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书之冬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小雪】
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节气真准哦,小雪一到,空气里的寒气立刻重了。午饭后,一个人坐在电脑旁,鼠标胡乱点着,青白的屏幕上,东北的雪纷纷扬扬地罩了一地。
我喜欢那一片苍茫洁白的世界,只是我身居西北,小雪时的雪,像戏里的青衣,密集的锣鼓点响了又响,才犹抱琵琶半遮面一般登了场,轻飘几下后,风一样散去了。故而,大地之上,更多是荒芜和萧条,如路边和草丛里一层层、一堆堆枯萎的黄叶,或平铺,或蜷缩,渲染着一地的落寞和苍凉。
“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这是我对节气小雪最初的记忆。那时,适逢天气晴好,乡亲们去自留地将萝卜白菜收回来,顺着院墙一溜摆开,吹吹风,去掉多余的水分,然后,熬一锅调料水,倒进坛子里,白菜破成片一层一层放进去,密封好,过一阵后,酸白菜味道就从厨房溢出来了。剩下的,不储藏会烂掉的。记得老屋的院子里有一口土窖,是储藏白菜最好的地方,有一年连着下雨,冲塌了土窑,父亲只能在后院向阳的南墙处挖个坑,白菜用一张木板盖住,上面铺上一层厚厚的玉米杆,罩上塑料纸盖上土。整个冬天里,除了早晚离不了的酸白菜外,还能隔三差五吃上母亲做的白菜粉条炖土豆,至于墙角儿那些拧成一捆儿一捆儿的“鸡腿葱”,早培好了黄土,差不多能吃到来年初春呢。
萝卜的做法很多。相比而言,我比较喜欢吃腌萝卜,婆和母亲腌制时放了生姜,花椒和大料之类,脆生生的,爽口之极,舌尖生香。后来,离开家乡了,更加怀念和留恋。
小雪时,小孩子最喜欢在麦场里玩。麦场里,一堆堆干枯的玉米秆将家家户户的麦秸和柴草围了一圈又一圈,那些似蘑菇一般的麦草跺被做饭的女人掏出一个个洞眼,钻在里面又挡风又挡雪的,很暖和。若是幸运,会有意外发现呢,比如柴草跺里会留下麻雀过冬时用嘴巴衔来的山野果,抑或还有一堆小小的、圆乎乎的鸟蛋等着我们。伙伴们捉迷藏嬉闹着,玩累了,靠着麦秸窝一躺,那感觉,仿若躺进宫殿一样的滋润和快活呢!
其实,小雪天,还可以吃到二姨做的汆酸菜。打我记事起,她家日子过得比较殷实,有钱买好一些的佐料,那汆酸菜做得细腻又精致。比如第一步,五花肉烀七八分熟,切厚片;第二步,酸菜切丝,攥干水分;第三步,锅内热油,放葱段姜片,花椒大料,煸香;最后一步,加酸菜丝,加老汤,入五花肉,大火烧制,满屋浓香,等出锅时放几块血肠,更馋人了。
若雪落得大一些,厚一些,原野深处,那可真是一本广袤洁白的书。可以用枯枝写字,画画,写雪花、梦想和憧憬;画山水、人物和远去的秋天;当然了,亦可偷偷写一个人的名字,写我爱你,那是青春的韶华时光里最美最浪漫的回忆。可毕竟是小雪节气,最多一个白天或者夜晚,很快就停了,但气温依然很低,低到屋檐上,隐隐一层雪,白生生的,足以照亮陈旧灰暗的老屋。屋外,窗台的坛坛罐罐上、也擎着薄薄一坨雪,圆润着、安静着,和炕头絮絮叨叨的陈年故事一起,成为岁月深处一帧简约朴实而又温暖的画卷。
成人后,更喜小雪时,落一场雪,约三五友人,红泥炉火,一杯红茶,几抹书香,人生之温情,之优雅皆在其中。若友人不得空,亦可一人,读书,就读汪老那篇《岁朝清供》。他写道:曾见一幅旧画,一间茅屋,一老者手捧瓦罐,内插梅花一支,……很多次,读到这里,总会莞尔和感慨。转身回看,桌子上的台历越撕越薄,日子越走越远,这一年,又将尽了。
【冬至】
