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花事曾缤纷
2021-12-23叙事散文王九峰
秦淮花事曾缤纷 王九峰读余澹心的《板桥杂记》是受了黄裳先生的影响。黄先生在民国时期肄业于水木清华,复服务于大公报,建国后又入文汇报,成为名记者。性喜结纳文人学士,雅好记述名人掌故,腹笥极厚。他亦系文史大家,善写考据文章。尤喜阐幽抉微晚明……
秦淮花事曾缤纷
王九峰
读余澹心的《板桥杂记》是受了黄裳先生的影响。黄先生在民国时期肄业于水木清华,复服务于大公报,建国后又入文汇报,成为名记者。性喜结纳文人学士,雅好记述名人掌故,腹笥极厚。他亦系文史大家,善写考据文章。尤喜阐幽抉微晚明一局聚居于南京的那班文人墨客的趣闻轶事。在他书中我读到了张宗子,陈卧子,阮大铖,钱谦益,侯朝宗等。也由此认识了几位东林巨擘和为数不少的复社诸子,并认识了余怀以及他的《板桥杂记》。因了黄先生起始的仰慕余怀其人,转尔又极力推崇该书之缘故,竟惹得我探奇心大起,必欲觅来一读为快。在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中,他精心记录下许多南曲名姬们的一颦一笑,和吴侬软语,并由秦淮之盛衰,引出了他的兴亡之嗟叹。书中所记看似皆是鬓影衣香,舞榭歌台,实则是六代繁华,一朝逝去的无尽惆怅。 余怀在他的序中坦露心迹“余生也晚,不及见南部之烟花,宜春之子弟,而犹幸少长承平之世,偶为北里之游。长板桥边,一吟一咏,顾盼自雄,所作歌诗,传诵诸姬之口,楚润相看,态娟互引,余亦自诩为平安社书记也。”从这段自述中可以看出余怀是个风流倜傥的文人,而文人的习性讲求的是诗酒蕴藉。他尽管不曾赶上秦淮河上已经久远的热闹,但也未必因此而寂寞。屡屡侧身花丛做狭邪游,其所游不单纯是为了寻欢,而实是凭借那些歌吟之口,吐自家之块垒。他高树秦淮八艳之帜,除殷勤记下她们的娇态丽质,还往往为他的同志们散遗在香帏中的断简零章予以联缀,本意是给这十里香风的秦淮曲院留下一点痕迹。也为后人保存点金粉东南的繁华旧梦。统而言之,斯书十足该归入青楼文化之传部。 青楼文化的产生,应是中国封建时代畸型文化的繁荣使然,更是文人骚客们推波助澜的结果。在金陵,于明末清初数十年间,秦淮河畔那班群芳喧阗,艳帜高张的绚烂,被演绎到了极致。举凡那个历史时期,东南半壁,藉藉有文名者,几乎全被囊括于侪辈彀中。他们每每在这“妖冶之奇境,温柔之妙乡”中,兴至吟诗作画,雅接新雨旧交。甚至结文社,呼朋党,品评朝政,讥刺时弊亦多在此间。每遇可意者,便悉心教授她们歌咏诗赋,点拨她们丝竹弹唱。由此使其身名日隆,待善价而贾。或者彼此心仪已久,再经几度秋波暗送,和诗歌不断酬唱后,或私名媛藏娇金屋,或择潘郎自荐红袖。如此也不失为一段风流佳话。而这些娇娃,又个个明艳似花,人人玲珑剔透。诗词丹青经过多年浸润,或可自成一家。再经有心人的慷慨编篡,大力揄扬,种种王者之香,湘君之佩,便携着竟体芳芬破重帷而弥漫。而余怀公正是这众多护花使者中的其中一位。从他收录的那些文人骚客们在玉枕香奁间留下的零篇散章中,所吟多为记取群姝笑貌的诗词佳什,凭此,其功委实不可没。而他本人虽不时也浪迹其间,但为文雍容,艳而不淫,冶而不妖,真不失为一个彬彬之君子。为青楼文化留下了一方净土,足教后来专以青楼文学作噱头的无聊文人们汗颜。 余怀,字澹心,号曼翁。