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院子
2021-12-23抒情散文大雪飞扬
老院子我时常梦见自己从老院子里走出来,站在大榆树下面向远处张望。那个黄土高坡下的院子,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老院子不大,东南北三面都有房子,是北方农村常见的那种粗拙的四合院。在我的记忆中,院子里住着我们和二叔两家。二叔后来搬出去了,在我家的后……
老院子
我时常梦见自己从老院子里走出来,站在大榆树下面向远处张望。那个黄土高坡下的院子,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老院子不大,东南北三面都有房子,是北方农村常见的那种粗拙的四合院。在我的记忆中,院子里住着我们和二叔两家。二叔后来搬出去了,在我家的后院里另建了房子,南面的房子也和他们一起搬去了。局促的院子显得宽敞了起来。父亲就在一天雨后,叫了村里几个人,在南面重新筑起了院墙,憨实而又粗笨的院墙上面锈满了青苔,夏天青苔上面长出了我和小弟从山里移来的山丹丹花,红艳艳的山丹丹花给院子带来喜气。
北面的房子是我们家的正房,一面坡的房屋,有着高大的后墙。在我的记忆中,房子的椽檩和门窗被经年的烟尘熏得变了颜色。一间房子有两个炕,我的曾祖母和爷爷还有我的大哥住在这里。东面的阁房面积较小,有很长时间,那间房子的炕上曾挤着我们家其他五个人,炕上只有一床大被子。记得那些寒冷的冬天,我和小弟为争夺被子,经常撕来扯去的,弄得母亲很心烦,没少骂我们,但我们依然故我,全不顾大人的感受。
就是这样一个院子,在很长时间里,曾是我们村子里最好的院子。父母和爷爷没有一个当干部的,但却经常是大队开会的地方,院子里和屋子里都站满了人,大家在听干部讲话,讲完了大家就喊一些激情的口号。那时,我特别害怕我们村那个黑着脸的大队书记,他说开会,我们家就得腾房子。有几次,他指挥人批斗了别人以后,我就越发害怕。我们家有个画箱,是祖上专门装字画的工具,正面画着八仙过海的图画,属于四旧的范畴,每次开会前,都让父母很犯难,一次开会图画被一个公社干部看见了,父亲一怒之下,拿了东西要刨去那图,被母亲拦阻了。
改革开放后,会不再开了,但早已停滞的秧歌又在村子里唱了起来,每年进入腊月我们家的又成了村人排练秧歌的地方。在很长时间,我们的祖上曾是我们村子里秧歌的坛主,我们村子里的秧歌就是在我们那个老院子里发展起来的,我们家也出过很多喜好秧歌的把式。到了父亲手上,虽然对秧歌的兴趣没有祖上浓厚,但由于惯性,大家仍然在我们家排练秧歌。那时,别人占了我们家的炕,我们只能站在没有火炉的地上受冻,直到大家兴尽而去,我们才能上炕睡觉。
在我们院子里,我记得的最老的人就是我的曾祖母。我的曾祖母在我们就家族的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因为据说我们祖上那一份家产,全都败在她和我曾祖父手上。但在母亲看来,曾祖母却应该是我们最该感谢的人了。那时母亲要忙着在生产队挣工分,生了我们兄妹四个以后,是曾祖母把襁褓中的我们一个个看护着长大,让母亲少操了许多心。曾祖母矮小的个头,穿着一身发黑的打满补丁的衣服,我记忆中还有的一点狐狸精的故事,全是她讲的。其次就是我的爷爷。我的奶奶在二叔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坎坷的生活造就了爷爷暴躁的脾气,经常粗声嗓门的跟人说话,动不动就要训人。当过几年队长,惹得队上的人都不喜欢。后来因为父亲的病,父亲和母亲也对他心生怨言。那年正是麦收季节,父亲忽然患了脑膜炎住进了我们县的医院。母亲一个很少出门的乡下女人,一下子没了主张。幸亏我们的一个远房的爷爷帮忙,母亲才度过难关。但我的爷爷却只顾领着村人收割麦子,连医院里看望一下父亲都没有。这一点让父亲母亲无论如何都不能原谅。直到爷爷去世以后,父母心头的这个结还没有解开。 