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百年传珍馐
2021-12-23叙事散文范廷伟
今日的邹平县台子镇,古齐东县城曾建置境内,从元代建县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奉准迁城九户镇,齐东县在台子境内存在了六百多年。旧时“元朝巨镇、济郡名城”,今日“绿色台子,江北水乡”,台子镇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悠远,自然风光俊奇秀美,古今文化在……
今日的邹平县台子镇,古齐东县城曾建置境内,从元代建县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奉准迁城九户镇,齐东县在台子境内存在了六百多年。旧时“元朝巨镇、济郡名城”,今日“绿色台子,江北水乡”,台子镇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悠远,自然风光俊奇秀美,古今文化在此交相辉映。现坐落于黄河大堤半腰的“百年老店”,流传百年不衰的“台子火烧”,便是古齐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地道的“齐东人”,自然而然地对“齐东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多年来我一直对当地的小吃“台子火烧”情有独钟。我在地处偏远的邹平县西北部乡镇工作时,每天的早餐几乎全部是外酥内嫩、风味独特的“台子火烧”和豆腐脑。用黄泥巴垒起的炉台下,木柴在灶膛里“辟哩啪啦”地燃烧着,柴木的清香,和了麻汁火烧所散发出来那种独特的油香,大概需要十五分钟左右吧,焦黄皮酥,香润里嫩,刚刚出炉的麻汁火烧,浓烈的香气,在人们惬意的轻歙之间,立马沁人心脾,这时候,假若再配上一碗浇了由秘方精致而成的老汤,根据个人的喜好加点辣椒油,再加麻汁、香油和芫荽,看上去白嫩爽滑、柔香四溢,品起来酸辣适中、咸香可口的豆腐脑,用一句“如醉如痴”来形容此情此景,是最恰当不过了。街头边的老槐树下、胡同头山墙根的火烧摊上,桥头的简易店铺里,经常坐满了一些小镇上的人们,有朋友、有恋人、有父子……现在细想来,该是多么和谐有趣的一幅市井图呀!
这个周末,由在台子镇开办企业的同学陪伴,我们一行踏寻着齐东古城的遗址而来,从《黄河岸边的文化古城——台子》一书的字里行间,仔细搜寻着古齐东文化的蛛丝马迹。绿随车移,景随车变,在台子镇十里经济长廊的北首,通往黄河大堤的东侧,我们终于发现了标有“百年老店,台子火烧”字样的张家火烧店,张家火烧被人们公认为正宗的“台子火烧”,已收入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百年老店客迎门,送往迎来四季春,味美价廉招人爱,利薄财厚壮精神。”进到店内,小方桌,小兀楂,简洁自然,没有富丽堂皇的装修,却有一种缘自于质朴的亲切感,张家火烧的第三代传人张继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不善言辞的他,笃厚真纯,朴实有加。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个本本分分的庄稼人。简单的交流中,张继永身上那种邹平西北部农民所特有的拘谨感才慢慢消失。听说他的儿子张宗波现已掌握了火烧的全套制作技艺时,张家火烧的起源、传承、创新、发展等与台子火烧有关的话题,才得以完整地镌刻到我的脑海中。
清末时期的齐东县城,在当时的北方是一个重要的水陆码头,南临小清河,往北紧靠黄河,靠水路东可到达渤海湾,西南到济南、河南,陆路南接章丘、济南,北连京津,交通条件非常便利。当时山东的布匹等通过齐东码头经水陆可到辽东半岛,东北的粮食、药材、木材等物资也通过齐东再转运中原、南方。那时候的齐东县城“公署修缮完备,财兴物繁,南商北客,事情繁华,河中船只连帆”,当时便有“小济南”之称。因为那时的齐东县城濒临黄河,时常遭受水患的侵袭,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黄河水再次泛滥,冲毁了清政府为力保齐东县城而修建的梯子坝,河道大大南移,县城被淹没在放荡不羁的河水下面。安土重迁的县城居民和往来客商,不舍老县城码头的便利,并没有随齐东县城南迁九户。当地商贾联合二十余户集资买下绳刘村东十四亩地筑土台居住其上,修建店面,设立集市,随着后来商户的不断加入,在台东展宽筑房,台北河岸建立码头,修筑的这个高台使老齐东县城“水患即免而商情日盛”,元气渐渐恢复。
