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漫谈:候人兮猗,女娇

2021-12-23叙事散文李修玲
漫谈:候人兮猗,女娇最初的情歌女娇是那个因了治水而成名的大禹的妻子。起初的大禹并没有多大名气,而是继了父亲鲧未完成的事业,风里来雨里去。鲁迅在《理水》里描写的大禹俨然就是一个丐帮老大,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面貌黑瘦”,“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
   漫谈:候人兮猗,女娇
   最初的情歌
  女娇是那个因了治水而成名的大禹的妻子。
  起初的大禹并没有多大名气,而是继了父亲鲧未完成的事业,风里来雨里去。鲁迅在《理水》里描写的大禹俨然就是一个丐帮老大,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面貌黑瘦”,“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他甚至不将那些水利专家放在眼里,在治水方法到底是湮还是导上,大禹也是很有个性的:“非导不可!”
  那时的女娇正是一个情窦初开的美少女。她是涂山氏首领的女儿,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与正忙着治水的大禹不期而遇,两人一见钟情。其实那时的大禹已经三十来岁了,用现在的话说,因忙于工作而尚未成家。这就为女娇留下了大大的念想,于是乎这个纯真无瑕的女子便开始了她生命中的第一轮漫长等待。
  热恋是能够激发人的无限潜能的。比如许多诗人总是在平凡的文字里,寻觅出闪光的句子,让另一些想说却苦于无法表达的人看一眼便心有灵犀。而女娇所在的那个时期通讯并不发达,文字也大多都是甲骨文。因此女娇找不到邮差,她传达爱情的方式也很原始,那就是站在高高的山坡上,反反复复喊出的就是那么一句话:候人兮猗!
  候人兮猗。就是这么简单,这句话翻译成现代语就是“等人的啊……等人喽……”
  一个女子对爱情的期待,就在这样的含蓄又直白,浪漫又深情的呼唤里,被过往的行人传递着(这让我想起《苏三起解》),直到有一天传到大禹的耳朵里。
  后人总结说:这就是史上最早的情歌,也是最早的民歌雏形。
  而女娇,也可谓是历史上最早的美女情诗作家。
  然而我要说:一个“兮”字,一声惊叹,这难道不是最原始的“骚”体吗?
  终于,大禹来到了女娇的身边。能不来吗?那么漂亮的女子,那么有社会背景的家世——这里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大禹所在的时期还是母系氏族社会,如果他能娶女娇为妻,就意味着他将是涂氏家族的接班人,当然,他们的儿子也将会随着这种风俗改姓涂氏。
  女娇如愿以偿地做了大禹的妻子,这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是多么幸福自豪的一件事啊。
  只可惜他们只在一起度过生命中最甜蜜的四天,大禹就不得不离开新婚中的妻子,继续去治他的水。他不能多作停留,他的父亲因没治好水,就被舜治了罪,最后贬死在羽山。大禹还不想如他父亲那样死于非命。
  我们想像一个女人依依不舍送郎上路的情景:千言万语,尽在挥手之间,泪水不知何已溢满双眼。所有离别的话儿,尽此在离别的那一刻哽咽着,她已泣不成声……
  据说大禹因了治水再次经过家门的时候,他们的儿子正呱呱堕地,他听到儿子的哭声,咬咬呀硬着心肠离开了;第三次经过家门的时候,他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被他的妻女抱在怀里,朝他挥动着小手。大禹也向妻子与儿子挥了挥手,表示看到他们了,但他终于没能停下来,他要赶着去治水……
  这就是一再被后人传颂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美谈。
   美丽的传说
  这样的事情,如果搁在现今社会,或许已经有人在猜测了:十三年都不曾回家,就连三过家门都不进去看看,大禹是不是有外遇了啊。
  细想一个经常在外闯荡的男人,没有红颜知己也是说不过去的。大禹毕竟是人,而不是神。在那些没日没夜的治水生涯中,人们总是要将他神话,仿佛他就是一个自虐狂:除了治水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儿女情长。其实不然,他的身边,依然还是不缺美女的。因此,我们的视线里就出现了一个很会讨人喜欢的人儿,那就是被大家熟悉的“巫山神女”,一个叫瑶姬的女子。
  据传,瑶姬是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自小就聪慧美丽,且心地善良。她天性活泼开朗,耐不住天宫寂寞,经常偷偷下凡人间。王母拿她没办法,也曾经将她许配东海龙王,但她不同意,出了龙宫来到巫山地界,于是碰到了正治水的大禹。
  俗话说:美女爱英雄。此时的大禹,在人们心目中也算是英雄了。据说他所经之处,诸路神人都要出来帮着他治水。说有一个叫河伯的河神听说大禹治水不易,就帮他画出了一幅河图。河伯不认识大禹,看见一个年轻后生走来,便问: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那人一听,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罢不由分说搭箭就射中了河伯的左眼。原来那人竟是后羿。后羿跟河伯是情敌。河伯的妻子宓妃,也就是小名叫嫦娥的,后来改嫁了后羿。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当时的后羿一箭就将河伯给射死了,河伯死后不甘心,又成为吴承恩笔下那个一再对嫦娥进行骚扰的猪首人身的家伙猪八戒……
  那时的神话真多,多得令人眼花缭乱。而神话就如现在人们口中说的“瞎话”,常常是违背现实的,虽然谎言也有善意跟恶意之分。为什么要将谎言当成神话来说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神话更容易打动人,也容易掩人耳目。因此,当你将原本就是一件不易被人接受的事情当成神话来说的时候,就显得理直气壮,甚至让别人没有反驳的余地——你竟然不相信神么?岂有此理!