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小时候,只晓得冬至是要吃饺子的。至于为何要吃,曾问过婆和母亲,她们也不知,但总是将那句“冬至饺子夏至面”当圣旨一般挂在嘴上念叨。直到上学了,自然常识老师讲到,这种习俗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相传医圣张仲景从长沙辞官返乡时,正是冬季,他看到河南家乡的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差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后捞出来切碎,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连汤水一起分给来求药的人,冻伤的耳朵过了几日都好了。后来,人们学着医圣制作的“娇耳”,包成食物,称作“饺子”,除了不忘医圣之恩,更多是缅怀。
我依然记得母亲最早包饺子的情形。早饭后,她裹着臃肿的棉衣,头戴果绿的围巾,在厨房里忙碌着,案板上的白色瓷盆里,脆生生的萝卜丁,滑润润的粉条,软绵绵的豆腐块,红是红,绿是绿,白是白,馋得人直流口水。
最喜欢看母亲包饺子的姿态。一小团面疙瘩,一条很短的擀面杖,在母亲两只手里很是灵巧地来回碾一圈,那圆圆的、薄薄的饺子皮就匀称地平摊在案板上了,然后,母亲把一大勺调好的饺子馅塞满里面,捏紧,一只只圆鼓鼓的饺子整整齐齐排列起来,像一弯清秀玉润的月牙。
饺子包完了,母亲给锅里添上水,返身坐在灶台下,拿出火柴轻轻一擦,点燃引火用的软麦秆放进灶膛的风口,填上玉米杆或其他柴草,用嘴巴吹几下,风箱来来回拉动中,红红的火苗噼里啪啦跳跃着,映得母亲满脸通红,一丝丝的炊烟穿过锅灶,顺着烟囟逸向空中,一股子萝卜饺子的清香从锅盖的缝隙里溢出来。
毫不夸张的说,吃到饺子的感觉是幸福而美好的。因为那个时候,乡下人的一日三餐总是清苦而节俭,平日里,只有麦收前后,舅婆送端午,亲戚串门或者旧历年时,母亲才会在厨房里花些心思和功夫,做一顿臊子面,烙几张煎饼,或者烹一锅烩菜,炒两盘肉菜,招待亲戚,顺便我们也能跟着打个牙祭,至于吃饺子,更是少得可怜,故而对冬至的饺子是充满向往和期待的,就算日子生活过得再苦,母亲总不忘在冬至时想法儿包上一顿饺子。“宁穷一年,不穷一节。”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我深知,那一只只胖嘟嘟的饺子在锅里翻滚,活像母亲对贫瘠日子满怀的蓬勃希望。
在乡下,数九寒冬是从冬至开始的。这一天,白日最短,夜晚最长,北风最冽,把天空萧杀得昏昏沉沉,偶尔几只喜鹊在枝头和屋檐下叽叽喳喳叫着,不等靠近,便呼啦一下,扑棱着翅膀飞走了。早饭后,我爷和三爷靠着南墙的玉米杆旁晒太阳,风一阵接着一阵吹,吹得脸蛋、耳朵和手生疼。他俩相互打趣地说,看着太阳出来了,咋这么冷,这风吹到脸上,像鬼扇耳光。晒了一会儿,抽了一杆旱烟,又朝地里走去,田野深处,也冷冰冰,空荡荡的,只有麦子和油菜紧紧搂抱着大地,不声不响地沉睡着……
冬至夜是安静的,也是温暖的。若是一个人在村子里行走,从一些人家窗户的缝隙里,准会传来唠嗑声,嬉闹声或者鼾声。最响亮的是巧儿家,她和我同岁,她家辈分高,我得唤她三姑。不用说,她两个姐姐正在给她织棉手套和袜子,花花绿绿的毛线,构成一朵梅花,连五个手指头都织出来,戴上手上舒适漂亮又暖和。不像我和大多数伙伴,只有母亲缝的棉布袖筒,写字时,手腕暖和了,手指头裸露在外,被冻肿后像发酵的面团,又疼又痒,只待夜晚,早早钻进热炕上,揉着搓着,头一歪,进入梦乡....
