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钳,油糍粑灯盏(已发)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火钳
火钳是手的延伸,更是灶的伴侣。
村里砖砌的正灶,每个日夜总有一把火钳不离不弃。闲时,它躺在灶台面上,或插在灶灰坑里,甚至就扔在灶门口的宽条凳下面,与干柴炭块为伍。乌黑修长的两腿,一对大耳朵,一个铆栓,构成了它身体的全部。在一只手的操控下,它张合有度,灵活有力。自从铁匠给了它生命,一个户主神色满意地欣赏它,相中了它,把它领回家,带进了堂屋,它就一眼爱上了这户人家的砖砌方形灶台,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它从此默默地履行职责,消磨自己的身体,无怨无悔。村人给了它一个亲切的小名,夹钳。
灶膛里柴火熊熊。灶门口卧放的一块方砖上,搭着比手臂还粗的斧劈柴,有时是手指粗的干树枝。干柴的前头伸进了灶膛内,热烈燃烧。长长的火舌舔着锅底,从灶门口窜出来,带着烟尘。灶上的鼎罐,或在烧水,或在煮饭,或者喷香的米饭已经煮好,换上了乌黑的双耳菜锅,一团雪白的猪油在锅底快速熔化,刺啦啦炸响。在八公分村,一年四季,一日三餐,这样的场面在每一户人家重复上演。
深秋,冬天,初春,天气寒冷。这个时候,我家灶门口的宽条凳上,必定紧挨着坐了一家大小,热烈的火光把脸面映红,暖意融融。当中的一个人,母亲,父亲,姐姐们,我,多数时候是母亲,手拿火钳,随时掌控灶膛里的动静。火太大了,夹着干柴拖出来一点。干柴烧得只剩灶门口巴掌长的一小截,夹了送进灶膛内。火子柴灰满了,燃得不旺,冒烟,火钳伸进去,搅动一下,扒一个小窝,火苗顿时就窜了上来。父亲爱抽土烟,这时省得划火柴,拿了火钳,夹一粒绯红的火子,伸向烟斗,嘴巴吧嗒吧嗒吸起来,很享受地吞云吐雾。
记得上小学,下雪结冰的日子,我和伙伴们经常手中提一个火桶去学校。小小的火桶里,有一个瓦钵子,里面夹了红亮的柴火子。上课下课不时烤烤手,身上就暖和了许多。也有的同学在火桶里添一把干茶籽壳,搞得教室乌烟瘴气,被老师勒令提到外面去。
那时家里有喝早茶的习惯,伴嘴的东西常常是一碗腌萝卜,几个烤得溜糖的红薯。有时,母亲拿出三两块圆圆的烫皮,火钳夹了,一块一块在火子上反转着煨烤。宛如团扇的烫皮煨得金黄,鼓起密集的小米泡,浓香扑鼻,酥脆诱人。这是村人日常的茶点,也是待客的上品。用火钳在灶里扒一个坑,放一个白皮红薯进去,掩上火子,也是贪吃的我们爱干的一件事情。于今忆及,仍口有余香。
接近年关,楼上原本堆得满满的干柴火已经空落很多。先前预备好,码放在卧房一角的炭块,犹如一饼饼黑色的大糍粑,这时派上了用场。烧炭火的日子,少了烟尘,一番晒扫过后,家里干净了许多。炭火耐烧,火力大,生火的时候, 往往在灶膛里夹带放几块敲碎了的青石,经过一昼夜的焚烧,成了生石灰块。在一日三餐之间,炭火空着。为节省炭,母亲从水田里挖一锄泥巴,拿火钳夹了一团团的湿泥,糊上厚厚的一圈,只在炭火中央留一个拳头大的圆孔。炭火上的泥巴腾起浓浓湿气,小孔里扯着微弱的火苗。
杀猪过年,火钳起到了烙铁的功能。火钳插进炭火,隔一阵拔出来,已是两腿通红。按在猪肉皮上,慢慢烫过去。焦烟腾起,猪皮蜷曲发黑,吱吱作响,冒着油脂,散发刺鼻的焦臭。火钳也随之发黑,复又插进炭火。如此再三,直到猪肉都烫了毛。为防伤人,用后,灼热的火钳插进水里,发出尖锐响亮的淬火声,窜起一股浓烟。
据说在盛夏的夜晚,常有成人打着手电,拿了火钳到水田里夹泥鳅黄鳝。那时我尚年幼,可惜未曾亲历。
一把火钳在家里往往要用上许多年,两条腿消磨得瘦小,短了一大截,仿佛年迈残瘸的老人。看着这样的火钳,不免心生感概。
