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插秧(散文)

2021-12-23抒情散文袁呈彦
插秧(袁呈彦)布谷鸟的叫声,激起了青蛙的和鸣,飞燕的尾翼剪出明媚的春光,和煦的风追逐蝴蝶在红花绿草中嬉闹,波平如镜的田块,映照着蓝天白云。“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这正是上世纪70年代长江中游地区广袤农村的真实写照。四月的江汉平原……
插秧
(袁呈彦)
布谷鸟的叫声,激起了青蛙的和鸣,飞燕的尾翼剪出明媚的春光,和煦的风追逐蝴蝶在红花绿草中嬉闹,波平如镜的田块,映照着蓝天白云。“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这正是上世纪70年代长江中游地区广袤农村的真实写照。
四月的江汉平原开始忙碌闹腾起来。
嫩绿的秧苗像一片片茸茸的地毯,拔秧的农人就像春蚕一样吞食桑叶。连根拔起的秧苗洗净根须后,用稻草扎成均匀的秧把,然后在秧枷子里摆码整齐,汗水染成紫褐色的竹扁担,挑起秧枷子在农人的肩上晃晃悠悠地来到精耕细作的田块。农人开始把一个个秧把抛向田间,形成一道道优美的抛物线,秧把被均匀地撒在待插的田间。
插秧前还有一道工序,叫打行子。生产队照例安排2个认真负责的劳力,把每天要插秧的田块预先打上行子。传统的的办法,就是用尼龙绳子,按照每厢规定的尺寸,用木桩在对应的田埂固定,然后沿着蹦紧的绳子插上秧苗,作为标记,以便农人们按此划行分沟,把秧苗栽插整齐。
70年后期,生产队向外面取经,按厢宽和株距行距尺寸,设计和制作了一种圆柱形木制农具,叫划行器。每块田必须把水放干,但只须拉一次绳子,划行器沿着绳子滚动,在松软的田里留下数不清的格子,以便农人把秧苗插在“十”字上。拉划行器,人往前走,眼睛却要瞅在后面划行器的轮轴,这种活不比耕田犁地轻松,一天下来脖子和手臂酸痛难忍。
插秧也不例外,是一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农人们手脚整天浸泡在泥水中,秧苗根部残留的稻壳划破手指是常有的事。头点地,腰弯躬,左手分秧,右手插秧,眼睛瞄准行距株距,腿脚把握沟厢曲直,汗水和着泥水,烈日伴着饥渴,腰酸背痛,四肢乏力。几个时辰过后,在田埂上小坐伸伸腰是奢侈,喝上一口土壶的凉茶叫幸福。
插秧过程中,一般2个劳力栽一厢,一块田一般至少有20来个劳力一字儿排开,自然形成一种竞赛的局面。你落后了就要被“关笼子”,谁会愿意被“关笼子”呢?
唐代有个布袋和尚写了这样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它虽然是一首禅诗,却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农人插秧的劳动场面。
在江汉平原腹地监利县南部,至今还流传一首插秧歌《罗罗咚》,据考证,它起源于春秋末期,孔子周游列国时路过楚国,途中问道于楚人,“楚人接舆,佯狂而歌”。随即,“楚民接音传声,鼓盆而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插秧歌》也有描述:“田塍望如线,白水先参差……,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清代文人李凋元也在其《秧歌笔记》中写道:“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竟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农人唱着插秧歌,可以愉悦心情,减轻和缓解辛劳,建立融洽和谐的劳动关系。
监利农民在插秧时演唱的《罗罗咚》,很具有上古楚人《接舆歌》“接音传声,鼓盆而歌的佯狂风格。同时也具有《插秧歌》、《插秧笔记》中齐声和唱,弥日不绝”的群体演唱特色。为了抢救和保护这一即将在江汉平原上消逝的插秧号子,近几年来,赖晓平等一批文化工作者经过收集整理,层层上报,《罗罗咚》终于被国务院批准和列入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这无疑是全国产粮大县的一大幸事。
正是包括监利在内的亿万农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插秧这项既简单又艰辛的劳动,才会有秋天的谷满囤,粮满仓,才会有城里人餐桌上香喷喷的白米饭,才会有今天城市化的进程,才会有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繁衍和延续。
耕耘,播种,插秧,收获。这是我们生活的原点,是现代化的起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们不论走到哪,不论身处何地,都不要忘记农村,忘记农民,忘记几千年厚重的农耕历史!

作者单位:湖北监利县委宣传部 邮编433300 电话13607213339 [ 本帖最后由 袁呈彦 于 2010-9-29 10:08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