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狭绿韵
2021-12-23叙事散文刘彦林
这次游览西狭,终于了却了多年的心愿。恰逢夏至刚过,炎阳之舌舔舐着大地,让人滋生无处藏身的悲悯。朋友的热诚相约,像一张恰到好处的清凉贴,给了我置身山光水色的机会,让我的心身也经历了一次神奇而绝妙的洗濯。那天中午,我们顶着烈日挥洒的酷热,在江武……
这次游览西狭,终于了却了多年的心愿。恰逢夏至刚过,炎阳之舌舔舐着大地,让人滋生无处藏身的悲悯。朋友的热诚相约,像一张恰到好处的清凉贴,给了我置身山光水色的机会,让我的心身也经历了一次神奇而绝妙的洗濯。
那天中午,我们顶着烈日挥洒的酷热,在江武公路驰骋半个小时后,再拐上一条坎坷不平的乡村公路,前行不久,就来到西狭景区的东门汉阙门前。在汉代摩崖石刻艺术馆前逗留片刻,在景区导游图前大致了解了游览路线,便踏上了游览西狭的征程。沿着蜿蜒的石径,穿过郁郁葱葱的翠竹园,顺着悬崖峭壁上修建的古栈道,我探寻的脚步逐渐闯入西狭的怀抱。在德惠桥左侧,一道人造瀑布沿山降落,飞溅起珍珠一般的水花,给人“飞流直下三天尺”的感觉。过德惠桥,进入依崖而建的观瀑亭,在正前方再次远望瀑布,景象更为壮观。毫无疑问,相机把我和它定格在了同一画面里。
弯腰通过躬身崖,沿着左侧蜿蜒的古栈道前行。随着游览路程的增长,我愈感到绿色的浓重,仿佛置身于绿色的峡谷之中。虽然两侧都是高耸万仞、直插云霄的悬崖峭壁,但给人没有丝毫的压抑、沉重的感觉。当目光将景观摄入脑海时,我突然明白了奥妙——西狭的绿,不仅弥补了石崖枯燥、单调的不足,还给西狭增添了别样的风韵。两山相夹形成的峡谷,悬崖顶端大多生长着灌木,给峭壁披上了绿如丝绸、薄如轻纱的衣衫。山脚下的河谷里,虽然堆积着大如房屋、形似巨象的怪石,石上却生长着绿草、灌木和柏树,给原本缺乏生机的河谷增添了柔美。加之,从深谷流淌而出的小溪,在石上左冲右突、跌跌撞撞地穿梭而下,声如G弦吟唱、琴瑟合奏,在寂静的峡谷内,更添加了天籁似的情致。因而,进入了西狭的怀抱,就像步入了绿色点染的山水画长卷,沿着古栈道游览,就如在水墨画中穿行一般。
在这段景区,我对景点界限的感觉似乎很模糊。因为每走一步,闯入视野的又是另一幅画面。不论在栈道上攀爬,还是下行,不论是左转,还是右折,都有全新的景观让我惊奇和迷恋。不是吗?过了神鱼祠、龙门、怀耿亭和耿勋碑,在一个用来观赏的水磨前,我又与预示更多哲理的水磨做了近距离的接触,也把它暗示时间流失的形象和我的身影定格在了画面里。我曾经测想,这空转的水磨,是在告诫我别耗费宝贵的时光。转过一个山湾,呈现在眼前的又是水的世界。在鸟语林里的小径上行走,不知名的鸟在柳树的浓荫间鸣叫,似乎很随意的呢喃,却组合成了自然天成的交响乐,给心灵送来一丝清凉和妙曼。透过悬垂的柳丝,可以看到变得宽阔的河面,清澈的流水倒映着岸上的绿草和柳树,河水也呈现出翡翠似的深绿。再往前行走,转过山崖,突然呈现出月牙形的湖泊。尽管是人工造景,还是显出不可掩饰的美。靠近湖心的山崖,不仅被苍翠的绿色浸染,还把墨绿色的身姿刻在水面,而且湖水深约丈余,跳动着绿色的轻波,好像山影沉睡在水做的摇篮里。透过左边的山崖,斜射过来的阳光对湖泊镀上金色,这种装扮下的湖水真有“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壮美。在这绿色尽染的月亮湖畔,栽植的睡莲也把玉盘似的绿叶浮在水面上,增添了色彩、灵动和诗情画意。看到这种景象,不得不赞叹自然的神奇,也由衷地佩服设计者的匠心。
过了折扇崖、赏月台、回眸亭,一路游览下去,在目不暇接的情况下,脚步接近了游览的重点——黄龙潭。提起这个名字,自然想到有关的传说。当然,传说也能给景点神秘,提升内涵。可是,我的兴趣不在传说,而在黄龙潭旁左侧的西狭颂碑。这也是西狭为何吸引远方游客,络绎不绝前来游览的关键所在。西狭颂碑,现在修建了碑亭,把石碑保护起来了。我们只能透过玻璃幕墙对碑石仔细观赏,并对修通西狭栈道的先辈默默敬仰。对碑石的了解,粗略观看并不能知之要理,更多的还是通过查找资料得知:此碑,位于鱼窍峡中的天井山下,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亦称《李翕颂》、《黄龙碑》。