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垸里的那些事(之一)
2021-12-23叙事散文山野农夫
我们垸里的那些事(之一)那“留守狗”这条狗,浑身黑黝黝的,两只眼睛却是黄亮亮的,像滴上去的两团松脂,骨碌碌地一转,又像两颗滚动黄瓷珠子。四脚均是白色,整个儿一看,像是一团乌云笼罩着雪地。黑狗驯服,也很可爱。把手指伸到它嘴边,它马上伸出红红的……
我们垸里的那些事(之一)
那“留守狗”
这条狗,浑身黑黝黝的,两只眼睛却是黄亮亮的,像滴上去的两团松脂,骨碌碌地一转,又像两颗滚动黄瓷珠子。四脚均是白色,整个儿一看,像是一团乌云笼罩着雪地。黑狗驯服,也很可爱。把手指伸到它嘴边,它马上伸出红红的舌头,不住地轻轻舔吻,两只耳朵不住地扇动,像两只扇动翅膀的黑蝴蝶。
这条狗是条“留守狗”。狗主人是我的堂兄老大。
去年开春,老大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和儿媳回来,把老大和大嫂接去上海居住,一来帮他们带带孩子,二来也让两老到城里享享福。
临行前的那几天,老大和大嫂忙开了。将几亩田转给老二种,什么也不要,国家补贴资金也由老二去领取。将牛便宜卖掉,用老大的话说,急婆浪嫁不上好汉,急卖没卖出好价。将鸡子全部杀掉,吃了几只,吃不完就带走。
一些事好办很快就办了,狗如何安置?
像牛一样卖掉,像鸡一样杀死,不忍心,下不了手。这条狗老大家养了多年。这条狗对老大家贡献大。老大家养了一群鸭关在河里。白天,黑狗在河边蜷缩一团,远望像一堆煤炭。垸里有只坏蛋狗,趁主人不在,想跑到河里欺负鸭子,却嗅到黑狗气味,不敢近河。这天,有位贼人,见河里只见鸭不见人,也不见黑狗,跑到河里摸鸭蛋。黑狗转动骨碌碌的眼睛,发觉了,马上冲了上去,咬住贼人腿不放,贼人吓得面如土色,忍痛使劲甩开黑狗,夺慌而逃。
城里回来的媳妇爱黑狗,提出要把黑狗带往城里。儿子说,在城里养条狗比养一个人费用还要多,黑狗土生土长,在城里恐怕水土也不服。再说,城里的窝本来就不宽,何苦又来容一个狗窝?
老大和大嫂赞成儿子意见。到底如何安置?最后大嫂说,狗的命贱,相信它自己会生活的。如此,老大一家人都去了,却留下了狗。
夜里,黑狗照样睡在老大家门口,守护门户。白天,却为食物东跑西窜。遇上人高兴时,给它一碗,遇上人不高兴时,就踢它几脚。有时趁主人不在偷偷跳进猪圈,吃猪的剩食。但黑狗仍保持一个好习惯,再饥饿也不进厕所吃粪便。
去年“十一”,老大不知是想乡亲,还是思黑狗,趁儿子儿媳长假期,匆匆回来了。老大一进垸,迎接他的是黑狗。黑狗转动黄眼不住地打量,老大胖了,衣服穿整齐时髦了,黑狗认不出来。老大说话了,黑狗才知是自己主人。接着,时而在老大左右不住地蹦跳,时而在老大面前匍匐昂头。老大看狗,觉得自己胖了,狗却瘦了。瘦得差点也认不出来。浑身灰不溜秋的,肚子一针能穿过,皮毛剌丫丫的,尾巴似乎变大了、变长了。老大禁不住怜悯地轻轻抚摸,如同抚摸孩子一样。
老大了解到黑狗在家的流浪经历,一阵唏嘘过后,他决定要给黑狗安个家。
他搬来石块、砖头、木料、红瓦,自己动手,搭建狗屋。不多时,一间半人多高狗屋建成了,并在屋内用稻草铺了狗窝。红红的瓦,灰灰的砖,方方正正,有门有窗。黑狗见此,在旁边不住地摇头摆尾。此外,老大从家里背出一袋米,作为狗粮送给邻居家,请求邻居照管黑狗住食。
黑狗有了新居,有了食粮,有了邻居的关照,才有了现在漂亮可爱的样子。
