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乡村人文志(一、二)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1、那些树

    自然界的树种多样纷繁,这是我离开家乡一段时间之后才不断添加的观念。在此之前,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总是那常见的几个树种。比如在我的老家,大别山北麓一座小村子里,杨树在房前屋后四处招展;柳树在池塘或河沟附近低头掩映;成片的竹林紧贴着堂屋后沿相互簇拥;而槐树则见缝插针,沟沟坎坎里皆有它们弯曲的身影。以上四种流通于各个村庄之间,越过地形、面积、名姓的差异,成为某种共通。
在岁月面前,除了人事的沧桑,村庄的树木也是与时凋零的。二十年过去了,泡桐、椿树、楝树以及山坡上的松树、杉树、栗树、枫树等这些曾经常见的树木,在今天,其身影已被锋利的时光渐渐削去。更别说那些较为稀少的树种,它们的退去兀然而干净。在老家,那个叫新塘的小村子,两棵仅有的门子树,在十年前一次重修塘埂的公共行动中,轰然倒地,失去了最后的传承;而隔壁舅姥爷家的一棵银杏,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也消失掉了;桂花则仅剩我们家院子里的一棵;其他一些不知名又上了年龄的树种,则要么死掉,要么被砍倒。这些事实都发生在我远走他乡的光阴段中,它们凋落的具体细节,我无从知道,我所知道的是,在今天,若想找出一棵超出三十年树龄的大树,实在不易。乡村植物的命运,一如世事的更迭,在最近的时间段里突然加快了速度。
节奏本来是村庄运转的根基,就像那破旧的老水车所发出的咿呀声,或者小脚老太踢踏的脚步声。一旦速率加快,突突之声渐起,结构的塌陷必然成为普遍的现实,而树木的易手,不过是如棋世事中的一枚小小棋子。
与四种常见的树木作为比照,在村庄内,还有一个种类也是郁郁葱葱。它们也属于树种,不过却是果木,这些果木与常见树种而言,有一个重大区别,即原生性问题。它们的幼苗往往是从集市上购买而来,或者是从别处移栽过来,然后发育成林。虽然大多数果木属于次生性树种,但这并不妨碍它们的蓬勃旺盛,梨树、杏树、梅子、桃树、石榴、柿子、樱桃等等,每一家皆会有那么几棵或几种。它们也颇受乡里人的待见,占据房前屋后肥沃、朝阳的位置,而且在幼苗时期,主人往往会制出简易的栅栏将其罩住,免得猪拱或者牛的磨蹭。在乡村,家养的牲畜是树木最大的杀手,尤其是在幼苗时期,那些夭折的树木极少因为干旱缺水或者营养不良而死亡,往往是因为猪鼻子和牛屁股的运动害了它们的性命。
虽然受到一些优待,有些果木仍然不易成活,比如桃树,在虫子的噬咬下,幼苗很容易毙命;还有樱桃,娇贵得像独生子女,又是择地方,又是择向阳或背阴。细数我们家这十几年来所种下的果树,能够存活的大概只有五成左右。而一旦过了幼苗期,人们就会随着果木自己的性子,让其自然生长,既不为他们浇水施肥,也不为他们修剪枝条,所等待的,只有立秋后的收摘果实。如果哪棵果树胆敢在长大之后还不挂果,狐假虎威的面目一旦暴露,那其下场肯定是悲惨的。我家种下的一棵樱桃,几年过去了,不仅没有结果,在高度及腰围上也没呈现什么明显变化。就在去年,被我的老父亲,一铁锨下去,如野蒿子一般折断为两截。幸亏这只是些偶然事件,若不然,乡村的果木将难以承受生命之重。
