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山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一
我所说的蚜山诸位应当从未去过,甚至从未听过。倘若你在网上搜索,也只能找到“崂岈山”,即大家所熟悉的六鳌海边风化石群“抽象画廊”的所在地;“抽象画廊”本不应有,和南靖“云水谣”一样,都是有心人付丽的。而蚜山的名字如此的下里巴人,简直不适合成为一个景点,甚至连导航都很难找到它。它的入口不过一条寻常不易察觉的土路,就夹杂在宽广蔓延的沙地菜畦间。貌似有一块褪色得厉害的牌子写着“岈山”还是“蚜山”,我甚至都记不太清楚了。倘若你找个当地人问路,他当拄起锄头一愣,道:“敢是'岈仔角'?”然后一脸疑惑地给你指了个路,“只那条下去就是了。”指路人肯定觉得这城市人到那地方干嘛呢,大热天晒日头吗?然后兀自举起重重的锄头,慢条斯理地拨弄野草去了。指路人如果是个闽南“早人”,往往会戴着斗笠,围着艳红的围巾,只露出一对眸子,给人以清丽的印象。这装饰和惠安女的装饰相似,却略有不同,区别在于是否“露脐”,以及围巾的颜色。你觉得一切都很新鲜自得,尔后,继续预约地踏上那“荒野之路”了,那感觉就像一个老司机开着老马六到处闲诳似的。
过了一里沙地便遇见一小渔村,道渐狭窄,蜿蜒有起伏。两旁簇拥着低矮的石头房。这些房子历史不久。如果是老房子,照例都是闽南护厝,燕尾屋或者马鞍屋,墙体早些年都是土筑的或者鹅卵石混泥土的,后来升级为更为牢固美观的花岗岩石条。现在人们越来越讲究实效性,或者说更为功利,直接摒弃繁复的护厝屋顶,罩上长长的石条抑或直接用水泥做模了事,简单直接,更不怕漏雨与风胎,炎热的夏夜还能在屋顶闲坐。只是少了那极具特色的护厝屋顶,我总觉得可惜。现在的方盒房屋,总没有以前那一抹弯弯的曲线来得贴合自然的风韵。那燕尾屋檐的形态就像一阵风一样,在空中飞舞。我甚至还很怀念,在雨天躲在屋檐下听雨敲落在屋瓦上的响声,缓则轻,急则重,如同千万片长青苔的琴键罩在头顶,甚是神奇。这里照旧都是乱糟糟的,紫菜竹排子东倒西歪横七竖八,废弃的渔网里装满了牡蛎壳,随处散落着败坏的生锈的船的配件。如果你没有鼻炎,应该能清楚地嗅到各种新鲜的味儿。一种烂鱼干的刺鼻味最为浓烈,闷得人难受,还好海风会迅速游荡过来,并夹杂着舒服的淡淡的咸水味;也许再吸一口气细嗅,你能闻得一种木麻黄松子的香味。随着海边防护林带砍伐殆尽,人们基本已经要忘记这种如桂花般,淡淡的香气了。
我不太习惯如今的蚜山如此一览无遗,仿佛失去神秘感的少女,忽然一夜白头、饱经风霜。那失望一瞬间如冰山般崩塌,而后堕落成另一种萧散、颓败、隐忍的形象,让人不胜唏嘘!那白色的巨型风扇如擎天的不周山一般傲藐一切,旋转的巨臂如有韦陀神力,它每日吸走风云,从地下运走地火,“地火在地下运行”,注入水泥混泥土中,在蛮荒中生长出一幢幢狰狞丑陋的建筑,注入成群的鲍池、虾池里,长出异常肥大的饕餮大餐。那风扇仍不停的旋转,犹如望夫石一般,慢慢走向静穆。