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明王朝灭亡时,他才29岁。在清王朝统治下,他又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身经朝代更迭,饱尝了改朝换代的“家国之痛”,在一腔郁闷,无以渲泄时,却被他找到了一种合适的倾诉方式,就是以秦淮旧院这“风流渊薮”的变迁,来反映“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他在是书序言中明确宣称自己是有为而作。“郁志未伸,俄逢丧乱,静思陈事,返念无因”。他虽然追忆的内容多为其当年在秦楼楚馆中作“风流领袖”之际遇合的狭邪艳冶。但此书的立意:“鼎革以来,时移物换,十年旧梦,依约扬州,一片欢场,鞠为茂草-------楼馆劫灰,美人尘土。”可称是其主旨。
江左胜境,金粉东南,正是文人荟萃之区,也是风雨飘摇之时。身为一名书记翩翩,玉堂金马式的人物,蒿目时迁,风流殆尽,其心情的郁闷当是不难想见的。 此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雅游”专记板桥旧制,院中人物和名称,以及下人之职司,和所处位置。其中所记旧院,人称曲中。乐户灯船,教坊梨园不一而足。长板桥在曲院外数十步,旷远芊绵,水烟凝碧。每于风清月朗时,金陵名士倾城而至。他们簪花约鬓,携手芳丛,闲步月色,荡舟秦淮,或吹箫,或度曲,或舞影婆娑,或歌衫飘飘,曼妙可人,花木皆兴。委实是香脂腻粉,阆苑人间!
二乃“丽品”,所记皆曲中名妓。此类人物多擅歌场,檀口清音,于南调昆曲最有心得。每当皓月高悬之夜,或弄影彤楼,或歌沸画舫,丝竹悠扬,丽音袅绕,声彻九霄,响遏行云。个中翘楚无算。其间有尹春者,与余怀偶遇日,已是美人迟暮,但举止风韵,卓似大家。性格温和,谈词爽雅,无抹脂障袖习气,专工戏剧排场,兼擅生旦。扮相俊美,演来声情并茂。余子一见倾服,赠之以诗:“红红记曲采春歌,我亦闻歌唤奈何,谁唱江南断肠句,青衫白发影婆娑。”依次还有李十娘,葛蕊芳,马娇等等。更有被他视为“秦淮八艳”的顾媚生,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柳如是,陈圆圆诸人。她们皆各擅胜场,逞一时之秀。于南明亡国之际,就忠贞决绝而言,真巾帼不让须眉。自古红颜多薄命,她们八人虽个个钓得金龟婿,但皆未善其终,读来让人伤怀!若董小宛者,从良适冒辟疆为侧室,后因劳瘁郁郁而殁。辟疆哀毁骨立,特著《影梅庵忆语》为之记念。同时代人惜其明媚聪慧,一时凄恻之辞甚多,惟吴梅村宫尹十绝句最佳。其第四首云:“珍珠无价玉无瑕,小字贪看问妾家。寻到白堤呼出见,月明残雪映梅花。”又云:“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按歌,恨杀南朝阮司马,累侬夫婿病愁多。”读之让人气噎胸塞,戚戚不胜酸目之慨! 下卷为“轶事”。金陵乃六朝都会,南曲固风华靡丽,其间不乏纨茵浪子,潇洒词人,往来游戏,流连低回。垂杨影外,片玉壶中,秋笛频吹,春莺乍啭,纵是坐怀不乱的鲁男子履此,恐亦不会不动心吧?因此,花间出入者,不但颇多雅人侠士,还有当国阁僚以及贵介公子。如:中山王府之公子徐青君,明兵部正印侯洵之子侯方域,东林党魁张溥,陈卧子,诗坛领袖钱牧斋,入清后官至大宗伯的龚芝麓等等。