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兄如父
2021-12-23叙事散文王荣太
长兄如父
王荣太 我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最年长的男人就是大哥,我就是在大哥关怀下一直读书,最后走出大山的。大哥身材瘦高瘦高的,腰板笔直笔直的,就像一根柱子,在我的心目中大哥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自小帮助母亲照顾着妹妹和弟弟们,虽说一……
长兄如父
王荣太 我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家里最年长的男人就是大哥,我就是在大哥关怀下一直读书,最后走出大山的。
大哥身材瘦高瘦高的,腰板笔直笔直的,就像一根柱子,在我的心目中大哥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自小帮助母亲照顾着妹妹和弟弟们,虽说一个一个长大成人,但心还给一直操着。大哥不善言语,也许是看够了庄人眼势,饱尝了世事磨难,知道人穷气短说话没有分量,所以自觉养成了寡言少语的心态,大哥就是那种有苦水不愿意倾吐常往自己肚里咽的人,沉默处世丝毫不显摆自己。我从来没有见过大哥和谁红过脸,也没有见过大哥遇事极乐极怒过,更没有见过大哥受了委屈哭泣过,也许背后偷偷流过泪,没有让家人看见。大哥对待弟妹们态度非常慈祥,就像父亲见到儿女一样悦情溢于容面,我是弟兄里最淘气的一个,经常惹事麻烦缠身,但是大哥从来没有发飙动过粗,最威就是板起脸来教训几句而已,就这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也没有发生过。
大哥很早去西藏当兵了,转业回来后,就到省城工作。走下雪域高原,落脚黄河岸边,几十年间,从来没有听说大哥当过什么官,我猜测为官最高不过是个军营中班长和单位里科长罢了。反正大哥对当官没有一点兴致,一提到官场,大哥就是摇头冷冷一笑,有时也发点愤慨感叹,表示非常厌恶当官的。大哥最大兴趣就是爱画画爱听秦腔,一天到晚不停地爬在宣纸上钩皴点染,案头堆放的满墙贴挂的都是春夏秋冬山水画,旁边放着一个小收音机,时常吼着生旦净末的喜怒哀乐。大哥一旦听到兴头,就放下画笔提起二胡使劲拉上一段曲子,自娱自乐自我欣赏一下。大哥长年累月喜欢钻进那间墨缘斋,听着秦腔,画着山水,在那儿描写世间的真善美。大哥生来世上,好像唯能驾驭的东西就是那支画笔,笔下行云流水任凭尽情挥洒,崇山峻岭耸墨中,波涛清溪涌纸上。丹青润色解人意,砚台笔洗有胸怀。大哥痴迷黑白世界,执着地用心调和着黑与白的相容关系,知道单一的色调枯燥无味,只有白承载着黑的画面才赏心悦目。大哥住在高层楼上,夜晚作完画,自然要欣赏那弯滚过南山的明月,在他眼里,那就是一幅由黑衬托出白色美的画面;早晨,大哥起床盥洗完毕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伏案作画,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大哥身上,由白色剪裁出来的黑色身影,正是一帧天人合一的杰作,这要比平面绘画美,美得不知如何形容是好。大哥生活在画境当中,佛祖在菩提树下修行6年成道,而大哥在笔架陪伴下静修大半生,他已经在我心中是一尊在世佛了,灵无尘,道有悟。静养身,动修神,当今有谁能有这般心境?
大哥作画始于临摹,曾经临摹的一幅长卷《清明上河图》,一草一木是那样的生动,一人一舟是那样的逼真,我观赏完一直没有过瘾,那作品完全模糊了临摹和创作的概念,在我的记忆当中,好像不是张择端创作是我大哥画的。我回老家探亲每次顺便去看望大哥,进门首先欣赏映入眼帘的所有作品,然后才是寒暄家事。大哥退休后开始创作,我看到一本2008年由甘肃美术协会给大哥主办的山水画展册子,那一幅幅《黄山观景图》、《黄山观日图》、《黄山云雾》,《黄山松图》,都是我和大哥去黄山旅游过后的印象创作。《深山藏故寺》、《夕照石岩》、《夕阳映青山》、《云壑青山》、《夏天清凉图》、《听泉图》《高山人家》、《山村云雾》、《韵春》、《消夏图》全是大哥眼中的世情,是观世问世评世的心声,这只有我能读懂。大哥自1990年开始参加甘肃省财贸职工画展,《山水画》获二等奖后,一发不可收拾,经常参赛获奖,《高山深处》获“96伊翔杯”中国书画艺术作品大展三等奖,并编入《中国书画艺术大观》,《云海松声图》获“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艺术创作奖。《仕女》入选“华风书画精品”赴日展,《高原情》、《高原放牧》、《归来》、《山居图》获奖,并入编《墨友书画精作集》、《二十世纪中国书画艺术》丛书、《迎接97香港回归书画作品集》、《世界书画家铭录》。与纸墨打交道的人,最终收获的还是纸墨,大哥和纸墨一生结缘,收获的不仅仅是展出获奖和入选画册的作品。
我的大哥年近七旬,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头发有些花白。每次看到体魄健康的大哥,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有大哥这颗大树,我好乘凉一生,干什么事情总是有底气底数,因为大哥站在我身后,我肯定活得很踏实。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王荣太 于 2011-11-13 00:06 编辑 ]
