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湘西行系列之——被吵醒的凤凰古镇

2021-12-23抒情散文漠北雪莲
湘西凤凰镇,从沈从文的笔下走出,是他笔下的《湘行散记》把我引领到了凤凰古镇。他是这样描述古镇的“这地方是个长潭的转折处,两岸是高大壁立千丈的山,山头上长着小小竹子,常年翠色逼人。这时节两山只剩余一抹深黑,赖天空微明为画出一个轮廓。但在黄昏里……
湘西凤凰镇,从沈从文的笔下走出,是他笔下的《湘行散记》把我引领到了凤凰古镇。他是这样描述古镇的“这地方是个长潭的转折处,两岸是高大壁立千丈的山,山头上长着小小竹子,常年翠色逼人。这时节两山只剩余一抹深黑,赖天空微明为画出一个轮廓。但在黄昏里看来如一种奇迹的,却是两岸高处去水已三十丈上下的吊脚楼。这些房子莫不俨然悬挂在半空中,借着黄昏的金光,还可以把这些希奇的楼房形体,看得出个大略。”壁立千丈的山,吊脚楼,常年翠色的竹子,黄昏的灯光等,这就是沈先生笔下的凤凰古镇。我仿佛听到了跳跃在古镇心中的沱江,一路轻声倾诉的喁语;临河而居的人们在沱江沿岸浣溪时锤击的声音,“梆梆梆“清脆而嘹亮从天边悠悠传来;恍惚中我坐在一端悬在水面,一端悬柱立于河中的吊脚楼上,展望着苗家人生活的场景。一串又长又陡的青石板石梯一直从山脚窜到山顶,淹没到密密麻麻的树丛中。背篓里鲜嫩的青菜,山货就是这样躺在苗家男女老少的背上走出大山的。

青山、流水、吊脚楼,还有融入在此的人群,一幅活生生的山水画卷,酷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把人的灵魂勾进了一个神秘而又向往的地方。

我是入夜来到凤凰镇的,月光羞涩地躲了起来。然而古镇柔和明亮的灯光,将它悠远的背影笼罩在夜色中。五彩缤纷的灯光是画境中的剪影,迎面而来的游人头戴玫瑰花环,手捧娇艳的玫瑰,那幽幽花香穿透夜空弥漫在这醉人的夜色中。

我住进了一家小旅店,老板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苗族妇女,她让我出示证件,一边询问,一边登记,“大姐,北方人啊,很远的,辛苦了!”她带我上了二楼,为我打开了房门。灯光不是很亮,房间也小,收拾得倒还干净整洁,她对着房间和我说话“出门在外,您就将就一下吧,我们这地方小,条件有限,您先洗个澡,对面有饭店……”不等她说完,我急切地询问,“我关心的是安全,晚上安全吗?”“请您放心,只要是我的客人,我会尽量让各位住得安心,”说完她下楼了。

环视小小的房间,我稍稍松了一口气。这时候又听到蹬蹬蹬上楼的脚步声,砰砰砰地敲起了房门,我的心突突突地乱跳,深更半夜谁敲门,干什么?我蹑手蹑脚立在门边静地听外面的动静。“大姐,我是来给您送蚊香的,”我把门打开一条缝,她微笑着,双手将一盘蚊香递给我,“大姐,别忘了点上蚊香。”门轻轻地合上了。

我实在太累了,洗完澡,点上蚊香,躺进被子里,注视着蚊香星点的亮光和袅绕的烟雾,一股暖意涌上心头,先前的戒备心理一点一点在消失。这时候眼皮感觉好沉好沉,不知不觉我进入了梦乡……

砰砰砰!急促的敲门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惊魂未定的我一骨碌爬起来,这是怎么了?揉揉眼睛,天色发亮。“大姐,起床吧,早晨的凤凰镇最好看了,过会儿,各巷口都是攒动的人头,无法看风景。”我只好起床,按她的吩咐,急急忙忙洗漱完毕,背着相机出门了。

清晨的古镇,还没有完全从睡梦中醒来,一层轻薄的面纱将它笼罩,街道两边的店铺门紧闭,只有清洁工人不紧不慢地挥动着扫帚,唰唰唰,将残枝落叶、果皮纸屑收拢在一起,装进一个特大的垃圾车。赶集的人们或挑担的,或背背篓的,一捆一捆新鲜的蔬菜,像水灵活泼的孩子,在背篓里伸头探脑,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这里没有吆三喝四的叫卖声,更听不到讨价还价的抱怨声,也少了激烈竞争的喧嚣声。

蹲在沿街两边石阶上的卖菜人,背篓、担子前面一放,双手抱在胸前,不争不抢位置,不急不躁不怕没有人光顾,用眼睛扫视着来往的人群,嘻嘻笑笑述说着出山的艰辛,指指点点谈论着一路而来的趣闻轶事。我问一位中年妇女“你卖这点菜能赚多少钱?”她微笑着“赚不了多少,卖完就行。”那种淡然,那种与世无争的平静是我不曾想到的。