其间颇多绮筵和雅集,更多丽词与清音,读之如莺啭燕昵,让人心旌神摇,击节赞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香君,她身躯短小,肤理玉色,慧俊婉转,调笑无双,时人呼之为“香扇坠”。师从苏昆生习丝竹歌曲,色艺动公卿。澹心见之心喜,吟诗赠之云:“生小倾城是李香,怀中婀娜袖中藏,何缘十二巫峰女,梦里偏来见楚王。”此女私心属意候朝宗,后以身许。复周旋于福王,马士英,阮大铖之间,在险境中,誓为侯生守贞,因被逼日急,怒而触案几欲香殒。其坚贞和刚烈,足可愧煞那班旧朝权贵,新朝卿贰。侯方域不得已入清后不甚得意,遂偕香君归隐商丘故里,独在远离村庄的旷野中筑楼数十椽。取名“壮悔楼”。香君从南国佳丽,旋为北地胭脂,生活习性诸多不便,加之出身青楼,总被族人所诟贱,终日郁郁寡欢,虽年在青春,便毅然拂尘鹤氅,做羽士游,后竟不知所终,令人唏嘘。到了康熙朝,这对璧人又被大才子孔尚任演绎成一出名剧《桃花扇》传唱至今。 更值得一提的是柳如是。她崖岸自高,接交皆为东南名士。她才情俱佳,择婿甚严,后嫁于大她三十多岁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在胡膻南侵,战云弥江,缇骑一日数警的当儿,为保全身为南明小朝廷礼部侍郎的丈夫之大节,相约双双沉池殉国。可笑那位诗坛祭酒,慢慢蹭到水边,伸脚一试,连声说道:“水太冷,水太冷,跳不得,跳不得。”有夫如此,足教柳氏蒙羞,愤极,兀自奋身一跃,却被钱氏死死托着未能如愿。正因为如是的忠勇刚毅和侠骨柔肠,才使得现代大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他老年病目刖足时,抱着残躯完成了他一生最后一部煌煌巨著,80余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他钩沉发微,旁征博引,还原给我们一个在历史风云中较为真实的柳如是那飒爽英姿。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更无耻之徒龚芝麓,当其成为满清新贵后,每每与人语,辄喋喋而自辩,“初,清兵南下,仆本欲一死报国事,奈何小妾抵死不允,使仆今生志不得伸。”如此大臣,苟且偷生,岂不闻“世间唯死最为易事尔,”奈何自己贪恋富贵,反诿过于弱女子顾媚生,厚颜若此,算来远逊红妆多多! 掩卷太息,感慨良多,想余怀公学富五车,腹藏万卷,捧荆山之玉,握灵蛇之珠,于江山鼎改,魏阙易主之际,偏放着多少可歌可泣的仁人志士而不述,单单以其汪洋恣肆之史笔走马章台,折柳秦淮,除却他以此繁华旧梦为铺垫,叹箫管丝竹之星散外,那或许就是伤心人别有怀抱吧!念此,能不教人怃然?
遭逢乱世,见惯兴亡,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可憎多少枢臣,刚刚还高呼誓与故国同休戚,眨眼又簪缨锦绣。全无视神州陆沉,更任凭金瓯残缺。前朝衮衮朱紫,谁曾一恸扬州十日,再恸嘉定三屠!可怜朱明遗民,唯对胡尘而挥泣,壮哉铁血男儿,愤蹈清流而全忠!昔日寻芳挹芬之流,怜香惜玉之辈,忍看群芳摇落,无视花事飘零!任其满河残脂杂腥膻,惯听载途颦鼓伴笳声。思此,能不教人叹乎?