不久前的清明时节,老大一家又从城里回乡祭祖。看到黑狗的模样,一家人满是高兴。离乡返城时,不知是想和全家人一道去城,还是送他们返城,黑狗尾巴翘成一杆旗,紧紧跟在老大身后,如同往日跟着老大巡田管水、下河放鸭一样,老大快它快,老大慢它慢。老大见此,将它头摸了又摸,说,回去吧,要多久,我会回来的。黑狗似乎听明白了,慢慢地调头,尾巴妥成一飘带,怏怏不乐往家回。
那 河 那 树
村前有条弯弯的河。河滩宽宽的、皑皑的,像是天上落下的一块硕大白云;河水面窄窄的、蓝蓝的,像飘飘展展的蓝色玉带。
河岸随河而弯,如同田岸随田而曲一样。河岸上有些柳树,不相邻,也不成排,或弯或直,或大或小,七零八落地长在河边。山脚的河岸上却有棵十分显眼的树。
这棵树是棵楝树,垸里人习惯叫她苦楝树。她不是很老,但不是很年轻。身粗与成人差不多,褐黄色的皮肤,褶褶皱皱,瘿瘤块块,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农守护在河旁。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又像一把绿伞撑在河边。人间四月天,枝头盛开紫白色细细的花儿,一丛丛像爆在天空的一朵朵焰花。春风拂来,花儿簌簌落下,如风吹雪末儿落地。树下,细细花朵,密密一层,如一地积雪。
这年春天,他携妻挈子回乡探亲。他来到河边,走近楝树。楝树上,一对花喜鹊,对着他喳喳地叫。花丛中,有几只黄色土蜂,嗡嗡地叫,像云层里飞机嗡嗡地响。他的记忆因喜鹊、土蜂以及树,陷入往事之中。
夏日正午,太阳炙烤着河滩,河水里散放一群鸭。儿时的他,放学来到河边。他知道,父亲还在田间耕作,母亲回家做饭去了,现在他是鸭群主人。他任务是看护鸭子。
他赤着脚来到河里。河滩发出白腻腻剌眼光芒,脚踩在上面,如同踩在烧红的铁板上发烫。
他仔细地看鸭:有的时而钻进水里,时而钻出水面,伸长脖子,嘎嘎地叫热;有的耷着翅膀,无精打彩地蹬在河边的岩石下面,躲避辣辣的阳光;有的钻进河边草丛中,将头弯入翅膀,昏昏欲睡。
他头顶辣辣的太阳,汗水透湿了衣衫,脚踩着河砂,烙得发烧发痛,肚子饿得咕咕地叫。他往河里一望,河里只有白腻剌眼的河砂,只有滚烫烫的河水,没有他栖身避暑地方。此时,他觉得自己还不如一只鸭,他想回家去。但是,懂事的他,知道看鸭的重要性。每只鸭都牵动父母的心,每只鸭与哥哥和他读书有着密切联系。他还是没有回家。四周一望,他终于发现河边有棵苦楝树,炎热驱使他来到树下。
这时的树不大,枝叶稀稀疏疏。辣辣的阳光,透过枝叶,斑驳地笼罩着他。枝杆上爬着的蝉热得知了知了地啼叫,枝头蹬着的花喜鹊热得张开尖尖的嘴,脖子上凸出的喉管不住地颤动,如同在哽吞一个大的食物。树皮上的蚂蚁,成群结队紧张地抢运食物。树下仍是热,但总比呆在河滩上强得多。
饥肠咕咕声叫得更响了。他不顾热辣辣的太阳,走出了树下,来到地坎上拔起一根根茅针。此时茅针老了,一根根又长又肥,像一条条狗尾。放进嘴里,嚼起来,无一丝甜汁,无一点味道,如嚼枯草。但饥饿使他还是不停地嚼起来。
如此,他在树下度过一个又一个午时、一个又一个夏天、一个又一个暑假。他随苦楝树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长大。
往事如烟,一晃10多年过去了。河还是原来河,树还是那棵树。他是第一个走出村里的名校大学生。如今,他已功成名就。他知道,是这河养育他,是这树保护了他。他没有忘记这河、这树。他轻轻摸一把树身,树身长粗了,如同自己的腰粗一样。他再仔细打量一下,往日在树上的糊涂乱刻的记号,依稀可见。他感觉树上的喜鹊还记得他,在与和他说话;土蜂认识他,在为他歌唱。他更是觉得,树在对他微笑、对他赞叹、对他鼓励。
