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攀爬岁月的枝丫
2021-12-23抒情散文王建荣
用心攀爬岁月的枝丫王建荣还有十五天就是2012年元旦了。忽然觉得现在是时候该停下来回头打点打点过往的行程。有时候忙碌总是充实了时间而却空虚了心灵。找个安静的向阳处坐下,慢慢的在时光的金树上攀爬,浓密的叶子像是一页页写满光阴的日历。人,难免要……
用心攀爬岁月的枝丫
王建荣
还有十五天就是2012年元旦了。 忽然觉得现在是时候该停下来回头打点打点过往的行程。有时候忙碌总是充实了时间而却空虚了心灵。找个安静的向阳处坐下,慢慢的在时光的金树上攀爬,浓密的叶子像是一页页写满光阴的日历。人,难免要低头,要伸展胳膊,或向下看,或向上爬。在岁月的树上拨开遮蔽,寻找更蓝的天空。
我轻轻的取下几片叶子,上面镌刻着深情的故事。没有洗涤,没有拭去尘土,只是静静地平铺在心灵的湖面,品味思索着生命与时光的脉络。
落榜时分 这天,是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我的第十九个生日。 当沉痛绝望与庆贺祝福相撞时,无可避免,像冷暖气团相撞一样。晴天霹雳,风雨交加。下午时分,母亲便早早下班了。仲夏的日落是最美的。一抹夕阳把遥远的山尖染成金黄,四周的云彩像是披了霞衣的古典侠女,热烈而又柔情,更像是闺妇醉酒的双颊,又若一杯打倒的红酒,在大团的棉花里洇开。气温开始下降,乘着清爽,孩子们都带了自己的滑板车在小区的院子里玩耍。 我,有些不知所措。所有之前的“乌托邦”成为彻底的“乌托邦”。留下的只有后悔和失落。母亲不语,父亲坐在沙发上,大口大口地吸吮着烟,烟头的红光怎么也照不亮他眼眸的灰暗。烟灰缸里还有未熄灭的烟头,静静地升腾着心神憔悴的细烟。父亲猛猛地咳着,几乎是想把所有的压抑都咳出来。
父亲很少抽烟,甚至是不抽。 我们有的只是沉默。想想十三年的付出,想想一个个黑夜,想想父母的期盼,心里便是一阵阵的酸楚。我没有想自己今后该怎么办,也没有想此刻的内心是多么的五味杂陈,有的,只是深深的愧疚和歉意。母亲为了这个四口之家操碎了心。她等待与付出的目的永远是那么简单而又坚定——让儿子考个好大学。母亲等了十三年。父亲,有时候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我倒是从心里渴望被父亲狠狠地责备一顿,可父亲一直是沉默,屋子里的烟越来越浓。 我走进卧室,不自主的关上门,把父亲和母亲丢在了冰凉的客厅。我不敢想象关门的那一瞬间,是否也将父亲与母亲的心门关上。 天渐渐的暗了,又是熟悉的路灯光带上夏夜的伤愁爬进五楼的窗户,可屋子里的夜仿佛分外浓重些。或许,黑暗可以稍稍给人一些安慰,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还保留一点点的幻象。那一夜,月光倒是格外的明亮,我一夜未睡。隔着两道门,仿佛可以清晰地听见父亲的叹息声。泪,便从男儿的腮帮子大股大股地淌下。 第二天,母亲便带着红眼圈来叫我,声音有些嘶哑。她问我怎么办,三本、高职上不上?我摇了摇头。不上怎么办,你知道的,复读一年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母亲的声音在微微地颤抖。我咬咬牙,挤出两个字来——复读。 不得不说,父母承受着比我更重的压力。开校那天,父亲没有多说,只给了我一句话——今年好好来。又是熟悉的路途,又是起早贪黑的日子,又有做不完的试题,背不完的课文。就这样,我在两点一线的路上疲劳的奔跑着。 十九岁生日这天,我没有想起霍去病,没有想起王勃,没有想起海子,没有想起许多人的许多个十九岁。就这样难过又难忘地度过。用高考的失败洗礼了十九岁的道路里程碑。
