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随笔
2021-12-23叙事散文何其
-母亲节随笔何其母亲节到了,这是一个从西方传过来的节日,很多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农村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节日,我到丽江之前,也不知道这个专门给母亲的节日。母亲对我们而言,真的是太平凡了,平凡得以至于让我们忘记了她的存在。因为她对我们的关爱……
-母亲节随笔
何其
母亲节到了,这是一个从西方传过来的节日,很多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农村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节日,我到丽江之前,也不知道这个专门给母亲的节日。
母亲对我们而言,真的是太平凡了,平凡得以至于让我们忘记了她的存在。因为她对我们的关爱已经让我们接受得心安理得,这种爱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一个人,只有当他有一天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时,才会理解这种关爱的博大与细腻。
我的母亲今年七十八岁了,满头的银发,满脸的皱纹,佝偻的身躯,单薄的身体好像一阵风就可以把她吹走一般。他们那一辈的人,像她这样精精神神地活在村里的已经不多了,农村里的生活条件其实是无法跟城里相比的,我见到几个比我母亲还年轻的老人,因为疾病,因为经济原因,本来还可以活下来的,但是最终没有能够跟这些原因较量胜利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至此,我真正理解了孔子那句话:“人生七十古来稀”,对于现代人而言,这句话似乎更适合边远山区生活条件很差的那些农村老人。
我的母亲育有八个子女,我是她最小的儿子,也就是老八。从我能够记事开始,我的任务就是给奶奶当柱路棍。那时,奶奶有七十多岁了,只是她六十多岁的时候就双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见,整天枯坐在黑暗之中。奶奶跟妈妈的关系特别好,她们两个还经常在一起聊天,说说家常。所以奶奶在大家庭分家的时候,一致要求跟我们家住一起,而爷爷则跟小叔叔家住一起。后来的很多事情证明,奶奶跟我们家住一起是对的。
那时候我也就是五六岁的样子,还没有到学校里去念书,奶奶平时双手扶在我矮矮的肩头,我充当她的眼睛,她要去哪里,我就牵了她,在乡间崎岖的小路上一步一步往前迈。大多数时候,我都是引了奶奶,到小叔叔家去,一到小叔叔家,我就把她交给了爷爷,爷爷眼睛好,腿脚却不大灵便,两位老人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没有了奶奶要我牵引,我便跟小叔叔家的那几个堂兄弟姐妹们玩得不亦乐乎。
这样的日子过了没有几年,爷爷去世了,奶奶一下子老了一大截,头发也似乎一夜之间全变白了,那时,国家已经实行包产到户了,我二叔家只有父子两个人,田地很少,于是二叔就来动员奶奶去他们家,奶奶就去了,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她到了二叔家没多久,就中风瘫痪在了床上,于是吃喝拉撒睡都在床上,有一天,母亲去看奶奶,回家后就哭了。她说奶奶身体上已经长出了蛆虫,样子太可怜了。
哭过以后,母亲毅然决然地叫我的几个哥哥把奶奶从二叔家抬了回来。
从此,母亲每天都要给奶奶洗尿布,擦洗身体,把她在二叔家时躺在床上得的褥疮都用鸡蛋熬出来的油来擦,大概过了一个来月,奶奶身上的褥疮都好了。每天也能够吃下去一碗饭了。吃饭的时候,母亲总是会先给奶奶弄一碗软和的米饭,再加几块精瘦肉,然后递给我叫我拿去喂奶奶。那时候,我们家九个人,一年到头只杀一头猪,所以肉对我们而言相当具有诱惑力,每次喂奶奶吃饭,我都忍不住吞口水。
很多时候,我都在学校里,家里的事情,都是母亲一个人在打理。我们兄弟姐妹多,每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都是父亲在分配一家人一天的工作任务。吃过早饭,大家各就各位,所以这个大家庭一直以来都生活得井井有条。这其中,当然有母亲的功劳。
奶奶是躺在母亲的怀里安然离世的,她走的时候,态度安祥,虽然什么也没有说,但是我们最后看她一眼的时候,她静静地躺在棺材里,脸色红润,没有什么遗憾的样子。奶奶去世前后那几天,父亲却恰好去了玉溪,没有在家。
我工作以后,跟父亲母亲我们三个人一家。后来我娶妻生子,我们一家五口人一直生活在农村,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母亲似乎是一个不知道疲倦的人,每天早上六点钟准时起床,起床后就到房前屋后的菜地里转一圈,然后才回屋里弄早饭,几十年都是这样。
让人没有想到的事情总是会在突然之间发生,今年四月份,父亲又突然中风,得了跟奶奶从前一样的病,躺在床上起不来了,这时候,我因为工作关系到了丽江,妻子的学校离家又有好几公里。照顾父亲的重任就落到了母亲身上,依然是每天都要洗尿布,每天都得给父亲擦拭身子。可是母亲也是个年近八旬的老人了,身体很多地方都有了毛病,很多时候都见她腰疼得站不起来,可是为了父亲,她还是得硬撑着劳动。
