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清青
2020-09-17叙事散文湘江往北
江水清青
——献给世界环境日
文/湘江往北天际泛出白,一抹朝霞正将它染色,小镇开始苏醒,和小镇一同苏醒的是紧紧相伴左右的湘江水。渔船渐渐多起来,有自己驾船从对面县里过来的农夫,他们挑着满满一担鲜绿的蔬菜,那些丝瓜、梗菜、莴笋都还在睡梦中,
江水清青
——献给世界环境日
文/湘江往北 天际泛出白,一抹朝霞正将它染色,小镇开始苏醒,和小镇一同苏醒的是紧紧相伴左右的湘江水。
渔船渐渐多起来,有自己驾船从对面县里过来的农夫,他们挑着满满一担鲜绿的蔬菜,那些丝瓜、梗菜、莴笋都还在睡梦中,一滴两滴的口水还挂在嘴角,还有那些青的红的辣椒,挤在一起,头挨着头,肩蹭着肩。有些农夫坐渡口船,同样是一担子蔬菜,与自己驾船来的农夫不同的是,他们担子里的菜不是自己种的,是从集贸中心批发过来,同样是绿的,却没有那种生机。渔船靠岸,船上多了一个网兜,网兜里有些活蹦乱跳的东西,近处一看,全是鱼,大大小小几十条,青灰色,眼睛鼓鼓地,鳃帮不停的收缩,一紧一松,其中还掺杂着几只小虾,在那些鱼的身子底下喘气,细小的钳子把鱼白肚戳出一道红印,渔船上的人天不亮就出来收网,这网是头天深夜放下去的,在江中水位比较深的地方,放很长很长的距离,然后在第二天凌晨起来收网,一天的收获就在里面。
在这些渔船里,国栋那瘦弱的身影很显眼,他还是个孩子,和那些大人们挤在一起特别扎眼,他摇着渔船,有时候是和母亲,有时候是和弟弟,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渔船靠岸后,国栋吃力的背起网兜,和着水扔进了一个很大的脚盆,看着那些鲜活的小生命,国栋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湘江水养育了小镇上的数百口人,也是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好地方,尤其在夏天,江水清澈见底,傍晚时分,岸边聚集了许多前来纳凉的人,就包括孩子。孩子们光溜溜就下水了,懂水性的什么都不拿,在水里来来往往玩个痛快,累了就让自己漂在水面,闭着眼睛,任水流把自己托起,漂啊漂啊,忘记了时间,等到睁开眼睛才发现已经到了下游,又重新朝着上游的方向游去,清凉把整个身体都裹住了,夏天的燥热已经被洗净,只剩下清爽和快乐。也有些不懂水性的小孩,身边总跟着大人,还有一只救生圈。那时候的救生圈多半是一只废旧的大轮胎,黝黑色,有几处还泛黄,往不远处一扔,刚下水的小孩就摇摇晃晃扑腾起来,总算抓住了救生圈,钻了进去,这才露出嘴角的笑容。救生圈里的小孩很羡慕懂水性的人,能够与水融合在一起,看着自己被那只笨重的救生圈圈住,心中有点不快,就拼命用手用脚踢水,希望早点能摆脱这个大家伙。很快,他们也被水带来的清爽与快感所征服,全身心已经陶醉在了水中。
那些祖祖辈辈喝湘江水长大的乡亲知道,这江这水不仅仅是带来收获与希望,还有灾难与迫害。
1997年,这里发生了50年一遇的洪水,正是这条湘江作祟,小镇被水淹掉了一多半,损失不计其数,庄稼田园被水淹没,池塘菜园被洪水覆盖,看着经营了很多年的家园苦苦挣扎在水中,我们感觉到了湘江的残忍。然而大家没有放弃,齐心协力战胜洪水,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家园。田可以再耕作,地可以再播种,房屋可以再补修,为了防止下一次的洪水,小镇修筑了防洪堤,比原来的增高了三米,后来,再也没有一次洪水大过97年,小镇再也没有被水淹,而小镇上的人们又有了一个更好的去处,观赏江堤风光。