我爷当然睡不着了,他将我们拽醒来,一遍遍念叨关于冬至的话题。比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河柳,七九八九燕归来”等等,好多呢,记不全了。成人后,时而想起,眼前总会浮现屋檐下的冰条,窗前的飞雪,饺子的馋香,以及缩在袖筒里通红的手,一瞬间,心莫名的温暖和怅然。
不知不觉,又一年冬至日,夜晚醒来,院子里,风吹起桐树上残存的几片叶子,哗啦啦响。推窗往外看,城市褪掉喧嚣的外衣,只有风飕飕地钻进来。不觉两手抱在胸前,仰起头,好大一团月,沉寂着,冷澈着楼宇之间,使冬至夜愈发清宁安详。
【小寒】
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商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仿若每年小寒来临时,北方才会有冬天真正的模样,这种感觉从我幼小的时候就有了。那个时候,小寒夜,北风肆虐,刮得窗棂呼啦啦响,风雪夜归人,父亲从砖窑归来,满脸通红,一身寒气。他一进门,不停地两只手搓着耳朵,或是脱了鞋子赶紧钻进热炕上,前胸后背烙上一会,才暖和过来,眉头舒展了。
许是身体瘦小羸弱的缘故吧,起初,我并不大喜欢这样的天气,总觉得那份脆生生的、嘎巴嘎巴的冷实在令人难以承受。尽管母亲给我的棉衣缝得格外厚实,可只要出门上学,猎猎的寒风直往人的骨缝里钻,脸上更觉似刀子在刮。某日,我在作文本里写到:我是严寒里的一株稻草。老师当作范文在读,可她哪里知道,我内心填满的畏惧和无奈?
小寒时,大地沉睡着,将所有的秘密都藏了起来,只有夏天的麦子,秋天的包谷,以及一些杂粮,被统统装进口袋,放进粮仓,父辈们看着它们,心是安稳的。女人们把玉米秸秆码起来,稻草码起来,前院后院,小山一样的柴草垛,挡着四处刮来的寒风,即便住在低矮陈旧的土屋里,也觉温暖很多。
这时,乡亲们会真正赋闲下来,农具自然被一一安妥搁置起来。诸如门背后的锄头镰刀,找出来用磨石磨亮,挂在仓房的墙上,像一幅凸凹的陈年壁画;铧犁要先用煤油清洗除锈的,然后上紧螺丝,涂上黄油,用苫单盖好;使松的镐头,用斧头夹上木塞,使其严紧;镇压的老石磙,用清水刷一刷,放到角落里。我爷后半夜里起来,须给耕牛添一捆稻草,冬天要长膘的,它们是我爷的命根子和老朋友,劳累大半年,也要休养生息的。
天冷得不像话,一起冬藏的,还有从地里收回来的冬菜。记得住老庄子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院子向阳的角落里挖个菜窖。菜窖里搭上木架子,把大白菜一层层摆好,隔些日子倒腾一下,防止腐烂。墙角的土里,埋上大萝卜和胡萝卜,它们不糠,水分足。我婆过日子更仔细,她老人家将深秋时窗台上晒得的豆角干、萝卜干、茄子片和煮熟晒干的菜子苗都装在粗纹布袋里,挂在仓房的墙上,可以炖汤菜吃,皆是乡下人的美味。
我二伯家条件好,碰上镇子里有集了,提两块猪头肉回来,隔着墙头喊父亲过去,于滚烫的火炉上煨二两高粱白,差二娘切一盘萝卜块,几片酸菜心,猪肉炖粉条,热气缭绕,香气四溢,酒未进肚,人已有三分醉意了。
我小妗子是四川人,乡下人的日子好起来后,每到小寒,她都会做腊肉的。腊肉要买五花肉,揉粗盐,白糖少许,用白酒泡茴香、八角、五香粉等,入味,放置一夜,再用老抽上色,即可放阴凉处阴干。做焖饭时,切几片腊肉,开锅满屋浓香,,当然了,还有腊肉炒西芹,绝对是小妗子的拿手菜,依红偎翠,亦是酣畅。