乡村树木的载种没有什么种类界限,果树与其他常见树木往往混杂在一起生长。轻与重的区别也就在幼苗时期,一旦成树,人们就会对之一视同仁。这一点与家畜不同,狗、猫、猪、牛、鸡、鸭等,会形成一个小小的等级社会。所以乡村的树木不分高低贵贱,只分亲疏远近。在乡村,所有长大的树在倒下之前,基本处于顺其自然的状态。许多树木趁势将修长笔直的特性踢开,变得臃肿而怪异,横虬别枝,不分长短,纷纷挤满树干,从底部到上部,密密麻麻。换一个角度,一棵成年的树,其生存的状况却又是简单而明晰的,既不会遭遇动手动脚,也不会领受流言蜚语,只是一年又一年的新绿,只是一年又一年的平静。
春节回去,有几个探子到得家来,向父亲打探院子里那棵桂花树的价位。我问父亲,真的要把桂花树买了?老父亲点点头,对我说及,县上要建一个很大的桂花园,我们家的桂花形态较好,能够买上一个好价钱。听完父亲的话,我没有说什么,只是抬起头,多看了几眼这棵已二十年的老树。

                    2、 寂静的乡村

    农历六月,最长的白天已经落在身后,而乡村的夜色,照样是姗姗来迟。薄薄的暮色先将远远的山尖隐在怀中,然后是那逐级抬升的稻田也开始飘渺起来,一向从容不迫的槐树很快被一团暮色收容。正是吃晚饭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小桌子照例被提到厅堂或者房前的空地上,一两份中午的剩菜,再加上一碟腌制的甜黄瓜或咸黄瓜,构成了晚饭的全部内容。没有了男人和女人,只有老头和老婆加上一两个幼儿端坐在桌子周围,实在没有必要在厨房里叮当一番。
    几乎无话可说,偶尔,盛饭的汤勺会和稀饭盆溢出些交鸣声,而声音也小得不足以惊动近处昏昏欲睡的鸟类。
    晚饭开始之前,我已吩咐侄子提了一桶清水洒在大门前的空地上,以除去暑气。这次归来,我是全家出动,于是吃饭的人数陡增,母亲在厨房里忙活了好一阵,晚饭才正式开始。此时,夜色彻头彻尾地撒落下来,父亲破例吩咐侄子将路灯打开,我对母亲简要说了说城里的生活,然后一头扎进稀饭碗里。桌子下面,我家小猫和小狗为争夺一块骨头产生了纠纷,小猫被我一脚踹出,发出纸老虎式的尖叫声,使整个村庄几乎震动开来。
    越是燥热的夏夜,风越是悄无踪影,我以最快的速度结束了晚饭的历程,然后拿起母亲给我的蒲扇,为小小的女儿躯赶蚊子。母亲收拾碗筷的时候,我起身招呼孩子们一快到塘埂上凉风。
    一早吃完了晚饭的人们全都来到这里,就在吃饭的间隙,我其实已看见了他们陆陆续续的身影,都是我所熟悉的大爷大妈们。乡村的电器设施一向奇缺,最昂贵的消暑电器就是电扇了,虽然每家也都添置了它,不过,谁若是说出“扇了一夜的电扇”的话语,没准是在炫耀。不管有没有风的存在,六月的夜晚,大家还是喜欢去到近水的地方,从我很小的时候算起,这种形式从未中断过,人们喜欢这种形式,也依恋这种形式,我也是。
    就着星光,隐约可以看见十几张越发苍老的面孔,还有几个小得看不见头尾的婴孩偎在他们怀里睡觉,一问方知,这些都是今年新添的生丁,于我而言,当然是陌生的很。大家在有一搭每一搭的说着今年的雨水、乡邻的生老病死,声音是一片的暗哑,曾经粗壮的喉咙早已被田地刨平,而正在粗壮的喉咙,纷纷离开这里,在各个城市的工地上流通。
    还是没有风的一点影子,身旁的水面上渐渐升腾起袅袅水汽,看着女儿还没有睡意,我想捉几个萤火虫给她玩,可是等了半天,也没发现几只,远远近近的青草还是那么茂盛,那些满山遍野的萤火虫哪里去了呢?