张继永的爷爷名叫张照吉,1903年出生于台西村一个普通的贫苦农民家庭,那时一些穷苦百姓的谋生之路,不外乎就是闯关东和闯天津卫。天津于1860年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洋务运动的基地,人口众多,工商业发达。天南海北的各种名吃荟萃天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津门风味小吃,“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现在被人们称为“津门三绝。”而在当时,“一品香糕点”、“ 狗不理包子”、“天津大火烧”则是最受大众和客商欢迎的“三大主食”,遐尔闻名,广受赞誉。年仅十三岁的张照吉,跟随他人“闯天津卫”学手艺、谋生路。毕竟穷人家的孩子成熟得早,不到一年的时间,聪明伶俐的张照吉,很快就掌握了榨油、制皂等多门手艺,信奉艺不压身的张照吉,后来又到“天津大火烧”铺当了学徒,尝试着学习大火烧制作手艺,善于观察,勤学好问,加之他的悟性很高,渐渐成长为“天津大火烧”铺的顶梁柱。
十多岁,在我们看来应该是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孩子,思亲念故的张照吉,黄河上的船帆,大堤下的庄稼,故乡的草木,还有童年的伙伴,梦中念想的亲人,无一不在他的稚嫩记忆里反复出现。张照吉十六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黄河岸边的家里,也需要他用自己稚嫩的双肩去支撑。为此,他只有依依不舍地告别朝夕相处的师兄弟,告别当时号称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的天津,回到家顶门立户。此后“天津大火烧”铺的师兄弟们,也纷纷转作他行,红极一时的“天津大火烧”失去了张照吉这个顶梁柱,日渐衰落,最后关门大吉了。回到家乡台子后,为了解决全家人的吃饭问题,张照吉先是依靠自己掌握的榨油、制皂手艺,走村串巷地经营了几年粮油、肥皂生意。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以后,很有经商头脑的张照吉决定重拾自己制作火烧的手艺,在大堤旁的台西村开一家火烧铺,把“天津大火烧”的手艺传承下来。他懂得传承这门手艺,必须重质量、保特色、守信誉。
清末民初高筑的土台,因为商家店铺众多,生意往来兴盛,后来被人们称为“台子街“,自然聚集形成的两个村落,就是现在的“台东”、“台西”村,张照吉开的火烧铺坐落于土台之上的台子街上,也就被人们顺嘴叫做“台子火烧”。张照吉根据自己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对“天津大火烧”的制作工艺进行改良,在外形上适当缩小,使其更显精致;在配料上调整搭配,使其更能迎合大众口味;在制作工艺上加以革新,降低了制作成本,使其快速走向大众。当时作为已经替代古齐东水陆码头的台子街,财物繁兴,市情繁华,南商北客,往来如织,加之集市达到了“五天两集”的密度,可谓市场活跃,经济繁荣。临近台子的高青、惠民、济南、章丘、周村等地客商、百姓都会来这里赶集市,做买卖。被人们称为“台子火烧”的张家火烧因其外酥里嫩,别具风味,颇受百姓客商的青睐。“日暮商贾赶路慌,台子张家火烧香,每来店铺每来满,食客多来大地方。”火烧铺刚一开张,生意就做得红红火火,经过客商的口口相传,很快风靡各地。
