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猜34号: 如是我闻之心王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不管人们如何执着于外在事物,或追求经济上的富有,或执迷事业上的成功,或沉湎于玩乐享受,终有一条无形的路,将我们引向自己的内心,关注那些深刻而细微的内在感受,形成对人生的观照。这条路就是通常所谓的心路。心路显现的前提,一定要等到积累了人生阅历,丰富了生命经验,证得了自我观照的智慧之后。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的经历,其实就是心灵的经历。人的一生,就是心的一生。我们幸福与否,就是内心宁静安详与否。
如果这种看法成立,那么,“心”就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事实上,一切以成就智慧、安顿灵魂、实现圆满人生为归宿的哲学和宗教,无不是从“心”出发,将“心”作为生命世界的原点,以此开始自己的逻辑求证和践行之路。孔孟的儒道自不必说,从“正心”、“诚意”出发,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几乎都是“修己治人”、“内圣外王”的道理,通俗言之,也就是如何从内部做大做强自己的道理。
老子所提出的道,虽然说得很玄妙,很神秘,无形无相,无数无量。究其实质,也是一种源自内在经验而带有原初性质的主观客体。所谓修道,乃是修心。涤除玄览、抱元守一的过程,就是洗心、清除内心杂念的过程。将心洗浴得干干净净。这就是“浴,神不死”。这不死的心,就是生出一切有和无的玄牝。
对“心”的重视,是有缘起的。从心物二元对立的立场看,人们之所以重视“心世界”,那是因为可供依靠的“物世界”的可信度遭到了破坏,生命易逝,健康易损,名利身外之物得而倏忽丧失,人世间,好像什么都靠不住。靠不住的的外在世界,无法给予生命以安乐与告慰,于是心灵开始转而内观,去发现和重建一个方便灵魂安妥和栖居的“心世界”。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可以说,一切哲学和宗教都起源于现实的苦难,身心的苦难。哲学是安妥苦难心灵的精神家园,而宗教是抵抗和告慰苦难的庇护所。苦难,将人心引向或者驱赶进入了一片更加自由更加丰富多彩的天地。
当然,可能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哲学和宗教的创立者都是智者大德,比之凡夫俗子,他们更加善于耕种痛苦这块希望的田,更加勇于正视自己的内心,以大智慧识得人生的本来面目乃是”心为宗“。
“心”的功夫做得最彻底的,是佛。在佛学的体系中,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佛家认为,心是王,是三界万法之主,万法唯心所造。心生万物,靠的是念,念念之间,不但生出人的精神世界,也生出花花绿绿的物质世界;一念之间,不但生出清净智慧,也生出种种妄想执着。心生一切的同时,也可心灭一切,转念之际,可以将一切归于空寂;一瞬之际,可以化虚妄为般若。总之,世间的有,是心欲令其有;无,是心欲令其无。
在佛家看来,世界的一切事物是变动不居的,都是短暂无常的,人所拥有的一切,名誉、地位、金钱、包括人本身这具色身在内,都不是实在的东西,而是虚妄的“相”。我们之所以拥有这些,那只是短暂的因缘和合而已,说的简单一些,就是凑巧归了你而已。如果过于执着于这些相,就会起贪嗔痴之念,一念而生无明烦恼。人们之所以痛苦,都是因为我们妄想、分别、执着,追求那些错误的东西,不知道世界万物只能为我所用,不能为我所有。人生的过程,应该如百花从里过,片叶不沾身。二六时中,不倚一物。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认识,也是一种直透本质的洞见。若停留于此种认识,也只能说明佛看得比较彻底而已,看到了存在的荒诞与虚妄,却并不能给予实际人生以教益而停留在劝慰的阶段。10年前,一个长辈同事,在年届天命,正值春风得意之际,突遭儿子夭亡的变故,从此一蹶不振,整日闷闷不乐。一年后,他自己体检又查出癌症。我多次登门探望,与老人家谈心,见老人言语之中颇多悔意,郁结深重,为了让其尽量放开心境,在开导劝慰之余,特意买了一本《金刚经》相赠。但是,三年后,老人还是含恨去世。
举出这个事例,是因为它给了我很大的震动和启示,有些事,有些道理,并不能因为自己认识了,看懂了,便能改变我们的态度和行为。所谓易容易,易心难。认识和践行之间实在有很大距离。因此,佛从彻底悲观的世界观出发,主张将观心作为修行的一项重要法门。观心,也就是观照我们自己的内心,时刻保持一颗清净的心,一颗如如不动的心,不要妄自动念,做到横超假想,证悟空性,一尘不染,一念不生,诸缘自断,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智慧。到此境界,即如《心王铭》所云:是故智者,放心自在。莫言心王,空无体性。能使色身,作邪作正。非有非无,隐显不定,必性离空,能凡能圣。
