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叶子青转学了

2021-12-23叙事散文飞花落叶

叶子青转学了(一)妈妈,家乡养不活我们吗叶子青出生的时候,姐姐已经十二岁,读初中一年级。叶子青能够来到这个世界,多亏他的爷爷奶奶再三再四的抗议和坚持。既然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明文规定允许叶子青出生,那么叶子青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不配合?盖是因为,……
叶子青转学了


(一)
妈妈,家乡养不活我们吗

  叶子青出生的时候,姐姐已经十二岁,读初中一年级。叶子青能够来到这个世界,多亏他的爷爷奶奶再三再四的抗议和坚持。既然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明文规定允许叶子青出生,那么叶子青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不配合?盖是因为,叶子青的爸爸妈妈一直在外打工,顾不上生小孩,反正已经有了姐姐叶子岚,谁知道再生一个一定就是带把儿的叶子青?
  然而传统的爷爷奶奶固执地认为,不管男孩女孩,政策允许生,就生一个给叶子岚作伴也是好的,趁两个老家伙身子骨还结实,帮着带小孩是没有问题的。
  就这么着,叶子青就来了。爷爷奶奶没有食言,叶子青才八个月,妈妈就迫不及待地把小家伙从奶头上摘下来,扔给爷爷奶奶,出去打工了。好像,叶子青的爸爸妈妈以及乡村好多小孩的爸爸妈妈,不出去打工就活不下去似的。
  跟在爷爷奶奶后面,当然照样茁壮成长,隔代亲嘛,没得说。叶子青从小就不怎么依恋爸爸妈妈,没养成习惯。爸爸妈妈好像也故意不培养叶子青这个习惯。候鸟一样,过年飞回来,呆几天,过了年,又飞走了。要是叶子青过于依恋父母,生离死别的,大人小孩都不好受。
 叶子青该读书了,学校就在村子里面,跟家里的菜园子差不多,想进就进去了。谁知道还没有读完一年的小班,奶奶出事了。勤劳的奶奶不肯让自己歇息一下下,才从地里回来,又急着出猪栏粪,饿极了的猪像叶子青那样撒娇,蹭着奶奶的腿哼哼卿卿要吃的。结果,奶奶一只脚没站稳,被猪头一抵,一屁股跌下来,生生跌断了大腿骨。那时还没有普及农村医保,爸爸妈妈打工几年攒下的钱大部分送给医院,还是没有使奶奶完全复原。这是后话。
  话说奶奶跌了一跤,叶子青在本地读书就不行了——奶奶住院,爷爷陪护,爸爸妈妈还得出去挣钱,姐姐住校读书,能够自理自立就很不错了。叶子青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送到外婆家去,还好外婆的村庄也有一所乡村小学。叶子青在外婆的村庄读完了一年级,二年级的时候转回自己的村子,因为奶奶出院了,拄着拐杖能勉强站起来走几步。叶子青回家之后,外婆轻松了不少。外婆家里也有一本难念的经啊!
  叶子青的回归,让本村的老师欢喜不已。叶子青聪明,学习成绩好,老师喜欢得不行,整天把叶子青挂在嘴上捧在手上,叶子青觉得一个小孩生长在自己的家里,有饭吃,有书读,这样的生活真幸福啊!
  可惜这样的幸福生活没有维持到一年,爷爷突然得了脑溢血,在医院里苟延残喘不到一周,就撒手人寰。生活再次向叶子青展开了酸楚、矛盾、无奈的一面——到哪里读书,成了大问题。
  伤残的奶奶根本照顾不了自己和叶子青的生活,外婆家也回不去。爸爸妈妈想出的办法就是把奶奶和叶子青移居镇上去,毕竟镇上有叶子青的姑姑一家,可以就近照顾他们。
  叶子青读二年级了,再不是当年的小屁孩,长大了的叶子青有了自己的思想。叶子青不想接受爸爸妈妈安排的生活:我又不是一块破抹布,凭什么今天把我扔到东,明天把我扔到西?我才七岁,都读过三个学校了,可是还没有交到一个好朋友,刚刚认识了又要分开,现在你们又打算把我送进第四个学校去……
  对了,叶子青三岁那年,在城里的幼儿园呆过几个月,结果因为爸爸妈妈不能按时接送,毕竟打工仔的生活节奏无法跟上城市的节拍,叶子青只好回到乡村。
  爸爸的主意已定。叶子青寄希望于妈妈:妈妈,家乡养不活我们了吗?为什么一定要出去打工?而外地人却跑到我们这里打工?难道大人们认为离开自己的家离开自己的小孩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妈妈文化程度不高,妈妈回答不出叶子青如此高难度的问题。妈妈听爸爸的。
  叶子青说得兴起,继续做妈妈的思想工作:打工挣很多的钱,一定有用吗?你看看,要不是你们出去打工。奶奶会跌倒在猪栏里吗?奶奶说是她的骨头老了脆了,要是年轻人跌一下下也不至于就残废了,是这样不?可是你们出去打工,家里的事情只好爷爷奶奶来做。还有哇,要是你们一直在家,爷爷不用这么辛苦,没日没夜地干活,是机器也坏了。医生说,要是爷爷小心一点,也许不会得脑溢血的病,也就不会死……
  爷爷已经死了,可是奶奶还活着,我和姐姐也活着,妈妈,请你留下来,照顾我们的生活,好不好?爸爸也留下来,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行不行?不信我们在家乡就会饿死的!
  …… ……
  爸爸铁青着脸,不发一言。妈妈以泪掩面,头都不抬。
  小毛孩,认得几个字了,不晓得天高地厚的,敢这样和爸爸妈妈说话?谁教你这样说的?是老师吗?奶奶很生气,拄着拐杖作势要打过来。
  是老师!叶子青并不回避奶奶的拐杖,勇敢地迎着奶奶的眼睛,老师说错了吗?老师没有一句一句教给我,是老师平时上课时讲的道理,不是针对我和我们家,而是针对这个社会——妈妈,什么是社会?
  叶子青的长篇大论,在“社会”这个词上卡了壳,不过聪明的叶子青就是聪明,他懂得绕过去,继续自己的话题——妈妈,是不是我们的家乡穷得养不活我们了?老师说,人勤地不懒,只要我们勤快、勤劳、勤俭,庄稼就会长出来的,我们一家就会生活得很好,是不是?!
  …………
  家乡养不活我们了吗?家乡养不活我们了吗?——面对七岁小毛孩叶子青伤心痛惜的声声发问,爸爸妈妈面面相觑,奶奶转过身去,偷偷抹泪。


