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2021-12-23抒情散文王九峰
中秋月
王九峰 中秋月在我心中是圣洁的,它代表的是一种祥和与温馨;中秋月在我心中又是隽永的,滋味就象母亲炕的干饼那样的脆香;中秋月送给人间的是燠热消褪后的丝丝凉爽,也有留在人们口头上的凄美故事。更有天上月满,人间月半的错位,可见多少事,……
中秋月
王九峰
中秋月在我心中是圣洁的,它代表的是一种祥和与温馨;中秋月在我心中又是隽永的,滋味就象母亲炕的干饼那样的脆香;中秋月送给人间的是燠热消褪后的丝丝凉爽,也有留在人们口头上的凄美故事。更有天上月满,人间月半的错位,可见多少事,古难全。而中秋月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在它背后那串串神秘和令人产生激越的万把光束,它澄明如镜,微澜不兴。 “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小时侯,每当中秋的晚上,我们姊妹几个,都会搬个小板凳,在明晃晃的月光下,围坐在姥姥身旁,一边吃着干饼,一边听她唱儿歌。还要缠着老人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们少小的心灵就象天上的月亮,清澈纯净,纤尘不染。曾几何时,我们都长大了,一个个都离开故乡去他处谋生,儿时的许多事情在记忆中都已模糊,惟中秋的月亮、姥姥的轻歌、母亲的干饼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板上。每到中秋之夜,那些场景又一个个在头脑中鲜活起来,其心湖也分外轻清和荡漾。
溯源中秋月,却蕴含着一个英雄、美人故事。神话传说,羿是尧时代的东夷部落首领,善射。《山海经》、《淮南子》二书均有记载。东夷多锦鸡,男人们用其羽毛做饰品,羿乃首领,所饰尤其漂亮,故呼其为“羿”。而“夷”字在古代象形文字中,系一大人背着弓,说明该部落的射技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经很精湛了。嫦娥则是羿之妻子,据说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把大地晒成焦土,民不聊生,羿一连射下九个,仅留下一个,与月亮形成一阴一阳,使天地在这阴阳滋养之中孕育万物。为酬酢羿的功劳,西王母特赐羿长生不老药,羿将其交给妻子嫦娥保存。而羿之臣蓬蒙私心自用,劝逼嫦娥把药交出,与他共服以求二人长生。嫦娥不从,为保其药,全部吞咽下肚,药力使然, 嫦娥飘飘而至月宫中,这一天恰巧就是八月十五。羿为了乞求月亮把嫦娥送回,摆香果以祭。这一举止,被他人仿效,其后逐渐形成了民间祭月的习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自古以来,无论何人、何故、身处何地,每到中秋都会望月思念家乡和亲人,各自为不能阖家团聚而兴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恰正是游子最为倾情时侯。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咏月篇章不绝如缕,大诗人李白留存下来的一千多首诗里,咏月诗占了很大的篇幅,最脍炙人口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几句平白如话的小诗,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个羁客旅人,每当此夜,他们无论是在天涯或是海角,无不怅望故乡和亲人,徘徊流连。或对皓月而挥涕,寄惆怅于广宇;或置佳酿于花前,邀明月而同醉;或拈须行吟于泽畔,逐浮影而歌哭;或拭酒渍于篱边,洗胸襟于月下;或抚膺长啸,负手低回。当此良宵,他们积万千情愫于一斛,歌酒不欢,块垒难释,凡此种种,俱付于一声叹息中。
宋代大文豪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对新党的某些过激做法心存不满,恐在朝廷因言获祸,主动要求外放,先通判杭州,复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在密州适逢丙辰中秋,遂率群僚雅集于《超然台》上,是晚,襟带当风,把酒对月, 暂忘了政治和亲情的双重不得意,以其豪迈和不羁之性情,释放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借问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那千古一瞬的无尽惆怅。可以说,在此良辰美景的夜晚,似水的月光带给他的是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和绵绵遐思。