母亲在几岁上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娘家在比我们更远的一个大山的背后,尽管这样还是上过两年学,母亲学习很好,每次都考满分,但60年的大饥饿来临以后,还是断了上学的梦。父亲同样命苦,六岁上失去母亲,七岁就开始给家里放羊、割草;十四五岁被队上派遣到二五七工地干活,十六七岁又替换爷爷到引洮工地劳动。他们同样经历了60年代的大饥馑,一直到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我们家的日子还过得很贫穷。父亲和母亲没日没夜的在队上挣工分,但一年分到的粮食还是很少;队上分下了救济粮,又经常操心没有钱去打。为了能够养活全家人,他们曾到陕西换过粮食。在我们那儿背一袋化肥,爬上没有车篷的货车,到了陕西,卖了化肥,换回一袋粮食,然后再背着那袋粮食步行、爬车,走上慢慢归途。整个行程与叫花子没有区别。
尽管日子过得艰难,但父亲和母亲大概要算农村夫妻关系的典型了,从未见过他们为什么事争吵过。大概两个苦命的人的结合,更能使他们相互体谅,多了一份互敬互让。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兄弟有出息。在我们村子里,像我们这样有几个孩子而全都上学的不多。84年和85年,哥哥两次参加高考全都失败,是对他们的极大打击。但父母没有失去信心,而是把希望寄托在我和小弟的身上。后来我和小弟都考上了学,有了公家饭吃,是父母很感自豪的事。
但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小弟考上大学那年,父亲突发脑溢血,造成半身瘫痪,失去了行动能力。我听到消息赶回家的时候,父亲躺在炕上,满脸是泪。见到我,嚎啕大哭起来。医生说,现在只能靠自己锻炼了。父亲就在母亲的搀扶下,艰难的站起来,狠命的踢踏着自己的大腿。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终于能够拄着一根棍子自己行走了。
在那个小院子里,父母没有少为我们操过心。在哥哥十四、五的时候,父母就操心着为哥哥托媒说媳妇了。虽然哥哥那时还在上初中,还没有到结婚的年龄,但村中同龄的男孩子有很多已占了媳妇,只等到年龄结婚。父母就很着急,怕到了年龄,适龄女孩子都被别家占去,误了哥哥的一生。那时到了半夜,我经常听见父母还在说话,商量去说谁家的女孩。商量好了,第二天一早,父亲就拿着一包饼干去托媒人。哥哥没有考上大学,对逃出农门彻底失望以后,父母就急着为哥哥操办婚事。这时我们家最缺少的仍然是钱,哥哥的婚礼办的很拮据。在这期间哥哥由于“奢侈”花钱,为自己买了一双皮鞋,父亲气得大发雷霆。
八十年代中期,我们家的粮食终于能够自给自足了,父母本该少操心了,但随着我们兄弟几个的长大,父亲心头的隐患却越来越浓。我们家分到的土地不多,父亲预计我们几个长大,都要结婚,都要生孩子,本来不多的土地,再一分为三,那日子怎么过?父亲就忙着到山里开荒地。下雨天,对于别人是休息的时间,但父亲和母亲却不能闲着,总是扛着铁锨和?头,从院子里出发,到山里去垦荒。父亲和母亲一年中就很少有闲着的时间。只有到了冬天才能歇缓一下。但还不能完全闲着,因为,父亲还要到山里去割柴,母亲还要抽空为我们做鞋,做许多大小不等的鞋存放起来,才会在农忙的时节,不至于让我们穿破了帮的鞋。
院子的外面有一片小小的果树园,里面有十多棵果树,分属于我们和二叔家。其中有一棵大冬果数,枝叶很繁茂,占了半个园子。每年都结很繁盛的果实,我和弟弟就经常爬到树上去摘果实,有过许多快乐的时光。但有一段时间,我们家和二叔家关系紧张,二叔就把属于自己的那棵冬果树砍了。这让父亲和母亲有很长一段时间对二叔很不理解。紧张关系就蔓延了很长时间。
院门口有两棵大榆树,亭亭如盖,一左一右护佑着身后的院子。其中一棵在曾祖母去世以后,由爷爷做主,换了队里的一棵大柳树,做了棺板。另一棵一直长着,每年春天树上结满了榆钱。但在父亲生了大病以后,榆树奇迹般的长势一年不如一年。每次我回家,都看见父亲坐那棵榆树下面晒太阳或乘凉,空落落的眼里没有内容,心里的悲伤就升了上来,内疚的感情也就越发浓烈,总觉得欠了父亲什么。