(二)
老师,我不要走

  我这几天闷闷不乐,因为我的一个学生要走。
  不是该生自己要走,而是学生家长要把孩子送到镇上的小学就读。不是学生家长对本学校或者本老师有看法要带孩子走,而是这个孩子不得不走。孩子的爷爷突发脑溢血去世,留下孩子和孩子偏瘫的奶奶在村子里生活显然不现实,回家奔丧的儿女们一合计,决定把孩子和孩子的奶奶接到镇上,在孩子的亲戚家旁边租房居住,也好让亲戚早晚上门看望照应……
  孩子哭着不走,说爸爸妈妈你们安排好奶奶就行,你们只管去打工,我自己能照顾我自己。
  爸妈说,你才读二年级,个子还没有锅台高,你不会烧饭你吃什么?
  孩子说,你们多买几箱方便面,饿了我吃方便面,渴了河里有现成的水……
  爸妈自然心疼也心酸不已:那你衣服脏了,谁帮你洗?万一生病了,怎么办?
  孩子拖着哭腔道:我保证我乖!我不疯不野,不会弄脏衣服,也不会出汗,我一向都不生病的,我的身体很棒……
  做娘的抱着孩子哭成一团:“要不,我就不出去打工了吧?!”
  “不出去打工怎么行呢?家里的田地都转包给别人了,再说家里盖房还欠着债,孩子将来读书也需要大把的钱……”孩子的奶奶躺在床上发话了,“你们放心地走,我这把老骨头拄着拐杖还能挪几步,留在村子里没问题,隔壁左右大家伙也会时常过来看看我们祖孙俩……”
  “日子多似门前雨,我们出去打工,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回来一趟的,不把你们安顿好,我们怎能安心在外挣钱呢?”孩子的爸爸态度坚决,一定要把老的老小的小安排在生活方便的镇上,交代给至亲才放心。
  这样的局面僵持了两天。孩子照常在村庄上学,孩子的爸爸妈妈早送晚接,很是殷勤。
  我知道凭我的力量是留不下这个学生的,只好兀自闷闷不乐,再加上阴雨连绵,心情极度不爽。上着课,看着孩子,神不守舍,想东想西。
  这是个特别乖巧听话的孩子,学习成绩相当好,我舍不得他走!他走了,我上课的时候,我的眼前会少了一双认真听课并不时与我对视且善于交流积极呼应我的眼睛;课后排演寓言、童话剧的时候,不仅少了一个优秀的角色扮演者,更是少了精彩的出其不意的临场发挥带给全班同学也包括我的惊喜和兴奋。还有,我舍不得他走,其中另有一个隐秘的不可言传的重要原因是,期末全镇统考的排行榜上,我的班级平均分一下子会掉下来——也就是说,该生的离去,等于直接宣告本年度我将失去“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老师,我不要走!孩子在离开校园的那会儿抓着学校的铁门拼命摇晃着对我哭喊着。
  “街上不是比这样更好?!”孩子的爸爸显然不耐烦孩子几天来的迟疑和反复,他巴不得早一天返回城里上班的。
  “我不是说街上不好!呜呜呜……我是舍不得老师和同学。我走了,老师的学生就又少了一个,只有六个啦……”孩子一手挥泪,一手甩开爸爸的牵扯,拒绝爸爸雨伞的笼罩,决绝地冲进雨雾中……
  孩子小小的身影转瞬不见了,可是孩子伤心的呜咽声好像还在校园上空回荡,经久不息。
(三)
最后一个男人

