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静默向纷华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我自静默向纷华
沐浴着夕阳最后一缕余晖,我走进灵岩寺。
临近闭寺,整个寺院静悄悄的。导游有着小家碧玉般的容貌和温婉的声音,就像一个小精灵,轻引我们的视线,一不小心就抖落了一个故事,惊醒了一段传奇。
灵岩寺位于济南市郊,始建于东晋,兴盛于唐宋,列全国四大古刹之首。它坐落在群山之中,环境幽静清新,不仅有高耸入云的辟支塔,还有参天的古柏和银杏树,正值秋季,银杏树的叶子金黄,结满了白果,游人系在古树上的红飘带随风飞舞,像经幡一样,祈祷着幸福和安康。隋唐时期的宫殿只剩下残垣断壁,在秋风中矗立,犹带一股禅院的深邃之气。透过砖瓦泥墙,依稀可辨当年的盛状。秋草才不在乎它的兴衰呢,依旧在泥瓦的缝隙上摇曳,年复一年,也许它们才是历史的真正见证者。
灵岩寺最富盛名的是千佛殿内的40尊宋代彩色泥塑罗汉,因为时间太晚了,费尽周折,才得以参观。顺着导游的手电筒,我们逐一欣赏了这些罗汉塑像。与其他寺庙的塑像不同的是,这里的罗汉像是写实的,活生生,充满了浓郁的人间烟火的气息和现实人的情趣,个性十分鲜明。他们或端恭,或合掌,或侧耳倾听,或据理力争,或闭目沉思,不管是清姿秀骨,还是寒伧潦倒,无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就像坐而论道的长者在与我们促膝谈心,就像千年前的大师在与我们讲经论道,难怪梁启超称其为“海内第一名塑”。
穿过高高的宋代佛塔,就是墓塔林,即灵岩寺历代高僧的墓地。塔林中有北魏、唐、宋、等朝代的石质墓塔167座,墓志铭、石碑81通。造型各异,结构合理,浮雕精美,是一座积淀丰厚的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这里也是电影《少林寺》的拍摄地之一。
参观的间隙,我徜徉在寺院中,仰望树梢,金黄色的银杏叶片片飘落,我拾起一枚,饱满鲜艳,纹络清晰,我想,这一定是修成正果的落叶,就像人一样,我们没有富豪那样优裕的物质生活,可是,偶尔停下忙乱的脚步,闻一闻空气中飘来的草木之香,看一看披着金黄绸衫的古老银杏树,在树下坐一坐,就突然感觉自己也很富有,在散发清新之气的老树前,让人容易变成了一个知足的人。佛家说,忘记自己是谁,忘记此地是哪里,忘记还有生死这回事,此时,我感觉自己已经融入了禅寺的境界中,忘我了。
不知不觉掌灯了,昏黄微暗的灯光里,木鱼声声,不紧不慢,像时间在轻轻滴落,敲得寺院也笼罩在一片温暖祥和的气氛之中,敲得我们这些匆匆过客也从容起来,百年的老树也略带了几分凝重。是寺院的僧人们做功课的时间了,在橘黄的灯光下,轻轻的诵经声时隐时现,飘渺如隔世,使我瞬间穿越到了宋朝,那个积贫积弱,却大家辈出的时代。没有昏鸦的鼓噪,没有黎明的唤醒,没有檐下飘忽的踪影,我就这样定定地守望,守望那些出尘的宁静。无需松柏掩住世故,无需门扉哀叹庭院深几重,更无需念珠倾诉淡定,内心的盼望转眼间就抵达了心灵,使身心完全放松,纯净如赤子。
想起千佛殿上的一副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是教人大彻大悟的,世间真正放弃功名利禄的人不多,但我们至少可以放弃无谓的名利追逐,做善良之事,无愧于心,做纯真之事,睡得安稳。我们不一定皈依佛教,但我们可以保持内心的安静,以一颗平常心待人待事。静水深流,花落无声,山峰缄默其口,江河无语东流,自然之中让人感动的东西都是安静的,人何须喋喋不休?
在一片禅意回味之中,忽闻树上的麻雀在唱,是很多只麻雀的合唱,我一点也不觉得它们打扰我沉思,一点也不觉得它们喧闹,反而抿嘴一笑,难道它们也会背诵顾城的《叽叽喳喳的寂静》:“那片叽叽喳喳的寂静/也许在我心里/也有一个冬天/一片绝无人迹的雪地/在那里 许多小灌木缩成一团/维护着喜欢发言的鸟雀。”也许这里的小鸟也懂得一些佛法吧!
就要离开灵岩寺了,不知道从何而来的一个残疾小贩兜售柿子,朋友看了看,挑都没挑,随手掏出钱,买了一袋,柿子没熟透,不能马上吃,需要放一段时间才能食用。而他并不喜欢吃柿子。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