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遮蔽与突围 盛文强
2021-12-23抒情散文高迎春
散文的遮蔽与突围
——山东省作协高研班发言 盛文强散文是什么?按照通行的经典教材或词典的解释,散文是小说、戏剧、诗歌以外的文学作品,也就是说,散文概念的界定是建立在否定的基础上,暧昧不清的原初身份或许昭示了散文的坎坷命运。作为地方晚报的副……
散文的遮蔽与突围
——山东省作协高研班发言 盛文强
散文是什么?按照通行的经典教材或词典的解释,散文是小说、戏剧、诗歌以外的文学作品,也就是说,散文概念的界定是建立在否定的基础上,暧昧不清的原初身份或许昭示了散文的坎坷命运。作为地方晚报的副刊编辑,我也接触了大量的作者来稿,无非是写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当下散文给人的第一反应是门槛太低。公务员、家庭妇女、教师、学生、职员,他们都兴高采烈地来客串一回,还有网民们随手敲下的网络心情文字,都自我标榜为散文,它们以强大的合力谋杀了散文。如果你站出来说不是散文,马上会遭到强有力的反击:散文不是你们家的,散文不是你们的专利,你能写我为什么就不能写?在民主社会,我们不敢轻易否定任何一个人,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群众民主意识和权利的空前提高,忧的是价值标准的混乱,标准亟需重新建立。而眼下我们看到的是,普通群众对作品的判断标准丧失殆尽,在花花绿绿报纸和时尚刊物的助力下,在书商的叫卖下,普通读者甚至作者眼花缭乱,信,还是不信?电视上说的难道会错吗?报纸上白纸黑字,难道会错吗?现代传媒使种种不怀好意的遮蔽如虎添翼,这是老一辈作没有遇到的问题。
一位民间画师,曾长期流落在民间,后来以擅长画领袖像著称一时,乃至受邀参加国庆观礼,他后来著文记录此事,并在结尾处感叹道:这真是文艺最繁荣的年代啊!而我们看到文中提到的时间是1970年,不禁会哑然失笑,那恰恰是文艺最凋敝的年代,十亿人民只有八个样板戏。一己的兴衰际遇,却足以遮蔽真像。当然,老画家的赞美是由衷的,历史局限性在他这里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我遇到他时,他把忠诚和感恩向我传递,在我们的时代,我们是否也有同样可笑的历史局限?它是什么?我们被经历的历史左右,或者受惠于历史,陷入时代的纠葛,被某种观念或情结左右。
一个人靠自己本身的智慧抵达真相是最难的。在散文的界定和具体实践上,我们受到多重遮蔽:比如教育的遮蔽、市场的遮蔽、地域的遮蔽。这其中,教育的遮蔽威力最为生猛,也造成了我们对散文的根深蒂固的误解。“形散神不散”的黄金定律,主题先行的作文教学,比喻排比拟人等黄金法则,框住了多少人。很多人在阅读纯文艺作品尤其是现代派作品时,普遍的一种说法是:“看不懂。”为什么看不懂?因为我们在按照教育的方式方法去总结文章的宏大意义,冠冕堂皇的中心思想。写景状物的,就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写古建筑的,就是表达了对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的赞美,找到这些宏大的主流意识形态,就算是读懂了,正经的艺术作品里,怎会有这些虚假的政治辞令呢?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主流意识形态,多年的训练已经形成条件反射,看到文章,我们的全部思维都飞奔向冠冕堂皇的宏大意义,这固然是一个公民的本分,却不是一个写作者应该做的。