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说散文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一日,晚间9点开始看稿,直到12点半勉强看到一半。从审视的眼光看,从学习的眼光看,从语法的眼光看,从读者的眼光看。这时发现文章真的是很难写,也真的是很容易写。有时我会读出作者在某处的力不从心或得心应手,有时我会读出作者的性情禀赋和行文脉络,一个字一个字看下去,我会看见有的文章是如何流淌出来的,有的文章是如何挖掘出来的,都不容易。

    再看自己。初学作文,最怕载道,而入手却偏偏是载道。一个事情写下来,拐弯抹角总要搞点哲理或道理出来,怕人不晓得,还要将明明是常识的所谓“道”,颠来倒去地讲几讲。好在,当自得其乐的指导他人几乎成为惯性的时候,我的学生时代很快过去了。高头讲章当然是要的,然而我的偏见是那尽可留给哲学或者愿意深入专研的人去做,讲出深刻的犀利的思辨的道理,于开蒙启智实在是不无益处。至于我自己,还是认为趣味更加重要一点。

    但是,完全随性的写东西,爱写不写,日子久了,在文字上还是难免会荒废,或能有作为却无精进,这样例子所在多有。特别是刚刚起步的新人,常常会被沮丧和懒惰淹没掉。偶尔给自己一点压力,尽量写写,几百字,几十字,都可以,不刻意、也不放任,庶几可较有弹性。慢慢写,习惯了,也就有了积累,是自己的财富。至于发表得奖等,可视为副产品副作用,愿意的,为此努力一下也并非坏事。归根结底,在写字中安静下来,将混乱理清,将思考深入,直面自己和生活,才是真正重要的。

    天分式写作终究有其局限,独步千古的李白,也不是仅仅依靠天才来进行创作的。例子就不举了,任何一本诗选里的《将进酒》,都会注释李白曾经读过的书。遍观李白诗歌全集,他对之前的经典阅读不见得就比杜甫少,引经据典起来,李白照样头头是道毫不露怯。还是一句老话,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及其至。特别是最后一句实在道破了作文写诗的大秘密,可惜后人都喜欢抓住第一句不放,严羽奈何?

    不少散文作者的文字功底都蛮好,从他们的散文里也看得出来读过不少书。只是他们的情感千篇一律的闲淡豁达,手法千人一面的卒章升华,他们或者厌弃城市或者怀念亲人,煽情又唯美,他轻飘飘地像一阵风慢吞吞地像一片雾,他没有节奏和重量,精雕细琢的文字后面,我总是感觉不到他的心跳和热血。他的文字里有一大堆德高望重的亡灵娓娓道出放诸四海皆准的箴言,他的感悟里有儒释道以及基督安拉等等信仰的吉光片羽,而在一个成熟的读者眼中,作者取悦读者和编辑的创作心态昭然若揭,按昆德拉的说法,是为“媚俗”,我从曾经的喜爱已经厌倦甚至厌恶了。 散文可以唯美,这是当然的。但散文不仅仅是唯美,这也是必须认识的。唯美的不妨继续唯美,毕竟日常生活里庸碌憋屈的多,鄙陋猥琐的多。对美的赞美,是从另一角度表达了作者对丑恶的鞭挞。所以不能一概认为唯美是无用甚至肤浅。 我只是想,写丑、丑恶,把坏的,错的,假的,不美的一切写出来,不也是在表达对美的追求吗?文字之道,阴阳互济。美丑共存,或者文字才会更有厚度更有余味吧?

    好的散文肯定不是预备给人看的,它必然是鲜活的现场的心无二用并直指人心的。好的散文肯定是自私的低调的,它对掌声无所期待它只为把话讲出来。很多散文早早为自己预定了读者,你期待的口味他在请客前都已经了如指掌。章法句法修辞包袱等等,就像一袋方便面,里面各色调料齐全,充满商业的诚意。而好的散文就像土豆或者板栗,他们沉默敦厚甚至是木讷的,由于习性幸免于农药的污染,来自土地的清香一经打开便淡淡逸出,读者只需燃起一把火,便足以充饥解馋。

    一句话,要尽量真实的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