秦淮河历经两千余年沧桑,至今仍缓缓流淌。它那粼粼香波,漂走了多少日月星辰,朝晖夕烟。又掩起了多少繁弦急管和胡笳琵琶。它曾经风情万种,雍容华贵,也曾经豆蔻娉婷,风华绝代,也曾经残垣断壁,老态龙钟。它目睹了无数次的兴替和消长,它见证了历史上最真实的欢歌和悲剧。在秦淮河这座小小板桥上,折射出了一段历史大剧的兴起和落幕。也记录下了多少面对亡国之痛的志士和侠女锥心泣血的歌哭!忆此,能不教人痛哉! 数百年光阴,转眼即逝,当初秦淮河上的热闹,早经雨打风吹去。留下的依然是香艳旧梦,浆声灯影,和锦绣文章,青史贻羞。因此,做为一部私家笔乘的《板桥杂记》,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一个王朝的畸形兴盛,从另一个侧面却反映出一个王朝的没落缩影。可以说,《板桥杂记》这本小书自问世数百年以来,只所以被那么多文人学士看重和喜爱,应是它委婉深邃的内涵,引发了后人对那段痛史的深刻反思! 2010年2月9日于百拙斋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王九峰 于 2010-3-7 08:57 编辑 ]
王九峰
读余澹心的《板桥杂记》是受了黄裳先生的影响。黄先生在民国时期肄业于水木清华,复服务于大公报,建国后又入文汇报,成为名记者。性喜结纳文人学士,雅好记述名人掌故,腹笥极厚。他亦系文史大家,善写考据文章。尤喜阐幽抉微晚明一局聚居于南京的那班文人墨客的趣闻轶事。在他书中我读到了张宗子,陈卧子,阮大铖,钱谦益,侯朝宗等。也由此认识了几位东林巨擘和为数不少的复社诸子,并认识了余怀以及他的《板桥杂记》。因了黄先生起始的仰慕余怀其人,转尔又极力推崇该书之缘故,竟惹得我探奇心大起,必欲觅来一读为快。在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中,他精心记录下许多南曲名姬们的一颦一笑,和吴侬软语,并由秦淮之盛衰,引出了他的兴亡之嗟叹。书中所记看似皆是鬓影衣香,舞榭歌台,实则是六代繁华,一朝逝去的无尽惆怅。 余怀在他的序中坦露心迹“余生也晚,不及见南部之烟花,宜春之子弟,而犹幸少长承平之世,偶为北里之游。长板桥边,一吟一咏,顾盼自雄,所作歌诗,传诵诸姬之口,楚润相看,态娟互引,余亦自诩为平安社书记也。”从这段自述中可以看出余怀是个风流倜傥的文人,而文人的习性讲求的是诗酒蕴藉。他尽管不曾赶上秦淮河上已经久远的热闹,但也未必因此而寂寞。屡屡侧身花丛做狭邪游,其所游不单纯是为了寻欢,而实是凭借那些歌吟之口,吐自家之块垒。他高树秦淮八艳之帜,除殷勤记下她们的娇态丽质,还往往为他的同志们散遗在香帏中的断简零章予以联缀,本意是给这十里香风的秦淮曲院留下一点痕迹。也为后人保存点金粉东南的繁华旧梦。统而言之,斯书十足该归入青楼文化之传部。 青楼文化的产生,应是中国封建时代畸型文化的繁荣使然,更是文人骚客们推波助澜的结果。在金陵,于明末清初数十年间,秦淮河畔那班群芳喧阗,艳帜高张的绚烂,被演绎到了极致。举凡那个历史时期,东南半壁,藉藉有文名者,几乎全被囊括于侪辈彀中。他们每每在这“妖冶之奇境,温柔之妙乡”中,兴至吟诗作画,雅接新雨旧交。甚至结文社,呼朋党,品评朝政,讥刺时弊亦多在此间。每遇可意者,便悉心教授她们歌咏诗赋,点拨她们丝竹弹唱。由此使其身名日隆,待善价而贾。或者彼此心仪已久,再经几度秋波暗送,和诗歌不断酬唱后,或私名媛藏娇金屋,或择潘郎自荐红袖。如此也不失为一段风流佳话。而这些娇娃,又个个明艳似花,人人玲珑剔透。诗词丹青经过多年浸润,或可自成一家。再经有心人的慷慨编篡,大力揄扬,种种王者之香,湘君之佩,便携着竟体芳芬破重帷而弥漫。而余怀公正是这众多护花使者中的其中一位。从他收录的那些文人骚客们在玉枕香奁间留下的零篇散章中,所吟多为记取群姝笑貌的诗词佳什,凭此,其功委实不可没。而他本人虽不时也浪迹其间,但为文雍容,艳而不淫,冶而不妖,真不失为一个彬彬之君子。为青楼文化留下了一方净土,足教后来专以青楼文学作噱头的无聊文人们汗颜。 余怀,字澹心,号曼翁。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明王朝灭亡时,他才29岁。在清王朝统治下,他又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身经朝代更迭,饱尝了改朝换代的“家国之痛”,在一腔郁闷,无以渲泄时,却被他找到了一种合适的倾诉方式,就是以秦淮旧院这“风流渊薮”的变迁,来反映“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他在是书序言中明确宣称自己是有为而作。“郁志未伸,俄逢丧乱,静思陈事,返念无因”。他虽然追忆的内容多为其当年在秦楼楚馆中作“风流领袖”之际遇合的狭邪艳冶。但此书的立意:“鼎革以来,时移物换,十年旧梦,依约扬州,一片欢场,鞠为茂草-------楼馆劫灰,美人尘土。”可称是其主旨。
江左胜境,金粉东南,正是文人荟萃之区,也是风雨飘摇之时。身为一名书记翩翩,玉堂金马式的人物,蒿目时迁,风流殆尽,其心情的郁闷当是不难想见的。 此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雅游”专记板桥旧制,院中人物和名称,以及下人之职司,和所处位置。其中所记旧院,人称曲中。乐户灯船,教坊梨园不一而足。长板桥在曲院外数十步,旷远芊绵,水烟凝碧。每于风清月朗时,金陵名士倾城而至。他们簪花约鬓,携手芳丛,闲步月色,荡舟秦淮,或吹箫,或度曲,或舞影婆娑,或歌衫飘飘,曼妙可人,花木皆兴。委实是香脂腻粉,阆苑人间!