钟鸣的散文《旁观者》一百多万字,上中下三卷本,有人或许会说:这怎么能是散文呢?这又是教育的遮蔽在作怪。我们在教材上接触的散文多是短小精悍、千字左右的,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形态是合法的存在,但不为我们所知,故而它是被遮蔽的。我们不知道的,并非不存在的。有一次我谈到散文可以虚构,并因此和一位教育工作者产生了争论,按他的意思,散文必须写真情实感,这不是他的想法,还是教育在作怪。一些理念,和我们的思想总是不合拍,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其实我们的思维方式已经不是我们自己的了。打破这个瓶颈,不单靠智慧,也需要大量的阅读和训练。教育是整齐划一的活动,然而艺术的道理和科学的道理不一样。长乘以宽等于面积,我们掌握这条公式,就可以出去丈量土地,然而艺术的道理说出来却不是人人都能理解。于是教育在找一种易于操作的普及的方式,艺术学科亦复如是。习惯于听从说教的我们也开始对别人说教,我们自己在哪里?此外,市场的价值标准也在左右着我们的判断力。书店里摆在显眼位置的书,报纸上连篇累牍介绍的书,往往是需要警惕的书。作为写作者,不能把自己的阅读标准降到普通读者的层面,我们不但要做有难度的写作,还需要有难度的阅读。
在层层遮蔽下,我们如何阅读?教育部指定的所谓名著,还有市场上铺天盖地的通俗读物,这些书,课堂上老师在推荐,书店里被摆在显要位置,报纸、电视都在宣传,个体的判断力瞬间便灰飞烟灭。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别的途径吗?如何去寻找,成了一道尴尬的难题。缺少阅读,精神背景缺失,是难以弥补的创痛。社会对作家的要求往往是一种道德要求,而非审美要求。譬如要求作家成为时代代言人,成为大合唱的领唱者,这些都不是作家的职责。精神背景的建立,首先需要确立写作的主体意识,形成自觉的写作意识。我们常看到,很多写作者为报刊而写,报刊需要什么,他就写什么,系统内部有什么征文,他马上就写,说到底,这些都不是有主体意识的写作,写来写去丧失了自我。然后是写作的根性和谱系。一个人不能总靠才情写作。说到这里,我忽然有一个建议,在座的诸君,每人推荐几本对自己创作有过帮助的好书,写下书名、作者和推荐理由,大家汇总一下,就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2008年底我开始长篇散文《半岛手记》的写作,以童年时期在胶东半岛的生活为基础,以迥然有异于体制散文的语言和方式,融合了神话传说、历史考据、风俗习惯,以及绵密的诗歌意象,把半岛人作为一个部族来写,他们长期在海洋的亚环境中,自有其相对独立的心灵史,与农业文明差异明显。当然也不乏“偏颇”的价值观。我甚至认为早年间的半岛生活,和我离开半岛以后的生活是一一映射的关系,看到渔民的上衣口袋里杂乱揣着火机、烟卷、海螺、竹梭,毫不相干的东西放在一起,就不难理解以后遇到的荒诞境遇和人生的悖谬,看到船老大都来请父亲入伙,只因为我们有一位祖先在传说中成了水神,他常搭救自家的子孙,船老大总是希望安全的,回忆到这里,就不难理解离开半岛以后所遇到的靠祖宗吃饭的普遍现象,“没有什么是可以惊愕的了”(胡塞尔语)。八十年代出生的人,面临着与父辈们不同的尴尬境遇,与人们印象中的叛逆、娇生惯养、不负责任相左,他们也有新的困境,譬如就业、房价等。《半岛手记》的写作,是把现实和历史的揭示化为结合着自我审视的反讽和见证的叙述,它不指向宏大叙事和公共语境,而是把时代的阵痛和悖谬化为深刻的个人经历,于是自然法则与秩序形成了一套自圆其说的环形结构,长久以来的体制蒙蔽在这里轰然塌陷。《半岛手记》是认识世界的个人谱系。
