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印象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五月的一天,到达厦门已是深夜,站在冷风嗖嗖的轮渡码头等鼓浪屿的船。天,下着蒙蒙细雨,湿冷如海口的冬天。
由于航班晚点,用微信平台所购的电子船票被告知作废,需现金买票。还好,没等太久,游客轮渡船终于来了,可船上没一盏灯,大家只好借助水光小心翼翼地攀上船,手碰触到的是不锈钢座椅上的雨水,冰冷,湿滑,没一点点温度,让人一时沮丧到极点。眼前,夜色昏朦,渡轮冰冷,离去的城市没任何表情,要去的鼓浪屿感觉很远,远到仅存轮廓。
一
第二早上醒来,鼓浪屿的潮水已悄悄涨满,风儿温婉可人,绿树浓荫处有鸟儿鸣啭。我们信步走出酒店,向美国领事馆方向漫步走去。
路,缓缓抬升,房屋拾级而建,更有花儿藤儿攀缘,有花香随风而来。走进安海路时,突然看到一座教堂,高耸的十字架立在八角形的钟楼上,主体建筑,红砖黄瓦,肃穆恢弘。那会儿,我拿不准教堂的建筑风格是否哥特式,想知道教堂建于哪一年,什么人设计。
我走近教堂,可因时间太早,教堂的栅栏门还上着锁,教堂院子里只有一位浇花的老人,我靠近铁栅栏看老人浇花,并低声和妻赞美,老人听到了,笑了,和我们隔着栅栏聊了起来,听说我们从大连来,老人特意把金包银和鞭炮两种花介绍给我们。聊到教堂的建筑风格,老人抱歉,说他也说不好,“你们进来好了,我找人问问”。
按照老人的指点,我们找到了正在大厅里准备礼拜的牧师,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她告诉我们,教堂建于1934年,风格是哥特式,是一位留学德国的中国工程师设计。看大厅整体呈等边的十字,我猜想教堂的平面一定也是一个硕大的十字,问牧师女士,她连连点头称是。问文革期间可有破坏,她微笑摇头,说文革时期,政府把这当成开会、演出的礼堂,一点没破坏。我们正聊着,大厅里突然响起旋律优美的合唱声,可听不懂。“闽南话啊!”女士笑着和我们说,“在三一堂,所有的圣诗,都用闽南话演唱,这一首叫‘主的荣耀’,是我们教堂唱诗班演唱录制的。”我当即赞美唱诗班的演唱和演奏水平,感觉很专业,并和她谈到听圣诗所感受到的宗教氛围。做礼拜的时间马上到了,我们与她告别,她突然转身拿了几张CD、VCD和几本阐释教义的小册子送给我们,问,可否留下来参加礼拜。
因从未参加过教堂礼拜,我和妻都觉得求之不得。礼拜堂已有很多人,我们在最后一排找了位置。刚坐下,台上的一台电子风琴开始演奏,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刚刚和我们聊天的那位女士竟是今天的布道主讲。她用闽南话讲解圣经,讲一句,身旁的一个面貌姣好的女孩儿马上转译成普通话。偌大的礼拜堂静静地,只有读经和证道的声音回响,其间,不时有钢琴或电子琴伴奏的圣诗献唱,每个做礼拜的人都手捧《闽南圣诗》,神态安详,声韵悠扬,满是平安喜乐之情。
“乐听其音,则知其俗。见其俗,则知其化。”置身于三一堂,我想到了这句老话,什么意思呢?说的白一点,是说听到音乐的声音,就了解了风俗;了解了风俗,就知道受教育的程度了。耳边响着三一堂为大众带来具有音乐纯度和心灵质素的歌声与曲调,让人们透过苦难,滤掉信仰中不纯的杂质,显出诚挚的信心,是啊!当美妙的音符滑过心灵,城市的早晨洋溢起古朴典雅的音乐氛围的时候,你会发现,迷恋于心灵深处沟通与碰撞的音乐是有灵性的,好像一张华美却隐形的翅膀。
我飘着、旋着的心开始静下来,静得听得见大海的气息和旋律,并能真切地感受到那旋律浸润心田的典雅与清新,但我知道,安静仍属于尘世,属于不喧闹、分贝很小的那种物理性质。只有宁静才属于天国,属于宗教范围,即使外界嘈杂,乱哄哄的噪声不绝于耳,内心仍然能保持宁静状态,那才是真正的天国境界啊。
二
告别三一堂,我们匆匆地避开鼓噪的街头艺人和导游的纠缠,很快把自己融入鼓浪屿岁月斑驳的小巷。“林语堂故居怎么走?”问了几个当地人,可大家都说不准,最后还是在万国建筑画廊旁那个幽深院子里卖书老人那里找到了答案:漳州路44——48号。我连声称谢,犹豫再三还是一脸歉意地把那本标价过高的画册还给了老人,老人很宽容,在我们身后连声叮嘱,“对,顺这条路往前走一点,就是漳州路,记住门牌号!”