他久久地凝视着哗哗流响的河水,接着,深情地向苦楝树鞠了一躬。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山野农夫 于 2011-4-14 07:54 编辑 ]
那“留守狗”
这条狗,浑身黑黝黝的,两只眼睛却是黄亮亮的,像滴上去的两团松脂,骨碌碌地一转,又像两颗滚动黄瓷珠子。四脚均是白色,整个儿一看,像是一团乌云笼罩着雪地。黑狗驯服,也很可爱。把手指伸到它嘴边,它马上伸出红红的舌头,不住地轻轻舔吻,两只耳朵不住地扇动,像两只扇动翅膀的黑蝴蝶。
这条狗是条“留守狗”。狗主人是我的堂兄老大。
去年开春,老大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和儿媳回来,把老大和大嫂接去上海居住,一来帮他们带带孩子,二来也让两老到城里享享福。
临行前的那几天,老大和大嫂忙开了。将几亩田转给老二种,什么也不要,国家补贴资金也由老二去领取。将牛便宜卖掉,用老大的话说,急婆浪嫁不上好汉,急卖没卖出好价。将鸡子全部杀掉,吃了几只,吃不完就带走。
一些事好办很快就办了,狗如何安置?
像牛一样卖掉,像鸡一样杀死,不忍心,下不了手。这条狗老大家养了多年。这条狗对老大家贡献大。老大家养了一群鸭关在河里。白天,黑狗在河边蜷缩一团,远望像一堆煤炭。垸里有只坏蛋狗,趁主人不在,想跑到河里欺负鸭子,却嗅到黑狗气味,不敢近河。这天,有位贼人,见河里只见鸭不见人,也不见黑狗,跑到河里摸鸭蛋。黑狗转动骨碌碌的眼睛,发觉了,马上冲了上去,咬住贼人腿不放,贼人吓得面如土色,忍痛使劲甩开黑狗,夺慌而逃。
城里回来的媳妇爱黑狗,提出要把黑狗带往城里。儿子说,在城里养条狗比养一个人费用还要多,黑狗土生土长,在城里恐怕水土也不服。再说,城里的窝本来就不宽,何苦又来容一个狗窝?
老大和大嫂赞成儿子意见。到底如何安置?最后大嫂说,狗的命贱,相信它自己会生活的。如此,老大一家人都去了,却留下了狗。
夜里,黑狗照样睡在老大家门口,守护门户。白天,却为食物东跑西窜。遇上人高兴时,给它一碗,遇上人不高兴时,就踢它几脚。有时趁主人不在偷偷跳进猪圈,吃猪的剩食。但黑狗仍保持一个好习惯,再饥饿也不进厕所吃粪便。
去年“十一”,老大不知是想乡亲,还是思黑狗,趁儿子儿媳长假期,匆匆回来了。老大一进垸,迎接他的是黑狗。黑狗转动黄眼不住地打量,老大胖了,衣服穿整齐时髦了,黑狗认不出来。老大说话了,黑狗才知是自己主人。接着,时而在老大左右不住地蹦跳,时而在老大面前匍匐昂头。老大看狗,觉得自己胖了,狗却瘦了。瘦得差点也认不出来。浑身灰不溜秋的,肚子一针能穿过,皮毛剌丫丫的,尾巴似乎变大了、变长了。老大禁不住怜悯地轻轻抚摸,如同抚摸孩子一样。
老大了解到黑狗在家的流浪经历,一阵唏嘘过后,他决定要给黑狗安个家。
他搬来石块、砖头、木料、红瓦,自己动手,搭建狗屋。不多时,一间半人多高狗屋建成了,并在屋内用稻草铺了狗窝。红红的瓦,灰灰的砖,方方正正,有门有窗。黑狗见此,在旁边不住地摇头摆尾。此外,老大从家里背出一袋米,作为狗粮送给邻居家,请求邻居照管黑狗住食。
黑狗有了新居,有了食粮,有了邻居的关照,才有了现在漂亮可爱的样子。
不久前的清明时节,老大一家又从城里回乡祭祖。看到黑狗的模样,一家人满是高兴。离乡返城时,不知是想和全家人一道去城,还是送他们返城,黑狗尾巴翘成一杆旗,紧紧跟在老大身后,如同往日跟着老大巡田管水、下河放鸭一样,老大快它快,老大慢它慢。老大见此,将它头摸了又摸,说,回去吧,要多久,我会回来的。黑狗似乎听明白了,慢慢地调头,尾巴妥成一飘带,怏怏不乐往家回。
那 河 那 树
