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盛典
2021-12-23叙事散文肖娴
生命的盛典清明一到,景色便真正走向了春天的纵深。此时,该绿的草全绿了,该开的花全红了。大地像是蓄谋已久,刻意想要打翻春天的颜料瓶,绿底子上被一枝无形的画笔肆意地一涂染,这里一片红、那里一片白、这里一片紫、那里一片黄……所有的色彩潮水一样一路……
生命的盛典
清明一到,景色便真正走向了春天的纵深。此时,该绿的草全绿了,该开的花全红了。大地像是蓄谋已久,刻意想要打翻春天的颜料瓶,绿底子上被一枝无形的画笔肆意地一涂染,这里一片红、那里一片白、这里一片紫、那里一片黄……所有的色彩潮水一样一路漫流着。抬眼望过去,山是山、树是树、花是花、草是草。春色行至清明,便是真正的万紫千红、春和景明了。
小时候一想到清明,脑海里出现的首先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一些苍劲的柏树。先祖的坟茔就映现在金黄的油菜花中间。仿佛那些逝去的祖先不是沉睡在冰冷的墓穴里,而是相聚在春天的最深处,依然在另一个世界里“把酒话桑麻”。在家乡的风俗里,清明节又称为鬼节,每逢清明这天,家家户户不管大人小孩,都要去给已故的亲人扫墓上坟。农谚里有句俚语,叫“有儿有女早上坟”。所以清明节为亲人扫墓上坟多在清明之前的前一两天。祭扫最重要的内容便是给每个坟茔上挂纸幡。纸幡分黄白两色。纸幡挂在坟前的迎春花枝条上,像白蝴蝶和黄蝴蝶在春风里哗哗啦啦地飞。挂好纸幡,剩下最后的仪式,就是给祖先磕头。这时大人脸上的表情便变的非常严肃,正在菜花地里撒欢的我们,像小鸡样被他们抓过来,摁在坟前的草地上跪下,待点燃的纸钱化为灰烬,父亲庄严地说一声,磕头。被大人脸上庄重的神情一渲染染,心情也便有了几分悲壮与沉痛。脑海里亲人陌生或亲切的音容笑貌,会突然和杜牧的诗句一起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然而,磕头时身体起落的瞬间,抬头看见的是野草覆盖的坟茔上哪些丛生的野花,低头看见的依然是脚下缤纷的野花---豌豆花一片紫、燕子草一片黄、蝎子草一片粉。当青草和野花手指一样拂过低垂的额头,一瞬间心中被诗句渲染出的凄惶,便荡然无存。感觉里仿佛不是在缅怀逝去的亲人,而是在对的春天的大地,进行一种最虔诚的膜拜。难怪故人要在清明节插柳踏青,走过严冬,谁又能拒绝生命中最绚烂的万紫千红呢?
多少年以后当我在一家图书馆,随手翻开《旧唐书》,看到这样一段话:“大历二年二月壬午,辛昆明踏青”。据此可见,清明踏青的习俗很早就开使流传开来。且不说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是怎样描绘了以汴京外汴河为背景的、清明节的热闹情景,单看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我们就知道,远古的清明节是是何等热闹繁华的盛况了:“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多么空前的盛况,将近半城的人倾巢而出,呼朋引伴,一路车马喧哗,驶向清明的山野,春游踏青。趋芳树,择园圃,喝美酒。放眼看去,春风和畅飘落梨花点点,如涤的绿柳丛中,婉转的流莺伴着笙歌,女眷们蛾眉婉转,笑靥如花。男士们斗酒猜拳,不亦乐乎。直玩到春天的太阳落下山头,一人手里折一把柳枝,才尽兴地向城中归去。
时光也如春水一样,一路漫流,一路花开,时光的路上我们也不经意地丢了许多东西,这些传统节日里的许多习俗,便像远古的画,经过岁月的风雨,已淡去了原有的底色。在季节的更替中,不经意的一抬头,突然看见草绿了、花开了。春天的纵深处清明近了。我的家乡一直延续着在清明这天扫墓上坟的仪式,却没有踏青的习俗,祖辈们生在农村,耕作在山野,日日和泥土为伴,他们倾其一生的时间为大地踩踏春天,当生命如一片落叶回归泥土,他们灵魂就被后辈儿孙安放在庄稼地里,生生死死都和草木连在了一起。
我想起一句富有金属质感、落地有声的词语“向死而生”。我们活着,我们爱着,我们珍惜着生命里每一个向死而生的春天。对生命的缅怀,便成了春天里最温暖、最热闹的盛典。 花心里的禅