我们很快找到漳州路,所谓漳州路,不过是一条窄窄的一条巷子,一条与其它巷子交叉的巷子。正一路张望门牌号一路下行,突然与一群年轻人相遇,只听一位带一顶牛仔凉帽的年轻人说,“跟我来,下面要看的是林语堂故居”,一行人竟在我面前一个宽不到一米的路口折了进去。说实话,如果不是听到林语堂的名字,不是遇到这个知道林语堂的年轻人,我一定和林语堂故居擦身而过了,因为那块门牌号并不在路旁,而在折进去那条小路一侧的院墙上。妻和我尾随进去,走了十几米,突然就看到了两座东西相对的老宅,一幅破败的样子,尽管那时太阳西下海风徐徐,但那老屋阴冷凄清,没有半点生气。
“林语堂大老婆很有钱,给了他一千美元,他才去了美国,才出了名。”
“廖宅,说的就是这儿,林语堂结婚的新房。”
“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那会儿,你住在这儿?”
……
耳边,年轻人的对话更让我的心沉重起来,他们嬉笑顽劣,不迷信、不崇拜,对集语言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旅游家、发明家于一身的语堂先生没半点尊敬,但又能责备他们什么呢?他们年轻,兴之所至可能去蹦迪,去听滚石乐,却不会被什么大家、偶像所累,再说林语堂在大陆重新兴起不过十年时间,之前,因为他受鲁迅的打击,因为与国民党的亲密关系,因为他长期的西风美丽和不事争斗,因为主张幽默、闲适与平和的生活态度,而被人们淡忘,尤其对于青年人变得陌生。
他们像一阵风,很快走了,院落一下静得出奇,我坚持在那幢拾级而上的楼前留个影,可妻不同意,她夸张地用手向上拉直了头发,作出一幅害怕的表情,回头看,那石级和门窗经岁月风雨的剥蚀,杉木板竟和水泥一个颜色,破败、晦暗,全无一点生气,就连红砖也失去了坚硬的质感,大片地呈絮状向上浮起……我突然发现,在石阶下有一间房的门开着,一个年过半百但皮肤白皙的女人在读一本杂志。我坚持要和这女人聊聊,因为我相信住廖家老宅的,一定是廖家的后人。
我走近她,妻也跟了上来,那女人表情很是淡漠,冷冷地说,这是廖宅,和林语堂没关系。我问旧居会不会修复开放,她瞥了我一眼说:“这是私人住宅啊!”她说话的语气让我一时尴尬,觉得自己好不明事理,甚至闯进了别人还没来得及遮掩隐私的家,于是表情讪讪地退出来,感觉这幢老宅好不傲慢!妻在身后安慰我,说谁家的宅子破落了都心疼啊!再说……我答应了一声,就再说不出话来。
人们通常说,每一座名人故居都有一段奇妙的故事,可林语堂故居,那被几块木板胡乱地封住的门,被几丛野草,几株枯蒿铺排的石阶,让人望而却步!这里离漳州路那条巷子不过20米,可让人感觉到一种与世隔绝的沉静,这里没有碑铭说明,没有半点尘世浮嚣,时间也好象突然停止,散发着一股神秘的味道……当初,林语堂先生在鼓浪屿求学寄寓在这里,在这里成婚,严格地说,把廖宅称为林语堂故居,可能有一点牵强,把台北阳明山上的林语堂故居或把福建平和坂仔的林家老屋称为故居应该更合适。但我相信这幢老宅,对林语堂先生应不同寻常,因为他从10岁到17岁,由坂仔到鼓浪屿求学的7年中,老宅一定孕育了一个懵懂少年的梦。还有,与林语堂先生青梅竹马的廖翠凤女士,就在这幢老屋中和他结为百年之好的啊。