[ 本帖最后由 大雪飞扬 于 2010-2-6 22:37 编辑 ]
我时常梦见自己从老院子里走出来,站在大榆树下面向远处张望。那个黄土高坡下的院子,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老院子不大,东南北三面都有房子,是北方农村常见的那种粗拙的四合院。在我的记忆中,院子里住着我们和二叔两家。二叔后来搬出去了,在我家的后院里另建了房子,南面的房子也和他们一起搬去了。局促的院子显得宽敞了起来。父亲就在一天雨后,叫了村里几个人,在南面重新筑起了院墙,憨实而又粗笨的院墙上面锈满了青苔,夏天青苔上面长出了我和小弟从山里移来的山丹丹花,红艳艳的山丹丹花给院子带来喜气。
北面的房子是我们家的正房,一面坡的房屋,有着高大的后墙。在我的记忆中,房子的椽檩和门窗被经年的烟尘熏得变了颜色。一间房子有两个炕,我的曾祖母和爷爷还有我的大哥住在这里。东面的阁房面积较小,有很长时间,那间房子的炕上曾挤着我们家其他五个人,炕上只有一床大被子。记得那些寒冷的冬天,我和小弟为争夺被子,经常撕来扯去的,弄得母亲很心烦,没少骂我们,但我们依然故我,全不顾大人的感受。
就是这样一个院子,在很长时间里,曾是我们村子里最好的院子。父母和爷爷没有一个当干部的,但却经常是大队开会的地方,院子里和屋子里都站满了人,大家在听干部讲话,讲完了大家就喊一些激情的口号。那时,我特别害怕我们村那个黑着脸的大队书记,他说开会,我们家就得腾房子。有几次,他指挥人批斗了别人以后,我就越发害怕。我们家有个画箱,是祖上专门装字画的工具,正面画着八仙过海的图画,属于四旧的范畴,每次开会前,都让父母很犯难,一次开会图画被一个公社干部看见了,父亲一怒之下,拿了东西要刨去那图,被母亲拦阻了。
改革开放后,会不再开了,但早已停滞的秧歌又在村子里唱了起来,每年进入腊月我们家的又成了村人排练秧歌的地方。在很长时间,我们的祖上曾是我们村子里秧歌的坛主,我们村子里的秧歌就是在我们那个老院子里发展起来的,我们家也出过很多喜好秧歌的把式。到了父亲手上,虽然对秧歌的兴趣没有祖上浓厚,但由于惯性,大家仍然在我们家排练秧歌。那时,别人占了我们家的炕,我们只能站在没有火炉的地上受冻,直到大家兴尽而去,我们才能上炕睡觉。
在我们院子里,我记得的最老的人就是我的曾祖母。我的曾祖母在我们就家族的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因为据说我们祖上那一份家产,全都败在她和我曾祖父手上。但在母亲看来,曾祖母却应该是我们最该感谢的人了。那时母亲要忙着在生产队挣工分,生了我们兄妹四个以后,是曾祖母把襁褓中的我们一个个看护着长大,让母亲少操了许多心。曾祖母矮小的个头,穿着一身发黑的打满补丁的衣服,我记忆中还有的一点狐狸精的故事,全是她讲的。其次就是我的爷爷。我的奶奶在二叔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坎坷的生活造就了爷爷暴躁的脾气,经常粗声嗓门的跟人说话,动不动就要训人。当过几年队长,惹得队上的人都不喜欢。后来因为父亲的病,父亲和母亲也对他心生怨言。那年正是麦收季节,父亲忽然患了脑膜炎住进了我们县的医院。母亲一个很少出门的乡下女人,一下子没了主张。幸亏我们的一个远房的爷爷帮忙,母亲才度过难关。但我的爷爷却只顾领着村人收割麦子,连医院里看望一下父亲都没有。这一点让父亲母亲无论如何都不能原谅。直到爷爷去世以后,父母心头的这个结还没有解开。 母亲在几岁上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娘家在比我们更远的一个大山的背后,尽管这样还是上过两年学,母亲学习很好,每次都考满分,但60年的大饥饿来临以后,还是断了上学的梦。父亲同样命苦,六岁上失去母亲,七岁就开始给家里放羊、割草;十四五岁被队上派遣到二五七工地干活,十六七岁又替换爷爷到引洮工地劳动。他们同样经历了60年代的大饥馑,一直到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我们家的日子还过得很贫穷。父亲和母亲没日没夜的在队上挣工分,但一年分到的粮食还是很少;队上分下了救济粮,又经常操心没有钱去打。为了能够养活全家人,他们曾到陕西换过粮食。在我们那儿背一袋化肥,爬上没有车篷的货车,到了陕西,卖了化肥,换回一袋粮食,然后再背着那袋粮食步行、爬车,走上慢慢归途。整个行程与叫花子没有区别。
