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的圆明园
2021-12-23叙事散文雪凝
夕阳下的圆明园夕阳下,漫步这座园子,别有一番心境!走在园中的小路上,想去体会当年风华尽显的繁华和皇家离宫的显耀,那些帝王将相是怎样的一种心境漫步这座豪园的,然,纵使用尽了满脑子的细胞也无法想像那样的光景!也难怪我想像不到?且看这座园林那是……
夕阳下的圆明园
夕阳下,漫步这座园子,别有一番心境!
走在园中的小路上,想去体会当年风华尽显的繁华和皇家离宫的显耀,那些帝王将相是怎样的一种心境漫步这座豪园的,然,纵使用尽了满脑子的细胞也无法想像那样的光景!
也难怪我想像不到?且看这座园林那是以怎样的辉煌屹立于世的。
“圆明园”始建于明朝,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至雍正末年,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了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皇家御苑。全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真可谓:
绿水绕着青山啭,
垂柳敲岸荷花欢。
曲桥回廊连碧水,
亭台楼榭遍及园。
乾隆年间,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大幅度的修建,园林风景群已遍及全园三千亩范围。增建和改建了众多的亭台楼榭。其中有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以及紫碧山房、文源阁等。
庭院四十景,
景景有风情,
紫碧照兰香,
山高水流长!
大大小小的山峰,碧波粼粼的湖泊,虽都是人工建成,但仍是山湖相映,妙趣横生。尤其是那些小巧玲珑的亭台亦或是威仪大气的楼宇相伴其间更是神韵达到了极致。据说当时仅悬挂匾额的主要园林建筑就达600座之余,实为前不见古园后没有来者的中外皇家园林之奇冠。
1709年,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 来的雍正帝),并亲题名“圆明园”。全园占地面积5200亩,相当于整个紫禁城的8倍之多,仅水域面积就是整个颐和园平面面积的总和。当年,康熙爷把园林赐予雍正的时候,亲自赐名圆明园,还有一番寓意,那是因为,“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雍正皇帝崇信佛教,号“圆明居士”,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选语录》19卷和《御制拣魔辨异录》。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禅门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对佛教施以影响,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禅净合一”,是佛教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佛号“圆明”。对这个圆明雍正皇帝解释为:“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完全体现了统治者标榜贤德明君之意。
在这样圣君明主的园子里,你纵然使出浑身解数又怎能想像得出当时的那种威仪胜景!
只可惜在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进犯圆明园,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10月18日,英法为了掩盖强盗的罪行将“圆明园”焚烧成一片焦土。至今园中,残垣断壁,随处可见!即使这样,皇家园林的威仪和中国人的巧手智慧以及对园林布局和亭台楼榭那鬼斧神工的创意和雕琢,是用什么“鬼火”都无法泯灭掉的!纵使你英法偷尽了金银财宝;毁坏尽了青瓷金匾;焚烧尽了四库全书、秘府典籍,但,中国人民的智慧永远都不会被毁坏,她仍然威严的屹立在东方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因了喜爱书的缘故,也是佛家之缘,脚步自然的朝着“含经堂”的那个方向迈进。途中的曲桥灵秀别致胜似江南,湖水倒映着夕阳美轮美奂,我掏出相机截取美景定格在初冬的夕阳下的圆明园中。
婀娜柳枝点秀水,
碧波荡漾惹人醉。
遥望西天火红日,
倒映湖中无限美!
“含经堂”是圆明园内收藏有极为丰富的藏书楼,她除了收藏《四库全书荟要》一部外,还有一部著名文轩——淳化轩,是专为收藏著名法帖《淳化阁帖》摹版而建的。《阁帖》原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摹刻的,包括王羲之、王献之乃至苍颉、夏禹、孔子等99人的书法名迹。帖分十卷。是我国的第一部大型丛帖,被誉为诸帖之祖。乾隆年间,根据《阁帖》的北宋"初拓赐本",经过精审更定之后,进行钩摹刻石。历时三载,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春,将所摹刻的144块帖版,镶嵌于淳化轩前的24间左右回廊之中。这就是著名的《乾隆重刻淳化阁帖》。
站在这一片废墟上,我的泪不知怎么就潸然而至了,想像着当年侵略者在圆明园的抢掠焚烧,那是怎样的悲愤与无奈?!不用说《四库全书》,包括四库全书的两部《全书荟要》和《古今图书集成》以及全部的《淳化阁帖》统统未能幸免于难。帝国主义侵略者可恨、可恶、可耻!他烧的不是书,烧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烧的是中国人的心!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半个天际,我仰望那红红的颜色,心,不由一阵颤抖。那不是火么?是的,那是一百多年前的那场帝国主义侵略者在这里燃起的熊熊大火!今天的中国人啊,你还记得英法是怎么欺负中国人的么?!你还记得那场燃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么?你还记得中国的文化瑰宝被他们抢劫一空焚烧殆尽的那场惨局吗?
