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三川读河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帝都山河


开篇语


      山水,是写在天地之间的文章。

      沧海横流的蛮荒时代,山脉、河流,原本只有纯粹的自然意义,但当它被人类的历史、文明长期浸染,就成了历史的山河、文化的山河、民俗风情的山河。

      有人说,所有发生的一切,都会记录在大地上。那么,矗立在大地上的山脉,流淌在大地上的河流,就成了承载历史的碑刻与册页。

      帝都洛阳,山河纵横,该有着怎样的万千气象?

      地表上是否原本没有山?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如无数只狂怒的雄狮,激荡冲撞,一旦发现罅隙,管什么海洋和陆地,便不由分说,以雷霆万钧之势喷薄而出,肆意流淌,凛然凝固。地壳的剧烈运动,板块的碰撞挤压,使得陆地或海洋沉降或隆起,几百万几千万几亿年的沧海桑田,塑造了地球表面近三分之一的地方无数或重峦叠嶂如波似涛,或异峰突起高插如云,或逶迤连绵莽莽苍苍的巨大不规则立体,人类叫它:山。

      山是熔岩的遗骸,但这遗骸万古不朽,在四季轮转与日月交替中神奇地重获生命,成为大地的筋骨。

      洛阳地处中原,但不能没有山,于是,八千万年前,莽莽苍苍的秦岭就兵分三路,以横扫八荒的磅礴之势滚滚而来,逶迤成崤山,蜿蜒成熊耳山,巍峨成伏牛山。从此,洛阳山川纵横,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南望伏牛。

      山是洛阳的幸运。苏州没有山,郑州没有山,开封也没有山,尽管这几座城市也作过几代都城,但大都偏安一隅,没有那种睥睨四海天下一统唯我独尊的帝都气象。而洛阳,因了“山河拱戴”,才“天成帝居”,为“王者之里”。

      山高则水长,河流是大地的血脉。

      江河万古流。

      一个地方,可以没有山,也可以没有土地,甚至还可以没有草木,但不能没有水。

      水,是生命的必需,而河流,这“大地在双乳间,或是肚脐下,安放的床”(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语)是水最常见的载体。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起源在大河之畔。

      (河流也是天地之间的贤哲,它蕴含着能给人类以启迪的智慧与思考。

      孔子至少有两次面对河流。一次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次是: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是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说了一番极富哲理的话。

      帕尔卡尔则说:“河川是流动的道路,把我们带到要去的地方。”)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可惜北魏之后,没有人再像郦道元那样,芒鞋竹杖,负笈千里,从一条河的源头走起,直到它的尽头。也没有痴情如徐霞客者,千山万水,壮游天下。

      洛阳古有“三川”之称,三川者何?伊河、洛河、黄河之谓也。其实,这三条河之外,还有涧河、瀍河、汝河、白河。

      洛阳的山脉,是秦岭浩浩荡荡蔓延而来的,而洛阳的河流,西来南下东去,纵横捭阖,跨越了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帝都洛阳,山河纵横,气象万千,每一座山,都是一本厚重的大书;每一条河,都是一首跌宕的史诗。诸君有意,请随我洛邑览山,三川读河,在自然、历史、文化中,领略洛阳山河特有的内涵与风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