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人生几何:大实话+冬夜+立冬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人生几何:大实话


“妈妈有牛肉面和一个肉包子。”天天叹息了一声:“天天就一碗牛肉面。”
叶子被他逗笑了:“可是天天的牛肉面多啊。”
我在边上补充说:“肉包子是昨天的。”


小孩子不能吃昨天的东西,这点天天是知道并奉为真理的,所以他不再羡慕吃了一个隔夜肉包子和小半碗牛肉面残羹的妈妈,开始大口吃面,专心致志。我喜欢这种日子,一个美好的早晨,一天的开始。岳母和我没有吃面,而是喝粥。粥是用昨天的剩饭熬的,岳母和叶子总是嫌我熬得粥太稀。虽然,我总是把最稠的那碗给岳母吃,稀的留给自己。这倒不是矫情或者家里连米都吃不起,而是,老家那边喝粥习惯了喝米汤多一点儿的,跟油条或者馒头、煎饼搭配口感更好。也就是说,在我老家的早餐序列中,粥只是添头,主食另有其物。而在上海,至少在叶子家,早餐的粥,就是主食了,仅仅是再搭配一点儿小咸菜。那年我带叶子回山东老家,早上起床,婶子在餐桌上摆了六道菜,叶子感动得像是见了鬼。


梅子在我文章后回复说:“经历过一些事情的人确实不一样,我感觉河蚌所有的精力都在家里了。”我回复说:“确实,父母去世到结婚前,我就是一无家可归者,所以,家对我很重要。”何止是无家可归啊,那时候我没父母,没妻儿,没房没车,没钱没貌,也没啥朋友,近乎四大皆空。我一度以为,天将降大任于我,派我下凡来矫正扭曲的人性,拯救沦丧的道德,所以才这么折腾我。既然亲人几乎都没了,也没钱没名,的确没啥后顾之忧了,有那么两年吧,我就真得安心沿着21世纪鲁迅的道路砥砺前行,一篇篇匕首投枪般的文字发到如今早已经关闭了的搜狐论坛上,赢得叫好声三三两两。我不知道,我到底影响了多少人,也不知道那影响到底是好是坏。我能肯定的是,没有人当面或者邮件感谢过我,说是当年因为我的文章,它现在过得很幸福。好吧,我对此并不失望。


有些事儿,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办成的。太多事儿,我们都是败事有余,成事不足。别人就不说了,比如让叶子和天天幸福,我就是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想成事儿,那还是需要不少的运气成分,需要老天照应。当然,这是从宏观角度去说的,就微观而言,让这娘俩乐上一天或者半天的能耐,我还是有。昨晚上我在教天天回答问题前应该安静地举手,不能不举手就回答,也不能边嚷嚷边举手;而且,要想做最快举手的那一个,就必须认真听讲。为了让他更好的理解,我举例子说:“老师提问时,王子贤在想着吃鸡蛋。他没举手,老师就不会叫他,如果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了,他回答不出来,就只会说‘鸡蛋好好吃啊’。”天天听了乐坏了,他沉浸在自己同学在课堂上傻乎乎地说“鸡蛋好好吃啊”的场景里无法自拔,一直乐呵到洗完澡睡觉,还在那里念叨着“鸡蛋好好吃啊”。


嗯,“鸡蛋好好吃啊”在上面一段出现了三遍,这种写法来自于名诗《黄鹤楼》——我这么说,你信吗?好吧,你信不信,跟我也没有半毛钱关系。对于写文字这事儿,我其实没什么野心和追求。十年前或许有,那时候缺钱,又没赚钱的门路,就想着没准哪天凭借文字一夜成名,最好一夜暴富。后来,钱慢慢有了,虽然不多,但也算有车有房了,慢慢也就熄了发文字财的念想。至于成名,如果不是为了发财,那我是不愿意忍受的。得给我多少钱,我才愿意把自己放到聚光灯下给别人品评?我心理素质很一般,快四十了,还只是想听好听的。当然,如果钱给够了,批评两句也行。现在写字儿,更多是因为写着开心,也是为了将来可以有更多生活的细节用来让我和叶子回味。当然,它对天天的意义可能更大一些,毕竟,他可以通过这些文字,去了解他还没有清晰记忆的这段年华。


