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重的阳光
2021-12-23叙事散文长歌
隆重的阳光题记:人生从第一声啼哭开始,便拉开了一道绛紫色的金丝绒大幕,从此,一场纷繁复杂波澜壮阔的剧目逐渐展开……一记得一位美国华裔科学家说过: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简单到我们不得不用极其复杂的方式去证明它。比方说幸福是一个十分简单的结果,……
隆重的阳光
题记:人生从第一声啼哭开始,便拉开了一道绛紫色的金丝绒大幕,从此,一场纷繁复杂波澜壮阔的剧目逐渐展开……
一
记得一位美国华裔科学家说过: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简单到我们不得不用极其复杂的方式去证明它。
比方说幸福是一个十分简单的结果,但是要诠释这样一个结果,我们起码要用一生的精力和隆重去求证它。一加一等于二也许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蕴涵着十分庞大的求证过程,不仅仅是陈景润用了半生的精力来证明它,而且这个看似简单的公式衍化出来的其它不等式是任何数学家都不可能求证出来的。比如,一只鸡加一只鸭等于什么?一朵鲜花加一片绿叶等于什么?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等于什么?而且,两个心相加呢?就一定是等于两颗心吗?如果是相爱的人,两颗心相加只能等于一颗心,而不相爱的两颗心相加只能是两个不相干的事物。
所以说,简单只不过是我们的一个渴望。在我的生活里,就总是渴望着得简单一些,简单如水清见鱼,简单到一针见血,剥去皮毛,剥去面具,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之类,都是我懒于接受的。以至于看到影视剧里那种计谋情节,那些勾心斗角,我都要快快地转换了频道,而去欣赏动物世界的节目。
二
花朵是一道灵感的绚烂,果实是一枚思想的凝思,隆重是一种过程的享受,简单是一个终极的目标。我们往往就是用一种隆重的庆典仪式来迎接这一个目标的诞生。不论我们是渴望简单也好,拒绝简单也好,但我们人生的过程是绝对简化不掉的。
与其说简化不掉,我们就得认真的面对这样的过程,用求证的心态去演绎生命中的每一个片段。
记得很长以前和一位朋友曾经讨论过这样的话题,他说,究竟我们活着是注重过程多一点还是注重结果多一点。当时我只是凭着感觉告诉他,人活着当然是为了过程。他告诉我说,他的一个妹妹从三周岁就患了小儿麻痹症,现在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整天在一种畸形的心态和生活环境里面挣扎,看着妹妹的苦难,他自己内心深处也经常陷入苦难当中不能自拔。他问我:你说,这样的过程对妹妹来说是不是一种苦难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一个道理,对于他的妹妹来说,如果放弃了这样的苦难过程,她的生命里面还剩下什么?
过程的结束,实际上就是目标的终结。正是因为过程的重要,才使得我们在每个过程当中不会任意挥霍生命中精彩的部分,珍惜生命的每分每秒,脚踏实地地弹奏一曲生命的华美乐章。
三
对于基督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赎罪者。所以我们还活着,是耶稣替为我们的罪而死。耶稣说过: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就是说我们罪恶的身本是上不了天堂的,只有耶稣为我们将来的结果设定了一个可能。
而对于佛教来说,我们生活的过程是什么?佛说人生有八苦。一是生苦:人生世上,入轮回纠扰,诸苦纷至沓来,因此生即是苦。二是老苦:气力衰减,精神日下,色身朽坏,盛年之日不复再。三是病苦:身病煎熬五官,心病煎熬心识。四是死苦:人之限将近,若残烛将灭,或寿尽而终,或遭天灾人祸而亡。五是怨憎会苦:仇怨憎恶,挥之不去,反而集聚。六是爱别离苦:生死无常,聚散无定,亲爱之人不得共处。七是求不得苦:世间万物,心有爱乐而不能求得。八是五阴盛苦:色想受行识谓之五阴,集众苦于一身,入色身苦扰不得脱。
如寻解脱,怎么办?《金刚经》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意思就是说,现象本是虚妄不实的。是自迷不悟,以假当真,所以执著一切境界,让心生痛苦得失,念念烦恼不停。说的再明白一些,就是两个字:放下,或者说是掩耳盗铃。面对一切境界,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察觉皆是变化无常,没有永远和固定的恒常之相,所以说一切均是虚妄;既是不实,便如人作梦,一枕黄粱之后,本无此事。如此再也不生贪爱执取的念头,也就不产生瞋恨舍弃的念头。从此不被任何境界所束缚,当下解脱自在。
那么,基督的天堂是什么?佛的来生是什么?如果天堂只存在一种快乐的元素,或得到了永生,那么生命就没有了意义,这和死亡又有什么不同?如果佛的苦修换来的是来世不堕入畜生之界,修得几世才又会轮回为人,那么这种循环不是又回到了八苦的境界吗?
