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正绽放
2021-12-23叙事散文爱晚亭
花儿正绽放
文/爱晚亭清晨,顺着落地窗帘扬起的边角有风进来,迎面扑来时,明显有了凉意,忽然间有了迟疑,
这样的天,是否真的来了秋天?一夜之间,夏的酷热变成了秋的凉爽,如同北方的天,而这些仅仅是昨天夜里辗转难眠之后才发生的故事。上班路上,好……
花儿正绽放
文/爱晚亭 清晨,顺着落地窗帘扬起的边角有风进来,迎面扑来时,明显有了凉意,忽然间有了迟疑,
这样的天,是否真的来了秋天?一夜之间,夏的酷热变成了秋的凉爽,如同北方的天,而这些仅仅是昨天夜里辗转难眠之后才发生的故事。
上班路上,好些行人已换上了秋装,贪凉的我依然未能深信这秋天的定性,依然还是一身夏装。到了公司,打开电脑便看见妹说8月的副局竞岗结果出来了,可她还没能看到公示,不免有些担心。
其实,从五月开始,妹就一直在积极准备两场副局的竞岗考试,一次是县里的,一次是市里的。县里的考试结果暑假前就公示了,笔试第三面试第一的成绩。可妹在知晓了这一结果后,又在7月报了市里的考试,8月20号笔试结束。
说实话,从知道她参加竞岗开始,心里就隐隐有了牵挂。而在得知县里的笔试通过时,却是真的急上了,却也只能干着急,不知可以如何来帮她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帮着修改整理面试资料。而整理好的那些资料,仅仅帮着通过了县里的面试,却未能在市里的竞岗派上用场,让人觉得有些遗憾。这样想着,便再次打开面试资料,以此想让心安静下来。
幸好清晨时间充裕,还没烦心事来扰,便一点点地将面试资料里那些用来过度和衔接的语言剔除,之后,顺着代表年限的数字后面延伸出来的各项注解,妹的成长经历便清晰地显现了。
妹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师范;师范毕业后主动要求去了乌恰县康苏学校,成为了一名民汉合校的教师。之后,在教育局的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同年考入四川大学,脱产学习计算机。02年加入了共产党。04年被评选为现代远程教育先进个人,同年,自学财会本科毕业。06年再次被评选为现代远程教育先进个人。07年个人教学录像课程荣获自治区一等奖。08年被评为一级教师,09年被评为县信息技术骨干教师。
一遍遍地默念着,人却呆上了。这是我的妹吗?在心里问着自己,想当初整理她的履历时,权当在修改一篇作文。可此时,抛开了那些所谓的文学装点与修饰,数字一旦演变成时间连贯着闪现在脑海里时,心就那么无原由地被震动了。
可这就是我的妹。看着如此突兀呈现出来的青春,心疼着,并抽搐了。那片荒凉而贫瘠的土地上,青春,依然如火一样在燃烧。
然而,在那片土地上陪伴着妹一起燃烧的,又有何止是妹一个?!我的父亲,一个在六十年代支援新疆建设的老知青,老党员,在兵团发出“支援南疆建设”的号召下,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父亲又再次加入到支援南疆建设的队伍中去了,选择了乌恰县的康苏镇,继续他教书育人的事业。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便知道在中国的那一端,有个地方叫康苏镇,坐落在巍峨的帕米尔高原上,那里有着二千多米高的海拔,是我国最晚看到日落的地方。可父亲在那里一直工作到退休。我的母亲,一个有着初中文化水平,却是个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农民工。在多年种植啤酒花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总结出了立体架面的经验,因此可以提高好几成的产花量。这就是我的父母,我的亲人。
而我,远离家乡,在这个所谓的大城市里,除了高楼林立,川流不息的陌生人群,便是街道上拥挤不堪的车辆,排放着燃烧过后的黑色烟雾弥漫。居无定所的心,如云般飘荡而无所依靠,不知道哪里可以存放青春,谁会在意这份青春,而谁又会知晓这样一份青春的存在?甚至,连想念都无处寻根。可穿过城市浮华的繁荣,尘起尘落的间隙里,望见的故土却教人热血沸腾,怀念也迫不及待地开始寻找一段记忆,一片土地,以及隐藏进岁月里的那段时光。