二乃“丽品”,所记皆曲中名妓。此类人物多擅歌场,檀口清音,于南调昆曲最有心得。每当皓月高悬之夜,或弄影彤楼,或歌沸画舫,丝竹悠扬,丽音袅绕,声彻九霄,响遏行云。个中翘楚无算。其间有尹春者,与余怀偶遇日,已是美人迟暮,但举止风韵,卓似大家。性格温和,谈词爽雅,无抹脂障袖习气,专工戏剧排场,兼擅生旦。扮相俊美,演来声情并茂。余子一见倾服,赠之以诗:“红红记曲采春歌,我亦闻歌唤奈何,谁唱江南断肠句,青衫白发影婆娑。”依次还有李十娘,葛蕊芳,马娇等等。更有被他视为“秦淮八艳”的顾媚生,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柳如是,陈圆圆诸人。她们皆各擅胜场,逞一时之秀。于南明亡国之际,就忠贞决绝而言,真巾帼不让须眉。自古红颜多薄命,她们八人虽个个钓得金龟婿,但皆未善其终,读来让人伤怀!若董小宛者,从良适冒辟疆为侧室,后因劳瘁郁郁而殁。辟疆哀毁骨立,特著《影梅庵忆语》为之记念。同时代人惜其明媚聪慧,一时凄恻之辞甚多,惟吴梅村宫尹十绝句最佳。其第四首云:“珍珠无价玉无瑕,小字贪看问妾家。寻到白堤呼出见,月明残雪映梅花。”又云:“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按歌,恨杀南朝阮司马,累侬夫婿病愁多。”读之让人气噎胸塞,戚戚不胜酸目之慨! 下卷为“轶事”。金陵乃六朝都会,南曲固风华靡丽,其间不乏纨茵浪子,潇洒词人,往来游戏,流连低回。垂杨影外,片玉壶中,秋笛频吹,春莺乍啭,纵是坐怀不乱的鲁男子履此,恐亦不会不动心吧?因此,花间出入者,不但颇多雅人侠士,还有当国阁僚以及贵介公子。如:中山王府之公子徐青君,明兵部正印侯洵之子侯方域,东林党魁张溥,陈卧子,诗坛领袖钱牧斋,入清后官至大宗伯的龚芝麓等等。其间颇多绮筵和雅集,更多丽词与清音,读之如莺啭燕昵,让人心旌神摇,击节赞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香君,她身躯短小,肤理玉色,慧俊婉转,调笑无双,时人呼之为“香扇坠”。师从苏昆生习丝竹歌曲,色艺动公卿。澹心见之心喜,吟诗赠之云:“生小倾城是李香,怀中婀娜袖中藏,何缘十二巫峰女,梦里偏来见楚王。”此女私心属意候朝宗,后以身许。复周旋于福王,马士英,阮大铖之间,在险境中,誓为侯生守贞,因被逼日急,怒而触案几欲香殒。其坚贞和刚烈,足可愧煞那班旧朝权贵,新朝卿贰。侯方域不得已入清后不甚得意,遂偕香君归隐商丘故里,独在远离村庄的旷野中筑楼数十椽。取名“壮悔楼”。香君从南国佳丽,旋为北地胭脂,生活习性诸多不便,加之出身青楼,总被族人所诟贱,终日郁郁寡欢,虽年在青春,便毅然拂尘鹤氅,做羽士游,后竟不知所终,令人唏嘘。到了康熙朝,这对璧人又被大才子孔尚任演绎成一出名剧《桃花扇》传唱至今。 更值得一提的是柳如是。她崖岸自高,接交皆为东南名士。她才情俱佳,择婿甚严,后嫁于大她三十多岁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在胡膻南侵,战云弥江,缇骑一日数警的当儿,为保全身为南明小朝廷礼部侍郎的丈夫之大节,相约双双沉池殉国。