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旧时会馆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说旧时会馆、
过去北京有不少会馆,同乡会性质。大到省,小到县,都有一座,甚至几座会馆。公益性的,不营利。和现在的“会馆”根本不是一回事。解放后统计有400多个,集中在外城,原宣武崇文两区,宣南地域内最多,南横街的胡同里,几乎走一步就一会馆。这些会馆是给进京赶考的举子们预备的。明朝永乐大帝,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考场(贡院)也搬到北京,开始有会馆。各地赶考的到京城,住哪呢?住自个儿的会馆。道儿远,比如广州到北京,走得仨多月,费时费力。三年一考,考上的少,剩下的多。都不死心,等机会,再考。留下“复读”。会馆的客人不断,带火了琉璃厂文化街,也使陶然亭成了名胜。
在北京当官,升了。住进新的府邸,旧宅院给老乡改会馆;老乡集资(当官的、经商的)买地或买房,建立会馆,各种情况都有。雇佣同乡(长班),守护和为客人服务。
会馆体认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仁义。心有大爱,富于同情。没有爱心和同情,花钱盖房,叫别人住;花钱雇人,给别人用。不图回报,只做公益。出自爱心,出自尊重,出自对他人的热诚!组织和管理会馆的是先一代的社会志愿者。
住会馆没有租金,白住。长班还代你跑腿儿:送信、取包裹;包了日常琐事,你不想干的事他都代劳。他是真正的“公仆”。够条件,谁不愿住?而且,可以养病、客死京城有人料理后事,有义地、义园、义冢,绝不会暴尸街头,任人围观的。不少名人都曾是会馆的客人。
会馆是促进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基地。舆论导向,思想领先,会馆是发祥地。120年前的康有为梁启超们“戊戌变法”是在会馆萌生的。在会馆集会演说讲变法的道理,在会馆成立强学会办刊物,在会馆搞“公车上书”,最后从会馆逃跑或者被抓,在菜市口被杀。“六君子”,谭嗣同住半截胡同浏阳会馆,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山西的杨深秀,福建林旭,四川刘光第、杨锐。六位。历史上称“戊戌六君子”。报国寺里立有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的石碑。
孙中山把总统位子让给袁世凯以后,1912年8月24日到北京,在中山会馆(香山会馆)住过,在湖广会馆召开国民党成立大会。当时由五个政治社团经过协商合并为国民党。孙中山讲话:“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之主体,吾人于使人不忘其义,故颜其名曰国民党。”又说“国家之有政党,原以促进政治之进行,故世界文明各国以维持之。”五个小党团合成国民党,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说话就占分量了。领袖是宋教仁。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在米市胡同79号安徽泾县会馆,办报刊《每周评论》每周一期,四版。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报道国内国际形势。作建立组织的预备。后来迁到上海。1919年毛泽东发起“驱张运动”,率领湖南代表团到北京请愿,在烂漫胡同的湖南会馆开会。组织请愿活动。经过坚持不懈的斗争,取得胜利。把张敬尧轰出湖南。张后来当汉奸,被戴笠刺死在六国饭店。
会馆在社会变革中起过不小的作用。
会馆有不少名人故居,好些名人在会馆居住过。当然是在成名之前住过,离了会馆,又出了名,会馆沾光,挂名人故居牌子,文保单位。離报国寺近的:半截胡同里的绍兴会馆,鲁迅故居,南柳巷的晋江会馆,林海音故居。再老的,浏阳会馆谭嗣同故居,南海会馆康有为故居,新会会馆梁启超故居等等。鲁迅是辛亥革命的第二年壬子年(1912)5月5日晚上到北京,在骡马市住一夜旅店。第二天搬进南半截胡同绍兴会馆,一住7年半。他在西单南边的教育部上班。坐骡车,后来洋车,《一件小事》就是坐洋车时发生的。
头一夜就没睡好,躺下不到半个钟头,褥子上爬了好些臭虫,有三四十,只好在桌子上凑合一宿。第二天叫长班给换了块铺板,才踏实。过去臭虫多,晒床板,用开水浇,反正消灭不干净。现在绝迹,没了。
他原来住“藤花馆”,后来搬到“补树书屋”一个小院,三间西房。安静。在这里他写了《狂人日记》《药》《一件小事》等。1919年买了八道湾的房搬进去,全家都来了;搬到砖塔胡同,租房;又买了宫门口的房(现在鲁迅博物馆)。鲁迅北京四个住处。住会馆时间最长。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很出名。出了电影。她住南柳巷晋江会馆。她婆家有名,公公叫夏仁虎,住永光寺,是解放后“四老之一”,四老:章士钊、叶恭绰、朱启鈐、夏仁虎。夏仁虎八个儿子。老六是林海音的丈夫。会馆出名人,名人叫会馆出名。狮子店口上临大街,有贵州会馆,西馆,有不少故事,也住过名人。
这贵州会馆,在狮子店把口,路北临广内大街。康有为组织“强国会”,在这里开过会;清末,陈夔龙在此候补住了十年,当官后搬到黑芝麻胡同。当过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清朝灭亡,跑到上海,以遗老自居,组织诗社,吟和酬唱。死后葬在 杭州西湖。解放后中央文史馆一位馆员住这里,活到文革后在此去世。姓漆,贵州人,日本留学,在清朝当官、民国当官,解放前退休,解放后到北京住在这里,死在这里。为人极善,没受冲击,善终。
会馆的故事说不完。打住。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