在我生活的城市里,清晨的集市上,小商贩们拥挤在一起,你抢摊位,我夺地盘,甚至于大打出手。叫卖声此起彼伏;吆喝声激情高昂;拦路强卖,花言巧语使诈,让人防不慎防。而在这里我感受到的是近乎寻常的恬静。这翠绿的青山,悠悠清澈的沱江,是那种远离尘世的和谐和静谧。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纯朴的民风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踏在小街的青石板上,我仿佛在寻找历史的源头,寻找沈从文老先生留在古镇的脚印。

我沿着向前延伸的路走走停停,低头仔细看,这路面上的石板,虽然也是青一色的,但它方方正正,有棱有角,站在它上面我感到缺少了点什么。问一位老人,他笑着答道,“这是后来铺的路,你还没走进古城呢,”他转身用手一指,“看,进了那个门,才是真正的古城。”哦,原来我还在城外逛游。

走近用青砖堆砌的门洞,仿佛看到了古镇历史的开端。这座历经三百多年风雨沧桑,古貌犹存的城门里蕴藏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印迹着苗族先民们为了维护民族利益和尊严,用鲜血铸就了围墙和炮台。沈从文就是踏着这条窄窄的路,在深深的巷子里寻找人生,寻求光明。他13岁从军,辗转南北远离家乡,在求生存的路上磨练意志。后来他卸甲从文,在岁月的轮回中,人生的阅历不断丰富,思乡的情结一直是他生命的底色。他用自己的一双慧眼,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细微小节,把家乡的山水和对亲人的思念,用柔美的文字抒写成了生动感人的场景。将故乡不为人们所了解的一面,用细腻、新颖的文字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走在沱江岸边,古老的城墙在脚下冷峻而又凄凉,斑斑驳驳沉寂的青石是历史的见证者。曾经的华夏大地民族纠纷迭起,争战不断。自九黎失败苗族南迁,经“三苗”的西迁,秦汉至隋唐、明清等多次重大迁徙,历经无数次厮杀之后,那些破碎的身影,随边陲小镇轮回如血的落日一起被历史掩埋;青石堆砌的城墙和残存的炮台遗址,浸染的血迹深深地印在了历史的最深处;从石板缝隙里顽强生长出的每一株绿草,都被沧桑的岁月,漫长的历史赋予了别样的生命。

古老的轮回周而复始,地球载着我们中华大家庭的兄弟姐妹,像天上的星星,在漫无边际的宇宙深处漫游。我就是这些繁星中的一颗,让地球驮到了湘西,站在了古老的凤凰镇。

晨曦徐徐散开,街上行人摩肩接踵,一个接一个的旅游团队穿行在镇子的各个巷口。我终于来到了沈从文老先生的出生地,古镇中营街,这是一座具有南方建筑风格的四合院。出乎我的意料,这里非常的安静,大门紧闭,一把大锁将门里门外分隔,我从门缝中看到了里面几株零散的花草。无数游人和参观团队,在高举彩色小旗的导游引领下,匆匆忙忙从大门口经过,导游一边走一边讲解,“这就是沈从文故居,里面就是桌子板凳,其实也没有什么……”有人停下脚步张望,有人疑惑,也有人不解。我失望地站在大门口踮起脚尖把目光再次投向门缝里。我想打听这把锁子谁能打开,管理的人在哪儿,问了几位都是摇头,只有一位清洁工人给了我答案,“能打开这扇门的人还没上班,要不自己去找找……”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到哪儿去找?我立在门前的石碑前良久无语,心里空落落的,好像有人已把我的灵魂抽走了。我很失落,抚摸着门前的石壁惆怅地叹息,我从遥远的大西北几经辗转来这里寻梦,只为在这门口抱住石壁一站吗?此刻,我不仅仅是失落,是伤感。记忆中那古香古色的画面像老式的黑白照片,在潮湿的空气里渐渐褪色。

梦幻中的古镇不再是沈从文笔下那个宁静的小镇了。街道两边的古建筑,已被五花八门的店铺围得水泄不通;矗立在沱江中的吊脚楼,再也显示不出它古香古色的独特了;高挂的各种商品广告牌子,将它遮得严严实实;沱江边上捣衣的女人寥寥无几,因为江水严重污染,异味呛人。

在琳琅满目的购物中心,导游带着各自的团队,拥挤在姜糖店、腊肉店、银器珠宝店……

青色的石板在脚下就像远去的昨天,而沈从文抒写故乡的文字,赞美凤凰的篇章已经深深刻在国人的心底。今天,每一个到过凤凰的寻梦人,穿越山山水水,在吊角楼前拥挤的人群里和各色店铺前,我们还能寻到沈从文先生心中那个古朴宁静而又美丽的凤凰古镇吗?

[ 本帖最后由 漠北雪莲 于 2011-9-1 23:25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