尽管日子过得艰难,但父亲和母亲大概要算农村夫妻关系的典型了,从未见过他们为什么事争吵过。大概两个苦命的人的结合,更能使他们相互体谅,多了一份互敬互让。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兄弟有出息。在我们村子里,像我们这样有几个孩子而全都上学的不多。84年和85年,哥哥两次参加高考全都失败,是对他们的极大打击。但父母没有失去信心,而是把希望寄托在我和小弟的身上。后来我和小弟都考上了学,有了公家饭吃,是父母很感自豪的事。
但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小弟考上大学那年,父亲突发脑溢血,造成半身瘫痪,失去了行动能力。我听到消息赶回家的时候,父亲躺在炕上,满脸是泪。见到我,嚎啕大哭起来。医生说,现在只能靠自己锻炼了。父亲就在母亲的搀扶下,艰难的站起来,狠命的踢踏着自己的大腿。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终于能够拄着一根棍子自己行走了。
在那个小院子里,父母没有少为我们操过心。在哥哥十四、五的时候,父母就操心着为哥哥托媒说媳妇了。虽然哥哥那时还在上初中,还没有到结婚的年龄,但村中同龄的男孩子有很多已占了媳妇,只等到年龄结婚。父母就很着急,怕到了年龄,适龄女孩子都被别家占去,误了哥哥的一生。那时到了半夜,我经常听见父母还在说话,商量去说谁家的女孩。商量好了,第二天一早,父亲就拿着一包饼干去托媒人。哥哥没有考上大学,对逃出农门彻底失望以后,父母就急着为哥哥操办婚事。这时我们家最缺少的仍然是钱,哥哥的婚礼办的很拮据。在这期间哥哥由于“奢侈”花钱,为自己买了一双皮鞋,父亲气得大发雷霆。
八十年代中期,我们家的粮食终于能够自给自足了,父母本该少操心了,但随着我们兄弟几个的长大,父亲心头的隐患却越来越浓。我们家分到的土地不多,父亲预计我们几个长大,都要结婚,都要生孩子,本来不多的土地,再一分为三,那日子怎么过?父亲就忙着到山里开荒地。下雨天,对于别人是休息的时间,但父亲和母亲却不能闲着,总是扛着铁锨和?头,从院子里出发,到山里去垦荒。父亲和母亲一年中就很少有闲着的时间。只有到了冬天才能歇缓一下。但还不能完全闲着,因为,父亲还要到山里去割柴,母亲还要抽空为我们做鞋,做许多大小不等的鞋存放起来,才会在农忙的时节,不至于让我们穿破了帮的鞋。
院子的外面有一片小小的果树园,里面有十多棵果树,分属于我们和二叔家。其中有一棵大冬果数,枝叶很繁茂,占了半个园子。每年都结很繁盛的果实,我和弟弟就经常爬到树上去摘果实,有过许多快乐的时光。但有一段时间,我们家和二叔家关系紧张,二叔就把属于自己的那棵冬果树砍了。这让父亲和母亲有很长一段时间对二叔很不理解。紧张关系就蔓延了很长时间。
院门口有两棵大榆树,亭亭如盖,一左一右护佑着身后的院子。其中一棵在曾祖母去世以后,由爷爷做主,换了队里的一棵大柳树,做了棺板。另一棵一直长着,每年春天树上结满了榆钱。但在父亲生了大病以后,榆树奇迹般的长势一年不如一年。每次我回家,都看见父亲坐那棵榆树下面晒太阳或乘凉,空落落的眼里没有内容,心里的悲伤就升了上来,内疚的感情也就越发浓烈,总觉得欠了父亲什么。
[ 本帖最后由 大雪飞扬 于 2010-2-6 22:37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