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尼日尔河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对话尼日尔河
贾志红
有些地方我曾以为终生都不会抵达,它们遥远陌生,不是我的脚力能够触及的地方,甚至连思绪也不曾光顾过它们。却突然在某一个时刻,会真切地来到了它的身边。而一条河流,它的源头之水在山涧里汩汩涌出时,那一线还远没有形成一条大江大河气势的涓涓细流,是不是也不一定知道自己的方向?更不一定知道自己日后能够到达的地方呢?
这些思绪充盈我的脑海的时候,我正行走在撒哈拉沙漠的南端,位于西非马里的一个叫做布朗的小镇。是沿着一条河流在行走。在它的波光粼粼里行走。
那条河流,是尼日尔河。
两岸是荒芜的沙尘和矮小孱弱的植物。我坐在一截被沙尘掩埋了大半个墙体的残垣上,向远方凝望。望见了随风流动的沙丘,望见了低矮倔强的沙棘,也望见了寂静流淌的尼日尔河。它正缓缓流经一望无际的沙漠。在漫漫黄沙的怀抱中,它泛着碎水晶一样的光泽,从远方流来,又流向更远的地方。
炽烈的阳光照在我的头顶上,风从眼前盘旋而过。我的影子在中天日光下的沙漠里聚成了一个点,一个渺小的点,如一粒沙尘般沉淀在浩大的荒漠里。而河流,在同一方天空的骄阳下,安宁平静,波澜不惊。
燥热的风里,我保持这种凝望的姿势很久很久,并不觉得疲乏。就像一群蝴蝶在我身旁的一蓬沙棘里保持翩跹的舞姿也很久很久了一样。
我想,蝴蝶一定是在用曼妙的舞姿和沙棘交谈吧?就像它们擅长和花朵低语一样。我是不是也应该开始与一条河流对话了呢?用这种凝望的姿势?蝴蝶和沙棘的交谈一定很早就开始了。
或许我和这条河流的对话也是很早就开始了。我并不是第一次凝望这条河流。
如果用凝望这个词能够表达我对一条河流的敬仰的话,我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凝望它的。
第一次知道这条河流,是在地图上。一条曲折的蓝色的线是它蜷缩在一张纸上的身姿。站在地图前的我,读到它的名字时,联想到的是一派异域的热带风情,除此之外,没有过多的人文的内容填充空白的想象,因为它太陌生了。和它相关的一切都是遥远的。遥远的大西洋、遥远的几内亚湾、遥远的非洲……我触摸着它蓝色的线条,不会产生如同对长江如同对黄河般的丰富的情感的牵连。只看见它发源于距离大西洋仅有两百余公里的几内亚的山地,却没有就近往南奔向海洋,而是掉头北上,流向非洲的腹地,疾行一千余公里后,缓缓折向东,走进干旱荒凉的南撒哈拉,再急急南转,费劲周折几千公里后,在尼日利亚注入浩瀚的几内亚海湾。
一个巨大的“几”字,就这样画在西部非洲辽阔的原野上。和众多的陌生的河流一样,在没有真实地走进它的波光里之前,我不懂得它的心声。
所以,我也不懂得凝望它。
一条河流,一条异域的河流,它会那么容易地让我懂得它的心声吗?
我不知道,我只是在行走,在它的波光粼粼里行走,在它的浊浪滚滚里行走。很多时候,这种行走没有任何目的,也没有任何思索,只是习惯地行走。
比如在那个暴雨骤停的雨季的午后,我走在巴马科最繁华的临河大道上,越过拥挤嘈杂的车流,我看见尼日尔河浊浪滚滚,两岸的树木都淹没在上涨的河水中。这个号称“鳄鱼之都”的城市,因为这条宽广的河流而平添了几分大气。
或许这个作为一国之都的城市太喧嚣,这不是我喜欢久留的地方,也不是我想静谧地凝望一条河流的地方。
那么,我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凝望它的呢?是在塞古吗?