刚才说到,在《衣冠冢》里,我写到一个遇到海难的先祖,他在民间传说中变成了本地的水神。当我的船浮在海上时,总会感到他在水底仰头望着我的船,他的目光穿越了层层的鱼群,阳光照透水底,不时有鱼影在他脸上闪过。我心头一阵微温,从此再也不用看老天的脸色。在《李状元村》中写到几百年前的一个学童在海边吃了一只巨型的海螺,不料这是一只神螺,这个孩子从此聪明伶俐,过目不忘,并一举考上了状元。李状元进京后,他家祖宅忽然冒出了无数海螺,像毒蛇一样嘶嘶鸣叫,第二天海螺退去了,院子里的梧桐树却枯死了,一个月后,京城传来了李状元被贬岭南的消息。去我的老家,不会找到衣冠冢,也不会找到李状元村,这两个故事都是不存在的,它们所带来的愤怒和荒诞却是真实的。山东的作家道德感深重,总认为在散文中虚构就是有愧于良心,艺术的真实有别于生活的真实,这与道德无关。
除了职业作家,写作者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人以工作的身份介入到写作活动中来,时时不忘体制身份,充斥着大话空话,还有体制身份的洋洋自得,我们在观察问题的角度上,在对细节的把握和处理上,会不会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会不会戴上一副职业的眼镜来看问题?我接触过几位教育工作者,喜欢把教育学生的方式拿到家庭里来,教育妻子,教育孩子,教育老人,结果适得其反,闹得家庭不睦,其实他也是入戏太深。写作有写作的规律,不能混为一谈。第二种人以一个优秀的写作者的身份,在体制内谋食,以他的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和语言上带来的优越感,在工作上与周围人高的关系极度紧张。工作之外找到支撑点。写作上的优越感不要带到工作上,这和工作当然也是两码事。写作者应该把自己分成两个人,我们需要有这种“分身法”,佩索阿、卡夫卡,都是使用“分身法”的高手。写一篇文章、发表一篇文章,在当下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没有必要自我膨胀。我在报社工作,我的工作貌似和写作有关,在外行人看来,都是字嘛,正如杜鹃和杜鹃,看似一回事,实际上一个是鸟,一个是花,完全不同的范畴,没有任何关系。同事们很少知道我写作,写作是卑微的事情,是个人的活动,不像唱歌跳舞一样可供现场观瞻,而且在这样的年代,暴露自己的写作者身份,有时不但不会有荣光,反倒会自取其辱。一个人拿着自己的作品到处炫耀,地方小报上发个豆腐块也要搞得近人皆知,那么,他所自我标榜的写作者身份是可疑的,是站不住脚的。
无可否认,我们所处的年代是最适合写作的年代,没有来自上层建筑的压力,却意外出现了更多的自我放弃。放弃写作的一个有力理由是时间。宣称时间不够用,还是因为不够热爱,热爱到了一定程度,连吃饭和睡觉都可以忘记。写作不得法,长久不得发表,这时写作容易沦为茶余饭后的消遣,坚持固然可贵,重要的是做有效的坚持。现在,剩下的唯一一个借口可能就是贫穷。常有人自称穷得吃不上饭,有老婆孩子需要挣钱养,这和写作有什么关系吗?人一写作就会变穷吗?写作和经济的虚妄的对立关系,是来自写作群体外部的一种强加的妖魔化,再者,一个作家难道只有吃着燕窝鱼翅,住着花园别墅才能写作吗?
