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2021-12-23叙事散文烛下夜话
夜 读夜里,当周围陷入一片黑暗中,一切悄无声息。我的思绪却活跃起来,有时亢奋,有时低沉,有时悲愤,有时满足。这些都是阅读给我带来的。我的阅读一点儿都不科学,漫无目的的翻阅,对书中的精华也从不圈圈点点,或干脆摘录下来做成读书笔记。只是暂时……
夜 读
夜里,当周围陷入一片黑暗中,一切悄无声息。我的思绪却活跃起来,有时亢奋,有时低沉,有时悲愤,有时满足。这些都是阅读给我带来的。
我的阅读一点儿都不科学,漫无目的的翻阅,对书中的精华也从不圈圈点点,或干脆摘录下来做成读书笔记。只是暂时的享受着阅读的快感。这是我很大的缺点,虽自知,却因慵懒至今未改。
我的阅读很少源自迫切的需求,大都是打发无聊的时间。与其在黑夜里睁着眼睛胡思乱想,倒还不如看看书的好。
我最喜欢读的是小说,好象我很喜欢知道别人是怎样过日子的。但小说往往让我陷入焦躁和悲伤之中,激动的情绪久久不能平息。
我跟随主人公去拼杀,去博击,去勾心斗角,好象我是主人公身边的侍从,不能左右之,但往往替主人公暗自着急或捏着一把汗。这种文章往往让我焦虑,同时也让我亢奋,读完感觉很累,但也很痛快,我放纵自己为主人公的不幸而哭泣,那些泪水也许把我的一些不好的情绪带出来了,总之,在从书中醒来之后,会感觉轻松和舒适很多。
在我阅读过的小说里,喜庆和圆满的故事几乎没有,大多的故事是焦虑的、疲倦的、抗挣的、悲伤的、甚至是惨烈的。这也许与人的猎奇心理和窥视欲有关。我们对谁谁很幸福不太关注,如果是非常关注的话,那肯定是嫉妒。但对于丑恶和悲惨却津津乐道。对于丑恶我们往往给予淋漓尽致的痛骂和批判,以示自身的善良和正义,或者掩藏的恨和恐惧。对于悲惨,我们也不惜滴几点惺惺之泪,给予点儿同情。但对于平淡,就像冬天来了,树叶落了一地,我们踩着叶子的尸体散步一样,坦然而如常,这引不起我们的关注或任何情绪。
所以,小说里的情节大多曲折,剜人心灼人肺。好的小说读起来像是自传体,虽说作者本人总是努力在撇开自己,但主人公的一举一动,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身为作者,谁都不能做到旁观者清。如果作者如一冷静的旁观者在旁白,那么故事肯定乏味而枯燥。文章的魅力就在于它被赋于了人的感情,它不是毫无生命的印刷体,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浓的化不开。如果我们把它捧在手里,不光手里觉得沉甸甸的,心里也是。
有时也读散文,散文读起来比较温润,贴心贴肺的。我尤喜读清新的、倾诉的散文,我如一个神秘的看客,徜徉在另一个人的心扉里,去刺探,去发掘,去分享另一个人的欢喜与悲苦。这时,我会偶尔流下泪来,心会有片刻的柔软。此时,如果用我的心去包裹一块石头,我相信,石头也会化成一汪温水。
在白天,有些细碎的时间的话,我会趁机读些诗歌,囫囵吞枣般的。但偶尔也会碰到几句能一下子击中心灵的诗句。这些诗句肯定不是高深莫测的,或晦涩难懂的,但也不会是太过直白的。它要有些美,有些细腻,有些泪光在里面。这泪光可能是感动的,也可能是思念的,抑或是欣喜的。总之,它不会只是一条华丽的丝巾,滑过你的眼睛便消失了。它像印花的纯棉的围巾,此刻就围在你的心灵上,既美又暖和,让你感到舒适和温暖。
我泛泛而读,不懂得技巧,这让我错失了太多的学习机会。也许是心性而至,只想做个小女人,只想满足一个感观的需求,只想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没想过要提升自己吧。但在这无目的阅读中,我还是被滋养了心灵,我恬淡而知足,不为名利所累。身居斗室,家常便饭,但也其乐融融。我想,阅读给我带来的利益是不能量化的,在阅读中获取的极大满足感是任何物质的东西都无法给予的。