她俯视蚜山,那黑色的蚜山,潮湿的蚜山,此刻正躺在潮水中,黑色的躯体,阴暗的湿发,喘息的锁骨,褶皱的皮囊……多年以后,蚜山已经成为一个垂死的老妪。山炮已经轰掉了她的半个头颅,到处都是削切的岩石截面,血已流干了,结成痂渗成痕。木麻黄拦腰折断,防鼠草三径就荒,零落的垃圾、泡沫、拖鞋、渔网……压抑的土地公庙渐渐矮小,再矮小,如同坍塌进了喉管的骨头。蚜山的身体写满了“拆迁”,不知将她埋葬移植何处,还是就地“杖死”?风浪仍在她的脚踝狂吼,一次又一次地冲洗她不尽的血迹,黑色的血,滋生了残败的牡蛎、紫菜和虫洞。可笑的是,仍旧有人在那里抛钓,桶里竟是侏儒般的鱼还有鱼骨头,钓鱼者只在乎那憔悴的希望,聊胜于无。
时光之潮倒灌如秋水时至,蚜山有如回光返照般扭动身体。村民回到开荒伐林的刀光火种时代,渔人们收起又长又湿的细网,拿起斧头,开推土机,伐木挖坑,发电引水,丈量分割,一个个水池掘地而起。村民们仿佛看到了另一种希望在灼灼闪烁,那是欲望的光芒。穷则思变,总不至于举家上山采薇呐,虽然有一种红宝石般的刺球小野果异常美味。阿爸,别人家已经买了彩色电视了,别人家已经买了女式的摩托车啦,别人家已经天天吃肉了。阿爸,我想吃肉!阿爸经不住孩子的眼神,更经不住别人家的眼神。于是就得拼命去夺取更多的物资,奔向小康。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不断地往外奔波,留下人便是那群奔向木麻黄林的人。
人群逶迤行走,渐渐回归到了海岸线上,成为了一群红领巾,沿着落潮时的海滩,望着仍是青春年少的蚜山前进。那时候走向蚜上的路,就是沿着海滩走,走两个时辰。孩子们不时停下来,抖一抖脚,而风趣的老师可能会唱起歌,甚至念起诗来。
二
我对蚜山怀有极大的私心,即便商业化的趋势是必然的。我仍旧幻想此地永远籍籍无名,永远成为当地人回乡自娱自乐的伊甸园。然而,乡人们也总会有偷食禁果的。
还好目前来人尚少,我们且能独享之。
我的头发能真实地感觉到海风。像一只手捋过,甚至是带着微笑的手。日常我们看不到风的存在,只它当作一种散热工具。风加快了汗的蒸发并带走热量,于是人觉得凉快。这样的风是硬梆梆的,极具剪刀一样的功利。苏轼说“惟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便是对自然的一种体悟。只有大自然的风才能让你重新认识它,并真切地感受到身体、皮肤的存在,如同切肤之痛。你是否在海拔极高的山上感受过风?那一刻甚至还能联想到为何“高处不胜寒”,为何神仙总是生长在高处?只有你历尽步履维艰,大汗淋漓之后,你才能感受到那样的风,具有灵性并和你共鸣。而海风,则是另外一种感受。无论你是坐在风浪翻滚间而巍然不动的海岩上,还是在潮水卷动流沙淹没脚踝的站立中,海风无处不在。你想抛弃一切杂念,却很难做到,风仍在不停侵扰你的耳膜;你在妄想进入类似“入静”的状态,甚至想要“禅定”?这却是要经历非凡修行的。海风如息,你只能做到真切去感受它的存在,先是感受到毛孔间的蠕动,毛发的细微摇曳,然后可听见耳骨深处的风声,“呼呼”如深林回荡,空谷余响的清音;再者,舌头间有淡淡的风的咸味。海风是有味道的!我们谓之身体与自然的亲密融合,如同婴儿在摇篮中梦回子宫,抑或人之将死,忆起种种温情平和的过往。宫崎骏《风之谷》中描写驭风少女娜乌西卡般的飞翔,以及弗兰克《沙丘》里驰骋风沙的飞行器,便是人类幻想征服自然的心境写照。庄子谓风:“野马也。”仿佛看见了风的样子似的。即便我们永远看不见真正的风,我们却能看到它的痕迹。
