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抗旱救灾随笔两则

2021-12-23叙事散文李有旺
抗旱救灾随笔两则李有旺(回族)一、长缨定将缚旱魔谁也很难料到,百年不遇的旱魔会冷不及防地蹿进美丽的彩云之南,惨无人道地对这片丰腴富饶的热土地施加淫威。它明目张胆,它肆无忌惮,它蛮横无理,它惨绝人寰。因为它,罪恶滔天的暴行不止,耸人听闻的灾难……
  抗旱救灾随笔两则
  李有旺(回族)
  一、长缨定将缚旱魔
  谁也很难料到,百年不遇的旱魔会冷不及防地蹿进美丽的彩云之南,惨无人道地对这片丰腴富饶的热土地施加淫威。它明目张胆,它肆无忌惮,它蛮横无理,它惨绝人寰。因为它,罪恶滔天的暴行不止,耸人听闻的灾难不断。
  这头凶悍霸道的旱魔,历经百年的修炼,羽化为精,不堪忍受精界的寂寞,却垂涎起人间的繁华似锦,却妒忌着人间的盛世太平,扭曲和变态的催化,把黑手伸向了如诗如画的彩云之南。百年的修炼,使得它自负得无法无天,自恋得可以一手遮天。它是一个私欲膨胀的魔鬼,极欲彰显魔力,让灾难推波助澜。因此,它来势凶猛,象得了狂犬病一般,肆虐地兴热作旱。
  去秋今春以来,当旱魔神不知鬼不觉地现身于云南大地后,灾难就开始在云南境内诞生、蔓延并加剧。数百个日子在指缝间悄悄流逝,秋、冬、春三个季节交班轮替,持续不断的“太阳当空照”、“蔚蓝色的天空万里无云”甚或“蓝天白云”的情形,已然散失了诗歌和歌曲中的美好意境。雨水象是得了痴呆症一般,不仅忘记了降临,而且不知身栖何处。不断攀升的气温象蒸炉一样,把潮湿温润化为了想象,空气中热流涌动,人在呼吸间尽和热气打交道。即便是在“东风送春归,发我枝上花”的美好季节,高温依然持续,旱情与日俱增,美丽的花朵也失却了芬芳。庚寅年的春天,是一个干渴的春天。春光无限好,好成了纯粹的文艺作品,成为了文艺作品中的最好修辞。
  横行的旱魔,连接数月丧心病狂蹂躏美丽的云南国土,风扫残云般地掳掠了自然界物种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水。江河湖海为之瘦身,行舟成为了苍凉的背景。百年常满的老井成为了瞎眼窟窿,井底裸露的砂石戳人眼目。水库、蓄塘的水位跳楼般下降,配套的引水沟渠只能望而兴叹。肥沃的红土地皲裂出一道道口子,再也无法把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农作物和花草树木。早夭的小春还来不及开花,就过早地枯死在农人的眼眸里,牲口嚼在口中都害怕嗑掉牙齿。亚热带的甘蔗,一片片茂密的“青纱帐”过早地成为了经冬的“芦苇林”,缩水的甘蔗硬如铁棒,产量急剧下降;芒果等果树枝枯叶黄,辛酸的果农不得不砍伐做柴,交付燃薪的火塘;冷凉地区的茶树枯死的枯死,存活的茶树也延迟了一牙二叶的绽放。西双版纳原始森林里,成群的野象禁不住饥渴,争先恐后地奔出森林寻找水源,奔跑的姿态成为了标点符号中的惊叹。著名的风景名胜石林大叠水瀑布,水瘦如线,叹为观止的瀑布景观消失不见。汹涌奔腾的澜沧江,在持续的高温折磨下断流了,游览的船只和货轮只能搁浅靠岸。文山一带种植的特色中草药三七,不堪受旱而损失上亿。很多地方,严重的水慌,造成了人畜饮水困难,村民们不得不起早摸黑,翻山越岭地靠人担马驮去取水。因为缺水,很多群众不敢洗澡,用掏米水、洗菜水洗脸洗脚之后,又作为牲畜的饮水;因为缺水,很多菜农不得不放弃了蔬菜种植,想吃蔬菜都成了奢望。森林失去了本真颜色,树下的松针树叶焦烤得又脆又黄,随便遇到一颗火星子,就会燎成火的汪洋。
  从五十年一遇、六十年一遇、八十年一遇,发展到百年不遇,旱灾严重侵扰着七彩云南,成为了云南史上罕见的自然灾难。从轻度干旱,到中度干旱,再到严重干旱,最后过渡为特大干旱,气象台连续发布的干旱红色预警信号等级的提升,说明了灾情上升的严峻趋势。护林防火部门极高的森林火险标识,道出了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居高不下。如此严峻的旱灾情势,令全省上下坐卧不安,奔走告急。各地很多灾情报道象长了足一样,穿梭在电视、报刊、网络上。“往日咆哮奔流的怒江,由于全省旱情的蔓延,此刻的江水只能缓缓移动着,平静得像一块碧绿的玉”,品读这样平实却不乏诗意的叙述,会让人心惊胆颤忧心忡忡。那么多的相关新闻报道,仅看标题,足见一斑。一个标题又一个标题,象轰炸机投放的炸弹一样,振聋发聩,直击人心:“干旱导致湿地面积急剧缩减,寻甸黑颈鹤提前‘回家’”、“云南严重干旱导致橡胶减产,轮胎行业受到影响”、“陆良县大莫古镇水库见底,旱区指望‘救命井’”、“37度高温,个旧蔓耗镇黄木树小学学生一瓶水度日”、“旱情导致巍山农作物减产,旱区农民抢收减损失”、“墨江县缺水人口每天递增700人”、“持续蔓延的旱情致饮水难,云南将打2055口井取水”、“云南干旱形势严峻,125个气象站特旱站点达111个”、“云南省启动抗旱I级应急响应,救灾应急提升至二级”……
  持续的旱情,导致灾难性的不完全统计数据不断刷新。有关部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旱灾造成全省农作物受灾3217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7%,其中绝收超过1417万亩,预计全省小春作物因灾减产将达50%以上;全省有780万人、48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林地受灾面积4655万亩;干旱造成全省农业经济损失180亿元……