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六月刻,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西狭颂》与陕西汉中的《石门颂》、略阳的《郙阁颂》同为汉代书法“三颂”,是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它刻在一块崖体凹进、表面平整的石壁上,上有“惠安西表”四字篆额,正文阴刻20行、385字。每字约4厘米见方。纵观全篇,汉代隶书真迹清晰可辨。碑文除记述东汉武都太守李翕的生平和屡任地方行政长官卓越的政绩,还颂扬了他率领民众开通西狭道路、为民造福的德政。碑文描绘了西狭山路的险阻,叙述了李翕下令官吏奋力修路,凿崖清障,削高垫低,截弯取直,开通新路,行人欢腾等。碑文的右侧,刻有黄龙、嘉禾、白鹿、木连理和承露人之图象,称为“邑池五瑞图”,象征李翕主政其间政通人和,五谷丰登,民乐其居,是对碑文的形象补充,图文相应,虚实相生,是东汉摩崖石刻艺术中的佳篇奇构。在题名中有“仇靖字汉德书文”,故认为撰文、书丹均为仇靖一人所为。碑刻周围还有宋代元符、乾道、淳熙年和清代光绪以及民国年间一些名人仿古题刻。碑上阳刻小字题名12行,142字,与正文书法风格相同,皆系当时成县人仇靖所撰刻。《西峡颂》碑刻字体清晰,简洁古质,结构美观,刀法有力,是书法艺术的瑰宝。碑文和书法均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和临摹鉴赏价值。虽然我对此知之甚少,却从前来游览的游客虔敬的神情上,粗略感知了《西狭颂》在人们心目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无需细说,这里自然是西狭最为璀璨的人文景观了。
事实也是如此,在怀英桥以上的景区,几乎都是人造景观了。不过,这些景观把西狭景区进行了很好的拓展和延伸。沿着古栈道继续前行,山坡上的柏树逐渐多起来。根据经验,我估计不远处会有寺庙。因为,寺庙一定选择依山傍水、环境清幽之处。事实也是如此,走了不远,就看到柏树丛中露出了寺庙的屋檐。原来是惠安寺,今叫保仁寺,门前新立石碑的日期竟然是当日。这时的造访,也许是一种机缘吧。在寺庙前的院子边,可以瞧见远处离石门不远的铁索桥。走出寺庙,返回到峡谷底部,在巨大的灵芝石旁的一块巨石上,竟然丛生着五六棵苍劲的柏树,石上却几乎没有泥土的痕迹,柏树细瘦的根须扎在岩石的缝隙里。看到这种景象,我惊奇于它们坚强的生命力,以及把苍翠的枝干伸向天空的执著。攀上石门,过了铁索桥,巨石密布的河滩算被我们丢在了身后。河谷又开始变得温柔起来,绿色的程度比先前又增加了一成,山也改变了冷峻的神情。仔细一瞧,原来这里的水量比前面充沛,河面上现出了翡翠一般的碧绿。而且,山腰部位还有耕作的农田,长势良好的玉米也叶碧如墨。这些不同深浅的绿色,把原本山石一样严肃的西狭,注入了一些温柔和多情的元素。直到过了两颂碑亭,绿色的世界依然在扩大着覆盖的范围。游览至此,西狭给我的感触逐渐深铭于心:在这山水草木组合成的景观里,山石是骨骼,流水是血脉,有了静默的山石,西狭傲然的真性情才得以张扬,有了无弦弹奏的流水,西狭温柔的一面才得以展现。因而,在西狭怀所铺开的绿色韵脚上,山是西狭的脊梁,水是西狭的灵魂,山水合一,物人两知,西狭才更加令人神往,更加令人流连忘返啊!
不觉间,在我们匆忙的脚步间,三个小时的时光悄然流逝。夕阳已经依山,眼看将要跌下山巅,不用说该是返回的时刻了。可是,我们游览的行程还不足西狭景区的三分之二。要离开,真有点难以割舍。如果继续游览,就得忍着饥饿夜宿峡谷了。权衡之下,我把未曾游览的景点当作了今后再游的“悬念”。于是,我们顺着去路一路返回。当走出西狭景区东门时,夜已经悬挂出沉重的幕帘,把绿色的西狭掩藏了起来。尽管此行太仓促,游览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欣赏,我还是感到很庆幸——因为我终于圆了游览西狭的夙愿,而且把一个绿色的西狭的美丽剪影摄入了脑海。当然,我还会再游西狭的。不用说,那时我一定会把完整的西狭全部储存在记忆里,一遍一遍地游览,一次次在心间玩赏……
[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10-7-23 16:30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