有人全副武装,孤身一人,在海风里钓鱼。我怀疑他已经忘了时间,忘记要涨潮了。他要迷失在风里了,成为了风吹过的一个痕迹,他要在自然中逍遥游了。
看看眼前这些岩石的容貌,我们也许能够想象垂钓者多年以后的样子。这些岩石,沉浸在海水中,湿漉漉的,黑鬼鬼的,浆糊糊的,仿佛要烂掉似的。水落石出,阳光临幸,它们便精神了许多,颗颗变得圆滑世故,能承受起人的踩踏。有的上面布满硬硬的蠔壳,双脚一不小心就会如入荆棘,扎得血淋淋。有的石头上面凹着,盛着安静的水,长着墨绿色的紫菜,甚至还养着一只小鱼,别有洞天。石头间藏着各种小家伙,尽管它们未能受到法布尔的赞美,却得到了孩子们的宠爱。螃蟹最多,有的小如蚕豆,有大的螯能夹得小孩嗷嗷叫。一翻开石头,这些小东西便四处横行躲避。这么小的螃蟹当不了菜,只能被小孩拿条线拴住螯,当宠物,便再也不能霸道横行了。石缝间还有很多青口,煮熟了唤做“淡菜”,做汤极为甘甜。当地人从田地归来,待落潮后,便带上一根长长的铁翘子去捣鼓,手脚难免别尖利的岩石割破,却不改其乐,好似伤痛的颜回。幸运的话,还能寻得一些比较成型的“佛掌贝”,长得极像鳄鱼的掌,里面的肉质是淡红色的,吃起来有些像虾肉,但是这野味产量极少。石头边的沙地里原本有许多“沙贝”,不知为何后来渐渐就少了,我担心它们会和池塘里的泥鳅一样慢慢绝种掉。这些小东西没人关心,毕竟岸上的鲍鱼池里才是昂贵的美味。
幸运的是,海水依旧是蓝得纯粹,尤其在黑色的岩石衬托下。面对如此纯粹的蓝,不知为何有人竟萌生出恐惧?就像牛第一次闯入丛林一般?蓝色在西方是沾染了阴郁的色彩,比如蓝调音乐;在英国和加拿大蓝色是保守党的颜色。在中国倒是没什么特指,但是“青春”“青年”里的青总是积极的,杜甫说:“青春作伴好还乡。”至于海,法国米什莱说在东方人的眼里,海是苦涩的漩涡,黑夜的深渊。又说在印度人或者爱尔兰人的古代语言里,海的同义词是沙漠和黑夜。但他独独没有讲到中国人独爱海的壮美。如果恐惧是因为浸入海水的绝望,那么辽阔、豪迈的缘由便是因为望洋兴叹,因为东临碣石,因为直挂云帆,因为海阔谈瀛洲,因为曾经沧海难为水……即便是精卫填海,也是气盖云天,甚至还蕴藏着希望。我的小侄女刚刚八个月大,她看见大海,便如同一只“皮皮虾”,手舞足蹈,当她的小脚丫伸进海水中时,她笑得可开心了。我当然更喜欢这种充满朝气和浪漫主义的海,而不是那令人恐惧、阴郁的海。不管是在黄浦江口,在厦门的演武大桥上,在飞机上俯瞰台湾海峡,还是在泰国的海岸边,我所见到的大海,不论清澈还是浑浊,总给予我美好的感觉、感想,并让我再次想起蚜山的海了。我们用脚去感受海浪的触角,用身体在海水中游荡,或者坐上充气船游戏,或者只是静静地坐在岩石上看海。
