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局的八旗子弟
2021-12-23抒情散文敬一兵
西南局的八旗子弟■敬一兵能够被人在半夜追忆和思念,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还没有到怀春的季节,两只猫就在窗户外面,婴儿啼哭般嚎叫。凄惨的声音,撕裂了静谧的夜色,拉开了我记忆的帷幔。登上记忆舞台的演员,是西南局的一帮八旗子弟,为首的是一个天生兔……
西南局的八旗子弟
■敬一兵
能够被人在半夜追忆和思念,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还没有到怀春的季节,两只猫就在窗户外面,婴儿啼哭般嚎叫。凄惨的声音,撕裂了静谧的夜色,拉开了我记忆的帷幔。
登上记忆舞台的演员,是西南局的一帮八旗子弟,为首的是一个天生兔唇的豁豁儿。当然,豁豁儿登场的时候,他的妹妹小彩也就跟在他的屁股后面出场,让我顺便从声音到相貌,从身材到姿势,好好思念了一回。我躺在床上傻乎乎想他们的时候,他们有没有也在同时傻乎乎想我呢?即便我相信有心灵感应的事情,但我却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此刻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我已经彻底抛弃了岁月的沧桑,丢掉了年龄给我带来的一本正经,又一次回到了西南局的家属区,和他们一起,坐在夜晚配电房前的台阶上。
我们坐在那里不是看星星,不讲故事,也不是替人看守配电房。看星星有比配电房更好的地方。讲故事有更阴森的去处。配电房也不用我们看守,门上有铁将军把关,铁将军的身上还通了电,用手一摸,会麻得我们心惊肉跳。
一群捣蛋鬼坐在那里自然没有什么好事情发生。
无聊中先是你悄悄伸出手在我的头上拍一巴掌,我伸出手在他的头上挠上一把,随后装成一本正经的样子,等待被打者因认错了人引来的纷争幸灾乐祸。这样的乐子玩够了,接下来就是把各位心目中最权威也最崇拜的父亲的大名,彼此挂在嘴巴上阴阳怪气地叫上一番,就连当时号称西南土皇帝、行政三级的中共中央西南局党委书记兼局长李井泉也不能幸免。“XXX收电报!”“XXX签包裹单!”的喊叫声此起彼伏。万家灯火的某个窗户里,有家长听见叫自己的名字,便赶紧伸出头来问在哪里?立即有大胆的捣蛋分子接嘴喊道:在厕所边!话音还没有落地,周围便爆出了哄堂大笑。各位最尊敬的父母白天在西南局各自的办公室里划线站队,揭发批判,搞得彼此要么胆战心惊,要么深仇大恨。这些政治立场彼此对立的家长,绝对没有想到,他们的名字,被一群娃娃喊出来,没有批斗的味道,没有蔑视的气息,有的仅仅是生活况味的情形,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是不是很亲切呢?