台湾文坛有段佳话,说的就是廖翠凤女士,在与林语堂先生结婚五十周年纪念日那天收到他精心设计的一枚勋章,上面刻有James Whitcomb Riley所写《老情人》一诗:“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幽冥倘异路,仙府应凄凄,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字字缠绵,足见林语堂先生对夫人用情之深。
与台北那座以中国四合院的架构模式,结合西班牙的设计取向,现代感与古典美兼具的林语堂故居相比,一个老巷幽深破败晦暗,一个意境典雅精致。历史,用它特有的表现方式,让人们记住了那些走过这个地方,走过这个世界的名人。
从故居出来,突然想到先生曾说过的一段话:“一个人有童年、壮年和老年,我想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这是不美满;一天有上午、中午、日落,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这办法再好没有。人生没有什么好坏,祇有‘在那一季里什么东西是好的’的问题。如果我们抱着这种生物学的人生观念——没有人会否认,人生确是像一首诗那样地生活过去的。”细品,感觉先生看生命过程的眼光果然平淡中见深刻,让人悟出生命的每种状态都要珍惜。
三
都说深山藏古寺,可厦门的南普陀寺却是先入寺后爬山,就为了这个不同,我们特意从大连赶来看寺看山。
到南普陀寺时已是下午,山门前人车熙攘,摩肩擦踵,接下来买票排队,排队买香,排队进寺,几个队排下来人开始变得急躁,等进到寺内,感觉秩序更乱,戴着各种颜色旅游帽的旅游团,像水面上险恶多变的涡旋,在寺内左冲右突,发出各种口音大呼小叫。大雄宝殿左手的一挂钟下,有七八个女学生正看似虔诚地摸钟许愿,无论其中哪一个,无论摸得正不正,她们都会发出夸张的笑声;大悲楼下,一台电视正在播放一个互动娱乐节目,声音放得很响、很噪……寺内,看不到一个僧人,只有一些卖香烛和赠书的展位,我很想买一本有关寺庙的画册或楹联集锦,可一处处地问过去,回答都是没有,再问,有人不耐烦起来,“去看,自己去看,对面墙上有!”那口气听起来变了调,甚至有些恶声恶气。我想静下来,去找寺中的闽南佛学院,可到处被人推来搡去,竟没找到。
好在我在无意中看到正在重建的天王殿,大殿的地面还没做好有些乱糟糟,却先竖起十几方刻有楹联的石柱,那石柱个个竖得又直又稳,好像有根深扎的样子,再看,每个石柱上都架着金属三角框,无一不受力巧妙。我站在遮挡天王殿的聚乙烯布幔外,不停地改换位置,踮脚,张望,想看清里面的施工现场,想南普陀寺从唐朝至今,经五代、宋代、元代,再到明朝洪武元年重建,清康熙年重建,每次重建,除了那些打造禅门的工匠,能看到寺院特有建筑技巧的又有几人,可我却有幸看到。
正看时,恰巧一个旅游团也停下来,听导游说,大家看不到的这个殿叫天王殿,现在正在重建。有人见我引颈张望的样子,于是也开始探头探脑地看,一时间,天王殿前聚集了好些人。猛地,我的袖口被妻抓牢,她悄声地说:“好了,快走吧,你看这天王殿都成企鹅散步的海滩了,大家什么都看不到,不找你算账吗?”