是啊,在人烟稀少的蚜山看海,直到黄昏以后,潮水淹没了一切,直到此地人满为患。那时,我们也该告别蚜山了。
我所说的蚜山诸位应当从未去过,甚至从未听过。倘若你在网上搜索,也只能找到“崂岈山”,即大家所熟悉的六鳌海边风化石群“抽象画廊”的所在地;“抽象画廊”本不应有,和南靖“云水谣”一样,都是有心人付丽的。而蚜山的名字如此的下里巴人,简直不适合成为一个景点,甚至连导航都很难找到它。它的入口不过一条寻常不易察觉的土路,就夹杂在宽广蔓延的沙地菜畦间。貌似有一块褪色得厉害的牌子写着“岈山”还是“蚜山”,我甚至都记不太清楚了。倘若你找个当地人问路,他当拄起锄头一愣,道:“敢是'岈仔角'?”然后一脸疑惑地给你指了个路,“只那条下去就是了。”指路人肯定觉得这城市人到那地方干嘛呢,大热天晒日头吗?然后兀自举起重重的锄头,慢条斯理地拨弄野草去了。指路人如果是个闽南“早人”,往往会戴着斗笠,围着艳红的围巾,只露出一对眸子,给人以清丽的印象。这装饰和惠安女的装饰相似,却略有不同,区别在于是否“露脐”,以及围巾的颜色。你觉得一切都很新鲜自得,尔后,继续预约地踏上那“荒野之路”了,那感觉就像一个老司机开着老马六到处闲诳似的。
过了一里沙地便遇见一小渔村,道渐狭窄,蜿蜒有起伏。两旁簇拥着低矮的石头房。这些房子历史不久。如果是老房子,照例都是闽南护厝,燕尾屋或者马鞍屋,墙体早些年都是土筑的或者鹅卵石混泥土的,后来升级为更为牢固美观的花岗岩石条。现在人们越来越讲究实效性,或者说更为功利,直接摒弃繁复的护厝屋顶,罩上长长的石条抑或直接用水泥做模了事,简单直接,更不怕漏雨与风胎,炎热的夏夜还能在屋顶闲坐。只是少了那极具特色的护厝屋顶,我总觉得可惜。现在的方盒房屋,总没有以前那一抹弯弯的曲线来得贴合自然的风韵。那燕尾屋檐的形态就像一阵风一样,在空中飞舞。我甚至还很怀念,在雨天躲在屋檐下听雨敲落在屋瓦上的响声,缓则轻,急则重,如同千万片长青苔的琴键罩在头顶,甚是神奇。这里照旧都是乱糟糟的,紫菜竹排子东倒西歪横七竖八,废弃的渔网里装满了牡蛎壳,随处散落着败坏的生锈的船的配件。如果你没有鼻炎,应该能清楚地嗅到各种新鲜的味儿。一种烂鱼干的刺鼻味最为浓烈,闷得人难受,还好海风会迅速游荡过来,并夹杂着舒服的淡淡的咸水味;也许再吸一口气细嗅,你能闻得一种木麻黄松子的香味。随着海边防护林带砍伐殆尽,人们基本已经要忘记这种如桂花般,淡淡的香气了。
我不太习惯如今的蚜山如此一览无遗,仿佛失去神秘感的少女,忽然一夜白头、饱经风霜。那失望一瞬间如冰山般崩塌,而后堕落成另一种萧散、颓败、隐忍的形象,让人不胜唏嘘!那白色的巨型风扇如擎天的不周山一般傲藐一切,旋转的巨臂如有韦陀神力,它每日吸走风云,从地下运走地火,“地火在地下运行”,注入水泥混泥土中,在蛮荒中生长出一幢幢狰狞丑陋的建筑,注入成群的鲍池、虾池里,长出异常肥大的饕餮大餐。那风扇仍不停的旋转,犹如望夫石一般,慢慢走向静穆。她俯视蚜山,那黑色的蚜山,潮湿的蚜山,此刻正躺在潮水中,黑色的躯体,阴暗的湿发,喘息的锁骨,褶皱的皮囊……多年以后,蚜山已经成为一个垂死的老妪。山炮已经轰掉了她的半个头颅,到处都是削切的岩石截面,血已流干了,结成痂渗成痕。