王荣太 我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家里最年长的男人就是大哥,我就是在大哥关怀下一直读书,最后走出大山的。
大哥身材瘦高瘦高的,腰板笔直笔直的,就像一根柱子,在我的心目中大哥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自小帮助母亲照顾着妹妹和弟弟们,虽说一个一个长大成人,但心还给一直操着。大哥不善言语,也许是看够了庄人眼势,饱尝了世事磨难,知道人穷气短说话没有分量,所以自觉养成了寡言少语的心态,大哥就是那种有苦水不愿意倾吐常往自己肚里咽的人,沉默处世丝毫不显摆自己。我从来没有见过大哥和谁红过脸,也没有见过大哥遇事极乐极怒过,更没有见过大哥受了委屈哭泣过,也许背后偷偷流过泪,没有让家人看见。大哥对待弟妹们态度非常慈祥,就像父亲见到儿女一样悦情溢于容面,我是弟兄里最淘气的一个,经常惹事麻烦缠身,但是大哥从来没有发飙动过粗,最威就是板起脸来教训几句而已,就这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也没有发生过。
大哥很早去西藏当兵了,转业回来后,就到省城工作。走下雪域高原,落脚黄河岸边,几十年间,从来没有听说大哥当过什么官,我猜测为官最高不过是个军营中班长和单位里科长罢了。反正大哥对当官没有一点兴致,一提到官场,大哥就是摇头冷冷一笑,有时也发点愤慨感叹,表示非常厌恶当官的。大哥最大兴趣就是爱画画爱听秦腔,一天到晚不停地爬在宣纸上钩皴点染,案头堆放的满墙贴挂的都是春夏秋冬山水画,旁边放着一个小收音机,时常吼着生旦净末的喜怒哀乐。大哥一旦听到兴头,就放下画笔提起二胡使劲拉上一段曲子,自娱自乐自我欣赏一下。大哥长年累月喜欢钻进那间墨缘斋,听着秦腔,画着山水,在那儿描写世间的真善美。大哥生来世上,好像唯能驾驭的东西就是那支画笔,笔下行云流水任凭尽情挥洒,崇山峻岭耸墨中,波涛清溪涌纸上。丹青润色解人意,砚台笔洗有胸怀。大哥痴迷黑白世界,执着地用心调和着黑与白的相容关系,知道单一的色调枯燥无味,只有白承载着黑的画面才赏心悦目。大哥住在高层楼上,夜晚作完画,自然要欣赏那弯滚过南山的明月,在他眼里,那就是一幅由黑衬托出白色美的画面;早晨,大哥起床盥洗完毕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伏案作画,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大哥身上,由白色剪裁出来的黑色身影,正是一帧天人合一的杰作,这要比平面绘画美,美得不知如何形容是好。大哥生活在画境当中,佛祖在菩提树下修行6年成道,而大哥在笔架陪伴下静修大半生,他已经在我心中是一尊在世佛了,灵无尘,道有悟。静养身,动修神,当今有谁能有这般心境?
大哥作画始于临摹,曾经临摹的一幅长卷《清明上河图》,一草一木是那样的生动,一人一舟是那样的逼真,我观赏完一直没有过瘾,那作品完全模糊了临摹和创作的概念,在我的记忆当中,好像不是张择端创作是我大哥画的。我回老家探亲每次顺便去看望大哥,进门首先欣赏映入眼帘的所有作品,然后才是寒暄家事。大哥退休后开始创作,我看到一本2008年由甘肃美术协会给大哥主办的山水画展册子,那一幅幅《黄山观景图》、《黄山观日图》、《黄山云雾》,《黄山松图》,都是我和大哥去黄山旅游过后的印象创作。《深山藏故寺》、《夕照石岩》、《夕阳映青山》、《云壑青山》、《夏天清凉图》、《听泉图》《高山人家》、《山村云雾》、《韵春》、《消夏图》全是大哥眼中的世情,是观世问世评世的心声,这只有我能读懂。大哥自1990年开始参加甘肃省财贸职工画展,《山水画》获二等奖后,一发不可收拾,经常参赛获奖,《高山深处》获“96伊翔杯”中国书画艺术作品大展三等奖,并编入《中国书画艺术大观》,《云海松声图》获“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艺术创作奖。《仕女》入选“华风书画精品”赴日展,《高原情》、《高原放牧》、《归来》、《山居图》获奖,并入编《墨友书画精作集》、《二十世纪中国书画艺术》丛书、《迎接97香港回归书画作品集》、《世界书画家铭录》。与纸墨打交道的人,最终收获的还是纸墨,大哥和纸墨一生结缘,收获的不仅仅是展出获奖和入选画册的作品。
我的大哥年近七旬,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头发有些花白。每次看到体魄健康的大哥,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有大哥这颗大树,我好乘凉一生,干什么事情总是有底气底数,因为大哥站在我身后,我肯定活得很踏实。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王荣太 于 2011-11-13 00:06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