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印象之十一
2021-12-23叙事散文苏忠伟
读小学小学校在我们村子的最南端,有两幢土木结构的瓦顶房子,一幢座东向西,另一幢座南朝北,构成一个“丁”字形,西边是残断的围墙。院子里有一棵树干有水桶粗的火把花树,是全村唯一的一棵火把花,枝条弯弯曲曲,看上去已有些年代了,应当是上百年的古树吧……
读小学
小学校在我们村子的最南端,有两幢土木结构的瓦顶房子,一幢座东向西,另一幢座南朝北,构成一个“丁”字形,西边是残断的围墙。
院子里有一棵树干有水桶粗的火把花树,是全村唯一的一棵火把花,枝条弯弯曲曲,看上去已有些年代了,应当是上百年的古树吧,此树旁边还有一棵李子树。学校周围是成林的核桃树,除冬季外,学校都处在碧绿的树林中。北边有一块场地,是生产队收获农作物后的打场与晒场,场边是有几棵古香樟树的树林,附近有大队部、生产队的配电房和粮食加工厂。
一九七三年秋天的一天早饭后,阳光明媚,父亲把我送到小学校里读书,我背着一个蓝布书包,里面装着两本作业本和一支铅笔,没有课本。当时的小学是五年制,全校(一到五年级)共有一百三十多个学生,只有三个老师,校长是一个毕业于大理师范学校的姓杨的老师。只有三间教室,一、二、三年级在一个教室,四、五年级各在一个教室。三年级以前都没有课本,只好向上年级的同学借用。其时正是“抓革命,促生产”的时期,不但课本供应不上,就连作业本、纸张也经常买不到。一个学期的学杂费是一块二角钱,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免除学杂费,课本费是两三角钱。因为学生多桌子少,有三个学生坐一桌的,还有四个坐一桌的,教室也拥挤不堪。
到了三年级,我们才领到了新课本,心里高兴极了,有了心爱的课本,学习起来真是方便多了,课本的扉页上印着:“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学习查字典时,同学们都没有字典,也买不到,老师让我们向上年级的学生借,但能借到的不多,没有字典的学生,只好用心记忆,还是学会了查字典的方法。
一到三年级,只有语文和算术这两门课程,到四年级时增加了常识和政治课程。由于家境贫困,学习条件十分艰苦,孩子们都很珍惜上学读书的机会,就很用功刻苦,学习成绩大都优良,仅有少数学生成绩差一些。有一次政治考试,有一个名词解释的题目,是解释“克己复礼”这个词的,有一个学生大概是理解错了题目,看成造句了,将题做成“克己复礼是我的理想”。克己复礼是“克制自己,符合周礼”,课本上有解释。当时正是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的时期,说“克已复礼是理想”,与形势不合。还有一个成绩不好的四年级学生,在一九七六年九月毛主席逝世后,将电杆上“伟大领袖毛主席永垂不朽”的标语读成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永睡不着”。
早饭后各村的孩子从家里赶到学校上课,一天上四节课,下午三点半放学。每星期上六天课,星期六只是早上有两节课,叫上“早课”。我们村子离学校最近,有时在家里听到上课的铃声了,跑到学校里上课还来得及。我上小学读书了,母亲最高兴,因为她不识字,就迫切希望自己的子女有文化,虽然在学习上不能为我进行辅导,但在生活上尽力为我创造一些学习条件,每天放学回家,父母出门干生产队的活计去了,做好的晌午已经放在桌子上,吃过晌午后,我就去放猪、找猪食、砍柴或干生产队的农活。干活挣工分,早在上学前的童年就开始了。
上小学后的孩子,前半天在学校里读书,放学后就帮家里做各种各样的农活,干活时间比读书时间多,从这一点上来说,那时我们读书,只是一种“副业”。那是个物质十分匮乏、条件相当艰苦的年代,不但课本不能按时拿到,连作业本和纸张也经常缺乏,考试时没有试卷。孩子们读书很专心用功,铅笔用到短得连手都捏不成了,还舍不丢,就用胶皮或线绑在竹棍上再用;一张草稿纸要反复用几遍。夜里常在火塘边借着火光看书写或在煤油灯下做作业。到野外放猪,也会把课本带在身上抽空学习。
每当学校上课时,老师的讲课声和学生的读书声在村子上空飘荡,传得很远,使这个小山村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童年时我的记忆力特别好,读过一遍的课文就能背下来,看过一眼的字便能记住,这对读书有着很大的好处。读到二年级时与三年在一个教室,老师讲二年级的课时,让三年级的学生做作业,上三年级的课时,让二年级的同学做作业。我还帮三年级的学生做过算术作业。