豁豁儿父亲的名字,自然没有人敢喊。这倒不是因为他的父亲有多高的官位,而是豁豁儿的家里,还有两个膀圆腿粗的哥哥,都是不好惹的主儿。我就亲眼看过有人不识好歹骂了豁豁儿,豁豁儿跑回家里搬来手握一把三角刮刀的他哥,吓得那个骂豁豁儿的人尿都流了一裤子。此刻豁豁儿就坐在我的旁边,上嘴唇缝合后留下的痕迹没有让他产生自卑,反而洋洋得意。他伸出一只手摇了两下,周围的捣蛋鬼立即就停止了喊叫。他郑重宣布说,不准喊李井泉的名字,李明清(李井泉的三儿子)是我大哥的好哥们儿。捣蛋鬼从此不再喊李井泉,这充分证明了豁豁儿的威信和脾气。但造反派却不会卖他豁豁儿这个蛋黄屎还没有屙完的毛头小孩的帐,硬是用棍子将李明清活活打死在北京航空学院的体育场里,这已经是后话了。
成都通顺小学和成都五中,基本上都是西南局的八旗子弟在里面读书。学校不上课的时候,在学校没有闹够的八旗子弟,就会齐刷刷地集中在下午一起继续闹。
闹的主要形式是按照人数平分成两伙人,一伙人占据幼儿园的空闲房屋为阵地,另一伙人则以房屋外面为阵地打泥巴仗(相互以泥块投掷对方)。豁豁儿总是这场战争的谋划者并加入一方做指挥官。开战前,豁豁儿念于我们是楼上楼下的邻居,不准我参战,只许我远远站在边上看,更多的时候,是让他的妹妹小彩给我讲故事。小彩比我大两岁,是个塌鼻子凹额头的模样,但这个模样并不影响她讲出来的故事的模样,要么美丽得让人羡慕,要么精彩得让人忘了饥饿。无论她故事讲得再美丽再精彩,只要我身边的泥巴仗没有结束,我的绝大部分注意力,就会被天空中飞来飞去的泥块吸引,直到有的娃娃被击中脑门哇哇大哭,有的人家的窗户玻璃被击碎,或者院坝里一片狼藉为止。因为经常听小彩姐给我讲故事,经常不能参加男孩子的泥巴仗,我的性格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发生了变化,少了火暴野性的脾气,多了文静的成分。一个顽童,没有被一场政治运动污染,却被一个美丽的故事改变了性格,当我意识到这件事情值得纪念的时候,是二十年后我在豁豁儿家里,再次见到已经出落成了一个美丽得令我心痛的小彩姑娘的时候了。说真的,看见小彩的时候,我很后悔,后悔自己的童年怎么这样天真,竟然没有在一个讲故事的机会里,大胆地抱住她,再在她的脸上亲一口。
打泥巴仗,是捣蛋鬼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按照刺激的程度来计算,它应该是春天走在生长途中的枝叶,只会越来越磅礴越来越昌盛,谁都不愿意它半途夭折。可这场精彩的游戏,还是半途夭折了。不是夭折在风雨中,而是夭折在张三或者李四的父亲,高挽衣袖,手提扫帚四下追赶的严峻形式里了。不能打泥巴仗,除了换来张三或者李四被捣蛋鬼们群情激愤地一顿臭骂外,却不能阻止这帮八旗子弟停止孕育新的刺激活动。
西南局的宿舍里,有一幢楼房的阳台是公共的,特别大,可以同时容纳二三十个娃娃站在一起。这个阳台,在一个秋雨绵绵的中午,就成了孩子们孕育新刺激的摇床。
最先躺在这个摇床上的人,还是豁豁儿。那天中午,捣蛋鬼们吃了午饭,纷纷拿了雨伞来到二楼的阳台上消磨上学前的这段时光。无聊之中,豁豁儿把书包从肩膀上卸下来交给我,然后把伞打开,翻过阳台的护栏,一手紧捏伞骨,一手紧握伞把就纵身跳了下去。撑开的雨伞,简直就是一副降落伞,幌幌悠悠把豁豁儿安全送到了地面。站定之后,豁豁儿惊恐的心才彻底收住,雨伞一丢,双手插腰,脑袋一歪,向了楼上的小伙计嚷嚷:谁有种的,就跟老子一样跳下来!一时间,一把把雨伞就拽了娃娃们从楼上飘落下来,引来家长们的一片惊呼:短命的,砍头的,找不到事情做了吗?没事做就去洗蜂窝煤嘛!骂归骂,看见孩子没有出事情,家长们的脸上反而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如今想来,这件事情,依旧令我激动。要知道,对于现在被看成是太阳和月亮的孩子来说,他们简直就是大人心中的宝贝,放在手心里怕烫了,含在嘴巴里又怕化了,要他们做这样的事情,绝对是对他们想象力的一次严峻考验。