父母的火锅店 我不清楚,人到四十岁会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会不会再有昂扬的斗志,会不会为了生活水平不停地劳累着,又会不会在不惑之年依旧感到无助的迷茫。 但我觉得父亲会。 父亲决定将新开的店起名荣宏小火锅,是取了我和弟弟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我知道父亲那一眼便可明白的深刻用意。 店铺已经装修了快两个月,这样或那样的耽搁,总是难有较大的进展。紧挨着的两家已经开始营业,生意红火。父亲没有眼红,只是着急,父亲为别人打了二十年的工,是个老司机。开店做生意,做的还是饮食业,这是头一回。上下两层要怎么装修,上面要几个包间,下面摆几张桌子,厨房怎么弄,中午要不要买些小饭,晚上的砂锅该怎么做,火锅哪种的好……就连卫生间的马桶,父亲也是在建材市场整整挑了一天才买到。每天晚上一边看电视便一边讨论该怎么开,怎么拉些回头客。在饭桌上也总是讨论,这种家常菜会不会有人吃? 父亲和母亲感到无从下手。没有经验,也没有认识这方面的人可以指导。母亲,开始不耐烦了,常坐在沙发上想该怎么干,做好做不好。有一天父亲和母亲争吵了。要贴墙砖,母亲说花钱请人,而父亲则要坚持自己去贴,贴一面墙需要好几百块,很不划算。母亲没有去店铺看父亲贴砖。对于泥瓦匠这样的活计,父亲要属业余中的业余。一连好几天,父亲穿着脏衣服,灰头土脸,浑身满是土和水泥,吃饭时,手也来不及洗便端起了饭碗,一言不发的吃完,又转身去店里。那几日,父亲似乎一下子老了很多,双鬓的白发清晰可见。吃饭时,我总是不忍心,可又忍不住去偷看父亲的白发,三分之一已经白了。心里便一阵阵的难受,喉结哽咽,总是有一句话塞在那里,想吐却又吐不出来——爸,你看头发都白了,去染染吧,已经好久没染了。那几个夜里,我总能听见父亲雷鸣般的鼾声。父亲累了。 放假那天我去店里,竟有些惊呆。整整三大面墙,墙砖贴的整整齐齐。我不知道父亲是花了多大的心思,才把墙砖贴的更专业。父亲总是这样,认定的事儿就往好了做。 去年春节,我们一家四口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套房,父亲从家乡来到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小城已经快二十年了。二十年里,记不清搬迁过多少次家,记不清受过多少次冷,挨过多少次饿。乔迁新居的那天夜里,卧室的灯像白天一样,明亮乳白的墙壁,漂亮的窗帘,干净的地板。我们都很兴奋。那夜,或许父亲又一夜未眠,也或许睡了二十年最舒服的一觉。 店里要买锅买碗,炉子,冰柜,桌椅,要找员工,父亲和母亲总表现的畏畏缩缩。岁月的蹉跎,让父亲和母亲做事不得不瞻前顾后,反反复复思索千遍。我是多么理解,这样的动作往往是举棋不定的心理煎熬。那一阵父亲似乎迷茫了,“不惑”的人生阶段压力重重。 我不清楚,我是真的不懂,还是不敢去懂父亲的四十岁。过了2011年父亲就该四十四岁了。我想,父亲一定是把荣宏小火锅看作四十三岁后的起点,在平淡,宁静的生活中,挨着时光的打磨与雕琢,看着他的儿子和店一起成长。一切都再平常不过了。我似乎嗅到了火锅的香味。
月光,回家的路
西伯利亚的寒冷季风突然袭来,给小城带来了一场真正的雪。跌跌撞撞的落了整整一天一夜,手机上来了短信,说寒冷空气南下,本地气温剧降十五度,做好保暖准备,注意身体。我想想也是,心似乎也跟着降温了。 晚上下自习将近十一点。不知什么时候天偷着晴了。浩浩的夜水洗一般干净,繁星闪烁,像是墨玉上嵌着的玉珍珠。抬头,一弯残月正挂在楼房的一角,孤独的注视着每一个人的眼眸。呼出的气息在寒冷的空气中张狂的一瞬即逝。竟莫名的想到此地的月,他乡的月,一万年前的月,一万年后的月都是这样始终如一吧!可人又在哪里呢?我们永远无法超越月亮不老的魔力,也无法超越它永远银光闪烁,生生不息的品质。
还是喜欢穿这件稍长的灰色大衣,围上一条黑色的的围脖。年轻的心总认为这样既有温度,又不失风度。喜欢宽松的衣服将肢体包裹,在天地浩大的自然生活里,我可以舒适、自由的活动。我竟有些由着夜的性子,在它包罗万象的时候,我也用宽大的衣服包着我装着月亮的心。而我也终究不敢尝试那紧紧裹在身上的衣裤。想想不禁自己笑起了自己。 任所有人都吵着,笑着,说着从我身边三三两两的急急走过。我也不去听,不去看。下课后,那么多人将教学楼到宿舍的路走的那么紧张。而我似乎有些很不合气氛,独自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 从学校到家只有一百米米左右。