数九寒天,若落一场大雪,村子更安静。热炕上,花猫慵懒,整日蜷缩着睡大觉;妇女们盘腿坐着说家长里短,走针纳线,做棉衣,棉鞋,棉手套;男人大多蜗居着,收了锋芒,养精蓄锐,等雪莱不远的春天。
小寒天,日历被撕得越来越薄,一年将尽,腊八抬脚便到了。你瞧,天刚麻亮,勤快的女人们早早起来,下到厨房,煮一锅腊八粥,揭开锅盖的瞬间,一股子玉米、黄豆、红萝卜、豆腐的清香从厨房里满满溢出来,然后,才赶了一家老小起来吃。门口的土堆上,男人端着老碗蹲在上面,一边扯着嗓子闲侃,一边吸溜着往嘴里刨,吃得酣畅淋漓。我们小孩子围坐一团,相互瞅着谁家碗里的豆子多,谁家的萝卜丁切得方正,争辩声,欢笑声,顺着村子传得老远。
若干年后,爱上文字,亦会翻一些与节气时令有关的古书。书里的小寒,大多戾雪寒鸦,苍凉孤寂。不过,亦有豁达之士,日子虽清苦,却不缺风雅。如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里载有小寒的描摹: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亦有写字的,九个繁体字:亭前垂柳珍重待东风,每个字皆是九划,描红一样,日描一笔,描完,便是春天了。细细想来,颇为心动。那一瞬,心生无限感慨,冬野清旷,我无法风雅,姑且与大地,与小寒一起,隐姓埋名,又如何?
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节气真准哦,小雪一到,空气里的寒气立刻重了。午饭后,一个人坐在电脑旁,鼠标胡乱点着,青白的屏幕上,东北的雪纷纷扬扬地罩了一地。
我喜欢那一片苍茫洁白的世界,只是我身居西北,小雪时的雪,像戏里的青衣,密集的锣鼓点响了又响,才犹抱琵琶半遮面一般登了场,轻飘几下后,风一样散去了。故而,大地之上,更多是荒芜和萧条,如路边和草丛里一层层、一堆堆枯萎的黄叶,或平铺,或蜷缩,渲染着一地的落寞和苍凉。
“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这是我对节气小雪最初的记忆。那时,适逢天气晴好,乡亲们去自留地将萝卜白菜收回来,顺着院墙一溜摆开,吹吹风,去掉多余的水分,然后,熬一锅调料水,倒进坛子里,白菜破成片一层一层放进去,密封好,过一阵后,酸白菜味道就从厨房溢出来了。剩下的,不储藏会烂掉的。记得老屋的院子里有一口土窖,是储藏白菜最好的地方,有一年连着下雨,冲塌了土窑,父亲只能在后院向阳的南墙处挖个坑,白菜用一张木板盖住,上面铺上一层厚厚的玉米杆,罩上塑料纸盖上土。整个冬天里,除了早晚离不了的酸白菜外,还能隔三差五吃上母亲做的白菜粉条炖土豆,至于墙角儿那些拧成一捆儿一捆儿的“鸡腿葱”,早培好了黄土,差不多能吃到来年初春呢。
萝卜的做法很多。相比而言,我比较喜欢吃腌萝卜,婆和母亲腌制时放了生姜,花椒和大料之类,脆生生的,爽口之极,舌尖生香。后来,离开家乡了,更加怀念和留恋。
小雪时,小孩子最喜欢在麦场里玩。麦场里,一堆堆干枯的玉米秆将家家户户的麦秸和柴草围了一圈又一圈,那些似蘑菇一般的麦草跺被做饭的女人掏出一个个洞眼,钻在里面又挡风又挡雪的,很暖和。若是幸运,会有意外发现呢,比如柴草跺里会留下麻雀过冬时用嘴巴衔来的山野果,抑或还有一堆小小的、圆乎乎的鸟蛋等着我们。伙伴们捉迷藏嬉闹着,玩累了,靠着麦秸窝一躺,那感觉,仿若躺进宫殿一样的滋润和快活呢!
