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_品诗夜话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这首诗寄景于情,长于景而深于情。巴山夜雨何期当归?异乡的秋雨缠绵寥落,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流落他乡的游子是否会想起家中娇妻弱子和白首双亲?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乡情。那些客居在外的游子,为何宁愿在他乡感受一轮冷月的寒凉,也不愿踏上回家的归途。总梦想着有朝一日衣锦还乡,“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但这只是心中一个纯美的梦。“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理想是好的,可惜人事莫定,世事无常,犹如风中的落叶,那些飞扬与灵动,在当时绚丽多彩,然而,在委于尘埃的瞬间,都化作“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哀叹!
散文《十万进士》中,辗转写到的那段历史,道出了游子们离开家乡时最初的夙愿,和没有回头路的无奈。最不能忘情的就是,老儒生在元宵之夜蹒跚街头的身影。京城的夜夜笙歌,皇宫的富丽堂皇,是否会想起离家时的初衷;考场的屡试不第,旅馆的残羹冷炙,是否会想起亲人的脉脉温情。毅然踏出家门的那一刻,留给家乡的是一个决然的背影,可又能否料到今日的处境,“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年少的青丝红颜,在岁月的流转中,渐渐失去昔日的风华,唯有最初的梦想间或浮现梦中,只是没有了当初的纯美。“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时依窗前,寒梅著花未?”故乡的风物,在时光侵润下,只剩下一个依稀的幻影。再回首时,已是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在寂寞的他乡,乡音又起,“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想起另一首诗:“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 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来。”亲人的期许,自己的梦想,在现实中都化成一条不归路。白首为功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最后的结局却往往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离家时,意气风发,“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回首时,却是“落魄江湖载酒行”,平生志业一梦中。离家时,风华正茂,三尺龙泉万卷书,上天生我意何如?回首时,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家时,心存四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丈夫志当扫天下。回首时,却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所有的梦,都有一个纯美的开始,岁月无情,又是否能美梦成真?所得到的一切,是否敌得过已逝的过往,又是否能抚平所有的伤痛?一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给了我们一个美丽而凄然的梦。然而诗人“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曾开”的境遇,为我们展示的却是“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无定河边,凄凄雨声,孤魂难慰闺中愁;回乐峰前,萧萧风吟,将军谁解慈母心。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何日故国归,谁人共我剪烛夜话,巴山夜雨时!
2018年10月21日星期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