记住过去才能看到未来,历史教训要铭记,国人要知道我们是怎么屹立与世界之列的。国强,才不会再遭侵略。在人类重返道德的时候,外国人尚且能秉承中国的圣贤老子的教诲,把善德都看得如此重要,作为中国人,作为老子故乡的中国人,难道关于善德、关于尊重、关于秉承天地自然之天象,还不值得我们深深思索一番么?!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冲。”
圣贤之语乃真理也!
重德、诚信也是强国措施之一啊,国人的觉醒才是外国仰头看咱的资本,更是侵略者不再抢掠中国资产的基础,英法只能看着圆明园的瑰宝望而兴叹!
可如今呢?我只能望着眼前的这座废墟慨叹!那是中国人的耻辱,索性不去想它了,风干泪痕,迈步离开这座废墟。
远方的垂柳在风中摇曳着身躯,好像在向我展示他处的美丽,虽是初冬,残荷落尽风韵但仍不见垂柳败尽姿态,她仍然像舞女的腰姿在微风中舞动着美丽!
圆明园全园一百多处景点,亭台楼榭、山水环绕。不管是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是狮子林;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亦或是西洋楼景区的谐奇趣、观水法;所到之处无不尽现园林艺术及古典之美。且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描绘得尽的。正如当年英国随军牧师所言:“必须有一位身兼诗人、画家、美术鉴赏家、中国学者和其他别种天才的人物,才能写尽园景,形容尽致,给你些微的概念……”
的确如此,且看劫后残留的废墟之悲壮,就足以证实了这一点。不过,中国人的智慧是无限的,看看今天的圆明园,虽然废墟处处可见,那是让国人记住曾经发生的:可让国人自豪的是,每一处的废墟之上,那巧手的篆刻和雕琢,无论是虫鱼飞鸟,无论是荷仙圣女无一不昭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与智慧!
夕阳的余晖已散尽,整个园林变的朦胧且婀娜多姿,似江南美丽的绣娘把纤纤巧手深藏于身后,用美丽的绣纱掩映着羞红的脸庞,仅露出一丝羞涩,但就这点滴羞涩引来多少人的遐想与期盼?
圆明园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就是一片废墟,几处残垣断壁,数堆青石瓦粒,其实不然。虽然侵略者毁坏了亭台楼榭,抢走了金银财宝,焚烧了四库全书以及经卷名迹。绿林没有了,可土是烧不焦的;湖水烤干了,可池塘是永存的,泉水是不会干枯的。经过中国人民的双手和智慧,一个全新的园林仍然屹立在东方的土地上,仍然是豪气与俊秀的园林,仍然可以和巴黎圣母院媲美;和奥林匹克以及慕尼黑媲美!圆明园所承载的沧桑和厚重不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园林所能比拟的了的!
[ 本帖最后由 雪凝 于 2010-11-21 11:48 编辑 ]
夕阳下,漫步这座园子,别有一番心境!
走在园中的小路上,想去体会当年风华尽显的繁华和皇家离宫的显耀,那些帝王将相是怎样的一种心境漫步这座豪园的,然,纵使用尽了满脑子的细胞也无法想像那样的光景!
也难怪我想像不到?且看这座园林那是以怎样的辉煌屹立于世的。
“圆明园”始建于明朝,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至雍正末年,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了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皇家御苑。全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真可谓:
绿水绕着青山啭,
垂柳敲岸荷花欢。
曲桥回廊连碧水,
亭台楼榭遍及园。
乾隆年间,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大幅度的修建,园林风景群已遍及全园三千亩范围。增建和改建了众多的亭台楼榭。其中有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以及紫碧山房、文源阁等。
庭院四十景,
景景有风情,
紫碧照兰香,
山高水流长!
大大小小的山峰,碧波粼粼的湖泊,虽都是人工建成,但仍是山湖相映,妙趣横生。尤其是那些小巧玲珑的亭台亦或是威仪大气的楼宇相伴其间更是神韵达到了极致。据说当时仅悬挂匾额的主要园林建筑就达600座之余,实为前不见古园后没有来者的中外皇家园林之奇冠。
1709年,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 来的雍正帝),并亲题名“圆明园”。全园占地面积5200亩,相当于整个紫禁城的8倍之多,仅水域面积就是整个颐和园平面面积的总和。当年,康熙爷把园林赐予雍正的时候,亲自赐名圆明园,还有一番寓意,那是因为,“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雍正皇帝崇信佛教,号“圆明居士”,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选语录》19卷和《御制拣魔辨异录》。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禅门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对佛教施以影响,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禅净合一”,是佛教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佛号“圆明”。对这个圆明雍正皇帝解释为:“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完全体现了统治者标榜贤德明君之意。
在这样圣君明主的园子里,你纵然使出浑身解数又怎能想像得出当时的那种威仪胜景!