每年夏天,是渔民捕鱼的好时机,那些活蹦乱跳的鱼总能给小镇上的人们带来可观的收入,生活的质量提高很多。收获的同时,每年在这个季节都有遭遇不幸的家庭,国栋的父亲,就在那年夏天永远的离去,抛下了母亲和两个幼小的孩子,永远消失在这江中。他们家世世代代捕鱼为生,国栋的父亲水性很好,为了这个家很努力,每次捕上来的鱼都是最多最大的。一个家庭就这样破碎,而湘江没有流露出一丝的怜悯,它仍旧客观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中,而我们仍旧要与它共同生活。
小镇上的人们以一颗包容的心对待湘江,毕竟那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河,面对它的宽厚与富有,面对它的残酷与无情,我们都以一种坦然的心态面对。
离开小镇有些年了,我仍然忘不了它,端午节,全家一起回到了小镇。雨丝绵密,我走上那条高高的河堤,放眼望去,湘江一览无遗。踩着有些湿滑的泥路,我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下了河堤,河堤的另一面长满了青草,开着不知名的小黄花,接近水边,水远不是我想象中的清澈,而是混浊,暗淡,竟然还有一股鱼臭味,水面浮了很多白色垃圾,随着水波荡来荡去,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挖沙船,机器的轰鸣打破了原有的清静,从船舱里漏出的废油废水已经将沙场附近的水面污染。我已经记不清上次来这里的时间,三年,五年,甚至更久。昔日的欢乐与惆怅,隐约浮上心头,有多久没有亲近它了,然而此刻,面对这条早已失去往日神采的湘江,我早已丧失想要亲近它的冲动。
我想保留一点儿时这条江的印象,没有再继续前行。在往回走时,碰巧见到了国栋,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国栋知道我回来了,尾随在后面。多年不见,彼此少了儿时的感觉,对于我的感叹,国栋只说了一句话,他说现在镇上的人们都不再喝这湘江水了,喝的都是净化过的自来水,水还是湘江水,却少了那丝甜味。
[ 本帖最后由 湘江往北 于 2009-6-22 12:55 编辑 ]
——献给世界环境日
文/湘江往北 天际泛出白,一抹朝霞正将它染色,小镇开始苏醒,和小镇一同苏醒的是紧紧相伴左右的湘江水。
渔船渐渐多起来,有自己驾船从对面县里过来的农夫,他们挑着满满一担鲜绿的蔬菜,那些丝瓜、梗菜、莴笋都还在睡梦中,一滴两滴的口水还挂在嘴角,还有那些青的红的辣椒,挤在一起,头挨着头,肩蹭着肩。有些农夫坐渡口船,同样是一担子蔬菜,与自己驾船来的农夫不同的是,他们担子里的菜不是自己种的,是从集贸中心批发过来,同样是绿的,却没有那种生机。渔船靠岸,船上多了一个网兜,网兜里有些活蹦乱跳的东西,近处一看,全是鱼,大大小小几十条,青灰色,眼睛鼓鼓地,鳃帮不停的收缩,一紧一松,其中还掺杂着几只小虾,在那些鱼的身子底下喘气,细小的钳子把鱼白肚戳出一道红印,渔船上的人天不亮就出来收网,这网是头天深夜放下去的,在江中水位比较深的地方,放很长很长的距离,然后在第二天凌晨起来收网,一天的收获就在里面。
在这些渔船里,国栋那瘦弱的身影很显眼,他还是个孩子,和那些大人们挤在一起特别扎眼,他摇着渔船,有时候是和母亲,有时候是和弟弟,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渔船靠岸后,国栋吃力的背起网兜,和着水扔进了一个很大的脚盆,看着那些鲜活的小生命,国栋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湘江水养育了小镇上的数百口人,也是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好地方,尤其在夏天,江水清澈见底,傍晚时分,岸边聚集了许多前来纳凉的人,就包括孩子。