  旱情之下,彩云之南的灾情让人痛心疾首,景况惨不忍睹。云之南因之少却了缤纷的诗意,少却了图画般的色彩。但旱魔仍未善罢甘休,它仍然很猖獗,仍然肆虐地蹂躏着如诗如画的云之南。它甚至发出了得意忘形的狞笑。它想通过不断的灾难制造,证明自己的存在,证实自己的能耐,以此抗衡云南人民的坚强斗志,以此压制云南人民的美好追求,以此令云南人民臣服,以此让历史的车轮倒退。旱灾面前,云南人民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考验和挑战。
  可是,百年不遇的旱魔想错了。在勤劳、勇敢、智慧的云南人民面前,再大的困难,再大的灾难,都压不垮云南人民,都不会让云南人民散失斗志,都不会让云南人民失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生活在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云南人民,长期以来,不仅创造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且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更是使云南这块古老的土地焕发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创造了奇迹。面对历史罕见的旱魔,云南人民显出了前所未有的坚毅,萌发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坚强斗志,他们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直面灾情,迎接挑战,决心打好抗旱救灾的攻坚战。
  旱灾不止是考验,也让人们幡然醒悟。很多地方,一些有识之士,积极加入自愿者行列,宣传节水。一些中小学校,甚至把节约用水的相关知识内容纳入了教程。富而不足,节水赢余,很多群众已经明晓了其间道理,开始树立了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良好意识。很多地方的人民群众,开始倡导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
  面对旱灾,云南人民从来就没有消极懈怠过,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展生产自救,树立起抗旱发展两不误的思想,打地井,千方百计寻找水源,开沟引渠,保证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很多群众,已经做好了春耕备耕的准备,着手规划起今年的农业生产,决心想办法减少灾情带来的损失,夺取新一年的丰收。各级干部群众,几乎天天奔赴在抗旱救灾第一线,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把现场当作战场,把灾情视为命令,哪里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还积极为重灾区群众送饮用水、送物资、送温暖,帮助找水源、抓生产、解难题,保证群众有水喝、喝上放心水。共产党员更是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旱先锋行动”,把抗旱救灾活动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最硬的任务和最紧迫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云南的旱情,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深入云南灾区视察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党中央、国务院还紧急调拨了抗旱救灾资金,支援灾区抗旱救灾。“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各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战胜这场旱灾。”在蔡官营村视察的时候,温家宝对围拢过来的村民说的话,让灾区人民深受鼓舞。云南省委省政府已投入各级抗旱资金二十三亿元。省委书记白恩培、省长秦光荣等领导的身影不断出现在田间地头,各级党委政府也对旱情进行了最深入的调研。心系灾情,牵挂百姓,大爱融边疆。云南的旱情,也牵动着所有华夏儿女的心,他们纷纷慷慨解囊,为灾区奉献爱心。有关报道显示:截止目前,云南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3.5亿元。大爱无疆,爱心无限,灾情无情人有情。爱心暖灾区,云南人民倍受鼓舞,信心倍增。
  尽管目前旱魔依然横行,对云南人民的考验依然继续。坚韧不拔的云南人民,仍在顽强地和旱魔做斗争,他们始终坚信,长缨定将缚旱魔,云南的抗旱救灾必定会取得伟大胜利!
