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架山就能看见寨子了
2021-12-23抒情散文子夜歌
山是慢慢长出来的,在离家的日子里,从心里一点一点往外长。路却似母亲的发丝,柔软细长,不怨不悔,痴迷缠绕在山腰上。路在山间荡来荡去,晃晃悠悠,它,一寸寸向上攀附,一次次延伸进去,朝着白云和炊烟的方向。我知道,只要顺着这个方向就能走进寨子,寨子……
山是慢慢长出来的,在离家的日子里,从心里一点一点往外长。路却似母亲的发丝,柔软细长,不怨不悔,痴迷缠绕在山腰上。路在山间荡来荡去,晃晃悠悠,它,一寸寸向上攀附,一次次延伸进去,朝着白云和炊烟的方向。我知道,只要顺着这个方向就能走进寨子,寨子在那里,再过一架山就能看见了。
寨子在山里,背托着山。山向两侧展开羽翼,把寨子包裹其中。饱满的夜色下面,寨子里长着各种爱情,月光如镰刀一般,在寨子里四处收割着。虫蛙鸣叫的傍晚,慢慢腾空的炊烟,屋前开得正好的栀子花,整日里香气弥漫。两株椿木树像两行诗句,把诗意的触角朝向天空,墙根静卧的老猫是一个沉思的哲人,没有人能猜透它在想什么。花母鸡叫的心慌意乱,大白鹅笑的没心没肺,宽敞的院子里,一些觅食的鸟雀不慌不忙的起飞,翅膀扇动的声音在空气中碰撞出最纯美的乐章。
山是一道心灵屏障,它在寨子前面长成一面绿帘,绿帘逶迤有致,垂挂在寨子前面。帘外是华丽的世界,是纷争的众生,是无数充满诱惑的庸常生活;而帘内,则是静谧纯美的山寨,是魂牵梦萦的故乡,是土地,是根,是山寨人时代繁衍、安放灵魂的地方。山为我们抵挡世俗偏见,抵挡蔑视和污秽,山让我们长成山一样的人,我们在柴门外展望着生活的前景,我们在生活里咂摸着烟火的味道,我们赤脚没入温温的田水里,让稻子的香气由下而上,注入心田。山是绿的,绿如温玉,滋润呵护着我们,它用坚韧和刚强在世界里劈出了安静的一角,庇佑着我们。但我们老想着离开,寨子的世界很小很简单,年轻的心却想变得强大和复杂,稻谷的清香喂不饱一个饥渴的胃囊,母亲的双手拦不住逃离的脚步。山沉默不语,它目送着我们背着行囊,哭泣着离开。山腰上,那条绿如玉带的路是母亲断落的发丝,几叠几揉,一步三顾,徘徊不去。虽然坚韧如初,却变得凝滞、苦涩,每一处坑洼里都填满了泪水和依恋。
出山容易归家难。出山是一个必然会发生的动作,归家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旧梦,每一个山寨的子民都要举行这样一个仪式:年轻时出逃,疲倦受伤时再回归。“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去时那么轻狂,回来时却为什么那么难?我走时,母亲站在山边,她用手为我揭开厚厚的帘子,让我离去。山花在她眉间悄然滑落,却在身后开满了山坡。我是在一个春天踏着翠色离开的。我记得,那满山的青黛,还有那盛开在眼眸中的妖娆和充溢着花香的心房。归来时却是残冬,母亲的头上已长满了白霜,如雪。那条路在一场寒露过去,披上了霜花,苍老了容颜,整个寨子被季节渲染成一幅黑白水墨,在山中若隐若现。
我走在这条旧路上,踩在母亲的发丝上。我知道,我只要坚持走下去,我就能把这幅画搂在怀里,我就能把自己放进这幅画里,哪怕成为其中最淡的一笔。一只小山雀伴随着我,它在耳边不停地叫着“打马过河,苞谷像牛角”,这只鸟就像寨子里的牛、猪、鸡狗鹅鸭一样一生属于寨子,一生都围绕着寨子飞翔,一生都在为寨子歌唱,它的歌唱只有山寨能懂。在这条山路上,它迎来送往,不知道看见了多少悲喜故事,看多少人翻过这架山去回到寨子。我离开时它一路叫“清明酒醉,猪脑壳有味”,看着我翻过山去,它的声声啼叫让我在背离母亲的地方痛哭失声,让我不忍离去;现在我回来,我知道它在给我鼓劲给我报喜,因为丰收往往意味着一个温暖丰硕的冬季,我的鼻尖已经飘来了苞谷酒浓洌的香气,还有母亲做的苞谷豆腐,它的颜色是苞谷的颜色,金黄灿烂。我的脚步很匆忙,我大汗淋漓、我气喘吁吁,我的梦变成了现实,汗水的气味早已经同泥土的气息深深的混合在了一起。将哀伤、落寞、悲苦和孤独一路纷纷扬扬的洒下去,铺在这路上,再过一架山就能看见寨子了。
我常常想,一架山长在故乡的前面,它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贵,是衣锦还乡还是仓惶归家,它只测你的心,你的心是否真的想归来,你的心是否依然干净良善?会不会因为外面世界太过倾轧或太过优越的生活使你的心变的懒惰傲慢,使你的脚变得矜持娇贵?寨子是山的心魂,而山路就是它的心脉,要进寨子就要翻过它去。当年,祖先就是这样走的,披荆斩棘,餐风饮露,翻过无数架山,才走出这样一条路来。而今,我们不用开辟新的山路,只要沿着这条心脉一直走,走在祖先走过的地方,跨着跟他们一样的步子,用双手拨开云雾,挑开沉重的帘子,再过一架山就能看见寨子。
