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戒指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草戒指
王清铭
乡下人多房子少,一般是姐妹或兄弟同住一间房,共用一张床。乡下的闺女只在称呼中让人怦然心动想起了闺房,那时没有“闺密”这个词,几个相邻的闺女年龄相仿,凑在一起,就是闺密了。同一个屋檐下,父母总会给闺女安插一个小妹妹或小弟弟,就如我很小时就跟大我十几岁的大姐住在一起,闺密们也没有多少秘密。
大姐叫英,有三个要好的朋友,分别叫芳、兰、云,叫这种名字的闺女乡下一抓一大把,但比起我奶奶那一辈的女人就好多了。奶奶的娘家只给了她一个姓,她的名字是娘家所在的地方,叫“横头厝”。大姐她们虽然有自己的名字,但生活并不比奶奶好多少。现在的“闺密”两个字也写成“闺蜜”,但姐姐她们的生活很少像蜂蜜一样甜过。她们只念过小学一二年级,就因为各种原因辍学了,大姐是家中老大,得帮母亲带弟妹,母亲得去土里刨食,大姐就不念书了。母亲曾说大姐那时念书挺好的,然后轻轻叹息一声。
大姐带弟妹,养猪,农忙时还是家里的全劳力。没有文化,整天与泥土打交道,闺密们的话题不外乎鸡鸭猪羊和稻麦豆菜之类。路遥的小说《人生》中的巧珍只会说养猪,被高加林百般嫌弃,大姐她们也好不到哪里去。那时大多数的农家只有一本书,那就是日历,即使有书,她们也看不懂。没有电视,连闹钟都没有,唯一的音响设备就是广播机,它和鸡啼被农人当做看时间的手表。那时送文化下乡的是民间独角戏演员,一个人咿咿呀呀地唱半个晚上,很能勾出孩子们的睡意。还有耍本事的江湖拳师,偶尔来一趟,主要推销跌打膏药。
乡下最大的娱乐除了看妇女们骂架,很久才看一场莆仙戏,还得走很长的夜路。闺密们就结伴去看戏,莆仙戏里多的是千金小姐和落难的公子,后来公子考中状元,与小姐完婚,戏台上锣鼓喧天,闺密们也看得心花怒放。回家后她们还要在煤油灯暗淡的灯光下,叽叽喳喳地议论一会儿。当然时间不会很长,第二天她们还得早起,煮饭、喂猪和下地。有一次演的是《春草闯堂》,戏中的丫鬟“春草”胆大泼辣,戏弄了胡知府,还巧妙地成全了公子和小姐的婚事。她们议论了一阵,但该干嘛还是干嘛去,如春天里的小草,顺其自然地活着,在僻静的角落。还有一次,潜伏在她们身边的我发现她们的眼眶都湿了,看了什么悲剧,还是谈起什么伤心事,我不得而知,只感觉气氛有点像下了绵绵春雨,天空是低沉的。
那时还有露天电影,放的多数是黑白电影,一般都是闺女们不太喜欢的战斗片。闺密们还是结伴去看了,长夜漫漫,有场电影看总聊胜于无。闺密们不喜欢银幕上那些高大全的英雄,反而青睐电影里被妖魔化的女特务,每次看了,她们都要议论一番。大概女特务嘴唇抹了口红,指甲上涂了蔻丹,就有闺密们偷偷模仿。当时唯一的化妆品是治皮肤皲裂的华士莲,但闺密们自有办法,她们取来红花瓣,揉碎了,挤花汁,抹在指甲上,胆子最大的云还涂在嘴唇上。后来这事不了了之,如花瓣枯萎了,据说一位闺密挨了母亲的骂,骂得很难听,什么勾引人的“狐狸精”之类的。
有一次,闺密兰用狗尾草编结了一个小圆环,套在手指上。狗尾巴草是金黄色的,戴在手上有点像金戒指。闺密们轮流戴着,左看右看,一种向往的神色恰到好处地掩藏在她们黧黑的脸色之后。后来闺密们偷偷聚在一起,用各种草编各种花样的草戒指,戴了又戴,然后收起来。很小的我,是卧底,当然知道姐姐们这些事,还趁大姐不在,偷偷把这些草戒指戴了一遍,但没有异样的感受。
月亮升起的夜晚,闺密们也坐在一起,说起月亮上有嫦娥,后来大家都不说话了,只静静地让如水的月光透过眼瞳,流进心底。不知谁哼起了歌谣,闺密们就跟着轻轻地唱。这是一首有关劳动的歌谣,没有题目,歌中咏叹的是乡下孩子日复一日的繁重劳作。它是我从姐姐那边学会的唯一的一首童谣。我跟着姐姐们轻唱:“一只竹扁水面浮,阿公叫我去牵牛;牛儿牛儿我不会牵,阿公叫我去担蛏……”依偎在姐姐身边,我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有湿意滴落我脸上,不知道是露水,还是姐姐的眼泪。远处,草虫唧唧鸣叫着,好像与我们一唱一和。
