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写在青年节的第二天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昨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青年节。这是一个模糊的节日,因为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献中,关于青年的年龄界定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中,青年是指16-45周岁阶段的人群,而在中国共青团的规定中青年却是指14-28周岁阶段的人群。把这两者相比较,最小年龄界定相差2岁,而最大年龄界定相差17岁。17岁是什么概念?相当于青年与青年之间还隔着另一个青年,相当于一个人重生,然后读书读至高二——如果不留级并且7岁就上小学一年级的话。然而,这只是最高与最高的年龄界定之间的比较,最低与最低的年龄界定之间的比较。如果将最高与最低的年龄界定相比较,还会得到一个更大的值:31岁。也就是说,一个女人31岁产子,那么她们母子还有机会一起过青年节。

关于青年的定义,模糊化或者朦胧化是有必要的。这样能产生美。在这个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社会,我们太需要这一种美了。这一种美,让我们有“我们都年轻”的诗意效果。年轻可以奋发向上、撸起袖子继续干,年轻可以天真而烂漫、放松而愉快,年轻可以来得及犯错、来得及改正……年轻真的太好了,多少人爱慕年轻啊。将青年的年龄界限模糊化无疑让年轻的范围更广泛了。而且这种模糊性还会蔓延到界限之外。我曾遇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见一个四十多的人自称年轻人,他发出感叹:如果你还算年轻,那我也不老啊。这一幕老人瞬间年轻了。这一幕是珍贵的一幕,它说明了年轻是可以相互感染的,相互传播的,它说明了“人人年轻”具有了可能性,并非是一句空话。

与之相反,如果关于青年的年龄界定被一个铁板钉钉的定义所取代,被一个毫无生气、毫无诗意的的定义所取代,“年轻”就会被牢牢禁锢。这对界限之外的中年人、老年人来说,那显得太残酷了。并不是说人步入中年、老年不好,而是中年、老年纵然有着阅历更丰富、心智更成熟等优点,但也难免需要年轻一回,谁不想年轻呢?换一句话说,谁想老呢?恐怕大多数人都不想老。所谓成长其实就是一步步逼近死亡的过程。我们没有办法让日子暂停,太阳一起一落一天就过去了,小草一枯一黄一年就过去了,眼睛一睁一闭或许一辈子就过去了。我们活着,不断地获得,同时也难免不断地失去。唐人王贞白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一句话值得玩味的地方在于,视角放近一点是告诉人们应该抓紧时间做事,而视角放远一点其实是告诉人们应该珍惜生命。做事与生命有一定的关系,但后者无疑对人更具有冲击力,因为这世界没有谁青春永驻,没有谁长生不老。还是年轻好。年轻相当于生命的逗号,在打上句号之前,生命的篇章将有无限的可能性。

写于2017-5-5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