村前有条弯弯的河。河滩宽宽的、皑皑的,像是天上落下的一块硕大白云;河水面窄窄的、蓝蓝的,像飘飘展展的蓝色玉带。
河岸随河而弯,如同田岸随田而曲一样。河岸上有些柳树,不相邻,也不成排,或弯或直,或大或小,七零八落地长在河边。山脚的河岸上却有棵十分显眼的树。
这棵树是棵楝树,垸里人习惯叫她苦楝树。她不是很老,但不是很年轻。身粗与成人差不多,褐黄色的皮肤,褶褶皱皱,瘿瘤块块,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农守护在河旁。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又像一把绿伞撑在河边。人间四月天,枝头盛开紫白色细细的花儿,一丛丛像爆在天空的一朵朵焰花。春风拂来,花儿簌簌落下,如风吹雪末儿落地。树下,细细花朵,密密一层,如一地积雪。
这年春天,他携妻挈子回乡探亲。他来到河边,走近楝树。楝树上,一对花喜鹊,对着他喳喳地叫。花丛中,有几只黄色土蜂,嗡嗡地叫,像云层里飞机嗡嗡地响。他的记忆因喜鹊、土蜂以及树,陷入往事之中。
夏日正午,太阳炙烤着河滩,河水里散放一群鸭。儿时的他,放学来到河边。他知道,父亲还在田间耕作,母亲回家做饭去了,现在他是鸭群主人。他任务是看护鸭子。
他赤着脚来到河里。河滩发出白腻腻剌眼光芒,脚踩在上面,如同踩在烧红的铁板上发烫。
他仔细地看鸭:有的时而钻进水里,时而钻出水面,伸长脖子,嘎嘎地叫热;有的耷着翅膀,无精打彩地蹬在河边的岩石下面,躲避辣辣的阳光;有的钻进河边草丛中,将头弯入翅膀,昏昏欲睡。
他头顶辣辣的太阳,汗水透湿了衣衫,脚踩着河砂,烙得发烧发痛,肚子饿得咕咕地叫。他往河里一望,河里只有白腻剌眼的河砂,只有滚烫烫的河水,没有他栖身避暑地方。此时,他觉得自己还不如一只鸭,他想回家去。但是,懂事的他,知道看鸭的重要性。每只鸭都牵动父母的心,每只鸭与哥哥和他读书有着密切联系。他还是没有回家。四周一望,他终于发现河边有棵苦楝树,炎热驱使他来到树下。
这时的树不大,枝叶稀稀疏疏。辣辣的阳光,透过枝叶,斑驳地笼罩着他。枝杆上爬着的蝉热得知了知了地啼叫,枝头蹬着的花喜鹊热得张开尖尖的嘴,脖子上凸出的喉管不住地颤动,如同在哽吞一个大的食物。树皮上的蚂蚁,成群结队紧张地抢运食物。树下仍是热,但总比呆在河滩上强得多。
饥肠咕咕声叫得更响了。他不顾热辣辣的太阳,走出了树下,来到地坎上拔起一根根茅针。此时茅针老了,一根根又长又肥,像一条条狗尾。放进嘴里,嚼起来,无一丝甜汁,无一点味道,如嚼枯草。但饥饿使他还是不停地嚼起来。
如此,他在树下度过一个又一个午时、一个又一个夏天、一个又一个暑假。他随苦楝树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长大。
往事如烟,一晃10多年过去了。河还是原来河,树还是那棵树。他是第一个走出村里的名校大学生。如今,他已功成名就。他知道,是这河养育他,是这树保护了他。他没有忘记这河、这树。他轻轻摸一把树身,树身长粗了,如同自己的腰粗一样。他再仔细打量一下,往日在树上的糊涂乱刻的记号,依稀可见。他感觉树上的喜鹊还记得他,在与和他说话;土蜂认识他,在为他歌唱。他更是觉得,树在对他微笑、对他赞叹、对他鼓励。
他久久地凝视着哗哗流响的河水,接着,深情地向苦楝树鞠了一躬。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山野农夫 于 2011-4-14 07:54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