因为寺里少了几分清修的氛围,却多了几分市声的喧嚣,我很快没了心情,出法堂,只草草看了一眼五老峰下那幅“佛”字,再没往上爬一步就退了出来。
从寺里出来,看放生池旁的树阴下有人在泡茶,妻说她也要泡,去茶社问了,最低消费60元,问在树底下呢?被告知减半。于是,我们在寺外大树下泡茶,希望能安然,放松,找回万物不争的心境。泡了几泡,又要了一份佐茶的点心,一盒南普陀素饼,没想到随便点的这一款素饼竟入口易化,不甜不腻,清爽干净,不留油渍,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味道。
四
厦门大学与南普陀寺为邻,算得上闹中取静,既可享受绿荫静谧的闽南园林,又可感受积年沉淀的人文气息,还可听闻晨钟暮鼓,被赞为流淌在旧时光中的古典与浪漫。
没想到,校园里到处都是游人,无论是建筑和雕像处,还是林荫道、木栈道和沙滩,到处有人拍照。听说今天周日,是校园全天开放日。曾在网上看到,厦门大学每天会在固定时间对游客开放,却没想到全天开放日偏偏被自己赶上,可再想想,自己也不过就是个游客,你来得,别人当然也来得。
城市,是区域个性的一种表现,每一个地方都有它自身的合理个性和合理形象,因而也应该有各自的选择性控制。走在校园里,我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这句话,厦门的现代气息和繁华,厦门的小资和古典文化,厦门的拥堵和浮躁,大概就是这个城市的合理个性和合理形象了。
妻说,她还不错,在曾厝垵买的《海角8号》,就是那本集盖章本+游览图+旅游攻略和300家店铺纪念章的精装小开本,在厦大校园不经意走过的几家小店里,还盖了七八个章。
好吧好吧,我在心里说。这里人多我走远点好了,城市不小也不大,总能找到个随便走走发发呆的地方。可等我走出去才知自己又错了。就连厦大这本该安静的校园都成了旅游景点,且不收门票,不拒游客,城市的其他去处岂不更喧嚣更功利。想在大学以外放慢脚步,真是荒唐,说不出的荒唐。
由于航班晚点,用微信平台所购的电子船票被告知作废,需现金买票。还好,没等太久,游客轮渡船终于来了,可船上没一盏灯,大家只好借助水光小心翼翼地攀上船,手碰触到的是不锈钢座椅上的雨水,冰冷,湿滑,没一点点温度,让人一时沮丧到极点。眼前,夜色昏朦,渡轮冰冷,离去的城市没任何表情,要去的鼓浪屿感觉很远,远到仅存轮廓。
一
第二早上醒来,鼓浪屿的潮水已悄悄涨满,风儿温婉可人,绿树浓荫处有鸟儿鸣啭。我们信步走出酒店,向美国领事馆方向漫步走去。
路,缓缓抬升,房屋拾级而建,更有花儿藤儿攀缘,有花香随风而来。走进安海路时,突然看到一座教堂,高耸的十字架立在八角形的钟楼上,主体建筑,红砖黄瓦,肃穆恢弘。那会儿,我拿不准教堂的建筑风格是否哥特式,想知道教堂建于哪一年,什么人设计。
我走近教堂,可因时间太早,教堂的栅栏门还上着锁,教堂院子里只有一位浇花的老人,我靠近铁栅栏看老人浇花,并低声和妻赞美,老人听到了,笑了,和我们隔着栅栏聊了起来,听说我们从大连来,老人特意把金包银和鞭炮两种花介绍给我们。聊到教堂的建筑风格,老人抱歉,说他也说不好,“你们进来好了,我找人问问”。