站在桥头,远远地望过去,对岸河堤上的柳,已泛起一抹葱茏的绿意。那绿,眉睫似的,仿佛春天蓬勃的气象,全都藏在那对眉睫的后面,正在蓄势待发,只等春水盈满春天的双眼,使劲一眨巴,坡地、河谷、崖畔、滩涂就会哗地铺上春天的绿毯子,花朵就会像出嫁的新娘一样,接二连三地从阁楼里,顶着各色各样漂亮的盖头,扭着腰肢款款地走出来。望着水波似的绿,我脑海里突然涌出一句有关春天的词语,“桃红柳绿”。所谓桃红柳绿,也许是告诉人们,柳绿时节,桃花也该是绽放的一片绚烂了吧。一想起桃花,身心便如柳枝拂过一般,轻盈了许多。
所幸这几天阳光来得勤,像是为青草和花朵助阵似的。人走在阳光里,心就像被春水淘洗过一般,干净得纤尘不染,干净得蠢蠢欲动。总想在春天里做点什么。比如去看一看盛开的桃花。去做一次春天的远行。
出了城,沿着那条小径信步往前走去,心被桃花牵绊着,这个春天的午后便有了方向感。不觉来到了山脚下的那一片桃林里,举目望去,眼前的桃林却是一片岑寂。那些红红的花蕾却似嘟着小嘴,还在贪睡的孩子,两只白蝴蝶匆忙地从一棵树上飞到另一棵树上,仿佛是要把这些沉睡的花蕾叫醒。此时,阳光到了这里也仿佛成了花的棉被,那些红红的花蕾似把梦作得更香了。我心中不觉一阵怅然,心想今年立春早,按节气,也正是桃树开花时节,怕是这桃花也像妙龄的女子,尽管春有意,花却无心,不想过早地把心中的那扇门打开,把自己轻易地嫁与春风。
正想转身离去,一回头却发现桃园里有一个老人正在给树剪枝,忽然记起农谚里有“阳春不剪枝”的古训。正想开口老人却似看出了我心中的疑虑,他停下手中的剪刀笑着说,今年春早,雨水却来得不勤,这疯长的斜枝,看着花苞苞多,却会开出“谎花”来。
春天开出“谎花”,秋天就不会有果实。看着老人身后被修剪得疏密有致的桃树,我不觉心中一动,原来一株植物,想要在春天开出绚烂的花朵,单凭自然界阳光、雨水的布施,那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必须剪除繁杂的斜枝,真诚地面对泥土,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才能面对春天开出一树繁花。不辜负阳光的照耀、雨水的恩泽。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在广袤的大自然中,每一朵花的内心,都隐藏着无尽的禅机。行走在春天的路上,我们也正如一株桃树,要不停地为自己剪去多余的枝叉,学会放下,才能让沉重的心灵减去重负。即使没有雨水的滋润,只要心无旁骛,在该开花时节,一样能开出心中的万紫千红。在该结果的时候也一样能收获累累的果实。
[ 本帖最后由 肖娴 于 2011-3-13 21:06 编辑 ]
清明一到,景色便真正走向了春天的纵深。此时,该绿的草全绿了,该开的花全红了。大地像是蓄谋已久,刻意想要打翻春天的颜料瓶,绿底子上被一枝无形的画笔肆意地一涂染,这里一片红、那里一片白、这里一片紫、那里一片黄……所有的色彩潮水一样一路漫流着。抬眼望过去,山是山、树是树、花是花、草是草。春色行至清明,便是真正的万紫千红、春和景明了。
小时候一想到清明,脑海里出现的首先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一些苍劲的柏树。先祖的坟茔就映现在金黄的油菜花中间。仿佛那些逝去的祖先不是沉睡在冰冷的墓穴里,而是相聚在春天的最深处,依然在另一个世界里“把酒话桑麻”。在家乡的风俗里,清明节又称为鬼节,每逢清明这天,家家户户不管大人小孩,都要去给已故的亲人扫墓上坟。农谚里有句俚语,叫“有儿有女早上坟”。所以清明节为亲人扫墓上坟多在清明之前的前一两天。祭扫最重要的内容便是给每个坟茔上挂纸幡。纸幡分黄白两色。纸幡挂在坟前的迎春花枝条上,像白蝴蝶和黄蝴蝶在春风里哗哗啦啦地飞。挂好纸幡,剩下最后的仪式,就是给祖先磕头。这时大人脸上的表情便变的非常严肃,正在菜花地里撒欢的我们,像小鸡样被他们抓过来,摁在坟前的草地上跪下,待点燃的纸钱化为灰烬,父亲庄严地说一声,磕头。被大人脸上庄重的神情一渲染染,心情也便有了几分悲壮与沉痛。脑海里亲人陌生或亲切的音容笑貌,会突然和杜牧的诗句一起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然而,磕头时身体起落的瞬间,抬头看见的是野草覆盖的坟茔上哪些丛生的野花,低头看见的依然是脚下缤纷的野花---豌豆花一片紫、燕子草一片黄、蝎子草一片粉。当青草和野花手指一样拂过低垂的额头,一瞬间心中被诗句渲染出的凄惶,便荡然无存。感觉里仿佛不是在缅怀逝去的亲人,而是在对的春天的大地,进行一种最虔诚的膜拜。难怪故人要在清明节插柳踏青,走过严冬,谁又能拒绝生命中最绚烂的万紫千红呢?