  二、天降甘霖旱依旧
  百年不遇的旱情持续肆虐于彩云之南。三月二十七日下午,我工作生活的滇西南县城,天空开始乌云翻滚,狂风一阵紧似一阵,纸屑飞舞,万木摇摆。低飞的燕子边呼喊边在空中诗意的舞蹈。空气异常沉闷,久渴的大地流露出焦灼的期盼,久旱的人们显现出急切的祈望。尽管冰激凌店里,进进出出的孩子们不停地用冰凉给内体降温,但许浑《咸阳城东楼》中“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画面开始在县城呈现。灰色的天空突然的变脸,却让人们心底显现出了喜悦的光亮。
  傍晚六时许,一阵隆隆的雷声滚过之后,细密的雨丝飘飘洒洒从天而降,象轻音乐一样,萦绕在人们的耳边,淋到人们的心头,让人们一时沉浸在温润的喜悦里。去秋今春来,随着旱情的加剧,饱受旱灾的人们无时不刻都在祁盼天降甘霖、拯救苍生。这小小的降雨,县城里的人们可是张望等待了三个季节,张望等待了三百来个日夜。他们欢呼着走出家门,有的甚至放下了手中的碗筷,欣赏着细雨敲击的鼓点。一些大人,高兴得象顽皮的小孩子一样,冲到雨中,享受久未谋面的雨水的浇淋,在雨中歌唱和舞蹈。人们无从想象,小小的一阵雨的降临,会让他们如此激动万分如此欣喜若狂。细雨婆娑,在风中轻歌曼舞,很多人都睡得很晚,都在关注着电视里有关降雨的新闻报道,都在谈论着有关降雨的相关话题,并在雨中甜美入梦。
  二十八日一早,人们很早起来,雨水却早就不知什么时候收住了脚步。小雨过后,空气异常清新,树叶无比透亮,被小雨冲刷过的道路也非常干净。干裂的土地尽管表皮有些潮湿,但杯水车薪的降雨,依然让土地温润不起来。老天虽然还乌云密布,太阳的影子也深深地藏匿在厚厚的云层里,但漂移堆积的云层却不再拧出雨水来。早上如此,下午如此,转眼一天又过去了,老天欲雨未雨,一副摸棱两可的样子,实在是气人,先前降雨的喜悦也大打折扣。
  通过看天气预报,通过看报纸和网络上飞速传递的新闻,云南很多地方也迎来了少量的降雨,但降雨就象得了尿结症一样,没有现出酣畅淋漓痛痛快快的情景,难以达到元代方回《次韵金汉臣喜雨》中言及的“甘霖三尺透,病体十分轻”的效果。云南立体性气候特征较为显著,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称谓。就连二十七日傍晚和夜间在滇西南县城的降雨,也只停留在县城周边方圆数平方公里的范围,距离县城十来公里远或更远的一些乡镇,却没有雨水的光顾。那些望雨欲穿的人们,依然在高举着抗旱救灾的大旗,在抗大旱、抓发展、保民生的战场上苦苦煎熬。
  二十九日,滇西南的永德县城所在地,少量的雨水慌慌张张地降临了一阵子后,天空里的乌云就躲藏起来了,太阳又开始露脸了,气温又开始攀升。天降甘霖旱依旧。依然持续的旱情,灾难无处不在。滇西南的永德县境,截止3月25日,全县因干旱受灾人口达19.54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全县10个乡镇因旱饮水紧缺的有91个村委会390个自然村24772户11.47万人,旱情造成大牲畜饮水困难10.8万头,因旱情加剧导致疾病蔓延,致使大牲畜、家禽死亡6.2万头(只);粮食作物受灾24.44万亩,成灾14.14万亩,绝收10.24万亩,产量损失9226吨;甘蔗受灾面积达34万亩,造成甘蔗减产39.21万吨,制糖企业因旱累计损失8900万元。林果等经济作物受灾面积达24.5万亩,因旱灾新增缺粮人口达7500户3万多人。这些数据,让人触目惊心,简直是耸人听闻。而全省的灾情统计数据,更是让人揪心不已,掺不忍睹。
  据报道,石林县实施人工增雨,天降甘霖。但由于雨量不大,当地旱情仍然严峻。有93户、313人的村庄的老黑山村,村民们早上6时就开始在小水潭边排队舀水。象这样缺水的山村在云南很多,村民们因为旱灾苦不堪言的情形难以形容。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村民们为了找到生命之水,竟付出了生命惨重代价。《旱情加剧水源危机,云南多人因找水丧生》的报道就是证明。一些地方,比如云南南华县,5000人可能因干旱被迫迁徙。另据《云南信息报》报道:“27日开始,南支槽给我省带了久违的降水天气,气象部门也利用有利时机,实施人工增雨,至29日7时共发射增雨弹7309枚。”天降甘霖,却难解旱情。一手抓抗旱、一手抓发展的云南人民,多么希望上苍能够怜悯苍生,普降甘霖,缓解旱情,造福桑梓。他们在抗旱救灾的前沿阵地上,众志成城,合力攻坚,也时不时仰望苍穹,祈愿上苍降甘霖。其情形正如峻青在《秋色赋•在干旱的日子里》的平静冷峻的叙述:“天旱了,人们去求它普降甘霖。”
  作者通联:677600临沧市永德县文联

   [ 本帖最后由 李有旺 于 2010-4-2 07:34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