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记忆长河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记忆长河


                                                                        张伊南

                                                                   一

       时令已进入了深秋。街道两侧高大的梧桐树的斑斓枝叶向湖水一样澄澈的蓝空伸展,经霜的叶片已经泛黄,缀满枝头,一阵凉风吹过,一片金黄一片浅绿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曲线缓缓飘落,落在了急匆匆走过的行人的身上,落在了疾速驶过的车辆上,也落进了我无声流淌着的记忆的长河。
      也是这样美丽斑斓的秋天,还没等我和母亲从寄居的城市赶回故乡,外爷就已经去世了。看到外爷躺在一方窄窄的草铺上,面容清瘦而安详,我伤心极了,眼泪止不住地流。那一年,我才八岁。
      我七岁离开故乡以前,是和外爷朝夕相伴的。已经七十多岁的外爷每天辛苦地照看着并不安静的我。
      那是枣儿尚未成熟、知了声声鸣叫的盛夏。黄色土墙青色瓦顶的大屋、两侧的厢房及低矮的土墙围起了长方形的宽大院落,枝叶繁茂的梧桐树和枣树遮盖了屋顶,层层串串的还未泛红的青枣压弯了枝条,迎门墙前是一株青绿的枝叶间缀满了鲜红似火的花朵的石榴树,炎炎烈日被密密层层的枝叶挡在外面,院中是一个清凉的世界。在我的印象中,枣儿从未完全变红就被用竹竿打落,因为家里的几个孩子是等不及完全成熟就嚷着吃,即便是青枣也是脆而甜的,也能够圆了孩子们从深秋的黄昏到冬天的星夜,从冬天的星夜到夏天的黎明的一年的期盼。
       外爷对我们几个孩子说:“现在枣儿还不熟,不很甜,过几天再打吧” 。院子里打枣动静太大,我们几个同伴就商量着趁外爷在屋里午休,到后院,站在一米多高的土墙上,拿竹竿打枣。我们几个站在墙头,踮起脚尖,将长长的竹竿伸向露出房脊的缀满青枣的枝条,一面沿着墙头来回走着,一面轮着竹竿。不想我一脚踩空,就斜着身子摔倒在有许多小石子和玻璃碴子的地上,一缕鲜血立即从头上流了出来。同伴们都吓坏了。听到我的哭声,外爷就匆忙跑到后院,先把我抱到前院,扯下系在树间的一条绳子上的毛巾捂着头;然后扶我坐到自行车的后座上,推着车向一里多远的村卫生所赶去。
       到了卫生所,医生检查发现,头部是被玻璃碴子划破了一道口子,经过消毒、缝针、包扎,外爷才松了一口气,但至今我还记得他当时的脸色很苍白,额头上沁着密密的汗珠。
       出了卫生所,外爷用自行车推着我来到了街上。青砖黛瓦的百货店、饭店、理发店、照相馆等沿街两侧的店铺一个紧挨着一个,许多店铺的瓦顶上长出一丛丛的青草。从晨光熹微到暮色苍茫,古朴的老街人流来往穿梭,叫卖声不绝于耳,热闹异常。这时,外爷才数落了我几句,又为了安慰我,就买了一些糕点。
      六岁那年秋天,我和母亲、姐姐搬到了离老家几百米远的居民点居住,这是一排红砖二层楼房。深秋的一个傍晚,天空突然沙沙沙地下起了雨,密密的雨线被风吹扬着,在天地间织成了一幅广大、灰蒙的雨幕。我和外爷正在街上,他在一家商店借了一把黄色的油布伞,一手撑着伞,一手牵着我。我俩一步一步在泥路上走着,万千雨点打在油布伞上砰砰直响,外爷将油布伞倾斜在我的头顶上,他自己的外套却被冰冷的雨水淋湿了。
      外爷牵着我终于到了楼下。我沿着黑暗的楼梯跑上了楼。
      “孩子上去了吧?”,外爷仰着被雨水打湿的脸朝楼上喊。
      母亲答道:“上来了,你也上来歇一会吧!”
      “哦,不歇了,我走啦”,外爷气喘嘘嘘地说。
        外爷撑着油布伞,在冰冷的雨幕中,踩着泥泞的路朝老家的方向走去……
        “孩子上去了吧?”外爷去世20多年后的今天,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个亲切、熟悉的声音还萦绕在我的脑海,回响在我的耳畔。