母亲,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她让我知道了人活在这世间是那么温暖,尽管我已年界不惑,却可以在她面前依然像个孩子那样放松自己的心。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何其 于 2010-5-27 11:09 编辑 ]
何其
母亲节到了,这是一个从西方传过来的节日,很多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农村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节日,我到丽江之前,也不知道这个专门给母亲的节日。
母亲对我们而言,真的是太平凡了,平凡得以至于让我们忘记了她的存在。因为她对我们的关爱已经让我们接受得心安理得,这种爱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一个人,只有当他有一天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时,才会理解这种关爱的博大与细腻。
我的母亲今年七十八岁了,满头的银发,满脸的皱纹,佝偻的身躯,单薄的身体好像一阵风就可以把她吹走一般。他们那一辈的人,像她这样精精神神地活在村里的已经不多了,农村里的生活条件其实是无法跟城里相比的,我见到几个比我母亲还年轻的老人,因为疾病,因为经济原因,本来还可以活下来的,但是最终没有能够跟这些原因较量胜利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至此,我真正理解了孔子那句话:“人生七十古来稀”,对于现代人而言,这句话似乎更适合边远山区生活条件很差的那些农村老人。
我的母亲育有八个子女,我是她最小的儿子,也就是老八。从我能够记事开始,我的任务就是给奶奶当柱路棍。那时,奶奶有七十多岁了,只是她六十多岁的时候就双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见,整天枯坐在黑暗之中。奶奶跟妈妈的关系特别好,她们两个还经常在一起聊天,说说家常。所以奶奶在大家庭分家的时候,一致要求跟我们家住一起,而爷爷则跟小叔叔家住一起。后来的很多事情证明,奶奶跟我们家住一起是对的。
那时候我也就是五六岁的样子,还没有到学校里去念书,奶奶平时双手扶在我矮矮的肩头,我充当她的眼睛,她要去哪里,我就牵了她,在乡间崎岖的小路上一步一步往前迈。大多数时候,我都是引了奶奶,到小叔叔家去,一到小叔叔家,我就把她交给了爷爷,爷爷眼睛好,腿脚却不大灵便,两位老人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没有了奶奶要我牵引,我便跟小叔叔家的那几个堂兄弟姐妹们玩得不亦乐乎。
这样的日子过了没有几年,爷爷去世了,奶奶一下子老了一大截,头发也似乎一夜之间全变白了,那时,国家已经实行包产到户了,我二叔家只有父子两个人,田地很少,于是二叔就来动员奶奶去他们家,奶奶就去了,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她到了二叔家没多久,就中风瘫痪在了床上,于是吃喝拉撒睡都在床上,有一天,母亲去看奶奶,回家后就哭了。她说奶奶身体上已经长出了蛆虫,样子太可怜了。
哭过以后,母亲毅然决然地叫我的几个哥哥把奶奶从二叔家抬了回来。
从此,母亲每天都要给奶奶洗尿布,擦洗身体,把她在二叔家时躺在床上得的褥疮都用鸡蛋熬出来的油来擦,大概过了一个来月,奶奶身上的褥疮都好了。每天也能够吃下去一碗饭了。吃饭的时候,母亲总是会先给奶奶弄一碗软和的米饭,再加几块精瘦肉,然后递给我叫我拿去喂奶奶。那时候,我们家九个人,一年到头只杀一头猪,所以肉对我们而言相当具有诱惑力,每次喂奶奶吃饭,我都忍不住吞口水。
很多时候,我都在学校里,家里的事情,都是母亲一个人在打理。我们兄弟姐妹多,每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都是父亲在分配一家人一天的工作任务。吃过早饭,大家各就各位,所以这个大家庭一直以来都生活得井井有条。这其中,当然有母亲的功劳。
奶奶是躺在母亲的怀里安然离世的,她走的时候,态度安祥,虽然什么也没有说,但是我们最后看她一眼的时候,她静静地躺在棺材里,脸色红润,没有什么遗憾的样子。奶奶去世前后那几天,父亲却恰好去了玉溪,没有在家。
我工作以后,跟父亲母亲我们三个人一家。后来我娶妻生子,我们一家五口人一直生活在农村,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母亲似乎是一个不知道疲倦的人,每天早上六点钟准时起床,起床后就到房前屋后的菜地里转一圈,然后才回屋里弄早饭,几十年都是这样。
让人没有想到的事情总是会在突然之间发生,今年四月份,父亲又突然中风,得了跟奶奶从前一样的病,躺在床上起不来了,这时候,我因为工作关系到了丽江,妻子的学校离家又有好几公里。照顾父亲的重任就落到了母亲身上,依然是每天都要洗尿布,每天都得给父亲擦拭身子。可是母亲也是个年近八旬的老人了,身体很多地方都有了毛病,很多时候都见她腰疼得站不起来,可是为了父亲,她还是得硬撑着劳动。
母亲,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她让我知道了人活在这世间是那么温暖,尽管我已年界不惑,却可以在她面前依然像个孩子那样放松自己的心。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何其 于 2010-5-27 11:09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