其实,小雪天,还可以吃到二姨做的汆酸菜。打我记事起,她家日子过得比较殷实,有钱买好一些的佐料,那汆酸菜做得细腻又精致。比如第一步,五花肉烀七八分熟,切厚片;第二步,酸菜切丝,攥干水分;第三步,锅内热油,放葱段姜片,花椒大料,煸香;最后一步,加酸菜丝,加老汤,入五花肉,大火烧制,满屋浓香,等出锅时放几块血肠,更馋人了。
若雪落得大一些,厚一些,原野深处,那可真是一本广袤洁白的书。可以用枯枝写字,画画,写雪花、梦想和憧憬;画山水、人物和远去的秋天;当然了,亦可偷偷写一个人的名字,写我爱你,那是青春的韶华时光里最美最浪漫的回忆。可毕竟是小雪节气,最多一个白天或者夜晚,很快就停了,但气温依然很低,低到屋檐上,隐隐一层雪,白生生的,足以照亮陈旧灰暗的老屋。屋外,窗台的坛坛罐罐上、也擎着薄薄一坨雪,圆润着、安静着,和炕头絮絮叨叨的陈年故事一起,成为岁月深处一帧简约朴实而又温暖的画卷。
成人后,更喜小雪时,落一场雪,约三五友人,红泥炉火,一杯红茶,几抹书香,人生之温情,之优雅皆在其中。若友人不得空,亦可一人,读书,就读汪老那篇《岁朝清供》。他写道:曾见一幅旧画,一间茅屋,一老者手捧瓦罐,内插梅花一支,……很多次,读到这里,总会莞尔和感慨。转身回看,桌子上的台历越撕越薄,日子越走越远,这一年,又将尽了。
【冬至】
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小时候,只晓得冬至是要吃饺子的。至于为何要吃,曾问过婆和母亲,她们也不知,但总是将那句“冬至饺子夏至面”当圣旨一般挂在嘴上念叨。直到上学了,自然常识老师讲到,这种习俗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相传医圣张仲景从长沙辞官返乡时,正是冬季,他看到河南家乡的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差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后捞出来切碎,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连汤水一起分给来求药的人,冻伤的耳朵过了几日都好了。后来,人们学着医圣制作的“娇耳”,包成食物,称作“饺子”,除了不忘医圣之恩,更多是缅怀。
我依然记得母亲最早包饺子的情形。早饭后,她裹着臃肿的棉衣,头戴果绿的围巾,在厨房里忙碌着,案板上的白色瓷盆里,脆生生的萝卜丁,滑润润的粉条,软绵绵的豆腐块,红是红,绿是绿,白是白,馋得人直流口水。
最喜欢看母亲包饺子的姿态。一小团面疙瘩,一条很短的擀面杖,在母亲两只手里很是灵巧地来回碾一圈,那圆圆的、薄薄的饺子皮就匀称地平摊在案板上了,然后,母亲把一大勺调好的饺子馅塞满里面,捏紧,一只只圆鼓鼓的饺子整整齐齐排列起来,像一弯清秀玉润的月牙。
饺子包完了,母亲给锅里添上水,返身坐在灶台下,拿出火柴轻轻一擦,点燃引火用的软麦秆放进灶膛的风口,填上玉米杆或其他柴草,用嘴巴吹几下,风箱来来回拉动中,红红的火苗噼里啪啦跳跃着,映得母亲满脸通红,一丝丝的炊烟穿过锅灶,顺着烟囟逸向空中,一股子萝卜饺子的清香从锅盖的缝隙里溢出来。