                                                                  二

      我们高中的校园坐落在半山坡上,岁月更迭,校园渐渐披上了冬的严妆。杨树、梧桐的黄叶都已落尽,只剩下了干枯的枝干,对抗着凌厉的北风。空气干冷干冷,同学们盼望的雪却迟迟未下。晚自习课后,教室的灯光熄灭了,清寒的月光从玻璃窗中泻入,照在一张张课桌和一排排立放着的课本上。窗外还能听到凛冽寒风的呼啸声。许多同学还没有离开教室,他们静静地坐在课桌边,或是继续温习功课,或是小声谈笑着。蜡烛一个一个点燃,烛光一点一点蔓延,映红了同学们一张张疲惫的脸庞。此时,教室后排一名同学的收音机里响起了舒缓、优美、温馨的歌声:
       暖暖的春风,布盖在脸上,展示着历来的温柔
       蝴蝶在飞舞,鸟儿在歌唱,又是个新生景象
       ……
       谈笑声慢慢地消逝了,一切都安静了下来。
       每个人心中都有梦,都有五彩缤纷、温暖如春的梦,都有希望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属于自己的未来的梦!
       春天在人们不经意间来到了,和煦的春风用彩笔装点着故乡的土地,距离学校二三里远的伊洛河早已解冻。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我和几名同学结伴来到河边,一睹春天的容颜。
       绿水无弦万古琴。伊河与洛河分别发源于数百公里以外不同的大山深处,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绕过高山、危崖,千折百转,终于在我的家乡汇合在了一起,成为伊洛河。它沉静而温柔,满怀欢欣与祈望,不慌不忙地流淌,因为在不远处,它就要投入黄河母亲的怀抱了。
       午后的万千光线洒向平静的河面,使宽阔的河流漾起了银光闪闪的轻波,宛如一条发亮的玉带。河水深达四五米,水底的石子和细沙分分明明。许多小鸟轻捷地掠过水面,惊动了水中的鱼儿,在清澈的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茂密的青草就像绿毯一般铺展在河的两岸,一片片绽放的白花黄花紫花红花点缀其间,河风掠过,那多彩斑斓的花朵随着一层层绿浪涌动,美丽眩目得不可形容。
       对岸百步之遥是一排高大的白杨树,繁密的枝条伸向飘着几朵白云的晴空,一阵河风吹过,无数青翠欲滴的叶片在阳光下翻飞,飒飒作响。
       白杨树后面不远处,就是平缓绵延的青青邙岭,两者之间是著名的陇海铁路。这时,两列客车裹挟着河风相向呼啸而过,它们肩负着各自的使命和责任,不作片刻停留。我坐在南岸的河边,出神地看着这一瞬间的情景,顿时领悟到了什么,这多像庄严的人生啊,肩负着许多使命与责任,不做停留,永远奔赴。

                                                                      三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我相继在异乡的几座城市里漂泊了许多年。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是的,温暖的故乡似乎没有这样的“风雪声”。
       我回到故乡的怀抱。转眼已经十年了。
       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我参加了一位同事的婚宴,从灯火璀璨、喜庆温馨的饭店走出来,天空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在一家商场外的墙边,一位老人穿着深蓝色的破旧大衣,戴一顶黑色的棉帽,坐在小凳子上。前面的摊位上摆放着许多用小红塑料袋装着的米花糕,旁边是一大编织袋米花糕。凌厉的寒风将万千雪花往墙边吹送,老人的身上和摊位上,已经覆盖上了一层白雪。我发现这位老人和我的外爷有几分相像,犹豫了一下,我从老人的摊位前走了过去。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我一直忙于工作,非常劳累。吃过晚饭,头脑昏昏沉沉,想出去清醒清醒。夜空下,街道两侧的绿化带和行道树一片莹白,许多商店的房檐垂下了一条条漂亮的冰凌。我忽然发现,在那家商场外的墙边,老人还在卖米花糕。
      “老大爷,天这么冷,还不回家暖和?”。
      “不忙,再卖一会儿。”
      “您老有七十岁了吧,您这样的年纪应该在家享福才对。”
“七十二啦,在家闲不住。”
        “你家在哪里,现在住哪?”
        “我家在三十多里外的南部山区,目前住在不远处一个熟人开的小旅社里。”
        “你老伴还好吧?”
        “老伴身体还行。”
        “孩子在哪里工作?”
        “孩子在外地打工多年了,儿媳及孙子、孙女也随着去了外地。”
        “生活怎么样,都有哪些收入来源?”
       “我和老伴在家种了一亩多粮食,是旱地,收成不好;前两年改种了半亩核桃树,还未挂果;家里还养了十几只蛋鸡,孩子也定期寄些钱回来,日子还过得去。”
       我和老人谈了很久。临别时,我买了一些米花糕,并嘱咐老人天冷早点收摊。
       在回家的路上,我感觉到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沉重……我该做些什么,用我的一份力量,在养育我的这片土地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