塞古的尼日尔河畔,在傍晚时总是聚集了太多洗衣取水的人们,他们在夕阳下,是劳作也是嬉戏。妇女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裸了身体,旁若无人地清洗自己。她们洗澡的动作宛如原始的舞蹈。一块艳丽的花布,随意地往身上一裹,袅袅娜娜地走来时,又是别具风情的一幅画。
我不知道在两百多年前,西方殖民者从西海岸出发,沿着尼日尔河探险,到达这个尼日尔河上游最古老的、曾经是班巴拉帝国的首都的城市时,是否也惊奇地看到了这一幅原始拙美的画。踏上这片土地的第一个西方人蒙哥帕克在日记里赞叹“尼日尔河在阳光中闪烁着波光,河上无数独木舟穿梭,如泰晤士河流过威斯敏斯特一样,庄严地缓缓往东流去”时,是以一个殖民者的身份在狠狠地窃喜呢,还是如我般只是用纯粹的欣赏的眼光为这幅图淡淡地镶上一个单纯的画框?
这些,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从此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这条河流不再庄严,或者说,缓缓东流的尼日尔河,见证了太多太多不再庄严的事情。
塞古的尼日尔河畔,至今还完好地保留着1892年征服塞古的法国军人路易阿奇纳将军的塑像。他耸立在高高的台子上,却背对着尼日尔河而立。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寓意的象征,或许就像殖民时期的黑人妇女们见到法国官员时,都要以背相对,以示敬意?这位不可一世的征服者沿着尼日尔河征战多年,最终是不是也对这条河流充满了敬意?更确切地说是敬畏?还是有另一个缘由?让他无法面对穿梭在尼日尔河上的舟子?无法正视每一个黄昏沉沉地坠入河里的落日?那轮落日坠落的方向正是他沿河顺流而来的方向。
这位狂妄自大的殖民者,他在这片土地上除了征战以外,还经历过什么?在他踏上这片土地之前,是不是只是一味地认为:这片土地是一块荒芜之地?那些黑皮肤的人们只是刚刚从丛林里走出来的荒蛮之人?是殖民者书写了西非的历史?
或许,就是在塞古,就是从塞古开始的,在路易阿奇纳将军的塑像前,我开始凝望这条河流。我凝望这条闪烁着美丽的波光的河流,那时,正如蒙哥帕克所写的那样:无数渔舟穿梭,河面广袤无边。
只是不得而知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时光如尼日尔河水般走来又远去。许多事情在过去了许多年之后,也许就什么也不必说了。
但我总是在凝望它的波光时,想起殖民者说过的一句话:尼日尔河的流向充满了诡异。我也不止一次地想到这条河流的流向,由此也常常联想到它的源头。
孕育尼日尔河的几内亚高地的那条富塔加隆山谷,被叫做“河流之父”。我听到这个名称时,心微微震颤了一下。被叫做“河流之父”而不是惯常的“河流之母”,按照我传统的思维,这中间是不是又有了另一层更深的意蕴?我拟人地想象一下吧:冠之以父,除了温厚,更多的是力量;除了孕育,更广的有教诲吧?那又是一条怎样的山谷呢?坡顶浓荫蔽日,藤蔓如须发?半坡山泉叮咚,如切切的细语?深不可测的谷底,常常荡起浑厚的回音,如远行前的叮嘱?
总之,在富塔加隆山谷,一条溪流初出山涧了,那就是年轻的尼日尔河。往南,只有区区两百四十公里,就是浩瀚的大西洋。毋庸置疑,所有的河流都是向往海洋的,那里是河流们最美好的归宿。只需两百余公里,就能平平安安地完成一条河流的使命,把自己汇入永不干涸的海洋,做大海母亲怀抱里的一朵悠闲的浪花,这对每一条河流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吧?但那条初出山涧的小河,却出人意料地舍弃捷径,义无反顾地北上了。确切地说是东北方,那里有什么呢?荒原、峡谷、山崖、绝壁,最可怕的是地球上最大最荒凉的沙漠。多少条河流,踌躇满志地来了,又无声无息地风干了躯体里的最后一滴汁液。
也许它犹豫过,在选择方向时,在山涧里徘徊,在谷底傍徨。一条河流的方向是如此重要,如同人的前行。不知道在这个徘徊傍徨的过程里,“河流之父”会有怎样的教诲?它会不会从谷底发出悠长的回音,告诉它的孩子,不要犹豫,走吧,你自己就是你自己的方向。
于是,尼日尔河来了,它仿佛是上苍派来恩泽这片土地的。从和几内亚毗邻的南方进入马里,经峡谷,过绝壁,在索图巴险滩附近折向东北方,又在通布图开始流向正东方,浩浩荡荡地在马里境内流淌一千七百多公里。这是怎样的一次行程呢?在塞古,文明了古老的班巴拉帝国;在杰内,孕育了具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灿烂的伊斯兰文化;在莫普提,与它的支流巴尼河一起,形成了非洲西部最著名的尼日尔河内陆三角洲,那是几万平方公里的鱼米之乡和天然牧场。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莫普提的尼日尔河落日格外绚丽吧?