毫不夸张的说,吃到饺子的感觉是幸福而美好的。因为那个时候,乡下人的一日三餐总是清苦而节俭,平日里,只有麦收前后,舅婆送端午,亲戚串门或者旧历年时,母亲才会在厨房里花些心思和功夫,做一顿臊子面,烙几张煎饼,或者烹一锅烩菜,炒两盘肉菜,招待亲戚,顺便我们也能跟着打个牙祭,至于吃饺子,更是少得可怜,故而对冬至的饺子是充满向往和期待的,就算日子生活过得再苦,母亲总不忘在冬至时想法儿包上一顿饺子。“宁穷一年,不穷一节。”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我深知,那一只只胖嘟嘟的饺子在锅里翻滚,活像母亲对贫瘠日子满怀的蓬勃希望。
在乡下,数九寒冬是从冬至开始的。这一天,白日最短,夜晚最长,北风最冽,把天空萧杀得昏昏沉沉,偶尔几只喜鹊在枝头和屋檐下叽叽喳喳叫着,不等靠近,便呼啦一下,扑棱着翅膀飞走了。早饭后,我爷和三爷靠着南墙的玉米杆旁晒太阳,风一阵接着一阵吹,吹得脸蛋、耳朵和手生疼。他俩相互打趣地说,看着太阳出来了,咋这么冷,这风吹到脸上,像鬼扇耳光。晒了一会儿,抽了一杆旱烟,又朝地里走去,田野深处,也冷冰冰,空荡荡的,只有麦子和油菜紧紧搂抱着大地,不声不响地沉睡着……
冬至夜是安静的,也是温暖的。若是一个人在村子里行走,从一些人家窗户的缝隙里,准会传来唠嗑声,嬉闹声或者鼾声。最响亮的是巧儿家,她和我同岁,她家辈分高,我得唤她三姑。不用说,她两个姐姐正在给她织棉手套和袜子,花花绿绿的毛线,构成一朵梅花,连五个手指头都织出来,戴上手上舒适漂亮又暖和。不像我和大多数伙伴,只有母亲缝的棉布袖筒,写字时,手腕暖和了,手指头裸露在外,被冻肿后像发酵的面团,又疼又痒,只待夜晚,早早钻进热炕上,揉着搓着,头一歪,进入梦乡....
我爷当然睡不着了,他将我们拽醒来,一遍遍念叨关于冬至的话题。比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河柳,七九八九燕归来”等等,好多呢,记不全了。成人后,时而想起,眼前总会浮现屋檐下的冰条,窗前的飞雪,饺子的馋香,以及缩在袖筒里通红的手,一瞬间,心莫名的温暖和怅然。
不知不觉,又一年冬至日,夜晚醒来,院子里,风吹起桐树上残存的几片叶子,哗啦啦响。推窗往外看,城市褪掉喧嚣的外衣,只有风飕飕地钻进来。不觉两手抱在胸前,仰起头,好大一团月,沉寂着,冷澈着楼宇之间,使冬至夜愈发清宁安详。
【小寒】
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商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仿若每年小寒来临时,北方才会有冬天真正的模样,这种感觉从我幼小的时候就有了。那个时候,小寒夜,北风肆虐,刮得窗棂呼啦啦响,风雪夜归人,父亲从砖窑归来,满脸通红,一身寒气。他一进门,不停地两只手搓着耳朵,或是脱了鞋子赶紧钻进热炕上,前胸后背烙上一会,才暖和过来,眉头舒展了。
许是身体瘦小羸弱的缘故吧,起初,我并不大喜欢这样的天气,总觉得那份脆生生的、嘎巴嘎巴的冷实在令人难以承受。尽管母亲给我的棉衣缝得格外厚实,可只要出门上学,猎猎的寒风直往人的骨缝里钻,脸上更觉似刀子在刮。某日,我在作文本里写到:我是严寒里的一株稻草。老师当作范文在读,可她哪里知道,我内心填满的畏惧和无奈?
