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父亲还想来趟大庆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父亲上次来大庆还是六年前的事。

    从我成家到现在,父亲拢共来过我这四五回。

    1992年的年底我结婚,因为路途远,父母没有来。转了年,媳妇怀孕不到两个月,父亲得了消息,和母亲坐了一天一宿的硬座赶过来,除了大包小包外,还带了两只浸水坛,父亲手里拎的大一号,母亲抱的小一号。

    父亲跟母亲交待,“酸儿辣女”。小号的做泡辣椒,东北媳妇,吃不惯辣子;大号的腌酸黄瓜、酸豆角,多掺杂些蕌头。

    父亲的用意,天知道。

    我调侃入党多年的父亲:“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这回咋啦?“马列主义不马自己,专马别人”。

    父亲没话说。父亲喜欢男孩。

    父亲来大庆后,去过好几次市场,找蕌头,找不到。父亲口音重,跟人连比带划,也没说明白。人家丢了几瓣大蒜头给他,父亲直摇头。父亲悻悻地跟我说:下次再给你哥打电话,记得让他邮两坛子湖南平江的蕌头来。

    我们那地方,大姑娘、小媳妇都喜欢嚼蕌头,嘎吱嘎吱响,酸,开胃。

    待产的日子里,父亲和母亲每天都出去溜达,忙里偷闲。上午顺龙凤大街往西走,是采油二厂,有不少干活的“磕头机”,父亲不明白油是怎么从几千米深的地下开采到地面的;下午俩人又去油田电厂的工地转了转。每次去,父亲在前,母亲拖后,方圆六七公里,来回两个多小时。父亲不敢往远里去,母亲惦记着给媳妇做饭。

    这一年,父亲和母亲在大庆住了一年半。

    儿子才冒话,父亲抱孩子回老家。临走,我托人买了两张卧铺塞给父亲。两张票不在一起,中间隔了好几节车厢。父亲把行李和孩子归置在一起,仨人挤一张铺回的家。

    父亲第二次来,儿子才一岁多点,正学话。父亲成天价跟着儿子屁股在楼区跑,儿子跑哪,父亲就跟在哪,俩人寸步不离。小区的人都认识我这个只会说南方话的父亲。

    周未领孩子去公园,儿子骑在父亲的后脖梗上撒欢儿。我好几次要替换父亲,儿子黏在父亲身上,不肯下来。那个时候,父亲五十三四岁,比我现在才大一两岁,父亲有一把子力气。

    儿子跟父亲比我亲,满口的湖南腔腔。媳妇跟我置气,我拿父亲没办法,总不至于逼着父亲再回到课堂上,说一口流利的“塑料”普通话。我嘻皮笑脸跟媳妇说,儿子多学会一门“外语”也是好事。

    父亲后来又来过几次大庆,每次住的时间都不长。父亲养成了习惯:在家时,父亲想东北的二孙子,在我这,又放不下家里边的大孙子。按父亲的说法,这些年,父亲没少给铁道部做贡献。

    说到“贡献”,父亲一直有一个心结。“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父亲是那个年代的人,想去“王进喜同志纪念馆”看一看。父亲年轻时,“先进工作者”的奖状贴满了墙,比起“铁人”,父亲觉得自己相差甚远。九十年代,纪念馆在红岗,坐车不方便,加上工作忙,父亲的要求一直没有落实。

    2011年的冬天,儿子高考的前一年,父亲、母亲搀扶着来大庆。在车厢门口,我看父亲比早先又苍老了许多。手套、围脖、大棉鞋,父亲“武装”到了牙齿 。父亲的棉帽压得很低,只露出两只小眼睛。父亲身上还裹了件我结婚时穿的呢子大衣,父亲说儿子的大衣实成、压风。

    父亲因为脑血栓,这次出门,没少遭罪。火车到达北京时,晚点两个小时,父亲、母亲担心赶不上下午来东北的火车。北京老站到西客站,二三十里地,对于父亲来说,无异于“两万五千里长征”。多亏了北京的汪小洁,派人把车开进了月台,一道上俩个大小伙子架着父亲走,差点把父亲“折腾”散了架。那一天,汪同学还发着三十九度的高烧。前年春节我回岳阳,父亲还在念叨京城的“小汪”。


    到大庆的第二天,父亲“勿忘初心”,旧事重提,让我领他去参观“铁人展览馆”。进门登记,我把身份证掏出来给门卫,父亲拦住我,慢慢地从内衣襟里摸出自己的身份证,郑重地交到人家手上。父亲说,他也是有身份的人。

    父亲跟在参观的人群后边,铁人“端水打井”、“人拉肩扛”、“带伤跳泥浆池压井喷”的故事……,父亲听得格外认真。父亲这一辈子很少照相。在铁人雕像前,父亲伸出手,上前摸了又摸,神情严肃。父亲正了正领子,扯了扯袖口,破天荒地跟母亲合了张影。父亲说要带回老家,显摆给厂子里的几个老哥哥看看。

    回来时,我蹲下来,准备背父亲上楼,父亲不让。“这点困难跟铁人比,芝麻粒儿大。”父亲坚持说自己能行。母亲在前面领,媳妇在一旁搭手,我在后边拱着父亲的身子,一步步往台阶上挪。父亲说:这还真有点子“人拉肩扛”的味道。

    父亲进屋,戳了戳拐杖,震得楼板有了动静。父亲说:“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父亲还知道“三老四严”。那几天,父亲说起话来,一套套儿的,上纲上线。在母亲面前,俨然一副老师的模样。

    儿子晚自习回来,父亲跟儿子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考回湖南,到爷爷家打“牙祭”。说得儿子跟打了鸡血一般,连着好几个晚上,学到了后半夜。

    这几年,父亲出门更加吃力,下楼的次数少得可怜,每天只是在楼上阳台转转圈子。吃完饭,吧嗒吧嗒几口烟,父亲偎在沙发上,一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电视。睡了看,看了睡。国家大事,父亲历来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父亲看电视看得最多的是中央四台,伊拉克、叙利亚,“人脑袋打成狗脑袋”,父亲懒得管,父亲只关心“台湾问题”;父亲有时候也光顾黑龙江卫视。有了大庆新闻,父亲一条条攒在一起,留着我给他打电话时,跟我“汇报”。

    我正式邀请父亲:这两天,习大大在美国作国事访问,嗯也么子时候来大庆视察下。电话那头,父亲先是不停地咳,咳嗽完了,父亲说:“怕是这一辈子再也难得来喽!”父亲说这话时,好像不是在说他自己,听不出伤感的情绪来。

    “好汉不提当年勇”,父亲像是一棵掉光了叶的葡萄树,老气横秋。再让父亲象头些年一样,坐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来我这,父亲会吃不消。我试着宽慰父亲:下次再来,就得坐飞机,长沙到大庆,用不上三个小时哩。

    我嘴上说得倒是轻巧,心里终究底气不足——父亲走路迈不开腿,哪能过得了安检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