慢走也不仅仅因为离家近。 雪下的很厚,我们只是在苍茫大地上走出了各自回家的路。其它的地方依旧是静静的挨着月光的轻吻。呢喃着天地的对话,人儿,是听不懂的。人儿,还是那条路,把雪踏平了,踏实了,还在上面撒了一路的喧器。人走后,校园的操场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脚印。有一个人的,过去又过来;有两个人的,在操场中心逗留了一会儿;有一群人的,走出一条大路来;有长的,有短的,有大脚印,也有小脚印。这之后雪地还是印上了人们的痕迹,就像岁月的录相机,在长长地胶卷上刻着过往的故事。我的脚步也混在许多人踩出的大道中,难以寻找。 尽管步子极缓,可还是很快就到了家门口。站在小区大院里顿时觉得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开阔。新住宅楼上,稀稀零零的亮着几家的灯光,被楼房围起来的一片夜空反而更显得深不可测,浩瀚无边。寒冷刺骨,打了个冷战,满怀余味的走上楼梯。 回到家卸下厚厚的装束,任家的温暖拥满怀抱。坐在窗前,打开电脑,播放一首恩雅的《only time》悠扬而又激荡。那弯残月又正对我的窗户,我猜我们是约好了的。有一排平房,雪平铺在屋顶,吸收着月光的精华,跃着最自豪的柔光。我静静地坐着,心想又是一天。
我在光阴的路上行着,在岁月的树上攀爬,在温暖的家庭里成长。用心接受着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爱,并感恩着他们。难道这样不好吗? 顿然觉得生活就像熬粥一般,纵有万般粥品也离不开白米做底,然后再锦上添花,文火慢煮,才能煮出其中的真滋味来。在今天,这是多么难得的“粥”。 我,也一样,是大圈子里的小个体,用心攀爬岁月的枝丫,拨开时光的树叶,看一个本真的世界。在最平凡中体味生活和灵魂的高品质。地球又将绕着太阳转回起点,也是终点。就像黎明,是终点,也是起点。
那夜,我梦见高高的大树,枝丫上建着我们的房子。早晨,金灿灿的太阳从大海里跃出,被水洗过的光芒,映着我书桌上一张薄薄的白纸。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王建荣 于 2011-12-24 23:13 编辑 ]
王建荣
还有十五天就是2012年元旦了。 忽然觉得现在是时候该停下来回头打点打点过往的行程。有时候忙碌总是充实了时间而却空虚了心灵。找个安静的向阳处坐下,慢慢的在时光的金树上攀爬,浓密的叶子像是一页页写满光阴的日历。人,难免要低头,要伸展胳膊,或向下看,或向上爬。在岁月的树上拨开遮蔽,寻找更蓝的天空。
我轻轻的取下几片叶子,上面镌刻着深情的故事。没有洗涤,没有拭去尘土,只是静静地平铺在心灵的湖面,品味思索着生命与时光的脉络。
落榜时分 这天,是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我的第十九个生日。 当沉痛绝望与庆贺祝福相撞时,无可避免,像冷暖气团相撞一样。晴天霹雳,风雨交加。下午时分,母亲便早早下班了。仲夏的日落是最美的。一抹夕阳把遥远的山尖染成金黄,四周的云彩像是披了霞衣的古典侠女,热烈而又柔情,更像是闺妇醉酒的双颊,又若一杯打倒的红酒,在大团的棉花里洇开。气温开始下降,乘着清爽,孩子们都带了自己的滑板车在小区的院子里玩耍。 我,有些不知所措。所有之前的“乌托邦”成为彻底的“乌托邦”。留下的只有后悔和失落。母亲不语,父亲坐在沙发上,大口大口地吸吮着烟,烟头的红光怎么也照不亮他眼眸的灰暗。烟灰缸里还有未熄灭的烟头,静静地升腾着心神憔悴的细烟。父亲猛猛地咳着,几乎是想把所有的压抑都咳出来。