四
看来,任何宗教的劝诫都是殊途同归。基督的赎罪观念也好,佛教的放下理论也好,都不是我渴望的生活方式。我只是渴望今生这一过程之中的隆重和灿烂。
我记得这样一句话:生命的目的就是在肉身里实现自己。如果我们把这个“肉身”看做是生命的实体,把这句话中的“目的”看做是属于灵魂范畴的精神的话,这里面的内涵倒是我愿意接受的。
或许人最初之所以称其为人,我绝对不认为他单单是来为了“赎罪”和“苦修”来的。当亚当和夏娃违反上帝的旨意偷偷跑出伊甸园的时候,也绝对不是报着“赎罪”的目的的。他们渴望的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是一种精神与肉体的全方位融合。
人称其为人的目的,是一种自然宇宙的实践,是一种活体生物的体验,是一种对于生命本体的尝试。如果把人的生命仅仅看做是对某一个既定目的的追求,那么,我们生存的意义就真的违背了人之所以称其为人的初衷。如此,我们满可以将我们的“原罪”我们的“八苦”用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加以解决:自杀!如果有人说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是对基督和佛的教义的一种背叛的话,那么,那个创作我们的上帝或者佛主似乎就太独断了一点。
五
相对于宇宙而言,包括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和无生命的机体,都在生生灭灭的过程中轮回着。宇宙有生有灭,人类有生有灭,社会有生有灭,生命有生有灭。所以,人生的结果是每一个人都已经预测到了的。关键是,我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延缓着最终结果的到来。那么,这个延缓的过程,应该是和病痛关系不大,和生活质量的高低不大,因为,即便是你的生命过程充满了荆棘和变数,但是与失去生命的结果来看,过程的痛苦还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生命的质量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但是,就像朋友的妹妹那样,病痛加身,但她一样顽强的活着,并努力将生命过程演绎的最好。
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发生着令人惊叹不已的喜剧,如婴儿的诞生,朝阳的升起,玫瑰的绽放,种子的发芽;但世界上又每时每刻演绎着悲剧,生命的完结,太阳的陨落,花朵的凋零,植物的枯萎。喜剧固然愉悦人生,但悲剧同样震撼灵魂。如果没有悲剧,人类就丧失了理性的思辩,如果没有悲剧,人类将放弃对生命的创新。所以,我倒是甘愿在我的整个生命的过程中,既有快乐,也有不幸;既有幸福,也有痛苦;既有诞生,更有陨落;既有柔软浪漫的抒情慢板,更要有凄风冷雨中的哀怨绝唱。如此,才算得上圆满丰富的人生。
六
简单固然节省了我们太多的思考,很多时候,我们崇尚简单,但是绝对不可以简单到让一篇优美的散文变成几枚标点符号,让蓬勃的朝阳归结为一轮惨淡的余晖,让伟大的爱情淡漠成终极的床上性爱,最终让生命只剩下一曲深沉的哀乐和沉默冰凉的墓碑。
如此我想到了古人的礼仪,想到了古代繁杂的祭奠仪式。就拿宗庙之祭来说,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了寄居之所。周朝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等等,纷繁复杂。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
我们的古人祭天,祭地,祭祖先,祭先师圣贤,看似繁杂,但是正是在如此繁杂的祭祀过程中,便产生了一种生命的神圣和庄严。
七
有人说,一切都是可以省略的。但是生命却是不能够省略的,如果将生命全部省略了,我们是什么?有人说,我们可以省略生命当中那些不必要的细节。真的可以这样吗?我想,既然那些细节组成了我们生命当中的每一个必然链条,我们就不可以省略它。如果真的对某一个环节忽略不计,就说明在一个细节当中出现了问题。
生命的断裂是一种十分可怕的事情。
珍爱它,珍爱生命过程当中的每一个部分,包括它的粗旷,包括它的细微,包括它的一滴朝露和尘埃。
我总是以为,太阳就是我们的生命。每天早晨,一轮朝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然后渐渐地辉煌成中午,之后,划一道优美的曲线,淡入西方的地平线下。实际上,人生就是在对太阳的膜拜中开始了隆重的过程,我们不可以删减其中的任何一个过程:诞生的啼哭、幼儿的母爱、童年的烂漫、成年的爱情、壮年的辉煌、老年的成熟……如果删减了其中的任何一项,我们的一生就不可能称其为圆满的一生,那一道缺憾就会成为不可抚平的伤疤,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不能愈合的疼痛。
孩子都崇尚结果,因为他们拒绝繁杂,渴望结局。但是我们不能。我们不能放弃一个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呼唤,我们不能简化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对接,哪怕是一枚果实、一截枝条、一片落叶、一声鸟鸣,我们也要品味出其中与之心灵相对应的那一声缠绵的呼唤,在心底迸发出一个对生命的衷心的“爱”字来!