归根结底,无论是佛家的妙解义谛,还是实际人生过程中的修身养性,都在指向一个结点:人生的功夫,在于如何降服自己,降服自己的内心。如何降服自己的内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努力证悟。面对人生之种种。平凡人能够做的,也许就是在执着之余,持有一份警醒,努力让自己的内心多一份清净、多一点智慧,多一念慈悲,以此不断澄明心境,拓展心量,学会打包处理多余的杂念和郁结。如此,便是无量福缘。
如果这种看法成立,那么,“心”就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事实上,一切以成就智慧、安顿灵魂、实现圆满人生为归宿的哲学和宗教,无不是从“心”出发,将“心”作为生命世界的原点,以此开始自己的逻辑求证和践行之路。孔孟的儒道自不必说,从“正心”、“诚意”出发,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几乎都是“修己治人”、“内圣外王”的道理,通俗言之,也就是如何从内部做大做强自己的道理。
老子所提出的道,虽然说得很玄妙,很神秘,无形无相,无数无量。究其实质,也是一种源自内在经验而带有原初性质的主观客体。所谓修道,乃是修心。涤除玄览、抱元守一的过程,就是洗心、清除内心杂念的过程。将心洗浴得干干净净。这就是“浴,神不死”。这不死的心,就是生出一切有和无的玄牝。
对“心”的重视,是有缘起的。从心物二元对立的立场看,人们之所以重视“心世界”,那是因为可供依靠的“物世界”的可信度遭到了破坏,生命易逝,健康易损,名利身外之物得而倏忽丧失,人世间,好像什么都靠不住。靠不住的的外在世界,无法给予生命以安乐与告慰,于是心灵开始转而内观,去发现和重建一个方便灵魂安妥和栖居的“心世界”。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可以说,一切哲学和宗教都起源于现实的苦难,身心的苦难。哲学是安妥苦难心灵的精神家园,而宗教是抵抗和告慰苦难的庇护所。苦难,将人心引向或者驱赶进入了一片更加自由更加丰富多彩的天地。
当然,可能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哲学和宗教的创立者都是智者大德,比之凡夫俗子,他们更加善于耕种痛苦这块希望的田,更加勇于正视自己的内心,以大智慧识得人生的本来面目乃是”心为宗“。
“心”的功夫做得最彻底的,是佛。在佛学的体系中,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佛家认为,心是王,是三界万法之主,万法唯心所造。心生万物,靠的是念,念念之间,不但生出人的精神世界,也生出花花绿绿的物质世界;一念之间,不但生出清净智慧,也生出种种妄想执着。心生一切的同时,也可心灭一切,转念之际,可以将一切归于空寂;一瞬之际,可以化虚妄为般若。总之,世间的有,是心欲令其有;无,是心欲令其无。
在佛家看来,世界的一切事物是变动不居的,都是短暂无常的,人所拥有的一切,名誉、地位、金钱、包括人本身这具色身在内,都不是实在的东西,而是虚妄的“相”。我们之所以拥有这些,那只是短暂的因缘和合而已,说的简单一些,就是凑巧归了你而已。如果过于执着于这些相,就会起贪嗔痴之念,一念而生无明烦恼。人们之所以痛苦,都是因为我们妄想、分别、执着,追求那些错误的东西,不知道世界万物只能为我所用,不能为我所有。人生的过程,应该如百花从里过,片叶不沾身。二六时中,不倚一物。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认识,也是一种直透本质的洞见。若停留于此种认识,也只能说明佛看得比较彻底而已,看到了存在的荒诞与虚妄,却并不能给予实际人生以教益而停留在劝慰的阶段。10年前,一个长辈同事,在年届天命,正值春风得意之际,突遭儿子夭亡的变故,从此一蹶不振,整日闷闷不乐。一年后,他自己体检又查出癌症。我多次登门探望,与老人家谈心,见老人言语之中颇多悔意,郁结深重,为了让其尽量放开心境,在开导劝慰之余,特意买了一本《金刚经》相赠。但是,三年后,老人还是含恨去世。
举出这个事例,是因为它给了我很大的震动和启示,有些事,有些道理,并不能因为自己认识了,看懂了,便能改变我们的态度和行为。所谓易容易,易心难。认识和践行之间实在有很大距离。因此,佛从彻底悲观的世界观出发,主张将观心作为修行的一项重要法门。观心,也就是观照我们自己的内心,时刻保持一颗清净的心,一颗如如不动的心,不要妄自动念,做到横超假想,证悟空性,一尘不染,一念不生,诸缘自断,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智慧。到此境界,即如《心王铭》所云:是故智者,放心自在。莫言心王,空无体性。能使色身,作邪作正。非有非无,隐显不定,必性离空,能凡能圣。
归根结底,无论是佛家的妙解义谛,还是实际人生过程中的修身养性,都在指向一个结点:人生的功夫,在于如何降服自己,降服自己的内心。如何降服自己的内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努力证悟。面对人生之种种。平凡人能够做的,也许就是在执着之余,持有一份警醒,努力让自己的内心多一份清净、多一点智慧,多一念慈悲,以此不断澄明心境,拓展心量,学会打包处理多余的杂念和郁结。如此,便是无量福缘。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