父亲很少抽烟,甚至是不抽。 我们有的只是沉默。想想十三年的付出,想想一个个黑夜,想想父母的期盼,心里便是一阵阵的酸楚。我没有想自己今后该怎么办,也没有想此刻的内心是多么的五味杂陈,有的,只是深深的愧疚和歉意。母亲为了这个四口之家操碎了心。她等待与付出的目的永远是那么简单而又坚定——让儿子考个好大学。母亲等了十三年。父亲,有时候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我倒是从心里渴望被父亲狠狠地责备一顿,可父亲一直是沉默,屋子里的烟越来越浓。 我走进卧室,不自主的关上门,把父亲和母亲丢在了冰凉的客厅。我不敢想象关门的那一瞬间,是否也将父亲与母亲的心门关上。 天渐渐的暗了,又是熟悉的路灯光带上夏夜的伤愁爬进五楼的窗户,可屋子里的夜仿佛分外浓重些。或许,黑暗可以稍稍给人一些安慰,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还保留一点点的幻象。那一夜,月光倒是格外的明亮,我一夜未睡。隔着两道门,仿佛可以清晰地听见父亲的叹息声。泪,便从男儿的腮帮子大股大股地淌下。 第二天,母亲便带着红眼圈来叫我,声音有些嘶哑。她问我怎么办,三本、高职上不上?我摇了摇头。不上怎么办,你知道的,复读一年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母亲的声音在微微地颤抖。我咬咬牙,挤出两个字来——复读。 不得不说,父母承受着比我更重的压力。开校那天,父亲没有多说,只给了我一句话——今年好好来。又是熟悉的路途,又是起早贪黑的日子,又有做不完的试题,背不完的课文。就这样,我在两点一线的路上疲劳的奔跑着。 十九岁生日这天,我没有想起霍去病,没有想起王勃,没有想起海子,没有想起许多人的许多个十九岁。就这样难过又难忘地度过。用高考的失败洗礼了十九岁的道路里程碑。
父母的火锅店 我不清楚,人到四十岁会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会不会再有昂扬的斗志,会不会为了生活水平不停地劳累着,又会不会在不惑之年依旧感到无助的迷茫。 但我觉得父亲会。 父亲决定将新开的店起名荣宏小火锅,是取了我和弟弟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我知道父亲那一眼便可明白的深刻用意。 店铺已经装修了快两个月,这样或那样的耽搁,总是难有较大的进展。紧挨着的两家已经开始营业,生意红火。父亲没有眼红,只是着急,父亲为别人打了二十年的工,是个老司机。开店做生意,做的还是饮食业,这是头一回。上下两层要怎么装修,上面要几个包间,下面摆几张桌子,厨房怎么弄,中午要不要买些小饭,晚上的砂锅该怎么做,火锅哪种的好……就连卫生间的马桶,父亲也是在建材市场整整挑了一天才买到。每天晚上一边看电视便一边讨论该怎么开,怎么拉些回头客。在饭桌上也总是讨论,这种家常菜会不会有人吃? 父亲和母亲感到无从下手。没有经验,也没有认识这方面的人可以指导。母亲,开始不耐烦了,常坐在沙发上想该怎么干,做好做不好。有一天父亲和母亲争吵了。要贴墙砖,母亲说花钱请人,而父亲则要坚持自己去贴,贴一面墙需要好几百块,很不划算。母亲没有去店铺看父亲贴砖。对于泥瓦匠这样的活计,父亲要属业余中的业余。一连好几天,父亲穿着脏衣服,灰头土脸,浑身满是土和水泥,吃饭时,手也来不及洗便端起了饭碗,一言不发的吃完,又转身去店里。那几日,父亲似乎一下子老了很多,双鬓的白发清晰可见。吃饭时,我总是不忍心,可又忍不住去偷看父亲的白发,三分之一已经白了。心里便一阵阵的难受,喉结哽咽,总是有一句话塞在那里,想吐却又吐不出来——爸,你看头发都白了,去染染吧,已经好久没染了。那几个夜里,我总能听见父亲雷鸣般的鼾声。父亲累了。 放假那天我去店里,竟有些惊呆。整整三大面墙,墙砖贴的整整齐齐。我不知道父亲是花了多大的心思,才把墙砖贴的更专业。父亲总是这样,认定的事儿就往好了做。 去年春节,我们一家四口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套房,父亲从家乡来到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小城已经快二十年了。二十年里,记不清搬迁过多少次家,记不清受过多少次冷,挨过多少次饿。乔迁新居的那天夜里,卧室的灯像白天一样,明亮乳白的墙壁,漂亮的窗帘,干净的地板。我们都很兴奋。那夜,或许父亲又一夜未眠,也或许睡了二十年最舒服的一觉。 店里要买锅买碗,炉子,冰柜,桌椅,要找员工,父亲和母亲总表现的畏畏缩缩。岁月的蹉跎,让父亲和母亲做事不得不瞻前顾后,反反复复思索千遍。我是多么理解,这样的动作往往是举棋不定的心理煎熬。那一阵父亲似乎迷茫了,“不惑”的人生阶段压力重重。 我不清楚,我是真的不懂,还是不敢去懂父亲的四十岁。过了2011年父亲就该四十四岁了。我想,父亲一定是把荣宏小火锅看作四十三岁后的起点,在平淡,宁静的生活中,挨着时光的打磨与雕琢,看着他的儿子和店一起成长。一切都再平常不过了。我似乎嗅到了火锅的香味。