木麻黄拦腰折断,防鼠草三径就荒,零落的垃圾、泡沫、拖鞋、渔网……压抑的土地公庙渐渐矮小,再矮小,如同坍塌进了喉管的骨头。蚜山的身体写满了“拆迁”,不知将她埋葬移植何处,还是就地“杖死”?风浪仍在她的脚踝狂吼,一次又一次地冲洗她不尽的血迹,黑色的血,滋生了残败的牡蛎、紫菜和虫洞。可笑的是,仍旧有人在那里抛钓,桶里竟是侏儒般的鱼还有鱼骨头,钓鱼者只在乎那憔悴的希望,聊胜于无。
时光之潮倒灌如秋水时至,蚜山有如回光返照般扭动身体。村民回到开荒伐林的刀光火种时代,渔人们收起又长又湿的细网,拿起斧头,开推土机,伐木挖坑,发电引水,丈量分割,一个个水池掘地而起。村民们仿佛看到了另一种希望在灼灼闪烁,那是欲望的光芒。穷则思变,总不至于举家上山采薇呐,虽然有一种红宝石般的刺球小野果异常美味。阿爸,别人家已经买了彩色电视了,别人家已经买了女式的摩托车啦,别人家已经天天吃肉了。阿爸,我想吃肉!阿爸经不住孩子的眼神,更经不住别人家的眼神。于是就得拼命去夺取更多的物资,奔向小康。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不断地往外奔波,留下人便是那群奔向木麻黄林的人。
人群逶迤行走,渐渐回归到了海岸线上,成为了一群红领巾,沿着落潮时的海滩,望着仍是青春年少的蚜山前进。那时候走向蚜上的路,就是沿着海滩走,走两个时辰。孩子们不时停下来,抖一抖脚,而风趣的老师可能会唱起歌,甚至念起诗来。
二
我对蚜山怀有极大的私心,即便商业化的趋势是必然的。我仍旧幻想此地永远籍籍无名,永远成为当地人回乡自娱自乐的伊甸园。然而,乡人们也总会有偷食禁果的。
还好目前来人尚少,我们且能独享之。
我的头发能真实地感觉到海风。像一只手捋过,甚至是带着微笑的手。日常我们看不到风的存在,只它当作一种散热工具。风加快了汗的蒸发并带走热量,于是人觉得凉快。这样的风是硬梆梆的,极具剪刀一样的功利。苏轼说“惟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便是对自然的一种体悟。只有大自然的风才能让你重新认识它,并真切地感受到身体、皮肤的存在,如同切肤之痛。你是否在海拔极高的山上感受过风?那一刻甚至还能联想到为何“高处不胜寒”,为何神仙总是生长在高处?只有你历尽步履维艰,大汗淋漓之后,你才能感受到那样的风,具有灵性并和你共鸣。而海风,则是另外一种感受。无论你是坐在风浪翻滚间而巍然不动的海岩上,还是在潮水卷动流沙淹没脚踝的站立中,海风无处不在。你想抛弃一切杂念,却很难做到,风仍在不停侵扰你的耳膜;你在妄想进入类似“入静”的状态,甚至想要“禅定”?这却是要经历非凡修行的。海风如息,你只能做到真切去感受它的存在,先是感受到毛孔间的蠕动,毛发的细微摇曳,然后可听见耳骨深处的风声,“呼呼”如深林回荡,空谷余响的清音;再者,舌头间有淡淡的风的咸味。海风是有味道的!我们谓之身体与自然的亲密融合,如同婴儿在摇篮中梦回子宫,抑或人之将死,忆起种种温情平和的过往。宫崎骏《风之谷》中描写驭风少女娜乌西卡般的飞翔,以及弗兰克《沙丘》里驰骋风沙的飞行器,便是人类幻想征服自然的心境写照。庄子谓风:“野马也。”仿佛看见了风的样子似的。即便我们永远看不见真正的风,我们却能看到它的痕迹。