由于读书十分用功刻苦,到二年级时,我已成为识字最多,字写得到最好,在全班和全校成绩最好的学生,能记录做活的劳动工分了。母亲看到我读书用功,成绩好,得到师生和乡亲们的好评,心里十分欣慰,在生活上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我。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给生产队拾粪,老师领着学生到鸡茨坪给二队拾粪。到下午,同学们饿了,就到包谷地里折了一些包谷秆到二队仓房的场院里吃,将秆皮丢了一地,弄脏了地皮,老师看到后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罚吃包谷秆的学生将地清扫干净,很多同学站在那里发呆,又羞又急,因为找不到扫地的工具。我灵机一动,迅速跑到墙跟上抓起一把黄豆秆当扫帚,飞快地扫了起来,一下子就扫出了一大片地,老师看着别的束手无策的同学,当场表扬了我,后来我回忆起这件事时,说这是“批评中的表扬”。
家里没有书桌,做作业时只是找一条吃饭用的板凳当桌子,用一个木礅做凳子。很想拥有一张书桌,就是这时产生的一个愿望。我家的老房子座东向西,光照条件不好,屋里光线暗,上学读书后,我常在昏暗的环境中看书写字。没有课外书,队上发给父亲的几本《毛泽东选集》就成了我唯一的课外书,因此早在小学时代,对“老三篇”就能倒背如流了。父亲读过初中,在农村算是个有文化的人,但由于家里太穷,他未能读到初中毕业,没有工作,回家当了农民。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我的家乡,识字的人还很少,人们就很敬重读书识字的人。小学生算是在当地“有文化”的人了,因此我们参加生产队的农业生产劳动,也就得到队长和社员们的一些照顾,尽量让孩子们做一些轻松的活路,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劳动习惯,锻炼了身体,也形成了爱集体、爱国家、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对成才很有好处。
我读小学时,并没有将来要考大学、参加工作这些“远大理想”,只是想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这一直是我上学读书的目的。经过五年的勤奋刻苦学习,一九七八年的农历六月,当学校里的火把花开得火红的时候,我小学毕业了。当年正值文革后恢复初中招生考试,在我们班三十二个学生中,有三位同学考入了漾濞中学,创造了小学建校以来的最好成绩,为农村小学争了光。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是农村生活十分困难的时期,我们读小学,由于勤奋刻苦,发奋努力,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好成绩,这种精神被乡亲们传诵至今,成为激励后人求学的精神力量。
二0一0年五月十六日夜
[ 本帖最后由 苏忠伟 于 2010-5-17 08:57 编辑 ]
小学校在我们村子的最南端,有两幢土木结构的瓦顶房子,一幢座东向西,另一幢座南朝北,构成一个“丁”字形,西边是残断的围墙。
院子里有一棵树干有水桶粗的火把花树,是全村唯一的一棵火把花,枝条弯弯曲曲,看上去已有些年代了,应当是上百年的古树吧,此树旁边还有一棵李子树。学校周围是成林的核桃树,除冬季外,学校都处在碧绿的树林中。北边有一块场地,是生产队收获农作物后的打场与晒场,场边是有几棵古香樟树的树林,附近有大队部、生产队的配电房和粮食加工厂。
一九七三年秋天的一天早饭后,阳光明媚,父亲把我送到小学校里读书,我背着一个蓝布书包,里面装着两本作业本和一支铅笔,没有课本。当时的小学是五年制,全校(一到五年级)共有一百三十多个学生,只有三个老师,校长是一个毕业于大理师范学校的姓杨的老师。只有三间教室,一、二、三年级在一个教室,四、五年级各在一个教室。三年级以前都没有课本,只好向上年级的同学借用。其时正是“抓革命,促生产”的时期,不但课本供应不上,就连作业本、纸张也经常买不到。一个学期的学杂费是一块二角钱,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免除学杂费,课本费是两三角钱。因为学生多桌子少,有三个学生坐一桌的,还有四个坐一桌的,教室也拥挤不堪。
到了三年级,我们才领到了新课本,心里高兴极了,有了心爱的课本,学习起来真是方便多了,课本的扉页上印着:“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学习查字典时,同学们都没有字典,也买不到,老师让我们向上年级的学生借,但能借到的不多,没有字典的学生,只好用心记忆,还是学会了查字典的方法。
一到三年级,只有语文和算术这两门课程,到四年级时增加了常识和政治课程。由于家境贫困,学习条件十分艰苦,孩子们都很珍惜上学读书的机会,就很用功刻苦,学习成绩大都优良,仅有少数学生成绩差一些。有一次政治考试,有一个名词解释的题目,是解释“克己复礼”这个词的,有一个学生大概是理解错了题目,看成造句了,将题做成“克己复礼是我的理想”。克己复礼是“克制自己,符合周礼”,课本上有解释。当时正是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的时期,说“克已复礼是理想”,与形势不合。还有一个成绩不好的四年级学生,在一九七六年九月毛主席逝世后,将电杆上“伟大领袖毛主席永垂不朽”的标语读成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永睡不着”。