也正是这种对明月的发问,使他洗却了因官场沉浮和亲人分离的愁烦和怨怼,由此也使得他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以一句“高处不胜寒”赢得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谅解和释怀,得出了不是怨君是爱君的由衷赞叹,冥冥之中,中秋月让东坡得到了一次大解脱。或谓,“月亮也有惜才意,一阙秋词慰东坡”。 日月轮回,春秋邅递,光阴依旧从容,己丑中秋又至。前些时,老天在阴沉了几天后,今个突然张开了笑口,一下子又热和了起来,欲待观月的兴致也陡然而增。孰料,玉兔东升不久,便有几缕风云不期而至,它们以难得的悠闲,在月亮面前游走,使那本来洁净如玉的秋月, 又迷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愁容, 天地也逊色了许多。见此况,正在嗟叹不已时, 突然,两句古诗从脑海中跳跃出来“万事无如杯在手,人生几回月当头”。由此可见,天地间不能如意者常十有八九。好在天道易还,正在人们略感失望时,那玉蟾又从碧海云烟中升腾而出,旋即又给人间带来无限光明。
怀着轻快的心情,在光华如泻的柔和中步月,此刻万籁俱寂,星河无声,云帆点点,如梦如幻,环转四顾空濛,夜气如纱,仰望明月,不觉遐想嫦娥今夜, 桂下踟蹰,孤影独对时,又当作何绮思?再遥想东坡当年,在长调咏叹后,俯仰低回间,又该如何自处?他们是迷惘、是惆怅、还是伤感? 虽然不得而知,但因了这一电光石火般的强烈闪念,击撞得我的心扉隐隐作痛,突然悟出中秋月之所以在人们心目中如此重要,世世代代年复一年,连绵不绝地虔诚祭拜它,其根本原因是在于它并不是团圆月, 更不是团圆期。而是留给天地间的一个永远缺失。信否?何故嫦娥恰于此晚被逼而奔月?何故子瞻于此夜怀弟而浩叹?何故世人在此晚向月礼拜而祝福? 这一切难道都是巧合吗?千百年来,月缺月圆,正是它的轮替给人们带来了难以弥补和无以述说的不尽遗憾和思念。也正是它那周而复始的圆缺循环,才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期盼。它始终是人们渴望团聚的象征,寄托、和希望。这就是己丑中秋夜,被我重新审视和再次定位后的——中秋月. 尽管它柔和、温馨、圣洁如故。
己丑中秋夜于百拙斋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王九峰 于 2010-9-6 05:23 编辑 ]
王九峰
中秋月在我心中是圣洁的,它代表的是一种祥和与温馨;中秋月在我心中又是隽永的,滋味就象母亲炕的干饼那样的脆香;中秋月送给人间的是燠热消褪后的丝丝凉爽,也有留在人们口头上的凄美故事。更有天上月满,人间月半的错位,可见多少事,古难全。而中秋月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在它背后那串串神秘和令人产生激越的万把光束,它澄明如镜,微澜不兴。 “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小时侯,每当中秋的晚上,我们姊妹几个,都会搬个小板凳,在明晃晃的月光下,围坐在姥姥身旁,一边吃着干饼,一边听她唱儿歌。还要缠着老人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们少小的心灵就象天上的月亮,清澈纯净,纤尘不染。曾几何时,我们都长大了,一个个都离开故乡去他处谋生,儿时的许多事情在记忆中都已模糊,惟中秋的月亮、姥姥的轻歌、母亲的干饼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板上。每到中秋之夜,那些场景又一个个在头脑中鲜活起来,其心湖也分外轻清和荡漾。
溯源中秋月,却蕴含着一个英雄、美人故事。神话传说,羿是尧时代的东夷部落首领,善射。《山海经》、《淮南子》二书均有记载。东夷多锦鸡,男人们用其羽毛做饰品,羿乃首领,所饰尤其漂亮,故呼其为“羿”。而“夷”字在古代象形文字中,系一大人背着弓,说明该部落的射技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经很精湛了。嫦娥则是羿之妻子,据说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把大地晒成焦土,民不聊生,羿一连射下九个,仅留下一个,与月亮形成一阴一阳,使天地在这阴阳滋养之中孕育万物。为酬酢羿的功劳,西王母特赐羿长生不老药,羿将其交给妻子嫦娥保存。而羿之臣蓬蒙私心自用,劝逼嫦娥把药交出,与他共服以求二人长生。嫦娥不从,为保其药,全部吞咽下肚,药力使然, 嫦娥飘飘而至月宫中,这一天恰巧就是八月十五。羿为了乞求月亮把嫦娥送回,摆香果以祭。