当然,往大了说,这些文字也都是中国通史和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这话乍一听,多数人是不屑的,因为在大家潜意识里,那些东西好像跟普通人没啥关系。是啊,我学过的历史书,里面的确很少提普通人,那些史书缺乏血肉,没有温度。唐宋时普通人的日子过得如何,那时候养二孩是否也像今天这样需要思前想后,桌子上摆着怎样的家常菜,病了去看医生是否又贵又难?我对这些感兴趣,对谁坐了皇位没兴趣,总归轮不到我坐,我也不想坐。好吧,我确信,这些文字不会收录入史书,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如老李家的坐了大唐天下,我并不会跟着开心;然后几辈子后老李家的后人被人家杀猪一样杀了,读到这些时,我也并不难过。各过各的日子罢了,对于别人的死活,其实没多少人放在心上。哪个城市没有殡仪馆啊,你一年去几趟?想知道谁缺钱,去医院啊。很多时候,不知道,无非是不想知道。


十年前,跟人在网上进行过一次亲切友好的交流,他夸我“肤浅”,我赞他“皮厚”。几个月前,类似对话又重复了一遍,只是换了一个版面,换了一个对象罢了。还是他夸我肤浅”,我赞他“皮厚”。他像看傻子一样对我说:“肤浅的反义词是深刻,这都不懂。”我笑着看他的这句回复,就像看一个傻子。把别人看成傻子,这不厚道,但的确更容易让人觉得幸福。深刻那东西,不是逮谁就要跟谁表现一番的,那就真成傻子了。相对于动辄掀起自己背心,让别人看看自己的深刻,我还是信奉那句“道不同不相为谋”。互不欣赏的,何必一定要去成为知己,你在这世界上得多么孤独啊,才会那么渴望别人“懂你”?对这个世界,我们不懂的人和事儿是多数,事实上,大多数也不想去懂。对多数人而言,这个世界上的人,死了能让它哭泣的,或者活着能找它借钱的,其实都没几个。


河蚌赌徒 2018年11月13日

人生几何:冬夜

晚上六点半,已经吃好晚饭并完成了洗碗、擦灶台、拖地的后续家务,然后拎包去健身。包里没啥东西,一条毛巾、一瓶沐浴露、一套内衣裤和袜子。事实上健身只是顺带,虽然也会去做做器械,并且跑个一两千米,但最主要的还是去洗澡。我这张健身卡,是叶子健身卡的副卡,买一送一那种。这对她当然是好事儿,一方面可以在心理上让我负担一半的购卡开销,显得她多么精打会算,另一方面还可以强迫我去减肥。她知道我很抠门,想着只要让我认识到健身年卡这东西,少去一次就相当于浪费了几十块钱,那我就一定会天天去的。这想法很好,我也颇是坚持了一阵子,但最后还是放弃了。没办法,太累。虽然健身房离家不过1公里路程,但忙活了一天,我只想躺着,一步都懒得动。

真正开始天天去健身房,也不过是最近半个多月的事儿,动力来自于那个月的水电费账单。年还没过呢,今年我家第一档的水电额度已经用完了,开启了第二档收费标准,这个,就更贵。本着能省一点是一点儿的想法,稍微开动了一下脑筋,就发现,原来可以去健身房洗澡的。不但节约用水,还节约了燃气热水器的燃气,还有浴霸的电费。去健身自然是很累的,但溜达着十来分钟过去洗个澡的功夫,还是有的,更何况,顺便还可以在那儿免费汗蒸。占小便宜的心理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我迫不及待地拎包就去了,一去半个月,且至今热情未泯。到了健身房,看着那一排器械和跑步机,好像不活动一下也不好意思,于是,上衣一脱,只剩背心,活动上二十来分钟也是常事儿。捎带着,身体也给健了,殊途同归。