记得一次夏天回家探望父母,在小院的树荫下,听父亲讲述康苏。讲那里的光照如何强烈,晒得妹的脸黑到发亮;讲那里生命的抗争,冬天,因为没有草料,那里的牛靠咀嚼包装纸壳来充饥;讲那里生命的顽强,在修筑完好的马路上,时常会有蘑菇从地下星星点点的冒出来;还有那里的山,看似荒芜,仔细寻找依然可以寻到生命的痕迹;那里的水,即便是夏天也冰凉刺骨;那里的人们,晚上送孩子去父亲那里补习,家里的鸡蛋、青菜、肉类,还有驼毛等,便是家长们送给父亲的酬劳。于是,远离家乡的我便拥有了一双御寒的驼毛棉鞋,至此,在这个南方城市异常怕冷的我便永远告别了年年生冻疮的折磨。 在父亲的讲述里,还知道他们在康苏住着苏联式的平房,木质地板,双层玻璃,不论屋外多寒冷,屋内都是暖和的。母亲则告诉我参加少数民族割礼节时的盛况。参加这样的宴席,主人从来不会对来宾有任何要求,礼钱的多少完全随客人。母亲说,好些人都只送了五元十元,但对主人来说,不管多少 都代表祝贺,主人都一视同仁地接收并招待客人。听着父亲和母亲的讲述,对于被大都市熏陶以久的我来说实在是震撼,然而,更多的是那里的风土人情及民族间的淳朴情感的诱惑,便提出去康苏看看。可父亲断然拒绝了,不是因为路上会有流沙阻挠,也不是因为一周的路程,而是在这个所谓的大城市呆久了的我,竟然失去了北方人特有的坚强,有了紫外线过敏的迹象,这个让人悲哀的发现,使得那个叫康苏的地方就这样驻扎进了我心里,成了一个忽远忽近的梦,真实闪现着,却让我无法靠近。
可在那个贫瘠且鲜为人知的地方,自父亲去后,毕业班的升学率便从未过半提高到了近乎百分百,而妹的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得那里的人们用美丽的太阳花来形容妹,叫她“阿曼古丽”。
此时,想起妹写的一段话:因为努力,所以我自信,因为坚持,所以我不言弃。我要让自己的人生再次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对我来说,这无异于就是让晓芳再次感知春天的召唤,如果可以,我将努力在新的岗位上破破天芳!
我相信,相信妹的努力,更相信她的坚持。而这段话,鼓励与鼓舞着的应该不仅仅是妹,还有在远方默默关注的我。果然,妹在后来的留言里告诉我,就算今年失败了,明年还会再次来过。
现在,父母亲老了,做不动了,退休了,妹依然还在那里坚持着,努力着。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了几十年的父母,已经毫无疑问地将他们的青春播撒在了那片土地上,接下来,便是妹的青春涌动了。我知道,只要是颗坚强的种子,不论放在任何地方,都会发芽,成长,抽穗之后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而我也无须怨天尤人,那是懦弱的表现,只有坚强绽放,才是青春的本色,人生的本色。
多想去那里看看啊,那个叫康苏的地方,那个让人沸腾的地方。我相信,在乌恰县那片热血的土地上,不但有人记着吴登云,也一定有人还记着老汉,还有那朵盛开在蓝色天空下的阿曼古丽。
2010-8-27
文/爱晚亭 清晨,顺着落地窗帘扬起的边角有风进来,迎面扑来时,明显有了凉意,忽然间有了迟疑,
这样的天,是否真的来了秋天?一夜之间,夏的酷热变成了秋的凉爽,如同北方的天,而这些仅仅是昨天夜里辗转难眠之后才发生的故事。
上班路上,好些行人已换上了秋装,贪凉的我依然未能深信这秋天的定性,依然还是一身夏装。到了公司,打开电脑便看见妹说8月的副局竞岗结果出来了,可她还没能看到公示,不免有些担心。
其实,从五月开始,妹就一直在积极准备两场副局的竞岗考试,一次是县里的,一次是市里的。县里的考试结果暑假前就公示了,笔试第三面试第一的成绩。可妹在知晓了这一结果后,又在7月报了市里的考试,8月20号笔试结束。
说实话,从知道她参加竞岗开始,心里就隐隐有了牵挂。而在得知县里的笔试通过时,却是真的急上了,却也只能干着急,不知可以如何来帮她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帮着修改整理面试资料。而整理好的那些资料,仅仅帮着通过了县里的面试,却未能在市里的竞岗派上用场,让人觉得有些遗憾。这样想着,便再次打开面试资料,以此想让心安静下来。
幸好清晨时间充裕,还没烦心事来扰,便一点点地将面试资料里那些用来过度和衔接的语言剔除,之后,顺着代表年限的数字后面延伸出来的各项注解,妹的成长经历便清晰地显现了。
妹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师范;师范毕业后主动要求去了乌恰县康苏学校,成为了一名民汉合校的教师。之后,在教育局的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同年考入四川大学,脱产学习计算机。02年加入了共产党。04年被评选为现代远程教育先进个人,同年,自学财会本科毕业。06年再次被评选为现代远程教育先进个人。07年个人教学录像课程荣获自治区一等奖。08年被评为一级教师,09年被评为县信息技术骨干教师。
一遍遍地默念着,人却呆上了。这是我的妹吗?在心里问着自己,想当初整理她的履历时,权当在修改一篇作文。可此时,抛开了那些所谓的文学装点与修饰,数字一旦演变成时间连贯着闪现在脑海里时,心就那么无原由地被震动了。