真想回家的人一定会在梦里想起母亲的白发来,它们缠绕在山腰上,最初是青翠茂盛的,而今变得苍老单薄,闪着雪的锋芒。顺着母亲的白发触摸下去,攀升上去,就能走进寨子,看见山的心脏。祖先是寻找开创家园,而我们是回归。把心收好,把根深深植下。这,才是真正归家。
寨子在山里,背托着山。山向两侧展开羽翼,把寨子包裹其中。饱满的夜色下面,寨子里长着各种爱情,月光如镰刀一般,在寨子里四处收割着。虫蛙鸣叫的傍晚,慢慢腾空的炊烟,屋前开得正好的栀子花,整日里香气弥漫。两株椿木树像两行诗句,把诗意的触角朝向天空,墙根静卧的老猫是一个沉思的哲人,没有人能猜透它在想什么。花母鸡叫的心慌意乱,大白鹅笑的没心没肺,宽敞的院子里,一些觅食的鸟雀不慌不忙的起飞,翅膀扇动的声音在空气中碰撞出最纯美的乐章。
山是一道心灵屏障,它在寨子前面长成一面绿帘,绿帘逶迤有致,垂挂在寨子前面。帘外是华丽的世界,是纷争的众生,是无数充满诱惑的庸常生活;而帘内,则是静谧纯美的山寨,是魂牵梦萦的故乡,是土地,是根,是山寨人时代繁衍、安放灵魂的地方。山为我们抵挡世俗偏见,抵挡蔑视和污秽,山让我们长成山一样的人,我们在柴门外展望着生活的前景,我们在生活里咂摸着烟火的味道,我们赤脚没入温温的田水里,让稻子的香气由下而上,注入心田。山是绿的,绿如温玉,滋润呵护着我们,它用坚韧和刚强在世界里劈出了安静的一角,庇佑着我们。但我们老想着离开,寨子的世界很小很简单,年轻的心却想变得强大和复杂,稻谷的清香喂不饱一个饥渴的胃囊,母亲的双手拦不住逃离的脚步。山沉默不语,它目送着我们背着行囊,哭泣着离开。山腰上,那条绿如玉带的路是母亲断落的发丝,几叠几揉,一步三顾,徘徊不去。虽然坚韧如初,却变得凝滞、苦涩,每一处坑洼里都填满了泪水和依恋。
出山容易归家难。出山是一个必然会发生的动作,归家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旧梦,每一个山寨的子民都要举行这样一个仪式:年轻时出逃,疲倦受伤时再回归。“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去时那么轻狂,回来时却为什么那么难?我走时,母亲站在山边,她用手为我揭开厚厚的帘子,让我离去。山花在她眉间悄然滑落,却在身后开满了山坡。我是在一个春天踏着翠色离开的。我记得,那满山的青黛,还有那盛开在眼眸中的妖娆和充溢着花香的心房。归来时却是残冬,母亲的头上已长满了白霜,如雪。那条路在一场寒露过去,披上了霜花,苍老了容颜,整个寨子被季节渲染成一幅黑白水墨,在山中若隐若现。
我走在这条旧路上,踩在母亲的发丝上。我知道,我只要坚持走下去,我就能把这幅画搂在怀里,我就能把自己放进这幅画里,哪怕成为其中最淡的一笔。一只小山雀伴随着我,它在耳边不停地叫着“打马过河,苞谷像牛角”,这只鸟就像寨子里的牛、猪、鸡狗鹅鸭一样一生属于寨子,一生都围绕着寨子飞翔,一生都在为寨子歌唱,它的歌唱只有山寨能懂。在这条山路上,它迎来送往,不知道看见了多少悲喜故事,看多少人翻过这架山去回到寨子。我离开时它一路叫“清明酒醉,猪脑壳有味”,看着我翻过山去,它的声声啼叫让我在背离母亲的地方痛哭失声,让我不忍离去;现在我回来,我知道它在给我鼓劲给我报喜,因为丰收往往意味着一个温暖丰硕的冬季,我的鼻尖已经飘来了苞谷酒浓洌的香气,还有母亲做的苞谷豆腐,它的颜色是苞谷的颜色,金黄灿烂。我的脚步很匆忙,我大汗淋漓、我气喘吁吁,我的梦变成了现实,汗水的气味早已经同泥土的气息深深的混合在了一起。将哀伤、落寞、悲苦和孤独一路纷纷扬扬的洒下去,铺在这路上,再过一架山就能看见寨子了。
我常常想,一架山长在故乡的前面,它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贵,是衣锦还乡还是仓惶归家,它只测你的心,你的心是否真的想归来,你的心是否依然干净良善?会不会因为外面世界太过倾轧或太过优越的生活使你的心变的懒惰傲慢,使你的脚变得矜持娇贵?寨子是山的心魂,而山路就是它的心脉,要进寨子就要翻过它去。当年,祖先就是这样走的,披荆斩棘,餐风饮露,翻过无数架山,才走出这样一条路来。而今,我们不用开辟新的山路,只要沿着这条心脉一直走,走在祖先走过的地方,跨着跟他们一样的步子,用双手拨开云雾,挑开沉重的帘子,再过一架山就能看见寨子。
真想回家的人一定会在梦里想起母亲的白发来,它们缠绕在山腰上,最初是青翠茂盛的,而今变得苍老单薄,闪着雪的锋芒。顺着母亲的白发触摸下去,攀升上去,就能走进寨子,看见山的心脏。祖先是寻找开创家园,而我们是回归。把心收好,把根深深植下。这,才是真正归家。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