汗蒸完,浑身冒着热气儿走在清冷的大街上,颇有仙风道骨的味道。只是,正在马路牙子上蹭健身房免费WIFI的那两位大哥,却显然并不是识货的道友。他们一个正乐着听郭德纲的相声,另一个在看电视剧,屁股就那么坐在马路牙子上,貌似也不觉得冷。我经过他们的时候,其中一个正抽烟的,把手里的烟盒往另一个脚下一扔。那盒利群,里面还剩三四支吧。想起了另一个夜晚,那大概是几个月前,在地铁站那儿,有一个大哥在用那里的免费WIFI跟家里人聊天儿,脸上满满的笑容。那是晚上十点左右的事儿了,这次要早一些,只有八点多。我掏出手机,边走边给哥哥打电话,他正在回家的路上,跟过往的每个星期一样,聊了不到一分钟就挂了,仅仅是互报平安。又给表弟拨了一个,他正在北京的某栋办公楼里加班,我告诉他,我月底会过去,他笑着说:“来吧,包饺子给你吃。”

身上的热气慢慢散尽,随着褪去的是魏晋风雅,嗯,我说的是行散。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被周遭的寒意给包围了,而身上的衣服却不够厚,于是,撒丫子往回跑,嗯,这次更像行散了。一直不喜欢冬天,因为要穿得臃肿,更因为要洗太多的衣服。小时候家里没洗衣机,冬天洗衣服的感觉很要命,现在的孩子,不会知道凉水浸泡着皲裂的手掌是怎样一种酸爽。不过,冬天也有一些值得回味的东西,比如儿时的鹅毛大雪,还有我关于幸福的最早记忆画面之一。那是一个冬日的晌午,没有风,暖洋洋的阳光晒着村里某栋土坯房的墙根儿,爷爷和我在那儿吃着瓜子儿花生,喝着黄褐色的茉莉花茶。他给我讲隋唐,我嘴巴里是花生糖。也有时候,我们祖孙俩就一起靠在墙根儿,收音机里在咿咿呀呀地唱戏,我们则一起打瞌睡。

大大和娘走了三年后,爷爷也走了,他的去世,几乎带走了我所有回老家的理由。每次过年,想回去看看,都不知道怎么张口,毕竟,这边还有岳父母和叶子,有宝贝天天,而那边,除了亲疏上不如这边的叔叔和姑姑,就只剩几个坟头。不过,叶子答应了,等明年底高铁开通了,我们一家就一起回去一趟。小时候,姑姑家的姐妹兄弟,跟我们处得都很好。如今天南地北,大家唯一的联系,也就是那个家人的微信群了。叶子想买个打印机,给天天打印学习资料用。我在群里问喷墨还是激光的好,选哪个牌子。大姑家表哥回复说:“贵的好。”表姐说:“买那个干什么,我都是用单位的。”然后大家不管是来自党政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的,都纷纷表示附和,其中还有纪委的小领导。嗯,自然是优先用单位的,但家里有个还是更方便。我们单位允许用打印机干私活儿,并明码标价,很便宜。

回到家,天天还没睡,正穿着睡袍在床上跟叶子聊天儿,叶子在给他讲“狭窄”的概念。刚好家里新给天天买了一个学习桌,包装箱还在客厅,就显得很乱,这是现成的例子。我在边上插话说:“爸爸好好努力,等天天上初中,我们就可以换大房子了。”天天听到了,转过头来看着我说:“爸爸要像天天这么努力,我们就能买新房子了。”

河蚌赌徒 2018年11月12日


人生几何:立冬


今天才知道,昨天是立冬。在老家,这是个蛮重要的日子,要吃饺子,至少,以前是这样。如今的老家如何,却也不知道了,近几年都是每年回去一次,今年更是一次都没回去过。那趟回老家的额度,去了潍坊的哥哥家,他刚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嫂子前两年也手术过,是甲状腺癌,但到底是去年还是前年,我却也不记得了。我记性越来越不好,就连爷爷奶奶和爹娘的去世,也只记得年份,甚至不记得月份了。说起来,十几年前的事儿了,我如今已经很少想起他们。想起来小时候学历史,那么多的年月日要求背过。为什么一定要记住呢?好吧,为了考试。如今,总算是不考试了。


不止一次有人劝我去读个MBA,我都不想去,不舍得花钱是真的,不想再考试也是很重要的原因。那位跟我在五百强里同事过的老总就一直为我惋惜:“你能力很强,就差个MBA文凭。就你那三流本科文凭,很多机会都错过了。”错过就错过了吧,钱多少是多。好吧,这话过于潇洒了,事实上,家里的钱确实不够用。但,真得不想再去考试了。特别不想去过那种被人规定了标准答案的日子,如果那标准答案我本身还不认可,那更是生不如死。嗯,夸张了点,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才可以吃到饺子。我喜欢韭菜猪肉馅儿的,当然猪肉扁豆馅儿的也挺好。但我不知道昨天是立冬,叶子或许知道,但她不知道我立冬要吃饺子。