按照老人的指点,我们找到了正在大厅里准备礼拜的牧师,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她告诉我们,教堂建于1934年,风格是哥特式,是一位留学德国的中国工程师设计。看大厅整体呈等边的十字,我猜想教堂的平面一定也是一个硕大的十字,问牧师女士,她连连点头称是。问文革期间可有破坏,她微笑摇头,说文革时期,政府把这当成开会、演出的礼堂,一点没破坏。我们正聊着,大厅里突然响起旋律优美的合唱声,可听不懂。“闽南话啊!”女士笑着和我们说,“在三一堂,所有的圣诗,都用闽南话演唱,这一首叫‘主的荣耀’,是我们教堂唱诗班演唱录制的。”我当即赞美唱诗班的演唱和演奏水平,感觉很专业,并和她谈到听圣诗所感受到的宗教氛围。做礼拜的时间马上到了,我们与她告别,她突然转身拿了几张CD、VCD和几本阐释教义的小册子送给我们,问,可否留下来参加礼拜。
因从未参加过教堂礼拜,我和妻都觉得求之不得。礼拜堂已有很多人,我们在最后一排找了位置。刚坐下,台上的一台电子风琴开始演奏,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刚刚和我们聊天的那位女士竟是今天的布道主讲。她用闽南话讲解圣经,讲一句,身旁的一个面貌姣好的女孩儿马上转译成普通话。偌大的礼拜堂静静地,只有读经和证道的声音回响,其间,不时有钢琴或电子琴伴奏的圣诗献唱,每个做礼拜的人都手捧《闽南圣诗》,神态安详,声韵悠扬,满是平安喜乐之情。
“乐听其音,则知其俗。见其俗,则知其化。”置身于三一堂,我想到了这句老话,什么意思呢?说的白一点,是说听到音乐的声音,就了解了风俗;了解了风俗,就知道受教育的程度了。耳边响着三一堂为大众带来具有音乐纯度和心灵质素的歌声与曲调,让人们透过苦难,滤掉信仰中不纯的杂质,显出诚挚的信心,是啊!当美妙的音符滑过心灵,城市的早晨洋溢起古朴典雅的音乐氛围的时候,你会发现,迷恋于心灵深处沟通与碰撞的音乐是有灵性的,好像一张华美却隐形的翅膀。
我飘着、旋着的心开始静下来,静得听得见大海的气息和旋律,并能真切地感受到那旋律浸润心田的典雅与清新,但我知道,安静仍属于尘世,属于不喧闹、分贝很小的那种物理性质。只有宁静才属于天国,属于宗教范围,即使外界嘈杂,乱哄哄的噪声不绝于耳,内心仍然能保持宁静状态,那才是真正的天国境界啊。
二
告别三一堂,我们匆匆地避开鼓噪的街头艺人和导游的纠缠,很快把自己融入鼓浪屿岁月斑驳的小巷。“林语堂故居怎么走?”问了几个当地人,可大家都说不准,最后还是在万国建筑画廊旁那个幽深院子里卖书老人那里找到了答案:漳州路44——48号。我连声称谢,犹豫再三还是一脸歉意地把那本标价过高的画册还给了老人,老人很宽容,在我们身后连声叮嘱,“对,顺这条路往前走一点,就是漳州路,记住门牌号!”
我们很快找到漳州路,所谓漳州路,不过是一条窄窄的一条巷子,一条与其它巷子交叉的巷子。正一路张望门牌号一路下行,突然与一群年轻人相遇,只听一位带一顶牛仔凉帽的年轻人说,“跟我来,下面要看的是林语堂故居”,一行人竟在我面前一个宽不到一米的路口折了进去。说实话,如果不是听到林语堂的名字,不是遇到这个知道林语堂的年轻人,我一定和林语堂故居擦身而过了,因为那块门牌号并不在路旁,而在折进去那条小路一侧的院墙上。妻和我尾随进去,走了十几米,突然就看到了两座东西相对的老宅,一幅破败的样子,尽管那时太阳西下海风徐徐,但那老屋阴冷凄清,没有半点生气。
“林语堂大老婆很有钱,给了他一千美元,他才去了美国,才出了名。”
“廖宅,说的就是这儿,林语堂结婚的新房。”
“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那会儿,你住在这儿?”