张继永和我们介绍道,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凡是到台子经商或者过路的客商,都必须到火烧铺里品尝老齐东“台子火烧”,除了兵燹战乱、民不聊生的战争时期,台子街上的酒店、饭庄招待宾客主食都要到张家拿火烧,南来北往的客商赶马行船,都是在位于台子码头的张家火烧铺吃饱再走,临走也要包上几个在路上享用;平民百姓更是将台子火烧当成“稀罕宝贝”,逢年过节时,买给老人和孩子解馋,打打牙祭;附近的百姓,多是将台子火烧当作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招待远方来的亲朋好友。每逢台子大集时,火烧铺经常白黑连轴转,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张家“台子火烧”经过来往客商和附近百姓的多年传播,名气大振,理所当然地奠定了齐东名吃的历史地位。近年来,一些在外地打工的青年,探家时将“台子火烧”带到了广州、北京、天津、武汉等大城市,有的甚至捎带到了香港、台湾、日本、泰国等地。齐东历史文化的研究,随着网络和现代媒体的推介,愈传愈广,“请到台子看黄河”,成为台子镇黄河文化旅游的一张烫金名片,“台子火烧”也已成为台子镇黄河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亮点。
建国初期的五十年代,社会相对稳定,黄河河运日渐发达。张家火烧一度达到了高潮,简陋的火烧铺改建成二层楼的店铺。但随后国家倡导的“人民公社”和“集体食堂”,使张家火烧铺不得不停止了正常经营。因为生活所迫,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中期,张照吉两口子夜里打好火烧,用木箱盛着笼布盖好,由六十多岁的妻子冒着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危险到集市上出售。奶奶曾经受过的委屈,惊吓,让张继永至今说起来,还有些心酸。现在社会稳定,人心思上,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老张家的火烧铺得以重新开始经营。张继永的父亲张广贞既没有停留在“老字号”字的记忆中,也没有靠“老”当资本,而是以“老”做桥梁,管理有序,经营有方,才使张家火烧重振雄风。张继永说,人们称张家火烧为“千层香油麻汁火烧”有些夸张,但二、三十层是蛮有把握,现在每天要打一百斤面粉的火烧,可做五百个左右,每天要忙活十二个小时,细算下来每年可消耗近四十吨面粉呢!新出炉的火烧,皮香酥,馕鲜嫩,具备“外酥内润,香甜可口”的特点,吸引了很多的回头客来台子镇品评美食。
张继永从十九岁那年继承家业,至今已经整整三十年了。他告诉我们说,张家火烧的制作工艺最讲究的就是配料、看火候,首先讲究和面,发面时从来不用化学酵母,而是用老百姓常用的那种老面(俗称发头、接面),先把面调成半发面状态,然后配麻汁、香油、花椒粉、大料和小茴香,将和好的面团,均匀地分成若干小面团,每一个面团就是一个火烧的用面,随即用祖传百年的杏木擀面杖,将调合面均匀地擀成长方形面片,并将配好的调料均匀地涂抹在面饼上,最后将配好料的面片卷起,两端包严再擀成圆形面饼,火烧就成形了。我们看到张家的烤炉,是用圆形的铁皮大油桶,精心改成而成,灶上放着一平整的导热用圆形铁板,铁板上置放一平底铁锅,锅内有一特制的带网眼的铁篦子,火烧就是在这个需要经常转动的铁篦子上烤制而成,保证火烧受热均匀。古风古味,营养卫生,老张家烤制火烧的炉火坚持用斧头辟制的木柴,只有这样,才能打出“台子火烧”的特色和风味来。
台子火烧手艺,百年以来以家族继承的方式传承下来,张氏家族不分男女,入门后即为一家人,可学习火烧制作手艺,但只限于自家族人,亲戚朋友之间则不师传。三十年来,张继永作为张家火烧的第三代传人,他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经验,除了与生俱来的悟性以外,和面时的软硬程度,全凭自己的手感来掌握。在我们愉快地交谈之间,来拿火烧的人仍然络绎不绝。张继永笑着说,我们的火烧现打现吃味道最佳,这些新出炉的火烧外皮焦酥,里馕成层,层层清晰,故而又被人们称为“馕子火烧。”老张家的火烧,叫响了“台子火烧”的品牌,成为当地政府、机关、企业、家庭招待所用的首选主食,不吃台子火烧枉来台子一趟,已经约定成俗地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妻子杨玉玲当年就是在买火烧时,对憨厚朴实的张继永产生了爱慕之意,一来二往才结成秦晋之好的。每次到未婚妻家,张继永都要带上刚出炉的火烧孝敬岳父母,这才是吃火烧、看女婿,越看越顺眼呢!风日转清,烟波愈阔,近十多年来,随着台子镇黄河文化旅游的持续升温,传承百年的老张家火烧品牌也越擦越新,越擦越亮。
