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玩伴之殇(系列之四部华)

2021-12-23叙事散文李会和
部华那天夜里的风一定是疯了,丧了命一样从我们的身上卷了过去,捋得沟堰上已经枯黄的茅草和刺篷哀哀的叫,一阵紧似一阵,没个停息。友友、部华和我,蜷缩在沟底的草丛里,早就冻得瑟瑟发抖了,身子越来越像狗一样委顿着,却不敢弄出一丝动静。我们的眼睛,死……
  部华
  那天夜里的风一定是疯了,丧了命一样从我们的身上卷了过去,捋得沟堰上已经枯黄的茅草和刺篷哀哀的叫,一阵紧似一阵,没个停息。
  友友、部华和我,蜷缩在沟底的草丛里,早就冻得瑟瑟发抖了,身子越来越像狗一样委顿着,却不敢弄出一丝动静。我们的眼睛,死死盯着西边天际上死鱼眼般细碎苍白的月亮,等着那一丝亮光快点沉下去,盼着夜色完全黑下来。
  天还麻麻黑的时候,我们趟过了虞河。一场大西北风,渤海湾的海水泛着浪花卷了过来,虞河里的水一下子变得能没到脖颈子。深秋的水,让西北风搅得瓦凉,寒气一丝一丝的,能刺到骨头缝里去。风卷着浪花,呼啦啦掠过河滩上的铃铛草和黄茜草,一直滚到我们的脚下。陡然宽阔起的河水、狂虐的风声和渐渐黑下的四野,撩起我们身上单薄的衣服,把寒冷紧紧钉在我们一直瑟缩着的骨子里。
  “回去吧,冻死了!”我的嘴唇已经开始磕巴了。
  “回去就回去,部华,你妈X,这么大风,也叫我们出来偷棉花,想冻死我们啊?!”友友的牙也在打颤。
  “好容易跑出这么远,就这么回去?”部化的嘴唇也在抖擞着。
  回过身子,渐渐漫过来的夜色把苍茫的潍北平原裹了起来,在狂号的风声里模糊起来。
  “走吧,过河,一会儿摘起棉花来就不冷了。”部化开始脱衣服下水。
  凫水过了虞河,我们已经冻得说不出话,全身抖抖索索,费了好大的劲才穿好衣服。翻过低矮的河堤,前面就是一道深阔的水沟。还好,沟里没有水,沟上沟下被齐腰深的杂草遮得严严实实。趴在沟堰上,眼前就是潍北农场那片漫无边际的棉花地,远处有几点亮光,那是从看棉花的棚子里射出的灯光,再远处,更多的灯光透过夜色蔓延着,那里,是农场场部的所在。
  潍北一带,出名的去处是潍北靶场和潍北农场。
  每年秋天,拉练部队浩浩荡荡开进靶场,绿色的军车,绿色的炮车、绿色的帐篷、绿色的身影、蜘蛛网般纵横的电话线,把沉寂在杂草丛中的那块盐碱地唤醒,此后的日子里,靶场及靶场上的庄重、威严,会随着呼啸的炮声和震天的炮弹爆炸声,在那片寥廓的盐碱地上蔓延开来。没有阴雨和大风雪的天气里,这样的炮声和爆炸声,会在姥爷家村子北面的靶场上一直持续下去,直至年关临近。
  从姥爷家村子南头出来,顺丰产河向南下去十几里地,就是潍北农场了。潍北农场是外边的人这么叫的,而在当地,人们直观而简单的把潍北农场叫劳改队。与靶场不同,农场仿佛是在刻意用沉默和静寂掩饰自己的委琐和自卑,连那些苍郁的树木,平日里都静寂的有些阴森,大白天的,我们疯玩到那里的时候,也会感到密密实实的杂草和树丛中掩藏起来的那种阴森,甚至会有莫名的不安和恐惧。
  在潍北这块泛着碱花儿的漫无边际的盐碱地上,庄稼丰收成了人们的奢求,可怜巴巴的收成,把人们的饥饿在冬季里拉得漫长、难捱。那片苍茫的盐碱地,把农民的收获变得苦涩的同时,却以另一种形式给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种恩惠,那就是遍野的黄茜草红茜草。在我的记忆里,还嫩着的黄茜草红茜草的草尖被我们捋回家,成为所有人家日常饭桌上最普通最常见的菜肴。及至深秋,偌大的潍北平原上,你到处都可以看到抢收黄茜草红茜草种子的人群,那些小米粒大小褐色的种子,成为生活在这片盐碱地上的人们冬季唯一果腹忍耐饥饿的苦涩收获。当雪花覆盖那片盐碱地的时候,所有的人家,在漫长的冬季里,嚼着黑乎乎的黄茜草红茜草种子煳成的饼子,盼望着下一个春天的来临。当地人把黄茜草红茜草亲热地称呼为黄西菜红西菜,其中的蕴意,或许与那些饥饿的岁月紧紧连在了一起,在他们的心里,那些在盐碱地上一直张扬着自己生命的草,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粮和菜蔬。
  奇怪的是,潍北农场大片农田上的庄稼,却年年在静默中活活泼泼的生长、收获着,大穗的玉米,红透的高粱,雪白的棉花,滚圆的地瓜,把在押的劳改犯们内心各种心思变得丰满张扬起来,时刻勾扯着当地农民瞪大的眼珠子。当饥饿纠结着身躯的时候,潍北农场大片丰收的果实,开始勾引着当地人的眼神和行动,离村子最近的潍北农场二场和五场的那些农田,成了他们解决漫长冬季难捱的饥饿最直接的目标。每年的深秋,姥爷家的村子里会出现一群特殊的群体,在黑夜里悄然涌向二场或五场的大片农田,猎取着农场的玉米、高粱、地瓜和棉花,贫瘠的土地和饥饿,让他们很自觉地变成了黑夜里的窃贼。这些人,一直到我离开那个村庄,依然存在。
  二场的农田,在姥爷家村子的正南,五场的农田,则是在村子西边的虞河对岸。
  这个夜晚,我们趟过虞河,摸到了五场的棉田前,等待天黑后,会躲过看守棉田的犯人,去偷摘棉花。其实村里人都知道,每个夜晚,那些看守农田的即将刑满释放的犯人,也许是心里理解那个年代里饥饿对所有人的威胁,也许他们内心里自卑着自己的身份,对那些行动,他们似乎与村里人形成了默契,从来不会刻意去干预他们的行动。而村子里的人,也许是羞于自己行为的心虚,也许是不想给那些即将回家的犯人们带来麻烦,每次行动都会选择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所有人在农田里都刻意躲避着那些犯人,忙碌而又悄然有序地获取着自己的目标。这样心照不宣的秩序,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成为潍北那片盐碱地上温馨而又无奈的画面,而这些画面,被时代的雕刻刀深深嵌进走过那个岁月的每个人心里,无法磨灭。
  扑进那片棉田,把一簇簇雪白的棉花揪到手中的时候,那丝绵软,透过手心,一丝丝浸透到我们的心底,驱散着刚才透骨的寒冷。风忽然停了,黑黢黢的夜完完整整浸泡在静寂之中,我们的双手啄木鸟般飞快地在每株棉花上掠过,双手塞满棉团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我们没携带任何装棉花的工具!