这一举止,被他人仿效,其后逐渐形成了民间祭月的习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自古以来,无论何人、何故、身处何地,每到中秋都会望月思念家乡和亲人,各自为不能阖家团聚而兴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恰正是游子最为倾情时侯。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咏月篇章不绝如缕,大诗人李白留存下来的一千多首诗里,咏月诗占了很大的篇幅,最脍炙人口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几句平白如话的小诗,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个羁客旅人,每当此夜,他们无论是在天涯或是海角,无不怅望故乡和亲人,徘徊流连。或对皓月而挥涕,寄惆怅于广宇;或置佳酿于花前,邀明月而同醉;或拈须行吟于泽畔,逐浮影而歌哭;或拭酒渍于篱边,洗胸襟于月下;或抚膺长啸,负手低回。当此良宵,他们积万千情愫于一斛,歌酒不欢,块垒难释,凡此种种,俱付于一声叹息中。
宋代大文豪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对新党的某些过激做法心存不满,恐在朝廷因言获祸,主动要求外放,先通判杭州,复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在密州适逢丙辰中秋,遂率群僚雅集于《超然台》上,是晚,襟带当风,把酒对月, 暂忘了政治和亲情的双重不得意,以其豪迈和不羁之性情,释放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借问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那千古一瞬的无尽惆怅。可以说,在此良辰美景的夜晚,似水的月光带给他的是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和绵绵遐思。也正是这种对明月的发问,使他洗却了因官场沉浮和亲人分离的愁烦和怨怼,由此也使得他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以一句“高处不胜寒”赢得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谅解和释怀,得出了不是怨君是爱君的由衷赞叹,冥冥之中,中秋月让东坡得到了一次大解脱。或谓,“月亮也有惜才意,一阙秋词慰东坡”。 日月轮回,春秋邅递,光阴依旧从容,己丑中秋又至。前些时,老天在阴沉了几天后,今个突然张开了笑口,一下子又热和了起来,欲待观月的兴致也陡然而增。孰料,玉兔东升不久,便有几缕风云不期而至,它们以难得的悠闲,在月亮面前游走,使那本来洁净如玉的秋月, 又迷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愁容, 天地也逊色了许多。见此况,正在嗟叹不已时, 突然,两句古诗从脑海中跳跃出来“万事无如杯在手,人生几回月当头”。由此可见,天地间不能如意者常十有八九。好在天道易还,正在人们略感失望时,那玉蟾又从碧海云烟中升腾而出,旋即又给人间带来无限光明。
怀着轻快的心情,在光华如泻的柔和中步月,此刻万籁俱寂,星河无声,云帆点点,如梦如幻,环转四顾空濛,夜气如纱,仰望明月,不觉遐想嫦娥今夜, 桂下踟蹰,孤影独对时,又当作何绮思?再遥想东坡当年,在长调咏叹后,俯仰低回间,又该如何自处?他们是迷惘、是惆怅、还是伤感? 虽然不得而知,但因了这一电光石火般的强烈闪念,击撞得我的心扉隐隐作痛,突然悟出中秋月之所以在人们心目中如此重要,世世代代年复一年,连绵不绝地虔诚祭拜它,其根本原因是在于它并不是团圆月, 更不是团圆期。而是留给天地间的一个永远缺失。信否?何故嫦娥恰于此晚被逼而奔月?何故子瞻于此夜怀弟而浩叹?何故世人在此晚向月礼拜而祝福? 这一切难道都是巧合吗?千百年来,月缺月圆,正是它的轮替给人们带来了难以弥补和无以述说的不尽遗憾和思念。也正是它那周而复始的圆缺循环,才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期盼。它始终是人们渴望团聚的象征,寄托、和希望。这就是己丑中秋夜,被我重新审视和再次定位后的——中秋月. 尽管它柔和、温馨、圣洁如故。
己丑中秋夜于百拙斋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王九峰 于 2010-9-6 05:23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