……
耳边,年轻人的对话更让我的心沉重起来,他们嬉笑顽劣,不迷信、不崇拜,对集语言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旅游家、发明家于一身的语堂先生没半点尊敬,但又能责备他们什么呢?他们年轻,兴之所至可能去蹦迪,去听滚石乐,却不会被什么大家、偶像所累,再说林语堂在大陆重新兴起不过十年时间,之前,因为他受鲁迅的打击,因为与国民党的亲密关系,因为他长期的西风美丽和不事争斗,因为主张幽默、闲适与平和的生活态度,而被人们淡忘,尤其对于青年人变得陌生。
他们像一阵风,很快走了,院落一下静得出奇,我坚持在那幢拾级而上的楼前留个影,可妻不同意,她夸张地用手向上拉直了头发,作出一幅害怕的表情,回头看,那石级和门窗经岁月风雨的剥蚀,杉木板竟和水泥一个颜色,破败、晦暗,全无一点生气,就连红砖也失去了坚硬的质感,大片地呈絮状向上浮起……我突然发现,在石阶下有一间房的门开着,一个年过半百但皮肤白皙的女人在读一本杂志。我坚持要和这女人聊聊,因为我相信住廖家老宅的,一定是廖家的后人。
我走近她,妻也跟了上来,那女人表情很是淡漠,冷冷地说,这是廖宅,和林语堂没关系。我问旧居会不会修复开放,她瞥了我一眼说:“这是私人住宅啊!”她说话的语气让我一时尴尬,觉得自己好不明事理,甚至闯进了别人还没来得及遮掩隐私的家,于是表情讪讪地退出来,感觉这幢老宅好不傲慢!妻在身后安慰我,说谁家的宅子破落了都心疼啊!再说……我答应了一声,就再说不出话来。
人们通常说,每一座名人故居都有一段奇妙的故事,可林语堂故居,那被几块木板胡乱地封住的门,被几丛野草,几株枯蒿铺排的石阶,让人望而却步!这里离漳州路那条巷子不过20米,可让人感觉到一种与世隔绝的沉静,这里没有碑铭说明,没有半点尘世浮嚣,时间也好象突然停止,散发着一股神秘的味道……当初,林语堂先生在鼓浪屿求学寄寓在这里,在这里成婚,严格地说,把廖宅称为林语堂故居,可能有一点牵强,把台北阳明山上的林语堂故居或把福建平和坂仔的林家老屋称为故居应该更合适。但我相信这幢老宅,对林语堂先生应不同寻常,因为他从10岁到17岁,由坂仔到鼓浪屿求学的7年中,老宅一定孕育了一个懵懂少年的梦。还有,与林语堂先生青梅竹马的廖翠凤女士,就在这幢老屋中和他结为百年之好的啊。台湾文坛有段佳话,说的就是廖翠凤女士,在与林语堂先生结婚五十周年纪念日那天收到他精心设计的一枚勋章,上面刻有James Whitcomb Riley所写《老情人》一诗:“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幽冥倘异路,仙府应凄凄,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字字缠绵,足见林语堂先生对夫人用情之深。
与台北那座以中国四合院的架构模式,结合西班牙的设计取向,现代感与古典美兼具的林语堂故居相比,一个老巷幽深破败晦暗,一个意境典雅精致。历史,用它特有的表现方式,让人们记住了那些走过这个地方,走过这个世界的名人。
从故居出来,突然想到先生曾说过的一段话:“一个人有童年、壮年和老年,我想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这是不美满;一天有上午、中午、日落,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这办法再好没有。人生没有什么好坏,祇有‘在那一季里什么东西是好的’的问题。如果我们抱着这种生物学的人生观念——没有人会否认,人生确是像一首诗那样地生活过去的。”细品,感觉先生看生命过程的眼光果然平淡中见深刻,让人悟出生命的每种状态都要珍惜。
三
都说深山藏古寺,可厦门的南普陀寺却是先入寺后爬山,就为了这个不同,我们特意从大连赶来看寺看山。