早饭后各村的孩子从家里赶到学校上课,一天上四节课,下午三点半放学。每星期上六天课,星期六只是早上有两节课,叫上“早课”。我们村子离学校最近,有时在家里听到上课的铃声了,跑到学校里上课还来得及。我上小学读书了,母亲最高兴,因为她不识字,就迫切希望自己的子女有文化,虽然在学习上不能为我进行辅导,但在生活上尽力为我创造一些学习条件,每天放学回家,父母出门干生产队的活计去了,做好的晌午已经放在桌子上,吃过晌午后,我就去放猪、找猪食、砍柴或干生产队的农活。干活挣工分,早在上学前的童年就开始了。
上小学后的孩子,前半天在学校里读书,放学后就帮家里做各种各样的农活,干活时间比读书时间多,从这一点上来说,那时我们读书,只是一种“副业”。那是个物质十分匮乏、条件相当艰苦的年代,不但课本不能按时拿到,连作业本和纸张也经常缺乏,考试时没有试卷。孩子们读书很专心用功,铅笔用到短得连手都捏不成了,还舍不丢,就用胶皮或线绑在竹棍上再用;一张草稿纸要反复用几遍。夜里常在火塘边借着火光看书写或在煤油灯下做作业。到野外放猪,也会把课本带在身上抽空学习。
每当学校上课时,老师的讲课声和学生的读书声在村子上空飘荡,传得很远,使这个小山村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童年时我的记忆力特别好,读过一遍的课文就能背下来,看过一眼的字便能记住,这对读书有着很大的好处。读到二年级时与三年在一个教室,老师讲二年级的课时,让三年级的学生做作业,上三年级的课时,让二年级的同学做作业。我还帮三年级的学生做过算术作业。
由于读书十分用功刻苦,到二年级时,我已成为识字最多,字写得到最好,在全班和全校成绩最好的学生,能记录做活的劳动工分了。母亲看到我读书用功,成绩好,得到师生和乡亲们的好评,心里十分欣慰,在生活上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我。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给生产队拾粪,老师领着学生到鸡茨坪给二队拾粪。到下午,同学们饿了,就到包谷地里折了一些包谷秆到二队仓房的场院里吃,将秆皮丢了一地,弄脏了地皮,老师看到后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罚吃包谷秆的学生将地清扫干净,很多同学站在那里发呆,又羞又急,因为找不到扫地的工具。我灵机一动,迅速跑到墙跟上抓起一把黄豆秆当扫帚,飞快地扫了起来,一下子就扫出了一大片地,老师看着别的束手无策的同学,当场表扬了我,后来我回忆起这件事时,说这是“批评中的表扬”。
家里没有书桌,做作业时只是找一条吃饭用的板凳当桌子,用一个木礅做凳子。很想拥有一张书桌,就是这时产生的一个愿望。我家的老房子座东向西,光照条件不好,屋里光线暗,上学读书后,我常在昏暗的环境中看书写字。没有课外书,队上发给父亲的几本《毛泽东选集》就成了我唯一的课外书,因此早在小学时代,对“老三篇”就能倒背如流了。父亲读过初中,在农村算是个有文化的人,但由于家里太穷,他未能读到初中毕业,没有工作,回家当了农民。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我的家乡,识字的人还很少,人们就很敬重读书识字的人。小学生算是在当地“有文化”的人了,因此我们参加生产队的农业生产劳动,也就得到队长和社员们的一些照顾,尽量让孩子们做一些轻松的活路,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劳动习惯,锻炼了身体,也形成了爱集体、爱国家、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对成才很有好处。
我读小学时,并没有将来要考大学、参加工作这些“远大理想”,只是想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这一直是我上学读书的目的。经过五年的勤奋刻苦学习,一九七八年的农历六月,当学校里的火把花开得火红的时候,我小学毕业了。当年正值文革后恢复初中招生考试,在我们班三十二个学生中,有三位同学考入了漾濞中学,创造了小学建校以来的最好成绩,为农村小学争了光。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是农村生活十分困难的时期,我们读小学,由于勤奋刻苦,发奋努力,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好成绩,这种精神被乡亲们传诵至今,成为激励后人求学的精神力量。
二0一0年五月十六日夜
[ 本帖最后由 苏忠伟 于 2010-5-17 08:57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