说这群捣蛋鬼是八旗子弟,还真是抬举他们了。除了生活在高级干部的家庭里之外,要是在清晨家家户户刷尿桶的巷子里面遇见这群娃娃,你还真看不出他们身上有一点正黄旗或者正白旗的影子。很多时候,捣蛋鬼走在上学的路上,就如同一群顽皮的狗在巷子里追逐。特别是在下午,看见巷头有卖叮叮糖的货郎,我们这群娃娃就会像狗瞧见了在路边为婴儿把屎的情形。母亲等婴儿屙屎的过程,就是货郎翘首盼望我们的情形,我们蜂拥而至把货郎团团围住,简直就像母亲把屙完屎的婴儿屁股对着不远处的狗,狗一溜烟就跑来把婴儿的屁股舔得干干净净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即便我们会趁混乱偷上几块叮叮糖,我们每天都如同饿狗一样为解嘴馋给货郎带来的实惠,总是让货郎不敢怠慢我们,更不会因为被偷去几块叮叮糖,而让我们遭受棒打的痛苦。
蜀犬因为在路边兢兢业业为婴儿舔屁股,享受了被母亲们尊敬的待遇。我们则在给货郎带来实惠的同时,度过了我们极尽全盛的童年。
我们这群饿狗一样的娃娃,在我的脑海里,永远都保持着饥饿的样子,带着一身脏兮兮的狗毛,不停息地穿梭在尿巷子里面,邋遢但却亲切。在那个年代,养个娃娃就像养了一条狗。忙于政治运动的父母,基本上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把我们当成比狗还高贵的人来呵护,更谈不上享受宝贝的待遇了。风里来,雨里去,在顺应自然的路上,成群结队。现在回头想想,豁豁儿能成为某大学的数学教授,小彩能成为某电视台的主要领导,有的捣蛋鬼成了十四集团军某坦克旅的副旅长,成了牛津、剑桥或者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成了中科院的院士……他们的成功,不是沾了他们有一个高级干部家庭背景的光,与八旗子弟的身份也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与他们在童年,像狗一样在自然风雨的砥砺中,渐渐积累了冒险、忍受折磨的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关。
一本正经的背后,大多藏有一个调皮捣蛋的内心。我不敢说这是规律,但却绝对是伴随记忆,在我脑海里沉沦下来的一个印象,喜剧的印象。
■敬一兵
能够被人在半夜追忆和思念,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还没有到怀春的季节,两只猫就在窗户外面,婴儿啼哭般嚎叫。凄惨的声音,撕裂了静谧的夜色,拉开了我记忆的帷幔。
登上记忆舞台的演员,是西南局的一帮八旗子弟,为首的是一个天生兔唇的豁豁儿。当然,豁豁儿登场的时候,他的妹妹小彩也就跟在他的屁股后面出场,让我顺便从声音到相貌,从身材到姿势,好好思念了一回。我躺在床上傻乎乎想他们的时候,他们有没有也在同时傻乎乎想我呢?即便我相信有心灵感应的事情,但我却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此刻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我已经彻底抛弃了岁月的沧桑,丢掉了年龄给我带来的一本正经,又一次回到了西南局的家属区,和他们一起,坐在夜晚配电房前的台阶上。
我们坐在那里不是看星星,不讲故事,也不是替人看守配电房。看星星有比配电房更好的地方。讲故事有更阴森的去处。配电房也不用我们看守,门上有铁将军把关,铁将军的身上还通了电,用手一摸,会麻得我们心惊肉跳。
一群捣蛋鬼坐在那里自然没有什么好事情发生。
无聊中先是你悄悄伸出手在我的头上拍一巴掌,我伸出手在他的头上挠上一把,随后装成一本正经的样子,等待被打者因认错了人引来的纷争幸灾乐祸。这样的乐子玩够了,接下来就是把各位心目中最权威也最崇拜的父亲的大名,彼此挂在嘴巴上阴阳怪气地叫上一番,就连当时号称西南土皇帝、行政三级的中共中央西南局党委书记兼局长李井泉也不能幸免。“XXX收电报!”“XXX签包裹单!”的喊叫声此起彼伏。万家灯火的某个窗户里,有家长听见叫自己的名字,便赶紧伸出头来问在哪里?立即有大胆的捣蛋分子接嘴喊道:在厕所边!话音还没有落地,周围便爆出了哄堂大笑。各位最尊敬的父母白天在西南局各自的办公室里划线站队,揭发批判,搞得彼此要么胆战心惊,要么深仇大恨。这些政治立场彼此对立的家长,绝对没有想到,他们的名字,被一群娃娃喊出来,没有批斗的味道,没有蔑视的气息,有的仅仅是生活况味的情形,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是不是很亲切呢?