只可惜在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进犯圆明园,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10月18日,英法为了掩盖强盗的罪行将“圆明园”焚烧成一片焦土。至今园中,残垣断壁,随处可见!即使这样,皇家园林的威仪和中国人的巧手智慧以及对园林布局和亭台楼榭那鬼斧神工的创意和雕琢,是用什么“鬼火”都无法泯灭掉的!纵使你英法偷尽了金银财宝;毁坏尽了青瓷金匾;焚烧尽了四库全书、秘府典籍,但,中国人民的智慧永远都不会被毁坏,她仍然威严的屹立在东方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因了喜爱书的缘故,也是佛家之缘,脚步自然的朝着“含经堂”的那个方向迈进。途中的曲桥灵秀别致胜似江南,湖水倒映着夕阳美轮美奂,我掏出相机截取美景定格在初冬的夕阳下的圆明园中。
婀娜柳枝点秀水,
碧波荡漾惹人醉。
遥望西天火红日,
倒映湖中无限美!
“含经堂”是圆明园内收藏有极为丰富的藏书楼,她除了收藏《四库全书荟要》一部外,还有一部著名文轩——淳化轩,是专为收藏著名法帖《淳化阁帖》摹版而建的。《阁帖》原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摹刻的,包括王羲之、王献之乃至苍颉、夏禹、孔子等99人的书法名迹。帖分十卷。是我国的第一部大型丛帖,被誉为诸帖之祖。乾隆年间,根据《阁帖》的北宋"初拓赐本",经过精审更定之后,进行钩摹刻石。历时三载,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春,将所摹刻的144块帖版,镶嵌于淳化轩前的24间左右回廊之中。这就是著名的《乾隆重刻淳化阁帖》。
站在这一片废墟上,我的泪不知怎么就潸然而至了,想像着当年侵略者在圆明园的抢掠焚烧,那是怎样的悲愤与无奈?!不用说《四库全书》,包括四库全书的两部《全书荟要》和《古今图书集成》以及全部的《淳化阁帖》统统未能幸免于难。帝国主义侵略者可恨、可恶、可耻!他烧的不是书,烧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烧的是中国人的心!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半个天际,我仰望那红红的颜色,心,不由一阵颤抖。那不是火么?是的,那是一百多年前的那场帝国主义侵略者在这里燃起的熊熊大火!今天的中国人啊,你还记得英法是怎么欺负中国人的么?!你还记得那场燃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么?你还记得中国的文化瑰宝被他们抢劫一空焚烧殆尽的那场惨局吗?
记住过去才能看到未来,历史教训要铭记,国人要知道我们是怎么屹立与世界之列的。国强,才不会再遭侵略。在人类重返道德的时候,外国人尚且能秉承中国的圣贤老子的教诲,把善德都看得如此重要,作为中国人,作为老子故乡的中国人,难道关于善德、关于尊重、关于秉承天地自然之天象,还不值得我们深深思索一番么?!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冲。”
圣贤之语乃真理也!
重德、诚信也是强国措施之一啊,国人的觉醒才是外国仰头看咱的资本,更是侵略者不再抢掠中国资产的基础,英法只能看着圆明园的瑰宝望而兴叹!
可如今呢?我只能望着眼前的这座废墟慨叹!那是中国人的耻辱,索性不去想它了,风干泪痕,迈步离开这座废墟。
远方的垂柳在风中摇曳着身躯,好像在向我展示他处的美丽,虽是初冬,残荷落尽风韵但仍不见垂柳败尽姿态,她仍然像舞女的腰姿在微风中舞动着美丽!
圆明园全园一百多处景点,亭台楼榭、山水环绕。不管是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是狮子林;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亦或是西洋楼景区的谐奇趣、观水法;所到之处无不尽现园林艺术及古典之美。且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描绘得尽的。正如当年英国随军牧师所言:“必须有一位身兼诗人、画家、美术鉴赏家、中国学者和其他别种天才的人物,才能写尽园景,形容尽致,给你些微的概念……”
的确如此,且看劫后残留的废墟之悲壮,就足以证实了这一点。不过,中国人的智慧是无限的,看看今天的圆明园,虽然废墟处处可见,那是让国人记住曾经发生的:可让国人自豪的是,每一处的废墟之上,那巧手的篆刻和雕琢,无论是虫鱼飞鸟,无论是荷仙圣女无一不昭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与智慧!
夕阳的余晖已散尽,整个园林变的朦胧且婀娜多姿,似江南美丽的绣娘把纤纤巧手深藏于身后,用美丽的绣纱掩映着羞红的脸庞,仅露出一丝羞涩,但就这点滴羞涩引来多少人的遐想与期盼?
圆明园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就是一片废墟,几处残垣断壁,数堆青石瓦粒,其实不然。虽然侵略者毁坏了亭台楼榭,抢走了金银财宝,焚烧了四库全书以及经卷名迹。绿林没有了,可土是烧不焦的;湖水烤干了,可池塘是永存的,泉水是不会干枯的。经过中国人民的双手和智慧,一个全新的园林仍然屹立在东方的土地上,仍然是豪气与俊秀的园林,仍然可以和巴黎圣母院媲美;和奥林匹克以及慕尼黑媲美!圆明园所承载的沧桑和厚重不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园林所能比拟的了的!
[ 本帖最后由 雪凝 于 2010-11-21 11:48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