小寒时,大地沉睡着,将所有的秘密都藏了起来,只有夏天的麦子,秋天的包谷,以及一些杂粮,被统统装进口袋,放进粮仓,父辈们看着它们,心是安稳的。女人们把玉米秸秆码起来,稻草码起来,前院后院,小山一样的柴草垛,挡着四处刮来的寒风,即便住在低矮陈旧的土屋里,也觉温暖很多。
这时,乡亲们会真正赋闲下来,农具自然被一一安妥搁置起来。诸如门背后的锄头镰刀,找出来用磨石磨亮,挂在仓房的墙上,像一幅凸凹的陈年壁画;铧犁要先用煤油清洗除锈的,然后上紧螺丝,涂上黄油,用苫单盖好;使松的镐头,用斧头夹上木塞,使其严紧;镇压的老石磙,用清水刷一刷,放到角落里。我爷后半夜里起来,须给耕牛添一捆稻草,冬天要长膘的,它们是我爷的命根子和老朋友,劳累大半年,也要休养生息的。
天冷得不像话,一起冬藏的,还有从地里收回来的冬菜。记得住老庄子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院子向阳的角落里挖个菜窖。菜窖里搭上木架子,把大白菜一层层摆好,隔些日子倒腾一下,防止腐烂。墙角的土里,埋上大萝卜和胡萝卜,它们不糠,水分足。我婆过日子更仔细,她老人家将深秋时窗台上晒得的豆角干、萝卜干、茄子片和煮熟晒干的菜子苗都装在粗纹布袋里,挂在仓房的墙上,可以炖汤菜吃,皆是乡下人的美味。
我二伯家条件好,碰上镇子里有集了,提两块猪头肉回来,隔着墙头喊父亲过去,于滚烫的火炉上煨二两高粱白,差二娘切一盘萝卜块,几片酸菜心,猪肉炖粉条,热气缭绕,香气四溢,酒未进肚,人已有三分醉意了。
我小妗子是四川人,乡下人的日子好起来后,每到小寒,她都会做腊肉的。腊肉要买五花肉,揉粗盐,白糖少许,用白酒泡茴香、八角、五香粉等,入味,放置一夜,再用老抽上色,即可放阴凉处阴干。做焖饭时,切几片腊肉,开锅满屋浓香,,当然了,还有腊肉炒西芹,绝对是小妗子的拿手菜,依红偎翠,亦是酣畅。
数九寒天,若落一场大雪,村子更安静。热炕上,花猫慵懒,整日蜷缩着睡大觉;妇女们盘腿坐着说家长里短,走针纳线,做棉衣,棉鞋,棉手套;男人大多蜗居着,收了锋芒,养精蓄锐,等雪莱不远的春天。
小寒天,日历被撕得越来越薄,一年将尽,腊八抬脚便到了。你瞧,天刚麻亮,勤快的女人们早早起来,下到厨房,煮一锅腊八粥,揭开锅盖的瞬间,一股子玉米、黄豆、红萝卜、豆腐的清香从厨房里满满溢出来,然后,才赶了一家老小起来吃。门口的土堆上,男人端着老碗蹲在上面,一边扯着嗓子闲侃,一边吸溜着往嘴里刨,吃得酣畅淋漓。我们小孩子围坐一团,相互瞅着谁家碗里的豆子多,谁家的萝卜丁切得方正,争辩声,欢笑声,顺着村子传得老远。
若干年后,爱上文字,亦会翻一些与节气时令有关的古书。书里的小寒,大多戾雪寒鸦,苍凉孤寂。不过,亦有豁达之士,日子虽清苦,却不缺风雅。如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里载有小寒的描摹: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亦有写字的,九个繁体字:亭前垂柳珍重待东风,每个字皆是九划,描红一样,日描一笔,描完,便是春天了。细细想来,颇为心动。那一瞬,心生无限感慨,冬野清旷,我无法风雅,姑且与大地,与小寒一起,隐姓埋名,又如何?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