豁豁儿父亲的名字,自然没有人敢喊。这倒不是因为他的父亲有多高的官位,而是豁豁儿的家里,还有两个膀圆腿粗的哥哥,都是不好惹的主儿。我就亲眼看过有人不识好歹骂了豁豁儿,豁豁儿跑回家里搬来手握一把三角刮刀的他哥,吓得那个骂豁豁儿的人尿都流了一裤子。此刻豁豁儿就坐在我的旁边,上嘴唇缝合后留下的痕迹没有让他产生自卑,反而洋洋得意。他伸出一只手摇了两下,周围的捣蛋鬼立即就停止了喊叫。他郑重宣布说,不准喊李井泉的名字,李明清(李井泉的三儿子)是我大哥的好哥们儿。捣蛋鬼从此不再喊李井泉,这充分证明了豁豁儿的威信和脾气。但造反派却不会卖他豁豁儿这个蛋黄屎还没有屙完的毛头小孩的帐,硬是用棍子将李明清活活打死在北京航空学院的体育场里,这已经是后话了。
成都通顺小学和成都五中,基本上都是西南局的八旗子弟在里面读书。学校不上课的时候,在学校没有闹够的八旗子弟,就会齐刷刷地集中在下午一起继续闹。
闹的主要形式是按照人数平分成两伙人,一伙人占据幼儿园的空闲房屋为阵地,另一伙人则以房屋外面为阵地打泥巴仗(相互以泥块投掷对方)。豁豁儿总是这场战争的谋划者并加入一方做指挥官。开战前,豁豁儿念于我们是楼上楼下的邻居,不准我参战,只许我远远站在边上看,更多的时候,是让他的妹妹小彩给我讲故事。小彩比我大两岁,是个塌鼻子凹额头的模样,但这个模样并不影响她讲出来的故事的模样,要么美丽得让人羡慕,要么精彩得让人忘了饥饿。无论她故事讲得再美丽再精彩,只要我身边的泥巴仗没有结束,我的绝大部分注意力,就会被天空中飞来飞去的泥块吸引,直到有的娃娃被击中脑门哇哇大哭,有的人家的窗户玻璃被击碎,或者院坝里一片狼藉为止。因为经常听小彩姐给我讲故事,经常不能参加男孩子的泥巴仗,我的性格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发生了变化,少了火暴野性的脾气,多了文静的成分。一个顽童,没有被一场政治运动污染,却被一个美丽的故事改变了性格,当我意识到这件事情值得纪念的时候,是二十年后我在豁豁儿家里,再次见到已经出落成了一个美丽得令我心痛的小彩姑娘的时候了。说真的,看见小彩的时候,我很后悔,后悔自己的童年怎么这样天真,竟然没有在一个讲故事的机会里,大胆地抱住她,再在她的脸上亲一口。
打泥巴仗,是捣蛋鬼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按照刺激的程度来计算,它应该是春天走在生长途中的枝叶,只会越来越磅礴越来越昌盛,谁都不愿意它半途夭折。可这场精彩的游戏,还是半途夭折了。不是夭折在风雨中,而是夭折在张三或者李四的父亲,高挽衣袖,手提扫帚四下追赶的严峻形式里了。不能打泥巴仗,除了换来张三或者李四被捣蛋鬼们群情激愤地一顿臭骂外,却不能阻止这帮八旗子弟停止孕育新的刺激活动。
西南局的宿舍里,有一幢楼房的阳台是公共的,特别大,可以同时容纳二三十个娃娃站在一起。这个阳台,在一个秋雨绵绵的中午,就成了孩子们孕育新刺激的摇床。