  叶子青的中途转学,给全班同学带来一场不少的震动。叶子青走了?叶子青走了!面对叶子青同学坐过的座位,同学们流露出来的眼神使我深感不安。其实搬走这张课桌凳很容易,可是,我没有这样做。留着座位在,起码表面上算是给同学们一个安慰:叶子青,也许还会突然回来,就像他突然离开一样。即使是假设,也是很温暖的假设,带着期待和悬念。
  课间,有时我并不离开教室。学生们在奋笔写字,我则踱步至叶子青的座位前,驻足,打量,沉思,更多时候,我会坐下来,坐在叶子青坐过的位置,想象他置身镇上校本部那儿的大课堂,聪明活泼的他,一定如鱼得水般欢畅,融进新的集体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可是,让我们这里的同学淡忘他,可能还需一些时日。我让学生们写了一个同题小作文:叶子青走了。作文本交上来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们真的有话要说,每个同学的情绪都很饱满,尽情抒发了对于叶子青离去的感想,真实、真诚、真切甚至痛切……
  学生一写道:从你突然转学来的那天起,我就盼望着有一天你会再突然转学走,因为有你在,每次考试,第一名就和我不沾边了。可是,当你真的突然转学走,我的心里又很难过,我觉得我好没劲……
  学生二:你走了,是哭着走的,知道你舍不得走,可是你知道吗?老师和我们全部同学一样舍不得你走呀……
  学生三:你的爷爷怎么就突然死了呢?偏偏你的奶奶摔伤了还没有好。可怜的你,没人给你做饭吃,没人给你洗衣服,你也照顾不了你奶奶,所以你只好和奶奶投靠到镇上的亲戚家去……
  学生四:自从你哭着离开,我就一直在心里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爸爸妈妈不能留在家乡?为什么村庄只有老人和小孩?我们的成长好像和爸爸妈妈无关,只和爷爷奶奶有关吗?……
  读着这些发自小小人儿内心的声音,我的心沉甸甸的。然而,当我翻开下一本作文本,读完,又好笑又心酸,我怎么也没想到,会有一个孩子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待叶子青的离开。他写道:……你就这样走了,你哭在脸上,我却是哭在心里。你知道吗?你走了,从此我上那个黑咕隆咚的厕所就再也找不到伴儿了,我们班,就我一个男人了!你知道最后一个男人,他的心里有多苦吗?
  八岁的小屁孩,他竟然把自己当男人!
  平时教学,我从没有男孩女孩的意识,我一视同仁,男孩女孩都是宝,只要你学习成绩好。谁知乡村孩子,这么介意自己的性别!这倒提醒我再不能等闲视之,我们这个班级六个学生,真的就一个男生——这最后一个男人,可不能让他背负心理包袱,郁郁不乐。
  可是抱歉得很,这个小男人,围绕在他身边的竟然全是女性——奶奶,姐姐,同学,以至老师……如果叶子青同学没有中途转学走,至少,他还有一个同性别的伴儿,那么他,应该不会突然恐慌,恐慌他是最后一个男人……


[ 本帖最后由 飞花落叶 于 2010-4-15 00:22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