叶子是上海人,这里是上海,她不止一次要求我入乡随俗。入乡随俗这事儿,我大致是认可的,但是,更多还是只限于家门外。打开家门回到家里,还要把别人的俗供在头顶,我是很不舒服的。但显然,叶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毕竟,她是上海人,上海人多俗,怎么俗的,她比我更有解释权。只要我认可了入乡随俗,就相当于认可了她的权威。于是乎,我们俩没少为这事儿扯皮。她总是告诉我上海人如何如何,而我总是让她拿出统计数据来佐证多数上海人的确是那么做的。显然她没有,然后她认定我不可理喻,我则认定她拉大旗作虎皮。至今,对于工作和生活所在地的民俗,到底该多大程度上干涉一个家庭的行为,我们仍然没有共识。遗憾的是,国家也没出台相关发律。结果就是,今年立冬,我没吃到饺子。


没吃到饺子,我并不怪叶子。冰箱里应该是有饺子的,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前,叶子买了几包龙凤水饺。据她说是网上的活动,买一送一。我其实不喜欢吃这种速冻水饺,总觉得里面肯定有添加剂,而且馅儿里的肉和蔬菜,冻过之后口感跟新鲜的完全没法比。更何况,我自己喜欢包饺子,每个周末都会自己包。但这并不妨碍我很真切地感受到叶子的善意,她不是很喜欢吃饺子,买饺子,自然是为我买的。至于她买的饺子里,竟然有一包芹菜馅儿的这事,我就不计较了。我不吃芹菜馅的,岳母和她也不喜欢吃。无论如何,冰箱里的饺子是现成的,昨天之所以没吃,只怪我忘了立冬。倒是今天早上,天天跟我说:“爸爸,是冬天了。”我原以为是他觉得天气冷了才这么说,现在想来,也可能是昨天幼儿园老师说过什么。


昨晚上跟叶子小吵了一架,这个跟饺子和立冬无关。本来吃晚饭时还挺好的,我告诉她我近期会有一笔外快进账,会转给她,她点头表示挺好。吃过晚饭,她提醒我说:“家有好面在口碑农场举行的免费兑换番茄牛肉面活动,明天就到期了,你赶紧兑换一下。”我打开APP一看,只能兑换一碗,第二碗则刚好差一块“牛肉”。叶子过来看了一下我手机,那脸色立刻就不好看了,开始说我做事情缺乏条理如何如何,絮叨着。对此我也很多,不过是一碗标价36块钱的面,兑换不成又如何呢?不要说我还兑换了一碗了,就算我没下载这个APP参与这个活动又怎样?至于吗?哦,口口声声说你不是为了那36块钱,可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一笔几千块的外快,你一句夸奖的话没说,一个36块钱的兑换活动,你絮叨半天,这说明什么呢?孩子在,我俩话不投机,她陪天天学习,我出去健身去了。


我不开心,看得出她也不开心。后来想想,算了,她全职看孩子,带着天天四处奔波培训,很辛苦不说,心情也不好。虽然我家钱归她管,但她还是缺安全感。逮着我一个错误,批评我,或许,也是为了寻求某种平衡吧。只是,就如她说过不止一次的,我太较真了。中午回家吃饭,天儿很冷,手冻得不舒服,腿也是,看来要穿秋裤了,而下午叶子还要带天天去培训班。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告诉叶子,这个月工资多了一千来块钱,是新个税法实施的结果。她点点头,没说话。我又笑着跟天天说:“真是冬天了呢,昨天立冬。”天天高兴地跳起来,去看墙上的日历,但可惜他没找到昨天的日历,已经被我撕掉了,这让他有点儿失落。他在日历上看到的节气是小雪,问我:“爸爸,12月是什么节气?”我说:“是大雪,小寒大寒吧。”他想了想说:“12月25日是大寒。”我说:“12月25日是圣诞节。”他肯定地说:“圣诞节是大寒。”我没有纠正他。

河蚌赌徒 2018年11月8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