有人全副武装,孤身一人,在海风里钓鱼。我怀疑他已经忘了时间,忘记要涨潮了。他要迷失在风里了,成为了风吹过的一个痕迹,他要在自然中逍遥游了。
看看眼前这些岩石的容貌,我们也许能够想象垂钓者多年以后的样子。这些岩石,沉浸在海水中,湿漉漉的,黑鬼鬼的,浆糊糊的,仿佛要烂掉似的。水落石出,阳光临幸,它们便精神了许多,颗颗变得圆滑世故,能承受起人的踩踏。有的上面布满硬硬的蠔壳,双脚一不小心就会如入荆棘,扎得血淋淋。有的石头上面凹着,盛着安静的水,长着墨绿色的紫菜,甚至还养着一只小鱼,别有洞天。石头间藏着各种小家伙,尽管它们未能受到法布尔的赞美,却得到了孩子们的宠爱。螃蟹最多,有的小如蚕豆,有大的螯能夹得小孩嗷嗷叫。一翻开石头,这些小东西便四处横行躲避。这么小的螃蟹当不了菜,只能被小孩拿条线拴住螯,当宠物,便再也不能霸道横行了。石缝间还有很多青口,煮熟了唤做“淡菜”,做汤极为甘甜。当地人从田地归来,待落潮后,便带上一根长长的铁翘子去捣鼓,手脚难免别尖利的岩石割破,却不改其乐,好似伤痛的颜回。幸运的话,还能寻得一些比较成型的“佛掌贝”,长得极像鳄鱼的掌,里面的肉质是淡红色的,吃起来有些像虾肉,但是这野味产量极少。石头边的沙地里原本有许多“沙贝”,不知为何后来渐渐就少了,我担心它们会和池塘里的泥鳅一样慢慢绝种掉。这些小东西没人关心,毕竟岸上的鲍鱼池里才是昂贵的美味。
幸运的是,海水依旧是蓝得纯粹,尤其在黑色的岩石衬托下。面对如此纯粹的蓝,不知为何有人竟萌生出恐惧?就像牛第一次闯入丛林一般?蓝色在西方是沾染了阴郁的色彩,比如蓝调音乐;在英国和加拿大蓝色是保守党的颜色。在中国倒是没什么特指,但是“青春”“青年”里的青总是积极的,杜甫说:“青春作伴好还乡。”至于海,法国米什莱说在东方人的眼里,海是苦涩的漩涡,黑夜的深渊。又说在印度人或者爱尔兰人的古代语言里,海的同义词是沙漠和黑夜。但他独独没有讲到中国人独爱海的壮美。如果恐惧是因为浸入海水的绝望,那么辽阔、豪迈的缘由便是因为望洋兴叹,因为东临碣石,因为直挂云帆,因为海阔谈瀛洲,因为曾经沧海难为水……即便是精卫填海,也是气盖云天,甚至还蕴藏着希望。我的小侄女刚刚八个月大,她看见大海,便如同一只“皮皮虾”,手舞足蹈,当她的小脚丫伸进海水中时,她笑得可开心了。我当然更喜欢这种充满朝气和浪漫主义的海,而不是那令人恐惧、阴郁的海。不管是在黄浦江口,在厦门的演武大桥上,在飞机上俯瞰台湾海峡,还是在泰国的海岸边,我所见到的大海,不论清澈还是浑浊,总给予我美好的感觉、感想,并让我再次想起蚜山的海了。我们用脚去感受海浪的触角,用身体在海水中游荡,或者坐上充气船游戏,或者只是静静地坐在岩石上看海。
是啊,在人烟稀少的蚜山看海,直到黄昏以后,潮水淹没了一切,直到此地人满为患。那时,我们也该告别蚜山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