2016年8月14日写于义乌
发表于2016年8月21日《市场星报》文学副刊
油糍粑灯盏
这名字有点古怪。
小时候母亲告诉我这个器物的名字,我心里就一愣一愣的。几十年过去了,每每琢磨这个名称,还是一愣一愣的。油糍粑,是我家乡一种用米浆油炸的美食,圆圆的,薄薄的,菜碗口大,金黄,蹦脆,喷香。灯盏,则人所共知,是那个时代农村的照明用具,散发浓重的煤油气味。油糍粑和灯盏这两个各具内涵的名字一组合,则既非油糍粑,更非灯盏,乃是用来泡油糍粑的一个铁质小模具。其形状,仿佛一个“乙”字,上面是木手柄,下面是一个浅浅的小铁盘,铁盘的一端长了个比筷子尖还小的蝌蚪尾巴,折进木柄。整个看来,油腻腻,乌黑。
那时湖南永兴县号称油茶大县。我的家乡八公分,放眼所见,漫山遍野都是茂密的油茶林。采摘油茶籽后,已是冬季,洁白的油茶花怒放,仿佛漫天的飞雪。于今想来,真是令人神往的境界。
在我的家乡,用茶油炸油糍粑的过程,叫做泡油糍粑。一年里,若非有特殊的喜事,每一个家庭,一般只在过年前泡一次油糍粑。泡油糍粑,需要先把糯米和粘米按适当的比例配合,浸泡,到石磨上推成米浆。之后,在灶里添一炉新炭火,放上大油锅,倒入小半锅新茶油。炭火熊熊,锅里茶油发红翻滚,屋内外飘荡浓郁的新油茶芳香。这个时候,取出洗净擦干的油糍粑灯盏,从大脸盆里舀一小勺米浆,倒入油糍粑灯盏,一摇,米浆便均匀摊满油糍粑灯盏,浸入油锅。顿时锅里哗哗翻滚,热气蒸腾,油点飞溅。不一会,一张泛白的油糍粑脱离油糍粑灯盏,漂浮在油面上,在热油的翻滚下,在锅内移动,吱吱作响。再又重复同样的程序,直到锅内漂满了油糍粑。拿筷子一块一块夹了,不断翻转,油糍粑的颜色逐渐变成金黄,铁丝捞箕捞上来,弹弹油,倒入团筛米筛。这样的工序,费物,费时,费力,成本大,尽管人人喜欢,村人却不常吃。
母亲泡油糍粑的时候,我们围灶而坐。母亲只允许我们看,不许我们动手,也不许我们多嘴多舌。她说,上油锅是好事,会有油神到家里来,要恭敬,要讲好话。她生怕我们讲了不好的话,因此事先就会告诫我们,最好少说,闭嘴。
为了犒劳一家人,安抚我们的嘴巴,母亲往往会先泡几块蓬油糍粑。所谓蓬油糍粑,就是把新鲜的猪肉躲碎了,和上盐、葱丝,拌成肉馅,先舀一小勺米浆倒入油糍粑灯盏过一下油锅,随即铺上一层肉馅,又过一下油锅,再淋上一小勺米浆,浸入油锅,炸成一块厚厚的,金黄的,蓬松的葱肉糍粑,满屋异香。蓬油糍粑炸成,母亲先夹一块放入碗中,双手举过额顶,到神台前敬神。过后,我们一家人才大快朵颐,太香,太好吃了!
这样的时刻,每年只有一次,且多在夜里。吃过蓬油糍粑,母亲打发我们上床睡觉。她一个人独自坐在灶火边,一勺米浆,一勺米浆,慢慢泡油糍粑,往往要到天明。
不同的年份,母亲泡油糍粑在最后所剩的不多的米浆里,往往添加一点芝麻,或者黄豆,或者花生,或者削一两个红薯切成方形的小粒,拌和均匀,做成芝麻油糍粑,豆油糍粑,花生油糍粑,或者红薯油糍粑,更是不错的美味。
母亲是2001年去世的,尚未满70周岁。这之前,家乡的油茶树逐年减少,荒芜,火烧,刀砍。村人的茶油产量连年减少,很多家庭以至于无。尽管这样,因为父亲的看管,我家在村前的那片油茶林还是保持得好好的,每年都还能产出百十斤茶油。我们每年都能吃上母亲泡的油糍粑。母亲去世后,我们再也没有吃到过用新茶油泡的油糍粑。
2005年端午节后,父亲去世。这时,我们家这片在整个村庄是最后最好的油茶林,已毁于一场清明山火,烧得干干净净。村庄维持了数百年之久的油榨坊,也在不久后拆毁。周边的山岭成了秃子的毛发,稀稀拉拉。
油糍粑灯盏大概在八公分村不再有了吧。我已多年不曾看见。
2016年8月16日写于义乌
发表于2016年8月29日《海南日报》随笔副刊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