可这就是我的妹。看着如此突兀呈现出来的青春,心疼着,并抽搐了。那片荒凉而贫瘠的土地上,青春,依然如火一样在燃烧。
然而,在那片土地上陪伴着妹一起燃烧的,又有何止是妹一个?!我的父亲,一个在六十年代支援新疆建设的老知青,老党员,在兵团发出“支援南疆建设”的号召下,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父亲又再次加入到支援南疆建设的队伍中去了,选择了乌恰县的康苏镇,继续他教书育人的事业。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便知道在中国的那一端,有个地方叫康苏镇,坐落在巍峨的帕米尔高原上,那里有着二千多米高的海拔,是我国最晚看到日落的地方。可父亲在那里一直工作到退休。我的母亲,一个有着初中文化水平,却是个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农民工。在多年种植啤酒花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总结出了立体架面的经验,因此可以提高好几成的产花量。这就是我的父母,我的亲人。
而我,远离家乡,在这个所谓的大城市里,除了高楼林立,川流不息的陌生人群,便是街道上拥挤不堪的车辆,排放着燃烧过后的黑色烟雾弥漫。居无定所的心,如云般飘荡而无所依靠,不知道哪里可以存放青春,谁会在意这份青春,而谁又会知晓这样一份青春的存在?甚至,连想念都无处寻根。可穿过城市浮华的繁荣,尘起尘落的间隙里,望见的故土却教人热血沸腾,怀念也迫不及待地开始寻找一段记忆,一片土地,以及隐藏进岁月里的那段时光。
记得一次夏天回家探望父母,在小院的树荫下,听父亲讲述康苏。讲那里的光照如何强烈,晒得妹的脸黑到发亮;讲那里生命的抗争,冬天,因为没有草料,那里的牛靠咀嚼包装纸壳来充饥;讲那里生命的顽强,在修筑完好的马路上,时常会有蘑菇从地下星星点点的冒出来;还有那里的山,看似荒芜,仔细寻找依然可以寻到生命的痕迹;那里的水,即便是夏天也冰凉刺骨;那里的人们,晚上送孩子去父亲那里补习,家里的鸡蛋、青菜、肉类,还有驼毛等,便是家长们送给父亲的酬劳。于是,远离家乡的我便拥有了一双御寒的驼毛棉鞋,至此,在这个南方城市异常怕冷的我便永远告别了年年生冻疮的折磨。 在父亲的讲述里,还知道他们在康苏住着苏联式的平房,木质地板,双层玻璃,不论屋外多寒冷,屋内都是暖和的。母亲则告诉我参加少数民族割礼节时的盛况。参加这样的宴席,主人从来不会对来宾有任何要求,礼钱的多少完全随客人。母亲说,好些人都只送了五元十元,但对主人来说,不管多少 都代表祝贺,主人都一视同仁地接收并招待客人。听着父亲和母亲的讲述,对于被大都市熏陶以久的我来说实在是震撼,然而,更多的是那里的风土人情及民族间的淳朴情感的诱惑,便提出去康苏看看。可父亲断然拒绝了,不是因为路上会有流沙阻挠,也不是因为一周的路程,而是在这个所谓的大城市呆久了的我,竟然失去了北方人特有的坚强,有了紫外线过敏的迹象,这个让人悲哀的发现,使得那个叫康苏的地方就这样驻扎进了我心里,成了一个忽远忽近的梦,真实闪现着,却让我无法靠近。
可在那个贫瘠且鲜为人知的地方,自父亲去后,毕业班的升学率便从未过半提高到了近乎百分百,而妹的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得那里的人们用美丽的太阳花来形容妹,叫她“阿曼古丽”。
此时,想起妹写的一段话:因为努力,所以我自信,因为坚持,所以我不言弃。我要让自己的人生再次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对我来说,这无异于就是让晓芳再次感知春天的召唤,如果可以,我将努力在新的岗位上破破天芳!
我相信,相信妹的努力,更相信她的坚持。而这段话,鼓励与鼓舞着的应该不仅仅是妹,还有在远方默默关注的我。果然,妹在后来的留言里告诉我,就算今年失败了,明年还会再次来过。
现在,父母亲老了,做不动了,退休了,妹依然还在那里坚持着,努力着。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了几十年的父母,已经毫无疑问地将他们的青春播撒在了那片土地上,接下来,便是妹的青春涌动了。我知道,只要是颗坚强的种子,不论放在任何地方,都会发芽,成长,抽穗之后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而我也无须怨天尤人,那是懦弱的表现,只有坚强绽放,才是青春的本色,人生的本色。
多想去那里看看啊,那个叫康苏的地方,那个让人沸腾的地方。我相信,在乌恰县那片热血的土地上,不但有人记着吴登云,也一定有人还记着老汉,还有那朵盛开在蓝色天空下的阿曼古丽。
2010-8-27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