月光,回家的路
西伯利亚的寒冷季风突然袭来,给小城带来了一场真正的雪。跌跌撞撞的落了整整一天一夜,手机上来了短信,说寒冷空气南下,本地气温剧降十五度,做好保暖准备,注意身体。我想想也是,心似乎也跟着降温了。 晚上下自习将近十一点。不知什么时候天偷着晴了。浩浩的夜水洗一般干净,繁星闪烁,像是墨玉上嵌着的玉珍珠。抬头,一弯残月正挂在楼房的一角,孤独的注视着每一个人的眼眸。呼出的气息在寒冷的空气中张狂的一瞬即逝。竟莫名的想到此地的月,他乡的月,一万年前的月,一万年后的月都是这样始终如一吧!可人又在哪里呢?我们永远无法超越月亮不老的魔力,也无法超越它永远银光闪烁,生生不息的品质。
还是喜欢穿这件稍长的灰色大衣,围上一条黑色的的围脖。年轻的心总认为这样既有温度,又不失风度。喜欢宽松的衣服将肢体包裹,在天地浩大的自然生活里,我可以舒适、自由的活动。我竟有些由着夜的性子,在它包罗万象的时候,我也用宽大的衣服包着我装着月亮的心。而我也终究不敢尝试那紧紧裹在身上的衣裤。想想不禁自己笑起了自己。 任所有人都吵着,笑着,说着从我身边三三两两的急急走过。我也不去听,不去看。下课后,那么多人将教学楼到宿舍的路走的那么紧张。而我似乎有些很不合气氛,独自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 从学校到家只有一百米米左右。慢走也不仅仅因为离家近。 雪下的很厚,我们只是在苍茫大地上走出了各自回家的路。其它的地方依旧是静静的挨着月光的轻吻。呢喃着天地的对话,人儿,是听不懂的。人儿,还是那条路,把雪踏平了,踏实了,还在上面撒了一路的喧器。人走后,校园的操场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脚印。有一个人的,过去又过来;有两个人的,在操场中心逗留了一会儿;有一群人的,走出一条大路来;有长的,有短的,有大脚印,也有小脚印。这之后雪地还是印上了人们的痕迹,就像岁月的录相机,在长长地胶卷上刻着过往的故事。我的脚步也混在许多人踩出的大道中,难以寻找。 尽管步子极缓,可还是很快就到了家门口。站在小区大院里顿时觉得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开阔。新住宅楼上,稀稀零零的亮着几家的灯光,被楼房围起来的一片夜空反而更显得深不可测,浩瀚无边。寒冷刺骨,打了个冷战,满怀余味的走上楼梯。 回到家卸下厚厚的装束,任家的温暖拥满怀抱。坐在窗前,打开电脑,播放一首恩雅的《only time》悠扬而又激荡。那弯残月又正对我的窗户,我猜我们是约好了的。有一排平房,雪平铺在屋顶,吸收着月光的精华,跃着最自豪的柔光。我静静地坐着,心想又是一天。
我在光阴的路上行着,在岁月的树上攀爬,在温暖的家庭里成长。用心接受着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爱,并感恩着他们。难道这样不好吗? 顿然觉得生活就像熬粥一般,纵有万般粥品也离不开白米做底,然后再锦上添花,文火慢煮,才能煮出其中的真滋味来。在今天,这是多么难得的“粥”。 我,也一样,是大圈子里的小个体,用心攀爬岁月的枝丫,拨开时光的树叶,看一个本真的世界。在最平凡中体味生活和灵魂的高品质。地球又将绕着太阳转回起点,也是终点。就像黎明,是终点,也是起点。
那夜,我梦见高高的大树,枝丫上建着我们的房子。早晨,金灿灿的太阳从大海里跃出,被水洗过的光芒,映着我书桌上一张薄薄的白纸。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王建荣 于 2011-12-24 23:13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