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上 奉天会馆(已发北京纪事2019年第三期)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北京长安街,西起石景山,东止通州,号称百里长街。和中轴线相交于天安门前,是横的轴线。她的长宽和平整盖世无双,中点,一侧天安门,一侧是广场。街和广场,有过太多震撼人心的场景,怀着崇敬的心,关注她的发展变化。
这条街从明朝就有了。但不长,只东单到西单,往东往西小胡同挡着。拆平胡同,建国门到复兴门才通畅,再扩展,成了现在。
当年,西单路口往西,头条胡同旧刑部街。路北12号,盛京将军增祺的将军府,增祺送给了张作霖,张作霖改奉天会馆,关外乡亲有了聚会场所。张作霖早年是兽医。打家劫舍的“胡子”,都有骡马。常找兽医,熟了,一起闯荡江湖。他别有心思,“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创造条件,等待时机。盛京将军增祺,维持地方治安,要征讨,会遇险,张作霖帮忙脱险。他引领张到他麾下,步步高升,辛亥革命后,成了东北王。增祺成了平民,少了进项。张作霖不忘旧情,给他十万大洋。拒收,张作霖说“你以为我还是土匪么。”增祺才接收。后来全家搬到天津,宅子给了张作霖。
这宅子大门在西,还有侧门在东,都在旧刑部街的街面上。侧门是花园的门,花园一千多平米,假山、花草树木、彩绘游廊,还有戏台院,改会馆后,盖罩棚,添座位,是个剧场了。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在这里请名角,办堂会,设饭局,宴宾朋,贵客盈门,高朋满座,红火热闹。东北同乡叙乡谊,沟通交流,密切关系。1928年张作霖离开北京,途中遇害。会馆活动少了一些。依然是东北乡亲的基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九天,9月27日东北同乡在奉天会馆开会,成立了“东北留平同乡抗日救国会”(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参加大会的400多人,提出“抵抗日人侵略,共谋收复失地,保护主权。”的口号。推举高崇民、闫宝航、黄显声等27人为委员。通过决定:以:组成抗日武装力量(东北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为救国会宗旨。号召青年回家乡,参加抗日义勇军。张学良给了救国会30万元的资助。救国会的成立,支持鼓舞辽宁民间自发的抗日义勇军,义勇军的行动,增强了保卫领土完整的信心,也使世界看到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
奉军势力撤走,奉天会馆失去保障。代管人员把东院出租,包给了郝锦川,他是吉祥戏院经理,还当着“北平市剧场同业公会”会长。他要在这儿开个新戏园子。拆了旧剧场,盖了400多平米砖木结构的大厅,加了二楼包厢。一共600多席位。戏院叫哈尔飞,开张前俩礼拜,报刊上登广告,“哈尔飞大戏院开幕预告十大优点”……一俟修饰完美,即择吉开幕,盼望顾曲诸公,时时光临赐教为幸!1地点适中……10戏价从廉。除了提前发广告,还请经营城南游艺园(友谊医院处)的彭秀康当经理。开幕仪式气派,请了党政军商各界头面人物,彭秀康报告戏院筹备过程,刚从美国访问回来的梅兰芳致辞,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赵丕廉和梅兰芳一起揭幕。当晚梅兰芳回国首场演出《贵妃醉酒》,观众热情高涨,场间休息竟然全场叫好鼓掌。
哈尔飞命不济,大环境不行,开张第二年九一八事变,“满洲国”成立,没几年七七事变,小日本儿占了北京,亡国奴的日子,戏园子能有好买卖?小环境受挤兑,西单路南开长安戏院,新新戏院(首都电影院),有了竞争对手,夺走了观众。哈尔飞改瑞园茶社,演曲艺杂耍,好了没多长时间,维持不下去,1940年冬停业。换东家改大光明影院,放电影。1941年3月开张,到1942年春节,不足一年,就没钱周转了。想大正月能多进账,把影片拷贝送当铺换钱,给员工发钱过年,大年初一卖票,凑够款项去当铺赎出影片拷贝放映。用当铺一天钱,得出一个月利息。经营艰难,戏院倒给日籍华人杨朝华,杨朝华又影院改戏院,请戏班子演出。1945年眼看日本必败,杨朝华关闭大光明,跑了。
原大光明创办者杨宜之,接手关闭的大光明,1945年11月重新开业。杨宜之正派本分,容易倒霉。1948年六月国民党特务把他抓起来关进炮局,说大光明是共产党投资办的,国民党官方驱逐大光明的全班人马,换他们自己人接手。北京和平解放,杨宜之才出了监狱。1949年3月大光明第三次开业,经理还是杨宜之。他成了积极进步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当了西单区政协副主席。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大光明是“完全守法户”,受到表扬。1953年2月文化部决定接收大光明,做为新成立的中央歌舞团的演出场地。经过协商,国家给股东一定的补偿。歌舞团要改建成现代化大剧场,报上规划,没有批准。歌舞团就交给了中央戏曲研究院使用,派原延安平剧院的赵荣美当经理,杨宜之是副经理。戏曲所对原建筑改造修缮,增加了观众席位。1954年7月开始营业,改称“西单剧场”,日场放电影,晚场演戏,生意兴隆。是哈尔飞大戏院开张以来的最好的阶段。
1957年6月成立北方昆曲剧院。院址暂时设在西单剧场。还是日场电影晚场演出。除昆曲演出,别的艺术团也在这里演出,北京曲艺团演曲艺杂技。后来北方昆曲剧院在陶然亭路14号盖了新楼,搬走了。但那里只能排练,不能对外。西单剧场还曾划归北京越剧团,后划给北京曲艺团。诞生了北京曲剧。曲艺团改“北京曲艺曲剧团”,又分成北京曲艺团、北京曲剧团,西单剧场归曲剧团。但仍依旧例,放电影,演节目,文艺团体都可以在这里演出,当年北方昆曲剧院学员班,周六周日和节假日,在西单剧场汇报演出,票价便宜,两毛、三毛、四毛。那几年以爱好诗词曲为时尚,昆曲正合拍,还打字幕,听不懂,字幕跟着。所以场场满座。笔者为观众之一,每周必到。常演的《夜奔》《游园惊梦》《梳妆掷戟》《五台会兄》等,唱词能背下不少。还认识了些北昆的人。
1994年冬,西单剧场拆除。一座将军府,一百年来,沧海桑田,经历过北洋政府,日伪时期,国民党时代,新中国,新中国又有历次政治运动,这里有更多值得讲述的丰富多彩的故事。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