有人说,来自于乡村和扎根于泥土的东西,能够历经百年而不改质地,无论时光如何流逝,那种深层次的元素从来就质朴地存在。百年“台子火烧”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和历史,积淀了厚重的传统饮食文化,令人开怀,发人深思,在以其独特的产品技艺展示齐东地域特色的魅力的同时,它不仅仅是一种热销的大众化食品,而且远远超出了它的实际内涵,形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地域文化!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1-7-20 05:51 编辑 ]
作为一个地道的“齐东人”,自然而然地对“齐东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多年来我一直对当地的小吃“台子火烧”情有独钟。我在地处偏远的邹平县西北部乡镇工作时,每天的早餐几乎全部是外酥内嫩、风味独特的“台子火烧”和豆腐脑。用黄泥巴垒起的炉台下,木柴在灶膛里“辟哩啪啦”地燃烧着,柴木的清香,和了麻汁火烧所散发出来那种独特的油香,大概需要十五分钟左右吧,焦黄皮酥,香润里嫩,刚刚出炉的麻汁火烧,浓烈的香气,在人们惬意的轻歙之间,立马沁人心脾,这时候,假若再配上一碗浇了由秘方精致而成的老汤,根据个人的喜好加点辣椒油,再加麻汁、香油和芫荽,看上去白嫩爽滑、柔香四溢,品起来酸辣适中、咸香可口的豆腐脑,用一句“如醉如痴”来形容此情此景,是最恰当不过了。街头边的老槐树下、胡同头山墙根的火烧摊上,桥头的简易店铺里,经常坐满了一些小镇上的人们,有朋友、有恋人、有父子……现在细想来,该是多么和谐有趣的一幅市井图呀!
这个周末,由在台子镇开办企业的同学陪伴,我们一行踏寻着齐东古城的遗址而来,从《黄河岸边的文化古城——台子》一书的字里行间,仔细搜寻着古齐东文化的蛛丝马迹。绿随车移,景随车变,在台子镇十里经济长廊的北首,通往黄河大堤的东侧,我们终于发现了标有“百年老店,台子火烧”字样的张家火烧店,张家火烧被人们公认为正宗的“台子火烧”,已收入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百年老店客迎门,送往迎来四季春,味美价廉招人爱,利薄财厚壮精神。”进到店内,小方桌,小兀楂,简洁自然,没有富丽堂皇的装修,却有一种缘自于质朴的亲切感,张家火烧的第三代传人张继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不善言辞的他,笃厚真纯,朴实有加。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个本本分分的庄稼人。简单的交流中,张继永身上那种邹平西北部农民所特有的拘谨感才慢慢消失。听说他的儿子张宗波现已掌握了火烧的全套制作技艺时,张家火烧的起源、传承、创新、发展等与台子火烧有关的话题,才得以完整地镌刻到我的脑海中。
清末时期的齐东县城,在当时的北方是一个重要的水陆码头,南临小清河,往北紧靠黄河,靠水路东可到达渤海湾,西南到济南、河南,陆路南接章丘、济南,北连京津,交通条件非常便利。当时山东的布匹等通过齐东码头经水陆可到辽东半岛,东北的粮食、药材、木材等物资也通过齐东再转运中原、南方。那时候的齐东县城“公署修缮完备,财兴物繁,南商北客,事情繁华,河中船只连帆”,当时便有“小济南”之称。因为那时的齐东县城濒临黄河,时常遭受水患的侵袭,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黄河水再次泛滥,冲毁了清政府为力保齐东县城而修建的梯子坝,河道大大南移,县城被淹没在放荡不羁的河水下面。安土重迁的县城居民和往来客商,不舍老县城码头的便利,并没有随齐东县城南迁九户。当地商贾联合二十余户集资买下绳刘村东十四亩地筑土台居住其上,修建店面,设立集市,随着后来商户的不断加入,在台东展宽筑房,台北河岸建立码头,修筑的这个高台使老齐东县城“水患即免而商情日盛”,元气渐渐恢复。