沿着它前行,和它保持同一个方向,是我试图和它对话的唯一方式。我用这种方式已经走了很久很久了。
从古老的塞古走到号称“马里的威尼斯”的莫普提,从莫普提走到杰内的大清真寺,又从杰内,走到位于南撒哈拉的布朗。在这个漫长的行程里,它每一次“诡异”地转身,我都试着对它说:走吧,走吧,你自己就是你自己的方向。
现在,我坐在沙漠小镇布朗的一段坍塌的土墙上,依然在凝望它。此时的它宛如被饥饿干渴的孩子吮吸尽了乳汁后的瘦削的母亲。撒哈拉的南端,因为有了这条河流的润泽,不再是死亡之地。
从这里开始,没有任何预兆地,尼日尔河突然急转南下了,那是海洋的方向。它迢迢几千公里后,终于又嗅到了从南方飘来的海的气息了吗?那个气息在呼唤它、在告诉它,它作为一条河流的使命已经最慈悲地完成了吗?
我想,是的。
远方飘来了海的呼唤。
那个离大海近在咫尺的富塔加隆山谷,深深的山涧里,是不是也传来了“河流之父”清扬的笑声?
伫立岸边,在一轮落日的余晖下,我凝望着尼日尔河,在心里对它说:慈悲之河,我读懂了你的心声了吗?也许我没有读懂,也许一个渺小的人永远也读不懂一条博大的河流,但是,我,正在最大限度地接近你。
贾志红
有些地方我曾以为终生都不会抵达,它们遥远陌生,不是我的脚力能够触及的地方,甚至连思绪也不曾光顾过它们。却突然在某一个时刻,会真切地来到了它的身边。而一条河流,它的源头之水在山涧里汩汩涌出时,那一线还远没有形成一条大江大河气势的涓涓细流,是不是也不一定知道自己的方向?更不一定知道自己日后能够到达的地方呢?
这些思绪充盈我的脑海的时候,我正行走在撒哈拉沙漠的南端,位于西非马里的一个叫做布朗的小镇。是沿着一条河流在行走。在它的波光粼粼里行走。
那条河流,是尼日尔河。
两岸是荒芜的沙尘和矮小孱弱的植物。我坐在一截被沙尘掩埋了大半个墙体的残垣上,向远方凝望。望见了随风流动的沙丘,望见了低矮倔强的沙棘,也望见了寂静流淌的尼日尔河。它正缓缓流经一望无际的沙漠。在漫漫黄沙的怀抱中,它泛着碎水晶一样的光泽,从远方流来,又流向更远的地方。
炽烈的阳光照在我的头顶上,风从眼前盘旋而过。我的影子在中天日光下的沙漠里聚成了一个点,一个渺小的点,如一粒沙尘般沉淀在浩大的荒漠里。而河流,在同一方天空的骄阳下,安宁平静,波澜不惊。
燥热的风里,我保持这种凝望的姿势很久很久,并不觉得疲乏。就像一群蝴蝶在我身旁的一蓬沙棘里保持翩跹的舞姿也很久很久了一样。
我想,蝴蝶一定是在用曼妙的舞姿和沙棘交谈吧?就像它们擅长和花朵低语一样。我是不是也应该开始与一条河流对话了呢?用这种凝望的姿势?蝴蝶和沙棘的交谈一定很早就开始了。
或许我和这条河流的对话也是很早就开始了。我并不是第一次凝望这条河流。
如果用凝望这个词能够表达我对一条河流的敬仰的话,我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凝望它的。
第一次知道这条河流,是在地图上。一条曲折的蓝色的线是它蜷缩在一张纸上的身姿。站在地图前的我,读到它的名字时,联想到的是一派异域的热带风情,除此之外,没有过多的人文的内容填充空白的想象,因为它太陌生了。和它相关的一切都是遥远的。遥远的大西洋、遥远的几内亚湾、遥远的非洲……我触摸着它蓝色的线条,不会产生如同对长江如同对黄河般的丰富的情感的牵连。只看见它发源于距离大西洋仅有两百余公里的几内亚的山地,却没有就近往南奔向海洋,而是掉头北上,流向非洲的腹地,疾行一千余公里后,缓缓折向东,走进干旱荒凉的南撒哈拉,再急急南转,费劲周折几千公里后,在尼日利亚注入浩瀚的几内亚海湾。
一个巨大的“几”字,就这样画在西部非洲辽阔的原野上。和众多的陌生的河流一样,在没有真实地走进它的波光里之前,我不懂得它的心声。
所以,我也不懂得凝望它。
一条河流,一条异域的河流,它会那么容易地让我懂得它的心声吗?