孩子们光溜溜就下水了,懂水性的什么都不拿,在水里来来往往玩个痛快,累了就让自己漂在水面,闭着眼睛,任水流把自己托起,漂啊漂啊,忘记了时间,等到睁开眼睛才发现已经到了下游,又重新朝着上游的方向游去,清凉把整个身体都裹住了,夏天的燥热已经被洗净,只剩下清爽和快乐。也有些不懂水性的小孩,身边总跟着大人,还有一只救生圈。那时候的救生圈多半是一只废旧的大轮胎,黝黑色,有几处还泛黄,往不远处一扔,刚下水的小孩就摇摇晃晃扑腾起来,总算抓住了救生圈,钻了进去,这才露出嘴角的笑容。救生圈里的小孩很羡慕懂水性的人,能够与水融合在一起,看着自己被那只笨重的救生圈圈住,心中有点不快,就拼命用手用脚踢水,希望早点能摆脱这个大家伙。很快,他们也被水带来的清爽与快感所征服,全身心已经陶醉在了水中。
那些祖祖辈辈喝湘江水长大的乡亲知道,这江这水不仅仅是带来收获与希望,还有灾难与迫害。
1997年,这里发生了50年一遇的洪水,正是这条湘江作祟,小镇被水淹掉了一多半,损失不计其数,庄稼田园被水淹没,池塘菜园被洪水覆盖,看着经营了很多年的家园苦苦挣扎在水中,我们感觉到了湘江的残忍。然而大家没有放弃,齐心协力战胜洪水,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家园。田可以再耕作,地可以再播种,房屋可以再补修,为了防止下一次的洪水,小镇修筑了防洪堤,比原来的增高了三米,后来,再也没有一次洪水大过97年,小镇再也没有被水淹,而小镇上的人们又有了一个更好的去处,观赏江堤风光。
每年夏天,是渔民捕鱼的好时机,那些活蹦乱跳的鱼总能给小镇上的人们带来可观的收入,生活的质量提高很多。收获的同时,每年在这个季节都有遭遇不幸的家庭,国栋的父亲,就在那年夏天永远的离去,抛下了母亲和两个幼小的孩子,永远消失在这江中。他们家世世代代捕鱼为生,国栋的父亲水性很好,为了这个家很努力,每次捕上来的鱼都是最多最大的。一个家庭就这样破碎,而湘江没有流露出一丝的怜悯,它仍旧客观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中,而我们仍旧要与它共同生活。
小镇上的人们以一颗包容的心对待湘江,毕竟那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河,面对它的宽厚与富有,面对它的残酷与无情,我们都以一种坦然的心态面对。
离开小镇有些年了,我仍然忘不了它,端午节,全家一起回到了小镇。雨丝绵密,我走上那条高高的河堤,放眼望去,湘江一览无遗。踩着有些湿滑的泥路,我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下了河堤,河堤的另一面长满了青草,开着不知名的小黄花,接近水边,水远不是我想象中的清澈,而是混浊,暗淡,竟然还有一股鱼臭味,水面浮了很多白色垃圾,随着水波荡来荡去,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挖沙船,机器的轰鸣打破了原有的清静,从船舱里漏出的废油废水已经将沙场附近的水面污染。我已经记不清上次来这里的时间,三年,五年,甚至更久。昔日的欢乐与惆怅,隐约浮上心头,有多久没有亲近它了,然而此刻,面对这条早已失去往日神采的湘江,我早已丧失想要亲近它的冲动。
我想保留一点儿时这条江的印象,没有再继续前行。在往回走时,碰巧见到了国栋,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国栋知道我回来了,尾随在后面。多年不见,彼此少了儿时的感觉,对于我的感叹,国栋只说了一句话,他说现在镇上的人们都不再喝这湘江水了,喝的都是净化过的自来水,水还是湘江水,却少了那丝甜味。
[ 本帖最后由 湘江往北 于 2009-6-22 12:55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