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猜猜猜33号: 轰鸟儿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秋调没几天,屯子里总有两块地里的庄稼早早展示金色的波浪,飘出成熟的气息,引来屯内、屯外的麻雀齐聚地中啄食。肯定也会有其它的鸟,飞入庄稼地的鸟都有嫌疑。这些飞入庄稼地的鸟儿们是要糟蹋粮食的,庄稼人都认这个理。屯人没能力拒绝鸟进入屯子,就想尽一切办法轰鸟儿,把鸟儿赶出庄稼地。
      轰鸟儿是一种烦人的活计。在屯子里,人跑不过一头驴、一条狗,更跑不过一只鸟。人遇见一个坎、一条狗、一堵墙,费很大的力气,才走到另一面,鸟儿伸伸腿,拍拍翅膀就过去了。脚长在鸟儿的身上,翅膀长在鸟儿的身上,想做啥,鸟儿自己说的算。即使一只鸟是哑鸟、聋鸟,或者干脆是只傻鸟,鸟也不听人的。人可以支使一个哑巴、聋子、傻子做些自己不情愿的事,或者随意驱赶一只鸡、一条狗、一头猪、一头驴,可是无法随意驱赶一只鸟,鸟不卖人的帐,人进入鸟的视线,刚要有所行动时,鸟儿忽地一声,便飞到另一处。鸟儿不准备和人单独交谈,人自以为有理的事,理直气壮地找一只鸟,鸟儿避而不见。鸟儿不和人发生正面冲突。我们有些人好像也是这样对待另一些人的。鸟儿现在这样对付屯人。
      鸟儿拍拍翅膀就飞越了我们的房子、树木、山岗,最重要的是庄稼。庄稼的籽实是人的粮食,也是鸟儿的粮食。人不能站在庄稼地里专为看一只鸟儿,或一群鸟,站上个把时日。人多半没那份闲工夫,就只有轰鸟的办法。
      轰鸟的人提一面锣,一只破盆,或者干脆随手捡起一块把石、土坷垃。鸟儿在庄稼地里弹吃正欢,轰鸟儿的人悄悄靠近地面,猛然咣咣地敲响一面锣或一只盆,或者扔出顺手捡拾起的一块把石、土坷垃,让鸟儿在惊恐中迅速飞离庄稼地。这是屯人对付一只鸟最直接的办法,尽管人可以想出无数的办法。
      早些年份,屯人刚刚从温饱线上挣扎出头绪,屯子里的人们主食还是小米和高粱米,自然屯子里种的庄稼里就有谷子和高粱。谷子和高粱熟了,鸟儿大概和人一样看着眼热,更想在屯人那儿拣点便宜,拣便宜肯定不是人的专利。人有投机取巧的思想,鸟儿也有。鸟儿想不劳而获填饱自己的肚子,便偷偷飞进一片谷子地和高粱地,张开锋利的鸟嘴,啄下谷粒儿或高粱粒儿。我记不清,轰过多少次鸟儿,可是我性子急,没等走到地跟前儿,便使块把石或土坷垃扔进地中央,把鸟儿吓走,这让我没能看清鸟儿是如何吃掉谷穗和高粱穗上的谷粒儿或高粱粒儿的。屯人都说鸟儿弹谷粒儿和高粱粒儿,那让我联想到鸟儿是用自己的小爪轻轻弹掉,然后在梁粒儿快要掉下时,快速伸嘴一接,吃掉。或许,鸟儿压根就是直接用嘴像在地面一样啄食掉每一粒粮食。我站在地里,曾试着用手指以鸟儿的劲道轻弹谷穗和高粱穗,一下子会掉落很多粒儿。我不能确定我的力道比一只鸟儿大还是小,肯定也不清楚一只鸟儿一爪子会弹掉多少粒米粒。这让我看到鸟儿飞临一片谷地或高粱地时,着急出力把鸟儿轰走。
      其实,很多年前,队长一直用锣声轰鸟儿。那时,肯定每个生产队都有一面铜锣。我没去过别的生产队,那时每个队里都办一伙秧歌,锣鼓是办秧歌的必备品。所以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即使没有秧歌,也会有锣。辽西少雨,每个屯子看雨遥遥无期,都会全屯子求雨,屯子里张罗事的人,拿面铜锣,从屯东敲到屯西,屯南敲到屯北,号召大伙聚在土地庙前,祈求一场抗旱解渴的好雨。屯人需要一面好锣。
      队长肯定喜欢这样一面铜锣。生产队有了大事小情的,队长都会拎着那面铜锣,咣当一下,然后再喊一声,然后再咣当一下,喊一声。以至于生产队解散后多少年,屯子一直沿用这样的方式。比如唱驴皮影戏、开会、一件需要全屯子参加的大事,都会有人提一面铜锣,咣当一声,然后喊话。铜锣响时,我发现树上的鸟儿不由自主地噤声,然后忽地飞向另一处地方。那些鸟儿肯定还记着这样的声音,也许那些鸟儿因为多年前的一次偷食,很多年了一直心虚地活着,打心里害怕一面锣。在一个屯子里,铜锣的响声远没有一声驴鸣更有穿透力,可在一片庄稼地里,铜锣让一群鸟儿惊慌失措。
      屯子里的谷地和高粱地已经被玉米地取代。很多年,屯人不再去轰鸟儿了。地里更多地换上了稻草人,用木杆帮上件破衣服,戴顶破草帽。它们在地里无声地守候着。不知道,这些年里,那些鸟儿会如何生活,它们会不会还在担心我们的喝喊或一声锣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