[ 本帖最后由 长歌 于 2010-3-31 07:12 编辑 ]
题记:人生从第一声啼哭开始,便拉开了一道绛紫色的金丝绒大幕,从此,一场纷繁复杂波澜壮阔的剧目逐渐展开……
一
记得一位美国华裔科学家说过: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简单到我们不得不用极其复杂的方式去证明它。
比方说幸福是一个十分简单的结果,但是要诠释这样一个结果,我们起码要用一生的精力和隆重去求证它。一加一等于二也许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蕴涵着十分庞大的求证过程,不仅仅是陈景润用了半生的精力来证明它,而且这个看似简单的公式衍化出来的其它不等式是任何数学家都不可能求证出来的。比如,一只鸡加一只鸭等于什么?一朵鲜花加一片绿叶等于什么?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等于什么?而且,两个心相加呢?就一定是等于两颗心吗?如果是相爱的人,两颗心相加只能等于一颗心,而不相爱的两颗心相加只能是两个不相干的事物。
所以说,简单只不过是我们的一个渴望。在我的生活里,就总是渴望着得简单一些,简单如水清见鱼,简单到一针见血,剥去皮毛,剥去面具,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之类,都是我懒于接受的。以至于看到影视剧里那种计谋情节,那些勾心斗角,我都要快快地转换了频道,而去欣赏动物世界的节目。
二
花朵是一道灵感的绚烂,果实是一枚思想的凝思,隆重是一种过程的享受,简单是一个终极的目标。我们往往就是用一种隆重的庆典仪式来迎接这一个目标的诞生。不论我们是渴望简单也好,拒绝简单也好,但我们人生的过程是绝对简化不掉的。
与其说简化不掉,我们就得认真的面对这样的过程,用求证的心态去演绎生命中的每一个片段。
记得很长以前和一位朋友曾经讨论过这样的话题,他说,究竟我们活着是注重过程多一点还是注重结果多一点。当时我只是凭着感觉告诉他,人活着当然是为了过程。他告诉我说,他的一个妹妹从三周岁就患了小儿麻痹症,现在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整天在一种畸形的心态和生活环境里面挣扎,看着妹妹的苦难,他自己内心深处也经常陷入苦难当中不能自拔。他问我:你说,这样的过程对妹妹来说是不是一种苦难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一个道理,对于他的妹妹来说,如果放弃了这样的苦难过程,她的生命里面还剩下什么?
过程的结束,实际上就是目标的终结。正是因为过程的重要,才使得我们在每个过程当中不会任意挥霍生命中精彩的部分,珍惜生命的每分每秒,脚踏实地地弹奏一曲生命的华美乐章。
三
对于基督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赎罪者。所以我们还活着,是耶稣替为我们的罪而死。耶稣说过: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就是说我们罪恶的身本是上不了天堂的,只有耶稣为我们将来的结果设定了一个可能。
而对于佛教来说,我们生活的过程是什么?佛说人生有八苦。一是生苦:人生世上,入轮回纠扰,诸苦纷至沓来,因此生即是苦。二是老苦:气力衰减,精神日下,色身朽坏,盛年之日不复再。三是病苦:身病煎熬五官,心病煎熬心识。四是死苦:人之限将近,若残烛将灭,或寿尽而终,或遭天灾人祸而亡。五是怨憎会苦:仇怨憎恶,挥之不去,反而集聚。六是爱别离苦:生死无常,聚散无定,亲爱之人不得共处。七是求不得苦:世间万物,心有爱乐而不能求得。八是五阴盛苦:色想受行识谓之五阴,集众苦于一身,入色身苦扰不得脱。
如寻解脱,怎么办?《金刚经》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意思就是说,现象本是虚妄不实的。是自迷不悟,以假当真,所以执著一切境界,让心生痛苦得失,念念烦恼不停。说的再明白一些,就是两个字:放下,或者说是掩耳盗铃。面对一切境界,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察觉皆是变化无常,没有永远和固定的恒常之相,所以说一切均是虚妄;既是不实,便如人作梦,一枕黄粱之后,本无此事。如此再也不生贪爱执取的念头,也就不产生瞋恨舍弃的念头。从此不被任何境界所束缚,当下解脱自在。
那么,基督的天堂是什么?佛的来生是什么?如果天堂只存在一种快乐的元素,或得到了永生,那么生命就没有了意义,这和死亡又有什么不同?如果佛的苦修换来的是来世不堕入畜生之界,修得几世才又会轮回为人,那么这种循环不是又回到了八苦的境界吗?
