青丝将飘落在地时,我突然站了起来,哭着,求师太放我回归红尘,说我要去了一些未了的红尘之事…… 每当想起此梦,就情不自禁问自己:“心与红尘浮世有如此的牵绊,居士怎说我与佛有缘呢?”。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也许无缘则有缘,有缘则无缘。如“盈则亏,亏则盈”的道理。我说的是道理,佛教指的就是禅意吧。 我不懂佛教那些经、律、论三藏,但我喜欢去感受寺院“寻灵意而忘红尘,会物理而通玄妙”的空灵意境。一是景仰为寻求解救万物之痛苦、普度众生真谛而放弃王位,离开宫殿,抛弃万贯家产,告别亲人的悉达多太子,也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二是崇尚佛教文化所蕴含平等、慈悲、仁爱的思想,感叹为探寻佛学经典,为普渡芸芸众生的佛家弟子,甘愿在方寸之间,与清灯经卷相伴。再有就是对那些用虔诚心灵和执着信念支撑起穿越草地、山川、河流的勇气与信心的朝拜者行一崇敬的注目之礼。 母亲曾对我看佛教方面的书,颇为不解,甚至担心我受佛家思想的影响,在人生路途走入另一条道路。我理解作为母亲的内心想法,坦诚地对老人家说,看些佛教的书,却并不想做个出家人。因为佛缘在每个人的心里,修为也在心。出家人有“佛缘”,红尘中人也有。 人的内心世界,原本应该与佛有缘。凡尘浮世的心灵,需要佛博大精神的启悟,如是,会多一些人生的智慧和拥有一种境界。另有此佛缘,会让心灵在佛理中寻觅一分沉静,追寻一种生命的真意,明了世间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平民;都是凡尘俗子。能明佛理,有真善美的修为,那么心灵便会在顺境中保持一份淡然,在困境里多一份释然。也能够理性地从事物因果及事物正反两方面去看待与面对,去感悟佛教文化对人类及自然万物的明旨或暗喻。 倘若我们有一颗博大的佛心之境,那么这样的人生大约会更多一些祥和与安宁吧。
2009-6-24凌晨于蓉
[ 本帖最后由 琴若雨 于 2010-2-15 12:43 编辑 ] 琴若雨, 散文随笔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