时光就像脸上的汗水不断流失,草青了又黄了,闺密们先后出嫁了。她们也忘了戏台上的公子小姐,婚事无一例外都是父母包办的。父母跟媒人争论最多的还是她们的彩礼,她们的彩礼也是弟弟娶亲的聘金,父母们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大姐嫁在本村,出嫁的那天按习俗穿着红衣,本地习俗还说,女子出嫁了,一定要大声地哭,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姐姐也哭得泪水淋漓,是不是只是“哭嫁”,我那时还小,不得而知。我是最小的弟弟,母亲安排我完成一个风俗任务,即在姐姐肩批红布走出我家大门门槛时,由我扯下红布。村里老人说,这样做,是把娘家的风水和福运留下来。现在我回想,这种习俗有一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意味。姐姐由媒人撑着红伞迈过大门,当时人太多,我挤不上去,那块红布还是母亲自己扯下来,我收到母亲的一声压低声音的怒斥和一个倏忽掷过来的大白眼。
芳嫁到隔壁村,我现在还记得她的两件事,一是她把衣服晾在门前,被丈夫大骂一顿,二是她一个人要去医院生孩子,结果走到蔗林,孩子就出生了,还好捡回两条命。云嫁到另一个村,未出嫁,订婚的男子就病故了,她嫁给了那家的二儿子。兰是姑换嫂嫁到一个更偏僻的村庄。闺密们偶尔见面,大多长吁短叹,流一点眼泪,有人走过时,就很快擦干。大概两三年后,性子有点烈的兰喝了农药,复归泥土。
我也是在多年以后突然想起草戒指的。印象中的草戒指金黄金黄的,放在阳光里一瞄,就有一种让人心动的光晕眩人眼睛。当然这只是我的想象,姐姐们大概早已忘记她们的生活中曾经有一种爱,就叫草戒指。我的姐姐在29岁那年积劳成疾,病逝了,距今也有三十来年了。
王清铭
乡下人多房子少,一般是姐妹或兄弟同住一间房,共用一张床。乡下的闺女只在称呼中让人怦然心动想起了闺房,那时没有“闺密”这个词,几个相邻的闺女年龄相仿,凑在一起,就是闺密了。同一个屋檐下,父母总会给闺女安插一个小妹妹或小弟弟,就如我很小时就跟大我十几岁的大姐住在一起,闺密们也没有多少秘密。
大姐叫英,有三个要好的朋友,分别叫芳、兰、云,叫这种名字的闺女乡下一抓一大把,但比起我奶奶那一辈的女人就好多了。奶奶的娘家只给了她一个姓,她的名字是娘家所在的地方,叫“横头厝”。大姐她们虽然有自己的名字,但生活并不比奶奶好多少。现在的“闺密”两个字也写成“闺蜜”,但姐姐她们的生活很少像蜂蜜一样甜过。她们只念过小学一二年级,就因为各种原因辍学了,大姐是家中老大,得帮母亲带弟妹,母亲得去土里刨食,大姐就不念书了。母亲曾说大姐那时念书挺好的,然后轻轻叹息一声。
大姐带弟妹,养猪,农忙时还是家里的全劳力。没有文化,整天与泥土打交道,闺密们的话题不外乎鸡鸭猪羊和稻麦豆菜之类。路遥的小说《人生》中的巧珍只会说养猪,被高加林百般嫌弃,大姐她们也好不到哪里去。那时大多数的农家只有一本书,那就是日历,即使有书,她们也看不懂。没有电视,连闹钟都没有,唯一的音响设备就是广播机,它和鸡啼被农人当做看时间的手表。那时送文化下乡的是民间独角戏演员,一个人咿咿呀呀地唱半个晚上,很能勾出孩子们的睡意。还有耍本事的江湖拳师,偶尔来一趟,主要推销跌打膏药。
乡下最大的娱乐除了看妇女们骂架,很久才看一场莆仙戏,还得走很长的夜路。闺密们就结伴去看戏,莆仙戏里多的是千金小姐和落难的公子,后来公子考中状元,与小姐完婚,戏台上锣鼓喧天,闺密们也看得心花怒放。回家后她们还要在煤油灯暗淡的灯光下,叽叽喳喳地议论一会儿。当然时间不会很长,第二天她们还得早起,煮饭、喂猪和下地。有一次演的是《春草闯堂》,戏中的丫鬟“春草”胆大泼辣,戏弄了胡知府,还巧妙地成全了公子和小姐的婚事。她们议论了一阵,但该干嘛还是干嘛去,如春天里的小草,顺其自然地活着,在僻静的角落。还有一次,潜伏在她们身边的我发现她们的眼眶都湿了,看了什么悲剧,还是谈起什么伤心事,我不得而知,只感觉气氛有点像下了绵绵春雨,天空是低沉的。