四
看来,任何宗教的劝诫都是殊途同归。基督的赎罪观念也好,佛教的放下理论也好,都不是我渴望的生活方式。我只是渴望今生这一过程之中的隆重和灿烂。
我记得这样一句话:生命的目的就是在肉身里实现自己。如果我们把这个“肉身”看做是生命的实体,把这句话中的“目的”看做是属于灵魂范畴的精神的话,这里面的内涵倒是我愿意接受的。
或许人最初之所以称其为人,我绝对不认为他单单是来为了“赎罪”和“苦修”来的。当亚当和夏娃违反上帝的旨意偷偷跑出伊甸园的时候,也绝对不是报着“赎罪”的目的的。他们渴望的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是一种精神与肉体的全方位融合。
人称其为人的目的,是一种自然宇宙的实践,是一种活体生物的体验,是一种对于生命本体的尝试。如果把人的生命仅仅看做是对某一个既定目的的追求,那么,我们生存的意义就真的违背了人之所以称其为人的初衷。如此,我们满可以将我们的“原罪”我们的“八苦”用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加以解决:自杀!如果有人说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是对基督和佛的教义的一种背叛的话,那么,那个创作我们的上帝或者佛主似乎就太独断了一点。
五
相对于宇宙而言,包括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和无生命的机体,都在生生灭灭的过程中轮回着。宇宙有生有灭,人类有生有灭,社会有生有灭,生命有生有灭。所以,人生的结果是每一个人都已经预测到了的。关键是,我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延缓着最终结果的到来。那么,这个延缓的过程,应该是和病痛关系不大,和生活质量的高低不大,因为,即便是你的生命过程充满了荆棘和变数,但是与失去生命的结果来看,过程的痛苦还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生命的质量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但是,就像朋友的妹妹那样,病痛加身,但她一样顽强的活着,并努力将生命过程演绎的最好。
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发生着令人惊叹不已的喜剧,如婴儿的诞生,朝阳的升起,玫瑰的绽放,种子的发芽;但世界上又每时每刻演绎着悲剧,生命的完结,太阳的陨落,花朵的凋零,植物的枯萎。喜剧固然愉悦人生,但悲剧同样震撼灵魂。如果没有悲剧,人类就丧失了理性的思辩,如果没有悲剧,人类将放弃对生命的创新。所以,我倒是甘愿在我的整个生命的过程中,既有快乐,也有不幸;既有幸福,也有痛苦;既有诞生,更有陨落;既有柔软浪漫的抒情慢板,更要有凄风冷雨中的哀怨绝唱。如此,才算得上圆满丰富的人生。
六
简单固然节省了我们太多的思考,很多时候,我们崇尚简单,但是绝对不可以简单到让一篇优美的散文变成几枚标点符号,让蓬勃的朝阳归结为一轮惨淡的余晖,让伟大的爱情淡漠成终极的床上性爱,最终让生命只剩下一曲深沉的哀乐和沉默冰凉的墓碑。
如此我想到了古人的礼仪,想到了古代繁杂的祭奠仪式。就拿宗庙之祭来说,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了寄居之所。周朝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等等,纷繁复杂。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
我们的古人祭天,祭地,祭祖先,祭先师圣贤,看似繁杂,但是正是在如此繁杂的祭祀过程中,便产生了一种生命的神圣和庄严。
七
有人说,一切都是可以省略的。但是生命却是不能够省略的,如果将生命全部省略了,我们是什么?有人说,我们可以省略生命当中那些不必要的细节。真的可以这样吗?我想,既然那些细节组成了我们生命当中的每一个必然链条,我们就不可以省略它。如果真的对某一个环节忽略不计,就说明在一个细节当中出现了问题。
生命的断裂是一种十分可怕的事情。
珍爱它,珍爱生命过程当中的每一个部分,包括它的粗旷,包括它的细微,包括它的一滴朝露和尘埃。
我总是以为,太阳就是我们的生命。每天早晨,一轮朝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然后渐渐地辉煌成中午,之后,划一道优美的曲线,淡入西方的地平线下。实际上,人生就是在对太阳的膜拜中开始了隆重的过程,我们不可以删减其中的任何一个过程:诞生的啼哭、幼儿的母爱、童年的烂漫、成年的爱情、壮年的辉煌、老年的成熟……如果删减了其中的任何一项,我们的一生就不可能称其为圆满的一生,那一道缺憾就会成为不可抚平的伤疤,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不能愈合的疼痛。
孩子都崇尚结果,因为他们拒绝繁杂,渴望结局。但是我们不能。我们不能放弃一个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呼唤,我们不能简化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对接,哪怕是一枚果实、一截枝条、一片落叶、一声鸟鸣,我们也要品味出其中与之心灵相对应的那一声缠绵的呼唤,在心底迸发出一个对生命的衷心的“爱”字来!
[ 本帖最后由 长歌 于 2010-3-31 07:12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