  因此,这里的瑶姬,在与大禹相遇并相爱后,不管是大禹或是后人当然也是要编一个神话的,以便蒙骗女娇或更多对大禹有敬仰之心的世人。他们将瑶姬编成一个跟大禹有知遇之恩的女神,而且这神女还不止一个,还有与瑶姬一起下凡的十二姐妹,就是后来与瑶姬一起化成的巫山神女十二峰。
  而瑶姬送与大禹的定情物也被演绎成了神书,叫《黄绫宝卷》,也有说是《红宝书》,或《丹玉之书》。总之不管是什么书,都是非同寻常的,人们说这书能帮大禹治水,而且成效显著。
  更有史学家考证说,瑶姬与大禹是同乡——都是四川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嘛,两人应该是有话说的,他跟她诉说治水期间所遭遇的苦,她给予她少女该有的无限柔情与温暖,于是,两人钻木取火相依相偎,以至于将一场爱情演绎得难分难舍。
  有后人将瑶姬的形像描述得很风情,说战国时的楚怀王游高唐时,梦见与女神相遇。楚大夫宋玉还拿这件事作了《高唐赋》与《神女赋》,追述其中细节,标榜神女是“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而楚怀王沾上神气后也立时与众不同起来,人们越看他越像“真命天子”,连神女都要对他自荐枕席,可见他是如何的了不得……此后神女的故事越发地被人引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由此而发吧。
  但生活中的“神女”瑶姬并不是人们想像的那么风流。相反她却是一个悲情女子。史书上说她“未行而亡”,也就是说她未曾出嫁就死了。这话当然是有来由的,因为大禹是有家的,瑶姬既然将定情之类的宝书送给他,就意味着对他心有所属,也就是说,大禹是她惟一看好的夫婿。
  既然看好,却又不能嫁,她当然就只能是待字闺中“未行而亡”了,尽管她心里是多么想要嫁给大禹,虽然那时的大禹已经有了妻子。
   归去来兮
  候人兮猗!在一声声的呼唤里,大禹终于还是回来了。
  而大禹的归来,就意味着他与那个“巫山神女”瑶姬的恋情,终将成为一个美丽的传说。许多年后,在我们可以畅谈爱情的年代,有一个叫舒婷的诗人,在游巫山时,写下这样一首穿越心灵的浪漫情诗: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或许有人会问,大禹三过家门不入,说明他已是铁了心的不愿面对曾经的妻子,可为什么又不能成全瑶姬呢?
  这事还要归结于一场政治。事实上,大禹对女娇不可谓很爱,也不可谓不爱。要知道他们相识的时候,大禹正处于人生低谷,女娇义无反顾嫁与他,他当然是很感动的。但感动并不代表爱情,他之所以要娶女娇,更重要的是娶她身后强大的社会背景。
  细观大禹治水,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工作狂,他之所以这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面对舜交给他的使命,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事业成功自是不必言说,如果失败呢?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他父亲一样,死路一条。
  没有人愿意等死的。大禹也是一个吃五谷杂粮的凡人,他不甘心任人宰割的,虽然在后来的日子里治水成功。但那种屈辱,还有父亲被杀的仇恨,难道就真的忘了吗?他没有!任何一个正常人,对于杀父之仇,都不会无动于衷的。
  于是,就出现了后来的政权转移。舜死后,本该由舜的儿子商均继位,但天下的诸侯却都离开商均,而去朝禹。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大禹治水得民心之外,更重要的,是与大禹身后强大的涂氏家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仅凭他治水的手足,人们敢听从他的号令吗?
  一个干大事的人,在面对权力与红颜的时候,该怎么选择呢?
  大禹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这就是夺了政权的大禹为什么要将诸侯会盟大会地址选在女娇的家乡涂山的原因,他要感激对他有过重大帮助的涂氏家族。
  然后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大禹变熊的故事。
  后人编撰说大禹与女娇婚后四天外出治水时,女娇也追随而去以便照顾大禹的饮食起居。大禹便与女娇约定,听见鼓声就来送饭,鼓不响勿来。可是有一天,一块山石落下,偏巧就落在鼓上。女娇闻鼓声前来,却看见自己的丈夫化作一头巨大的黑熊,一爪操钎,一爪执斧地开凿轩辕山……女娇吓坏了,奔逃而去,最后跑到嵩山下,化成了一块大石。
  这么说来,女娇是化石而逝了。那么大禹的儿子从何而来呢?
  人们是这样圆说的:悲痛不已的大禹对着化成石头的妻子喊道:还我儿子!于是石像应声而开,一个男婴降临了,这就是大禹的儿子启。
  想想吧,如果这故事成立,那么“三过家门不入”又该如何解释?
  但人们依然津津乐道,宁愿相信这故事是真实的,哪怕牛头不对马嘴。
  而编这故事的目的,细究起来也很是可笑,无外乎就是想要推翻大禹所在时期的母系氏族,而沿袭随之而来的父系:我们的贤圣帝王怎么会是上门女婿呢?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的儿子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因此不能姓涂氏——他是夏禹的儿子,该叫夏启。
  看到这里,我在为这些看起来漫无边际、却有着明显动机指向的神话哑然失笑的同时,更为这些充满政治色彩的故事倍感压抑。
  ——我宁愿转回头来,听那个原始的文盲女子唱过的第一首情歌。
  哪怕是仅有的一句:候人兮,猗!
   [ 本帖最后由 李修玲 于 2010-11-12 21:33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