张继永的爷爷名叫张照吉,1903年出生于台西村一个普通的贫苦农民家庭,那时一些穷苦百姓的谋生之路,不外乎就是闯关东和闯天津卫。天津于1860年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洋务运动的基地,人口众多,工商业发达。天南海北的各种名吃荟萃天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津门风味小吃,“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现在被人们称为“津门三绝。”而在当时,“一品香糕点”、“ 狗不理包子”、“天津大火烧”则是最受大众和客商欢迎的“三大主食”,遐尔闻名,广受赞誉。年仅十三岁的张照吉,跟随他人“闯天津卫”学手艺、谋生路。毕竟穷人家的孩子成熟得早,不到一年的时间,聪明伶俐的张照吉,很快就掌握了榨油、制皂等多门手艺,信奉艺不压身的张照吉,后来又到“天津大火烧”铺当了学徒,尝试着学习大火烧制作手艺,善于观察,勤学好问,加之他的悟性很高,渐渐成长为“天津大火烧”铺的顶梁柱。
十多岁,在我们看来应该是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孩子,思亲念故的张照吉,黄河上的船帆,大堤下的庄稼,故乡的草木,还有童年的伙伴,梦中念想的亲人,无一不在他的稚嫩记忆里反复出现。张照吉十六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黄河岸边的家里,也需要他用自己稚嫩的双肩去支撑。为此,他只有依依不舍地告别朝夕相处的师兄弟,告别当时号称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的天津,回到家顶门立户。此后“天津大火烧”铺的师兄弟们,也纷纷转作他行,红极一时的“天津大火烧”失去了张照吉这个顶梁柱,日渐衰落,最后关门大吉了。回到家乡台子后,为了解决全家人的吃饭问题,张照吉先是依靠自己掌握的榨油、制皂手艺,走村串巷地经营了几年粮油、肥皂生意。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以后,很有经商头脑的张照吉决定重拾自己制作火烧的手艺,在大堤旁的台西村开一家火烧铺,把“天津大火烧”的手艺传承下来。他懂得传承这门手艺,必须重质量、保特色、守信誉。
清末民初高筑的土台,因为商家店铺众多,生意往来兴盛,后来被人们称为“台子街“,自然聚集形成的两个村落,就是现在的“台东”、“台西”村,张照吉开的火烧铺坐落于土台之上的台子街上,也就被人们顺嘴叫做“台子火烧”。张照吉根据自己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对“天津大火烧”的制作工艺进行改良,在外形上适当缩小,使其更显精致;在配料上调整搭配,使其更能迎合大众口味;在制作工艺上加以革新,降低了制作成本,使其快速走向大众。当时作为已经替代古齐东水陆码头的台子街,财物繁兴,市情繁华,南商北客,往来如织,加之集市达到了“五天两集”的密度,可谓市场活跃,经济繁荣。临近台子的高青、惠民、济南、章丘、周村等地客商、百姓都会来这里赶集市,做买卖。被人们称为“台子火烧”的张家火烧因其外酥里嫩,别具风味,颇受百姓客商的青睐。“日暮商贾赶路慌,台子张家火烧香,每来店铺每来满,食客多来大地方。”火烧铺刚一开张,生意就做得红红火火,经过客商的口口相传,很快风靡各地。
张继永和我们介绍道,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凡是到台子经商或者过路的客商,都必须到火烧铺里品尝老齐东“台子火烧”,除了兵燹战乱、民不聊生的战争时期,台子街上的酒店、饭庄招待宾客主食都要到张家拿火烧,南来北往的客商赶马行船,都是在位于台子码头的张家火烧铺吃饱再走,临走也要包上几个在路上享用;平民百姓更是将台子火烧当成“稀罕宝贝”,逢年过节时,买给老人和孩子解馋,打打牙祭;附近的百姓,多是将台子火烧当作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招待远方来的亲朋好友。每逢台子大集时,火烧铺经常白黑连轴转,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张家“台子火烧”经过来往客商和附近百姓的多年传播,名气大振,理所当然地奠定了齐东名吃的历史地位。近年来,一些在外地打工的青年,探家时将“台子火烧”带到了广州、北京、天津、武汉等大城市,有的甚至捎带到了香港、台湾、日本、泰国等地。齐东历史文化的研究,随着网络和现代媒体的推介,愈传愈广,“请到台子看黄河”,成为台子镇黄河文化旅游的一张烫金名片,“台子火烧”也已成为台子镇黄河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亮点。