所以,在诸多的消闲方式中,我选择了阅读,而且,准备一直坚持下去。
[ 本帖最后由 烛下夜话 于 2011-10-30 17:50 编辑 ]
夜里,当周围陷入一片黑暗中,一切悄无声息。我的思绪却活跃起来,有时亢奋,有时低沉,有时悲愤,有时满足。这些都是阅读给我带来的。
我的阅读一点儿都不科学,漫无目的的翻阅,对书中的精华也从不圈圈点点,或干脆摘录下来做成读书笔记。只是暂时的享受着阅读的快感。这是我很大的缺点,虽自知,却因慵懒至今未改。
我的阅读很少源自迫切的需求,大都是打发无聊的时间。与其在黑夜里睁着眼睛胡思乱想,倒还不如看看书的好。
我最喜欢读的是小说,好象我很喜欢知道别人是怎样过日子的。但小说往往让我陷入焦躁和悲伤之中,激动的情绪久久不能平息。
我跟随主人公去拼杀,去博击,去勾心斗角,好象我是主人公身边的侍从,不能左右之,但往往替主人公暗自着急或捏着一把汗。这种文章往往让我焦虑,同时也让我亢奋,读完感觉很累,但也很痛快,我放纵自己为主人公的不幸而哭泣,那些泪水也许把我的一些不好的情绪带出来了,总之,在从书中醒来之后,会感觉轻松和舒适很多。
在我阅读过的小说里,喜庆和圆满的故事几乎没有,大多的故事是焦虑的、疲倦的、抗挣的、悲伤的、甚至是惨烈的。这也许与人的猎奇心理和窥视欲有关。我们对谁谁很幸福不太关注,如果是非常关注的话,那肯定是嫉妒。但对于丑恶和悲惨却津津乐道。对于丑恶我们往往给予淋漓尽致的痛骂和批判,以示自身的善良和正义,或者掩藏的恨和恐惧。对于悲惨,我们也不惜滴几点惺惺之泪,给予点儿同情。但对于平淡,就像冬天来了,树叶落了一地,我们踩着叶子的尸体散步一样,坦然而如常,这引不起我们的关注或任何情绪。
所以,小说里的情节大多曲折,剜人心灼人肺。好的小说读起来像是自传体,虽说作者本人总是努力在撇开自己,但主人公的一举一动,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身为作者,谁都不能做到旁观者清。如果作者如一冷静的旁观者在旁白,那么故事肯定乏味而枯燥。文章的魅力就在于它被赋于了人的感情,它不是毫无生命的印刷体,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浓的化不开。如果我们把它捧在手里,不光手里觉得沉甸甸的,心里也是。
有时也读散文,散文读起来比较温润,贴心贴肺的。我尤喜读清新的、倾诉的散文,我如一个神秘的看客,徜徉在另一个人的心扉里,去刺探,去发掘,去分享另一个人的欢喜与悲苦。这时,我会偶尔流下泪来,心会有片刻的柔软。此时,如果用我的心去包裹一块石头,我相信,石头也会化成一汪温水。
在白天,有些细碎的时间的话,我会趁机读些诗歌,囫囵吞枣般的。但偶尔也会碰到几句能一下子击中心灵的诗句。这些诗句肯定不是高深莫测的,或晦涩难懂的,但也不会是太过直白的。它要有些美,有些细腻,有些泪光在里面。这泪光可能是感动的,也可能是思念的,抑或是欣喜的。总之,它不会只是一条华丽的丝巾,滑过你的眼睛便消失了。它像印花的纯棉的围巾,此刻就围在你的心灵上,既美又暖和,让你感到舒适和温暖。
我泛泛而读,不懂得技巧,这让我错失了太多的学习机会。也许是心性而至,只想做个小女人,只想满足一个感观的需求,只想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没想过要提升自己吧。但在这无目的阅读中,我还是被滋养了心灵,我恬淡而知足,不为名利所累。身居斗室,家常便饭,但也其乐融融。我想,阅读给我带来的利益是不能量化的,在阅读中获取的极大满足感是任何物质的东西都无法给予的。
所以,在诸多的消闲方式中,我选择了阅读,而且,准备一直坚持下去。
[ 本帖最后由 烛下夜话 于 2011-10-30 17:50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