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壁虎,蜘蛛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一:壁 虎
                                                         
        窗帘右侧有轻微响动。窗是关了的,无风。
        帘布又微微动了一下。这回我可以准确判断声息来自某一个具体的点。设若我迅速伸出手,是否会触摸到帘后某一类隐藏的事物呢?它的皮肤会是什么感觉?柔软潮湿,还是坚硬干燥?或许是一场正在进行时的追猎捕杀?我没掀开帘子,也不敢去触摸。我常常因自己的无知而对不了解的事物心存疑虑,回避到一定距离之外。
      我见过它的。一只小壁虎,与我同处一室有些时日了。孩童时听村里一位婆婆讲过五毒,壁虎居其一,还讲过一个壁虎和女孩的民间传说。故事结尾是壁虎的断尾掉入酣睡女孩的耳朵,尾巴摇个不停,一直往深处进入耳膜…….故事中的两个主角也因此进入莫测的命运深渊。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可怕的故事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以致每次睡觉前我都会神经质地检查墙壁角落、床单被套,并且翻看枕头。那根幽灵般的断尾!十几年前有位攻读心理学的年轻人曾对这个民间故事很感兴趣,他解析了这个可怕故事背后的隐喻,告诉我其中也有民间对女性自我保护的告诫主题,我只要卸掉心理上的恐惧,便可安心睡觉。虽然后来我也的确相信壁虎于人无害,且能捕捉蚊虫,不过面对一只壁虎,我始终不能有待一条小鱼那样的轻松心情。
         曾数次把书房窗户打开,希望它离开。但这只壁虎的行动完全同我一样,呆在屋子里,不出去。这段时间,几乎一走进书房我就会意识到:它就在我身边。这种感觉的重复于我不是一种愉悦,但慢慢的似乎也可以接受了。电灯光下总会有小飞虫,那只在白昼潜伏的壁虎便会在夜间出现。有时一抬头便看见了,它拖着那条奇异的尾巴,四肢一弯一曲,极为灵巧,速度飞快地前行。据说它有细长而伸卷自如的舌头,闪电般晃一下,便能捕捉到身边飞过的小虫。不过我的肉眼无法看见。
        有次它在内纱窗的凹槽边停下,弯曲倒立的姿势。若它“噗”的掉下来,落脚点很可能就是我桌上的某一本书,或是那只敞口水杯。但是它的脚趾按住窗框,足底吸盘牢牢吸附在垂直平面上,叉开的脚趾像女儿画的花瓣。它看上去十分干净,肚子鼓鼓的,精赤条条,皮肤长着色环。它不出声,两只突起的眼睛盯着我。它完全被神秘和沉默包裹住了。我无法得知一只壁虎静默的思维,它是否同我害怕它一样害怕我吗?会好奇我为何不是贴附平面而是垂直站立的吗?或许还有我的棉布花裙?可是我们是根本无法沟通的,我有的是嗓子和词汇,而它有的是沉默。
        最近在看朱赢椿的《虫字旁》,神往这个书院里的漫步者,可以如此安静温情地凝视这些缝隙角落里的小生灵,审度物我之间的关系,并用文字亲切描述它们,悄悄用相机拍摄下角落里谜一般的小小身影。我也希望自己能善待一只小壁虎,不用触摸,只是静静伫立虫子旁。也许所有的距离和告诫是为了这个世界拥有秩序和敬畏。黑夜里,一个世界进入睡眠,另一个世界在运行。此刻,室内室外,隐藏的事物想必都出来游弋。远处,朦胧的街灯亮着,更远处的城里乡村,也住着寂寞的巡回演员,有许多我们理解不了的属于夜晚的脸吧?
        帘后不再有动静。我关了灯去卧室,留它呆在书房。没有眼睑的生物,睡觉会是什么样的?


二:蜘蛛

        一只蛛,待我发现的时候,书橱墙角处的蛛网已织好了。你看,先前来的壁虎,这回小蛛,爱的都是这一间。
        毫无疑问,这只小蛛动用了八条腿才慢慢爬到这间书房来的,并动用了八只眼睛持续观察过我,以便确信它将要把自己的幽居之所托付给这间书房的主人是个什么性格的人。
       我不也总是犹疑着走,在世间寻找合适理想的住所?安静平和的地方总归是好的。一只蛛,于人而言,既无厉害的身体也无攻击性的武器,它只有游丝般的小屋,游丝般的命运。古西腊神话中,蜘蛛是一位冒犯神威的凡间女子变的,她擅长编织,技艺超群,只因挑战智慧女神的技艺而受到了惩罚,从此被困在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中:为了吐丝她必须吃饱;为了吃饱,她又必须吐丝,诱捕猎物,尝试犯罪。这位受罚的凡间女子因此过着忐忑不安的角落生活,她的卓绝技艺只能用来隐匿自己,保护自己,让自己活下去。
        冒犯神灵和权威的结局,是可怕的。不过我的书房更像一个幻影剧场,只鼓励我去看见那个“更多”留出的空间。我可以默认,接受一只小蛛,如同对待那只来了终又会去的壁虎,对待书柜里无以数计形态各异的灵魂那样。只要相安无事,我愿意这样简单地,一视同仁地看待书房物们之间的关系。作家住在书里,蜘蛛住在网里,壁虎奔奔跑跑在橱柜、帘后躲猫猫,我呢白日多半在室外漫漫行,夜里坐书房,东看看西翻翻,一事无成,但得隔岸观雾之趣而怡然睡去。
        刚刚,小蛛从蛛丝优雅坠下,一番上下求索后又盘旋着往回爬。它的网很别致,造型不规则,像一小团云絮,不是室外常见的那种宽大晶晶亮的同心圆。但仔细看,这间隐匿之所也是陷阱,同样按照严格的几何形状来建造的,经纬交织极为精微复杂,酷似我们这里带庭院的老别墅,尖屋顶,网状栅栏,步梯绕着转。或许仅仅因为看这样一件轻纤奇妙的建筑作品,我应该敬畏一只小蛛?它置身于这一世所在的位置,都是用自己的生命之丝建造,这么小,这么精微,这么柔韧结实,却又不堪扫帚轻轻一挥。
       小蛛终于安静卧伏在吊床上,显出对居所和时间的信任,与依赖。可以歇一歇了,不必急于这一时,小飞虫会在夜晚灯光下出现。我这般看着它和它的网,一时竟觉得自身很重。同是这样的蛛网,似曾在记忆深处某一栋屋舍暗暗的饭厅里等过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