可笑那位诗坛祭酒,慢慢蹭到水边,伸脚一试,连声说道:“水太冷,水太冷,跳不得,跳不得。”有夫如此,足教柳氏蒙羞,愤极,兀自奋身一跃,却被钱氏死死托着未能如愿。正因为如是的忠勇刚毅和侠骨柔肠,才使得现代大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他老年病目刖足时,抱着残躯完成了他一生最后一部煌煌巨著,80余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他钩沉发微,旁征博引,还原给我们一个在历史风云中较为真实的柳如是那飒爽英姿。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更无耻之徒龚芝麓,当其成为满清新贵后,每每与人语,辄喋喋而自辩,“初,清兵南下,仆本欲一死报国事,奈何小妾抵死不允,使仆今生志不得伸。”如此大臣,苟且偷生,岂不闻“世间唯死最为易事尔,”奈何自己贪恋富贵,反诿过于弱女子顾媚生,厚颜若此,算来远逊红妆多多! 掩卷太息,感慨良多,想余怀公学富五车,腹藏万卷,捧荆山之玉,握灵蛇之珠,于江山鼎改,魏阙易主之际,偏放着多少可歌可泣的仁人志士而不述,单单以其汪洋恣肆之史笔走马章台,折柳秦淮,除却他以此繁华旧梦为铺垫,叹箫管丝竹之星散外,那或许就是伤心人别有怀抱吧!念此,能不教人怃然?
遭逢乱世,见惯兴亡,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可憎多少枢臣,刚刚还高呼誓与故国同休戚,眨眼又簪缨锦绣。全无视神州陆沉,更任凭金瓯残缺。前朝衮衮朱紫,谁曾一恸扬州十日,再恸嘉定三屠!可怜朱明遗民,唯对胡尘而挥泣,壮哉铁血男儿,愤蹈清流而全忠!昔日寻芳挹芬之流,怜香惜玉之辈,忍看群芳摇落,无视花事飘零!任其满河残脂杂腥膻,惯听载途颦鼓伴笳声。思此,能不教人叹乎?
秦淮河历经两千余年沧桑,至今仍缓缓流淌。它那粼粼香波,漂走了多少日月星辰,朝晖夕烟。又掩起了多少繁弦急管和胡笳琵琶。它曾经风情万种,雍容华贵,也曾经豆蔻娉婷,风华绝代,也曾经残垣断壁,老态龙钟。它目睹了无数次的兴替和消长,它见证了历史上最真实的欢歌和悲剧。在秦淮河这座小小板桥上,折射出了一段历史大剧的兴起和落幕。也记录下了多少面对亡国之痛的志士和侠女锥心泣血的歌哭!忆此,能不教人痛哉! 数百年光阴,转眼即逝,当初秦淮河上的热闹,早经雨打风吹去。留下的依然是香艳旧梦,浆声灯影,和锦绣文章,青史贻羞。因此,做为一部私家笔乘的《板桥杂记》,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一个王朝的畸形兴盛,从另一个侧面却反映出一个王朝的没落缩影。可以说,《板桥杂记》这本小书自问世数百年以来,只所以被那么多文人学士看重和喜爱,应是它委婉深邃的内涵,引发了后人对那段痛史的深刻反思! 2010年2月9日于百拙斋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王九峰 于 2010-3-7 08:57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