那时还有露天电影,放的多数是黑白电影,一般都是闺女们不太喜欢的战斗片。闺密们还是结伴去看了,长夜漫漫,有场电影看总聊胜于无。闺密们不喜欢银幕上那些高大全的英雄,反而青睐电影里被妖魔化的女特务,每次看了,她们都要议论一番。大概女特务嘴唇抹了口红,指甲上涂了蔻丹,就有闺密们偷偷模仿。当时唯一的化妆品是治皮肤皲裂的华士莲,但闺密们自有办法,她们取来红花瓣,揉碎了,挤花汁,抹在指甲上,胆子最大的云还涂在嘴唇上。后来这事不了了之,如花瓣枯萎了,据说一位闺密挨了母亲的骂,骂得很难听,什么勾引人的“狐狸精”之类的。
有一次,闺密兰用狗尾草编结了一个小圆环,套在手指上。狗尾巴草是金黄色的,戴在手上有点像金戒指。闺密们轮流戴着,左看右看,一种向往的神色恰到好处地掩藏在她们黧黑的脸色之后。后来闺密们偷偷聚在一起,用各种草编各种花样的草戒指,戴了又戴,然后收起来。很小的我,是卧底,当然知道姐姐们这些事,还趁大姐不在,偷偷把这些草戒指戴了一遍,但没有异样的感受。
月亮升起的夜晚,闺密们也坐在一起,说起月亮上有嫦娥,后来大家都不说话了,只静静地让如水的月光透过眼瞳,流进心底。不知谁哼起了歌谣,闺密们就跟着轻轻地唱。这是一首有关劳动的歌谣,没有题目,歌中咏叹的是乡下孩子日复一日的繁重劳作。它是我从姐姐那边学会的唯一的一首童谣。我跟着姐姐们轻唱:“一只竹扁水面浮,阿公叫我去牵牛;牛儿牛儿我不会牵,阿公叫我去担蛏……”依偎在姐姐身边,我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有湿意滴落我脸上,不知道是露水,还是姐姐的眼泪。远处,草虫唧唧鸣叫着,好像与我们一唱一和。
时光就像脸上的汗水不断流失,草青了又黄了,闺密们先后出嫁了。她们也忘了戏台上的公子小姐,婚事无一例外都是父母包办的。父母跟媒人争论最多的还是她们的彩礼,她们的彩礼也是弟弟娶亲的聘金,父母们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大姐嫁在本村,出嫁的那天按习俗穿着红衣,本地习俗还说,女子出嫁了,一定要大声地哭,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姐姐也哭得泪水淋漓,是不是只是“哭嫁”,我那时还小,不得而知。我是最小的弟弟,母亲安排我完成一个风俗任务,即在姐姐肩批红布走出我家大门门槛时,由我扯下红布。村里老人说,这样做,是把娘家的风水和福运留下来。现在我回想,这种习俗有一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意味。姐姐由媒人撑着红伞迈过大门,当时人太多,我挤不上去,那块红布还是母亲自己扯下来,我收到母亲的一声压低声音的怒斥和一个倏忽掷过来的大白眼。
芳嫁到隔壁村,我现在还记得她的两件事,一是她把衣服晾在门前,被丈夫大骂一顿,二是她一个人要去医院生孩子,结果走到蔗林,孩子就出生了,还好捡回两条命。云嫁到另一个村,未出嫁,订婚的男子就病故了,她嫁给了那家的二儿子。兰是姑换嫂嫁到一个更偏僻的村庄。闺密们偶尔见面,大多长吁短叹,流一点眼泪,有人走过时,就很快擦干。大概两三年后,性子有点烈的兰喝了农药,复归泥土。
我也是在多年以后突然想起草戒指的。印象中的草戒指金黄金黄的,放在阳光里一瞄,就有一种让人心动的光晕眩人眼睛。当然这只是我的想象,姐姐们大概早已忘记她们的生活中曾经有一种爱,就叫草戒指。我的姐姐在29岁那年积劳成疾,病逝了,距今也有三十来年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