我不知道,我只是在行走,在它的波光粼粼里行走,在它的浊浪滚滚里行走。很多时候,这种行走没有任何目的,也没有任何思索,只是习惯地行走。
比如在那个暴雨骤停的雨季的午后,我走在巴马科最繁华的临河大道上,越过拥挤嘈杂的车流,我看见尼日尔河浊浪滚滚,两岸的树木都淹没在上涨的河水中。这个号称“鳄鱼之都”的城市,因为这条宽广的河流而平添了几分大气。
或许这个作为一国之都的城市太喧嚣,这不是我喜欢久留的地方,也不是我想静谧地凝望一条河流的地方。
那么,我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凝望它的呢?是在塞古吗?
塞古的尼日尔河畔,在傍晚时总是聚集了太多洗衣取水的人们,他们在夕阳下,是劳作也是嬉戏。妇女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裸了身体,旁若无人地清洗自己。她们洗澡的动作宛如原始的舞蹈。一块艳丽的花布,随意地往身上一裹,袅袅娜娜地走来时,又是别具风情的一幅画。
我不知道在两百多年前,西方殖民者从西海岸出发,沿着尼日尔河探险,到达这个尼日尔河上游最古老的、曾经是班巴拉帝国的首都的城市时,是否也惊奇地看到了这一幅原始拙美的画。踏上这片土地的第一个西方人蒙哥帕克在日记里赞叹“尼日尔河在阳光中闪烁着波光,河上无数独木舟穿梭,如泰晤士河流过威斯敏斯特一样,庄严地缓缓往东流去”时,是以一个殖民者的身份在狠狠地窃喜呢,还是如我般只是用纯粹的欣赏的眼光为这幅图淡淡地镶上一个单纯的画框?
这些,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从此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这条河流不再庄严,或者说,缓缓东流的尼日尔河,见证了太多太多不再庄严的事情。
塞古的尼日尔河畔,至今还完好地保留着1892年征服塞古的法国军人路易阿奇纳将军的塑像。他耸立在高高的台子上,却背对着尼日尔河而立。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寓意的象征,或许就像殖民时期的黑人妇女们见到法国官员时,都要以背相对,以示敬意?这位不可一世的征服者沿着尼日尔河征战多年,最终是不是也对这条河流充满了敬意?更确切地说是敬畏?还是有另一个缘由?让他无法面对穿梭在尼日尔河上的舟子?无法正视每一个黄昏沉沉地坠入河里的落日?那轮落日坠落的方向正是他沿河顺流而来的方向。
这位狂妄自大的殖民者,他在这片土地上除了征战以外,还经历过什么?在他踏上这片土地之前,是不是只是一味地认为:这片土地是一块荒芜之地?那些黑皮肤的人们只是刚刚从丛林里走出来的荒蛮之人?是殖民者书写了西非的历史?