建国初期的五十年代,社会相对稳定,黄河河运日渐发达。张家火烧一度达到了高潮,简陋的火烧铺改建成二层楼的店铺。但随后国家倡导的“人民公社”和“集体食堂”,使张家火烧铺不得不停止了正常经营。因为生活所迫,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中期,张照吉两口子夜里打好火烧,用木箱盛着笼布盖好,由六十多岁的妻子冒着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危险到集市上出售。奶奶曾经受过的委屈,惊吓,让张继永至今说起来,还有些心酸。现在社会稳定,人心思上,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老张家的火烧铺得以重新开始经营。张继永的父亲张广贞既没有停留在“老字号”字的记忆中,也没有靠“老”当资本,而是以“老”做桥梁,管理有序,经营有方,才使张家火烧重振雄风。张继永说,人们称张家火烧为“千层香油麻汁火烧”有些夸张,但二、三十层是蛮有把握,现在每天要打一百斤面粉的火烧,可做五百个左右,每天要忙活十二个小时,细算下来每年可消耗近四十吨面粉呢!新出炉的火烧,皮香酥,馕鲜嫩,具备“外酥内润,香甜可口”的特点,吸引了很多的回头客来台子镇品评美食。
张继永从十九岁那年继承家业,至今已经整整三十年了。他告诉我们说,张家火烧的制作工艺最讲究的就是配料、看火候,首先讲究和面,发面时从来不用化学酵母,而是用老百姓常用的那种老面(俗称发头、接面),先把面调成半发面状态,然后配麻汁、香油、花椒粉、大料和小茴香,将和好的面团,均匀地分成若干小面团,每一个面团就是一个火烧的用面,随即用祖传百年的杏木擀面杖,将调合面均匀地擀成长方形面片,并将配好的调料均匀地涂抹在面饼上,最后将配好料的面片卷起,两端包严再擀成圆形面饼,火烧就成形了。我们看到张家的烤炉,是用圆形的铁皮大油桶,精心改成而成,灶上放着一平整的导热用圆形铁板,铁板上置放一平底铁锅,锅内有一特制的带网眼的铁篦子,火烧就是在这个需要经常转动的铁篦子上烤制而成,保证火烧受热均匀。古风古味,营养卫生,老张家烤制火烧的炉火坚持用斧头辟制的木柴,只有这样,才能打出“台子火烧”的特色和风味来。
台子火烧手艺,百年以来以家族继承的方式传承下来,张氏家族不分男女,入门后即为一家人,可学习火烧制作手艺,但只限于自家族人,亲戚朋友之间则不师传。三十年来,张继永作为张家火烧的第三代传人,他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经验,除了与生俱来的悟性以外,和面时的软硬程度,全凭自己的手感来掌握。在我们愉快地交谈之间,来拿火烧的人仍然络绎不绝。张继永笑着说,我们的火烧现打现吃味道最佳,这些新出炉的火烧外皮焦酥,里馕成层,层层清晰,故而又被人们称为“馕子火烧。”老张家的火烧,叫响了“台子火烧”的品牌,成为当地政府、机关、企业、家庭招待所用的首选主食,不吃台子火烧枉来台子一趟,已经约定成俗地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妻子杨玉玲当年就是在买火烧时,对憨厚朴实的张继永产生了爱慕之意,一来二往才结成秦晋之好的。每次到未婚妻家,张继永都要带上刚出炉的火烧孝敬岳父母,这才是吃火烧、看女婿,越看越顺眼呢!风日转清,烟波愈阔,近十多年来,随着台子镇黄河文化旅游的持续升温,传承百年的老张家火烧品牌也越擦越新,越擦越亮。
有人说,来自于乡村和扎根于泥土的东西,能够历经百年而不改质地,无论时光如何流逝,那种深层次的元素从来就质朴地存在。百年“台子火烧”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和历史,积淀了厚重的传统饮食文化,令人开怀,发人深思,在以其独特的产品技艺展示齐东地域特色的魅力的同时,它不仅仅是一种热销的大众化食品,而且远远超出了它的实际内涵,形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地域文化!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1-7-20 05:51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