     坐在小板凳上,我的目光逐次掠过那些非常熟悉的景物,每家每户的屋顶,房子后的竹园,小山上的石塘,即使是在夜晚,我也完全能够估摸出它们的样子,无论我回乡的次数多么的少,但对于我的世界而言,它们从来都是最熟识的地方。整个村庄黑越越地,安详地坐在夜的怀里,没有一家开着电灯,静默得近似于凄凉。更令人奇怪的是,不远处位于小山丘上的大队部(准确地讲应是村支部,不过并不通用)也是一片漆黑。
    “大队部怎么没亮灯?”我问道。
    “他们穷透了,干透了,没钱吃喝了,所以电灯也点不起了”有人如此说道。听我提到大队,人群中立刻涌进激动的情绪,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有关大队的故事,话语里塞满了大把大把的嘲讽,再加上几丝如释重负的高兴。
    “前几年,他们能收提留的时候,白里黑里吃啊喝啊,晚上能开一夜灯,乡政府里的人也都来吃喝,然后夜里就在大队部里赌博,没钱的时候,就找老百姓要,再没钱的时候就卖山,卖水库,卖树,卖茶场。这几年,上面不让收提留了,能卖的也都卖光了,他们哪里也弄不到钱了,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当然吃不起来了,也赌不起来了” 有人继续说道,语气里有些许的夸张。
    我还是有点不相信。
   “今年一年,大队部的灯就没亮过” 我的一个表叔又加重了口气。
    我不得不相信了这个事实,夏夜的乡村,唯一能看得见的光亮也被掐灭,而理由不是因为堂皇,却是因为滑稽。
    老人们睡的都很早,九点钟的样子,塘埂上的人们陆续散去,塘埂上也沉入了安静,因为是晴朗的夏夜,水田里的虫子们也放弃了聒噪,青蛙的声音更是稀少的很,据说是因为能逮来卖钱,所以就和黄鳝、乌龟、王八、蛇类一道,遭遇了普遍的捕捉。辛稼轩的词里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句,是他在江西铅山的乡村里隐居时所写,这样的情景在八十年代还没有什么大的改观,不过九十年代以下,却被稀释得面目全非。
    躺到床上,还不到十点钟的样子,和我以往的城市生活习惯极不对照,于是翻来覆去,横竖睡不着,就听窗外的声音,其实什么都没有,连熟悉的断续的吠声也不见闻。一个特别安静的夜晚,横亘在我的窗外,让我感觉到很不习惯,也有点不安。
    第二天刚吃过早饭,我就领着女儿去附近的小山上转悠。村庄背靠的小土山上,已经被几家竹园蔓延的竹笋全部占领,一些新生的竹子横七竖八地延展到小路上,深深的牛蹄印里,还藏着一些鲜嫩的竹叶,这是被牛折断后踩在脚下形成的。或许是走的人太少,小土路几乎被疯狂的野草包围。站在相对较高的高处,举目四望,清山、绿树、红瓦、水塘依次罗列,还是那些相识的景物,只是所见之人实在稀少。
    母亲从菜园里摘了不少蔬菜,帮她择菜的间隙,我问她,大队把能卖的全都卖光了,那大队书记整天干些什么。“他天天在屋里睡瞌睡” 母亲答道。我又问母亲,我们家以前的那条大狗哪里去了,母亲告诉我,不仅我们家的狗被别人偷去了,庄上其他人家的狗也几乎被偷光了,一个村子的大狗也就剩下一条,而且是天天被拴在家中。“怪不得夜晚的乡村那么安静,原来是偷鸡摸狗者之流的功劳”,我在心里想。
    听母亲说,如今的偷鸡摸狗者胆子大的很,以前多是在临近年关的夜晚下手,现在却多是在白天下手,鸡狗除外,羊和鸭子也是他们攫取的目标。一般是两三个人一伙,骑着摩托车,车的左右挂上两个大筐,大白天就在各个村庄附近转悠,一旦有人锁上门去田里干活,他们立即直奔目标,牵上鸡或羊,跨上车就跑,哪怕是邻居们闻见动静,奔出呼叫,但这些老弱病残怎奈何得了这批壮汉,所以村子里的鸡鸭狗羊是一家挨一家的被偷。没有办法,村子里人们只好以不养为上策。
    盗贼如此猖獗,无非是因为村庄少了关键的人等,像我老家这样的村子,五十以下,十五一上年龄段的人们,不分男女,若是还呆在乡村,就会被认为是没出息的表现,于是他们不得已到外面的世界拼争,一年年下来,有增无减,现如今,一个二百来人的村庄,日常的驻守也就只有四五十人而已。
    张爱玲说:“没有船的海是寂寞的”。而对于村庄而言,没有人的世界,也就只能退守到寂静的位置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