或许,就是在塞古,就是从塞古开始的,在路易阿奇纳将军的塑像前,我开始凝望这条河流。我凝望这条闪烁着美丽的波光的河流,那时,正如蒙哥帕克所写的那样:无数渔舟穿梭,河面广袤无边。
只是不得而知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时光如尼日尔河水般走来又远去。许多事情在过去了许多年之后,也许就什么也不必说了。
但我总是在凝望它的波光时,想起殖民者说过的一句话:尼日尔河的流向充满了诡异。我也不止一次地想到这条河流的流向,由此也常常联想到它的源头。
孕育尼日尔河的几内亚高地的那条富塔加隆山谷,被叫做“河流之父”。我听到这个名称时,心微微震颤了一下。被叫做“河流之父”而不是惯常的“河流之母”,按照我传统的思维,这中间是不是又有了另一层更深的意蕴?我拟人地想象一下吧:冠之以父,除了温厚,更多的是力量;除了孕育,更广的有教诲吧?那又是一条怎样的山谷呢?坡顶浓荫蔽日,藤蔓如须发?半坡山泉叮咚,如切切的细语?深不可测的谷底,常常荡起浑厚的回音,如远行前的叮嘱?
总之,在富塔加隆山谷,一条溪流初出山涧了,那就是年轻的尼日尔河。往南,只有区区两百四十公里,就是浩瀚的大西洋。毋庸置疑,所有的河流都是向往海洋的,那里是河流们最美好的归宿。只需两百余公里,就能平平安安地完成一条河流的使命,把自己汇入永不干涸的海洋,做大海母亲怀抱里的一朵悠闲的浪花,这对每一条河流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吧?但那条初出山涧的小河,却出人意料地舍弃捷径,义无反顾地北上了。确切地说是东北方,那里有什么呢?荒原、峡谷、山崖、绝壁,最可怕的是地球上最大最荒凉的沙漠。多少条河流,踌躇满志地来了,又无声无息地风干了躯体里的最后一滴汁液。
也许它犹豫过,在选择方向时,在山涧里徘徊,在谷底傍徨。一条河流的方向是如此重要,如同人的前行。不知道在这个徘徊傍徨的过程里,“河流之父”会有怎样的教诲?它会不会从谷底发出悠长的回音,告诉它的孩子,不要犹豫,走吧,你自己就是你自己的方向。
于是,尼日尔河来了,它仿佛是上苍派来恩泽这片土地的。从和几内亚毗邻的南方进入马里,经峡谷,过绝壁,在索图巴险滩附近折向东北方,又在通布图开始流向正东方,浩浩荡荡地在马里境内流淌一千七百多公里。这是怎样的一次行程呢?在塞古,文明了古老的班巴拉帝国;在杰内,孕育了具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灿烂的伊斯兰文化;在莫普提,与它的支流巴尼河一起,形成了非洲西部最著名的尼日尔河内陆三角洲,那是几万平方公里的鱼米之乡和天然牧场。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莫普提的尼日尔河落日格外绚丽吧?
沿着它前行,和它保持同一个方向,是我试图和它对话的唯一方式。我用这种方式已经走了很久很久了。
从古老的塞古走到号称“马里的威尼斯”的莫普提,从莫普提走到杰内的大清真寺,又从杰内,走到位于南撒哈拉的布朗。在这个漫长的行程里,它每一次“诡异”地转身,我都试着对它说:走吧,走吧,你自己就是你自己的方向。
现在,我坐在沙漠小镇布朗的一段坍塌的土墙上,依然在凝望它。此时的它宛如被饥饿干渴的孩子吮吸尽了乳汁后的瘦削的母亲。撒哈拉的南端,因为有了这条河流的润泽,不再是死亡之地。
从这里开始,没有任何预兆地,尼日尔河突然急转南下了,那是海洋的方向。它迢迢几千公里后,终于又嗅到了从南方飘来的海的气息了吗?那个气息在呼唤它、在告诉它,它作为一条河流的使命已经最慈悲地完成了吗?
我想,是的。
远方飘来了海的呼唤。
那个离大海近在咫尺的富塔加隆山谷,深深的山涧里,是不是也传来了“河流之父”清扬的笑声?
伫立岸边,在一轮落日的余晖下,我凝望着尼日尔河,在心里对它说:慈悲之河,我读懂了你的心声了吗?也许我没有读懂,也许一个渺小的人永远也读不懂一条博大的河流,但是,我,正在最大限度地接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