(11月28日,根据录音整理)
一位民间画师,曾长期流落在民间,后来以擅长画领袖像著称一时,乃至受邀参加国庆观礼,他后来著文记录此事,并在结尾处感叹道:这真是文艺最繁荣的年代啊!而我们看到文中提到的时间是1970年,不禁会哑然失笑,那恰恰是文艺最凋敝的年代,十亿人民只有八个样板戏。一己的兴衰际遇,却足以遮蔽真像。当然,老画家的赞美是由衷的,历史局限性在他这里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我遇到他时,他把忠诚和感恩向我传递,在我们的时代,我们是否也有同样可笑的历史局限?它是什么?我们被经历的历史左右,或者受惠于历史,陷入时代的纠葛,被某种观念或情结左右。
一个人靠自己本身的智慧抵达真相是最难的。在散文的界定和具体实践上,我们受到多重遮蔽:比如教育的遮蔽、市场的遮蔽、地域的遮蔽。这其中,教育的遮蔽威力最为生猛,也造成了我们对散文的根深蒂固的误解。“形散神不散”的黄金定律,主题先行的作文教学,比喻排比拟人等黄金法则,框住了多少人。很多人在阅读纯文艺作品尤其是现代派作品时,普遍的一种说法是:“看不懂。”为什么看不懂?因为我们在按照教育的方式方法去总结文章的宏大意义,冠冕堂皇的中心思想。写景状物的,就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写古建筑的,就是表达了对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的赞美,找到这些宏大的主流意识形态,就算是读懂了,正经的艺术作品里,怎会有这些虚假的政治辞令呢?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主流意识形态,多年的训练已经形成条件反射,看到文章,我们的全部思维都飞奔向冠冕堂皇的宏大意义,这固然是一个公民的本分,却不是一个写作者应该做的。钟鸣的散文《旁观者》一百多万字,上中下三卷本,有人或许会说:这怎么能是散文呢?这又是教育的遮蔽在作怪。我们在教材上接触的散文多是短小精悍、千字左右的,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形态是合法的存在,但不为我们所知,故而它是被遮蔽的。我们不知道的,并非不存在的。有一次我谈到散文可以虚构,并因此和一位教育工作者产生了争论,按他的意思,散文必须写真情实感,这不是他的想法,还是教育在作怪。一些理念,和我们的思想总是不合拍,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其实我们的思维方式已经不是我们自己的了。打破这个瓶颈,不单靠智慧,也需要大量的阅读和训练。教育是整齐划一的活动,然而艺术的道理和科学的道理不一样。长乘以宽等于面积,我们掌握这条公式,就可以出去丈量土地,然而艺术的道理说出来却不是人人都能理解。于是教育在找一种易于操作的普及的方式,艺术学科亦复如是。习惯于听从说教的我们也开始对别人说教,我们自己在哪里?此外,市场的价值标准也在左右着我们的判断力。书店里摆在显眼位置的书,报纸上连篇累牍介绍的书,往往是需要警惕的书。作为写作者,不能把自己的阅读标准降到普通读者的层面,我们不但要做有难度的写作,还需要有难度的阅读。
在层层遮蔽下,我们如何阅读?教育部指定的所谓名著,还有市场上铺天盖地的通俗读物,这些书,课堂上老师在推荐,书店里被摆在显要位置,报纸、电视都在宣传,个体的判断力瞬间便灰飞烟灭。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别的途径吗?如何去寻找,成了一道尴尬的难题。缺少阅读,精神背景缺失,是难以弥补的创痛。社会对作家的要求往往是一种道德要求,而非审美要求。譬如要求作家成为时代代言人,成为大合唱的领唱者,这些都不是作家的职责。精神背景的建立,首先需要确立写作的主体意识,形成自觉的写作意识。我们常看到,很多写作者为报刊而写,报刊需要什么,他就写什么,系统内部有什么征文,他马上就写,说到底,这些都不是有主体意识的写作,写来写去丧失了自我。然后是写作的根性和谱系。一个人不能总靠才情写作。说到这里,我忽然有一个建议,在座的诸君,每人推荐几本对自己创作有过帮助的好书,写下书名、作者和推荐理由,大家汇总一下,就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2008年底我开始长篇散文《半岛手记》的写作,以童年时期在胶东半岛的生活为基础,以迥然有异于体制散文的语言和方式,融合了神话传说、历史考据、风俗习惯,以及绵密的诗歌意象,把半岛人作为一个部族来写,他们长期在海洋的亚环境中,自有其相对独立的心灵史,与农业文明差异明显。