  “脱裤子!”部华一边看着楞着的我们,一边把手中的棉花撇在地上,快速地褪下自己单薄的长裤。
  我和友友学着部华的样子,褪下裤子,在棉花丛中扯了几根柔韧的节箍草绑住裤脚,把裤子变成了简易的口袋。
  不远处闪着灯光的棚子里,间或有咳嗽的声音传出,一度让我们的动作停止下来,当觉察到那棚子及棚子里的咳嗽声不会给我们任何威胁的时候,我们的动作愈发快捷起来。很快,裤子做成的口袋已经装满我们摘下的棉团,我们又学着部华的样子,把脚伸进口袋,用力蹬踹,让口袋再次腾出一些空间。当我们把脚第二次伸进口袋的时候,场部的方向,准确的说,是关押犯人监狱的方向,忽然间警报长鸣,探照灯刺破静寂的夜空四处乱晃,蛇一般乱撞,清脆而纷乱的枪声,把这块本来就时时透着诡秘的土地,一下子扯动成了无边的恐惧、阴森。
  受惊的麻雀一般,在没过头顶的棉田里,监狱方向的纷乱,让我们倏然呆立在那里。第一个蹿出去的是部华,两条塞满棉花的裤腿一左一右搭在胸前,套在脖项上,被卡子夹住的兔子般蹦蹦跳跳一起一伏,顺着棉田的田垄,一溜烟不见了踪影。跟着部华的背影,我和友友拔脚就跑,甚至来不及抢起地上的裤子。
  一口气凫过虞河,我和友友瘫坐在河滩上,心似乎跳到了嗓子眼,此时的西北风又开始撕掠起来,寒冷让我们的身子一阵阵打颤,双腿撕心一样的痛,用手摸一把,黏糊糊的,凑到鼻尖闻闻,一股腥气,是血的味道,我们知道,一定是刚才被棉花秸秆剌伤的。
  “部华呢?”友友歪着头问我。
  “部华呢?”我歪着头问友友。
  一阵紧似一阵的风似乎把我们刚才慌乱的脑子吹得清醒起来,光着屁股的我们,从河滩上腾地站了起来,开始大喊起来。
  风还是紧了起来,友友和我的哭喊,被风声掩过,被裹挟着掠过枯黄的草尖迅疾漫过虞河的河面,在翻腾的浪花里渐渐消于无形。
  惊惧、焦急和无助,让我和友友在那条河道里茫然无措,当感觉那些惊惧焦急无助像越来越大的西北风一样裹挟着我们的时候,我们只有选择逃离。
  半夜的时候,我们和村里的人在离我们下河不远的地方找到了部华。那条裤子做成的口袋还紧紧地套在他的脖子上,仰面朝上的他,漂浮在泛着浪花的水面上,双手紧紧抓着两条裤腿,任人分都分不开,光秃秃细瘦的两条腿,被虞河的水冻得发青,他的头努力的向上挣着,却被那袋经了水的浸泡的棉花死死地拽向河底。
  我至今忘不了部华那双瞪大的双眼,我也至今猜不透那双紧紧盯着夜空的眼睛里包含的是什么,我一直在想,在被河水吞没的最后时刻,他想到的一定是那些棉花,或者是那些棉花絮成的棉衣的温暖,不然,他一定会扔掉那些棉花,他也不会被淹死,因为,他在我们几个里面,是水性最好的。
  那个夜晚,五场监狱出现了监狱建起来后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犯人越狱情况,就是这第一次,打破了那个夜晚监狱固有的沉寂,瞬间的纷乱惊扰了多年保持的那种因饥饿和贫瘠形成的秩序的同时,把一个十三岁的生命丢在了与秩序无关的虞河里。
  如今那条虞河依然在流淌着,五场的监狱也依然杵在那里,那些草丛和树林,也还是在静寂中透着一丝丝的阴森,而那些农田,却早已变成了一方一方的盐田,无边无际。
  我的腿上,至今残留着那些棉花秸秆划出的伤痕,轻轻抚摸那些纵横的伤痕时,还会感到隐隐作痛,大西北风狂号的夜里,那种痛更是刀刻一般。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