最先躺在这个摇床上的人,还是豁豁儿。那天中午,捣蛋鬼们吃了午饭,纷纷拿了雨伞来到二楼的阳台上消磨上学前的这段时光。无聊之中,豁豁儿把书包从肩膀上卸下来交给我,然后把伞打开,翻过阳台的护栏,一手紧捏伞骨,一手紧握伞把就纵身跳了下去。撑开的雨伞,简直就是一副降落伞,幌幌悠悠把豁豁儿安全送到了地面。站定之后,豁豁儿惊恐的心才彻底收住,雨伞一丢,双手插腰,脑袋一歪,向了楼上的小伙计嚷嚷:谁有种的,就跟老子一样跳下来!一时间,一把把雨伞就拽了娃娃们从楼上飘落下来,引来家长们的一片惊呼:短命的,砍头的,找不到事情做了吗?没事做就去洗蜂窝煤嘛!骂归骂,看见孩子没有出事情,家长们的脸上反而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如今想来,这件事情,依旧令我激动。要知道,对于现在被看成是太阳和月亮的孩子来说,他们简直就是大人心中的宝贝,放在手心里怕烫了,含在嘴巴里又怕化了,要他们做这样的事情,绝对是对他们想象力的一次严峻考验。
说这群捣蛋鬼是八旗子弟,还真是抬举他们了。除了生活在高级干部的家庭里之外,要是在清晨家家户户刷尿桶的巷子里面遇见这群娃娃,你还真看不出他们身上有一点正黄旗或者正白旗的影子。很多时候,捣蛋鬼走在上学的路上,就如同一群顽皮的狗在巷子里追逐。特别是在下午,看见巷头有卖叮叮糖的货郎,我们这群娃娃就会像狗瞧见了在路边为婴儿把屎的情形。母亲等婴儿屙屎的过程,就是货郎翘首盼望我们的情形,我们蜂拥而至把货郎团团围住,简直就像母亲把屙完屎的婴儿屁股对着不远处的狗,狗一溜烟就跑来把婴儿的屁股舔得干干净净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即便我们会趁混乱偷上几块叮叮糖,我们每天都如同饿狗一样为解嘴馋给货郎带来的实惠,总是让货郎不敢怠慢我们,更不会因为被偷去几块叮叮糖,而让我们遭受棒打的痛苦。
蜀犬因为在路边兢兢业业为婴儿舔屁股,享受了被母亲们尊敬的待遇。我们则在给货郎带来实惠的同时,度过了我们极尽全盛的童年。
我们这群饿狗一样的娃娃,在我的脑海里,永远都保持着饥饿的样子,带着一身脏兮兮的狗毛,不停息地穿梭在尿巷子里面,邋遢但却亲切。在那个年代,养个娃娃就像养了一条狗。忙于政治运动的父母,基本上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把我们当成比狗还高贵的人来呵护,更谈不上享受宝贝的待遇了。风里来,雨里去,在顺应自然的路上,成群结队。现在回头想想,豁豁儿能成为某大学的数学教授,小彩能成为某电视台的主要领导,有的捣蛋鬼成了十四集团军某坦克旅的副旅长,成了牛津、剑桥或者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成了中科院的院士……他们的成功,不是沾了他们有一个高级干部家庭背景的光,与八旗子弟的身份也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与他们在童年,像狗一样在自然风雨的砥砺中,渐渐积累了冒险、忍受折磨的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关。
一本正经的背后,大多藏有一个调皮捣蛋的内心。我不敢说这是规律,但却绝对是伴随记忆,在我脑海里沉沦下来的一个印象,喜剧的印象。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