当然也不乏“偏颇”的价值观。我甚至认为早年间的半岛生活,和我离开半岛以后的生活是一一映射的关系,看到渔民的上衣口袋里杂乱揣着火机、烟卷、海螺、竹梭,毫不相干的东西放在一起,就不难理解以后遇到的荒诞境遇和人生的悖谬,看到船老大都来请父亲入伙,只因为我们有一位祖先在传说中成了水神,他常搭救自家的子孙,船老大总是希望安全的,回忆到这里,就不难理解离开半岛以后所遇到的靠祖宗吃饭的普遍现象,“没有什么是可以惊愕的了”(胡塞尔语)。八十年代出生的人,面临着与父辈们不同的尴尬境遇,与人们印象中的叛逆、娇生惯养、不负责任相左,他们也有新的困境,譬如就业、房价等。《半岛手记》的写作,是把现实和历史的揭示化为结合着自我审视的反讽和见证的叙述,它不指向宏大叙事和公共语境,而是把时代的阵痛和悖谬化为深刻的个人经历,于是自然法则与秩序形成了一套自圆其说的环形结构,长久以来的体制蒙蔽在这里轰然塌陷。《半岛手记》是认识世界的个人谱系。
刚才说到,在《衣冠冢》里,我写到一个遇到海难的先祖,他在民间传说中变成了本地的水神。当我的船浮在海上时,总会感到他在水底仰头望着我的船,他的目光穿越了层层的鱼群,阳光照透水底,不时有鱼影在他脸上闪过。我心头一阵微温,从此再也不用看老天的脸色。在《李状元村》中写到几百年前的一个学童在海边吃了一只巨型的海螺,不料这是一只神螺,这个孩子从此聪明伶俐,过目不忘,并一举考上了状元。李状元进京后,他家祖宅忽然冒出了无数海螺,像毒蛇一样嘶嘶鸣叫,第二天海螺退去了,院子里的梧桐树却枯死了,一个月后,京城传来了李状元被贬岭南的消息。去我的老家,不会找到衣冠冢,也不会找到李状元村,这两个故事都是不存在的,它们所带来的愤怒和荒诞却是真实的。山东的作家道德感深重,总认为在散文中虚构就是有愧于良心,艺术的真实有别于生活的真实,这与道德无关。
除了职业作家,写作者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人以工作的身份介入到写作活动中来,时时不忘体制身份,充斥着大话空话,还有体制身份的洋洋自得,我们在观察问题的角度上,在对细节的把握和处理上,会不会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会不会戴上一副职业的眼镜来看问题?我接触过几位教育工作者,喜欢把教育学生的方式拿到家庭里来,教育妻子,教育孩子,教育老人,结果适得其反,闹得家庭不睦,其实他也是入戏太深。写作有写作的规律,不能混为一谈。第二种人以一个优秀的写作者的身份,在体制内谋食,以他的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和语言上带来的优越感,在工作上与周围人高的关系极度紧张。工作之外找到支撑点。写作上的优越感不要带到工作上,这和工作当然也是两码事。写作者应该把自己分成两个人,我们需要有这种“分身法”,佩索阿、卡夫卡,都是使用“分身法”的高手。写一篇文章、发表一篇文章,在当下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没有必要自我膨胀。我在报社工作,我的工作貌似和写作有关,在外行人看来,都是字嘛,正如杜鹃和杜鹃,看似一回事,实际上一个是鸟,一个是花,完全不同的范畴,没有任何关系。同事们很少知道我写作,写作是卑微的事情,是个人的活动,不像唱歌跳舞一样可供现场观瞻,而且在这样的年代,暴露自己的写作者身份,有时不但不会有荣光,反倒会自取其辱。一个人拿着自己的作品到处炫耀,地方小报上发个豆腐块也要搞得近人皆知,那么,他所自我标榜的写作者身份是可疑的,是站不住脚的。
无可否认,我们所处的年代是最适合写作的年代,没有来自上层建筑的压力,却意外出现了更多的自我放弃。放弃写作的一个有力理由是时间。宣称时间不够用,还是因为不够热爱,热爱到了一定程度,连吃饭和睡觉都可以忘记。写作不得法,长久不得发表,这时写作容易沦为茶余饭后的消遣,坚持固然可贵,重要的是做有效的坚持。现在,剩下的唯一一个借口可能就是贫穷。常有人自称穷得吃不上饭,有老婆孩子需要挣钱养,这和写作有什么关系吗?人一写作就会变穷吗?写作和经济的虚妄的对立关系,是来自写作群体外部的一种强加的妖魔化,再者,一个作家难道只有吃着燕窝鱼翅,住着花园别墅才能写作吗?
(11月28日,根据录音整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