到南普陀寺时已是下午,山门前人车熙攘,摩肩擦踵,接下来买票排队,排队买香,排队进寺,几个队排下来人开始变得急躁,等进到寺内,感觉秩序更乱,戴着各种颜色旅游帽的旅游团,像水面上险恶多变的涡旋,在寺内左冲右突,发出各种口音大呼小叫。大雄宝殿左手的一挂钟下,有七八个女学生正看似虔诚地摸钟许愿,无论其中哪一个,无论摸得正不正,她们都会发出夸张的笑声;大悲楼下,一台电视正在播放一个互动娱乐节目,声音放得很响、很噪……寺内,看不到一个僧人,只有一些卖香烛和赠书的展位,我很想买一本有关寺庙的画册或楹联集锦,可一处处地问过去,回答都是没有,再问,有人不耐烦起来,“去看,自己去看,对面墙上有!”那口气听起来变了调,甚至有些恶声恶气。我想静下来,去找寺中的闽南佛学院,可到处被人推来搡去,竟没找到。
好在我在无意中看到正在重建的天王殿,大殿的地面还没做好有些乱糟糟,却先竖起十几方刻有楹联的石柱,那石柱个个竖得又直又稳,好像有根深扎的样子,再看,每个石柱上都架着金属三角框,无一不受力巧妙。我站在遮挡天王殿的聚乙烯布幔外,不停地改换位置,踮脚,张望,想看清里面的施工现场,想南普陀寺从唐朝至今,经五代、宋代、元代,再到明朝洪武元年重建,清康熙年重建,每次重建,除了那些打造禅门的工匠,能看到寺院特有建筑技巧的又有几人,可我却有幸看到。
正看时,恰巧一个旅游团也停下来,听导游说,大家看不到的这个殿叫天王殿,现在正在重建。有人见我引颈张望的样子,于是也开始探头探脑地看,一时间,天王殿前聚集了好些人。猛地,我的袖口被妻抓牢,她悄声地说:“好了,快走吧,你看这天王殿都成企鹅散步的海滩了,大家什么都看不到,不找你算账吗?”
因为寺里少了几分清修的氛围,却多了几分市声的喧嚣,我很快没了心情,出法堂,只草草看了一眼五老峰下那幅“佛”字,再没往上爬一步就退了出来。
从寺里出来,看放生池旁的树阴下有人在泡茶,妻说她也要泡,去茶社问了,最低消费60元,问在树底下呢?被告知减半。于是,我们在寺外大树下泡茶,希望能安然,放松,找回万物不争的心境。泡了几泡,又要了一份佐茶的点心,一盒南普陀素饼,没想到随便点的这一款素饼竟入口易化,不甜不腻,清爽干净,不留油渍,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味道。
四
厦门大学与南普陀寺为邻,算得上闹中取静,既可享受绿荫静谧的闽南园林,又可感受积年沉淀的人文气息,还可听闻晨钟暮鼓,被赞为流淌在旧时光中的古典与浪漫。
没想到,校园里到处都是游人,无论是建筑和雕像处,还是林荫道、木栈道和沙滩,到处有人拍照。听说今天周日,是校园全天开放日。曾在网上看到,厦门大学每天会在固定时间对游客开放,却没想到全天开放日偏偏被自己赶上,可再想想,自己也不过就是个游客,你来得,别人当然也来得。
城市,是区域个性的一种表现,每一个地方都有它自身的合理个性和合理形象,因而也应该有各自的选择性控制。走在校园里,我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这句话,厦门的现代气息和繁华,厦门的小资和古典文化,厦门的拥堵和浮躁,大概就是这个城市的合理个性和合理形象了。
妻说,她还不错,在曾厝垵买的《海角8号》,就是那本集盖章本+游览图+旅游攻略和300家店铺纪念章的精装小开本,在厦大校园不经意走过的几家小店里,还盖了七八个章。
好吧好吧,我在心里说。这里人多我走远点好了,城市不小也不大,总能找到个随便走走发发呆的地方。可等我走出去才知自己又错了。就连厦大这本该安静的校园都成了旅游景点,且不收门票,不拒游客,城市的其他去处岂不更喧嚣更功利。想在大学以外放慢脚步,真是荒唐,说不出的荒唐。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