多少年以后当我在一家图书馆,随手翻开《旧唐书》,看到这样一段话:“大历二年二月壬午,辛昆明踏青”。据此可见,清明踏青的习俗很早就开使流传开来。且不说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是怎样描绘了以汴京外汴河为背景的、清明节的热闹情景,单看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我们就知道,远古的清明节是是何等热闹繁华的盛况了:“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多么空前的盛况,将近半城的人倾巢而出,呼朋引伴,一路车马喧哗,驶向清明的山野,春游踏青。趋芳树,择园圃,喝美酒。放眼看去,春风和畅飘落梨花点点,如涤的绿柳丛中,婉转的流莺伴着笙歌,女眷们蛾眉婉转,笑靥如花。男士们斗酒猜拳,不亦乐乎。直玩到春天的太阳落下山头,一人手里折一把柳枝,才尽兴地向城中归去。
时光也如春水一样,一路漫流,一路花开,时光的路上我们也不经意地丢了许多东西,这些传统节日里的许多习俗,便像远古的画,经过岁月的风雨,已淡去了原有的底色。在季节的更替中,不经意的一抬头,突然看见草绿了、花开了。春天的纵深处清明近了。我的家乡一直延续着在清明这天扫墓上坟的仪式,却没有踏青的习俗,祖辈们生在农村,耕作在山野,日日和泥土为伴,他们倾其一生的时间为大地踩踏春天,当生命如一片落叶回归泥土,他们灵魂就被后辈儿孙安放在庄稼地里,生生死死都和草木连在了一起。
我想起一句富有金属质感、落地有声的词语“向死而生”。我们活着,我们爱着,我们珍惜着生命里每一个向死而生的春天。对生命的缅怀,便成了春天里最温暖、最热闹的盛典。 花心里的禅
站在桥头,远远地望过去,对岸河堤上的柳,已泛起一抹葱茏的绿意。那绿,眉睫似的,仿佛春天蓬勃的气象,全都藏在那对眉睫的后面,正在蓄势待发,只等春水盈满春天的双眼,使劲一眨巴,坡地、河谷、崖畔、滩涂就会哗地铺上春天的绿毯子,花朵就会像出嫁的新娘一样,接二连三地从阁楼里,顶着各色各样漂亮的盖头,扭着腰肢款款地走出来。望着水波似的绿,我脑海里突然涌出一句有关春天的词语,“桃红柳绿”。所谓桃红柳绿,也许是告诉人们,柳绿时节,桃花也该是绽放的一片绚烂了吧。一想起桃花,身心便如柳枝拂过一般,轻盈了许多。
所幸这几天阳光来得勤,像是为青草和花朵助阵似的。人走在阳光里,心就像被春水淘洗过一般,干净得纤尘不染,干净得蠢蠢欲动。总想在春天里做点什么。比如去看一看盛开的桃花。去做一次春天的远行。
出了城,沿着那条小径信步往前走去,心被桃花牵绊着,这个春天的午后便有了方向感。不觉来到了山脚下的那一片桃林里,举目望去,眼前的桃林却是一片岑寂。那些红红的花蕾却似嘟着小嘴,还在贪睡的孩子,两只白蝴蝶匆忙地从一棵树上飞到另一棵树上,仿佛是要把这些沉睡的花蕾叫醒。此时,阳光到了这里也仿佛成了花的棉被,那些红红的花蕾似把梦作得更香了。我心中不觉一阵怅然,心想今年立春早,按节气,也正是桃树开花时节,怕是这桃花也像妙龄的女子,尽管春有意,花却无心,不想过早地把心中的那扇门打开,把自己轻易地嫁与春风。
正想转身离去,一回头却发现桃园里有一个老人正在给树剪枝,忽然记起农谚里有“阳春不剪枝”的古训。正想开口老人却似看出了我心中的疑虑,他停下手中的剪刀笑着说,今年春早,雨水却来得不勤,这疯长的斜枝,看着花苞苞多,却会开出“谎花”来。
春天开出“谎花”,秋天就不会有果实。看着老人身后被修剪得疏密有致的桃树,我不觉心中一动,原来一株植物,想要在春天开出绚烂的花朵,单凭自然界阳光、雨水的布施,那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必须剪除繁杂的斜枝,真诚地面对泥土,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才能面对春天开出一树繁花。不辜负阳光的照耀、雨水的恩泽。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在广袤的大自然中,每一朵花的内心,都隐藏着无尽的禅机。行走在春天的路上,我们也正如一株桃树,要不停地为自己剪去多余的枝叉,学会放下,才能让沉重的心灵减去重负。即使没有雨水的滋润,只要心无旁骛,在该开花时节,一样能开出心中的万紫千红。在该结果的时候也一样能收获累累的果实。
[ 本帖最后由 肖娴 于 2011-3-13 21:06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