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当民教的日子里
2021-12-23叙事散文任文
在乡村当民教的日子里
◆任 文1979年秋,公社招考民办教师的消息传到父亲的耳边,我想返校补习功课来年参加高考的事就落空了。经过考试、面试谈话,我被公社录用为民办教师,开始了漫长八年的乡村民办教师生涯。同年7月高考结束,我以相差7分落榜回……
在乡村当民教的日子里
◆任 文
1979年秋,公社招考民办教师的消息传到父亲的耳边,我想返校补习功课来年参加高考的事就落空了。经过考试、面试谈话,我被公社录用为民办教师,开始了漫长八年的乡村民办教师生涯。
同年7月高考结束,我以相差7分落榜回家务农。大队支书是我本家叔父,他看我整天闷闷不乐的样子,多次劝我“好男儿志在四方”,何必为一次失误而落魄,或者秋季去学校补习再考,或者去大队农科站学习技术挣工分。暑假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既是到学校补习功课这段时间也闲着,于是,父母劝我先到大队农科站学习锻炼,免得整天在屋里生闷气。农科站里,包括站长在内和我一共5人,这是大队成立的科学种田试验基地。农科站办公地点设在大队公房里,试验田就在大队公房门前,那是队上最平整的大块田,分配农科站试验田约有五亩地。7月末,正是山里玉米扬花的季节。每日晨起,我们呼吸着田野的新鲜空气,学农在希望的田野里。在试验田里,我跟着农科站里的几位师傅学习给玉米授粉。玉米高过我的个头,师傅让我站在独凳上学习给玉米授粉。将一行玉米带有雄蕊的花粉用手轻轻地摇摆传授到另一行玉米雌蕊的柱头上。方法很简单,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一个多月里,我在农科站里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至今想来记忆犹新。那是我踏步人生路上唯一次较长时间的学农生活,不仅学到了科学种田的实践知识,而且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这段短暂的生活铭刻在我的心灵深处,不能忘却。
说实话,当时我是不大愿意当民办教师的。接近开学的日子,我已收到了原读高中校长李老师的来信,他鼓励我去学校学习再考。我在去学校读书与留乡村教书二者之间,无奈地选择了当民办教师,主要是我的家里姊妹多,父母供我读高中学习三年已不容易,再去读书很艰难。再则,招考民办教师的事公社已定,上报县教育局已批。当民办教师,我想可以利用教书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说不定还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己。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听从了父母亲的劝导,走上了当民办教师的这条路,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
与我一同招考被录用的有5人,其中1人是回乡多年的青年人宋桂生,其余都是我的同级高中同学,包括郭金项、金项存、张晓宏等。在我们当中,回乡青年宋桂生此前已在公社成立的农田基建队当过领队,管理过几十人的农田基建队,社会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为人处事成熟、老练。其余我们几人都是从学校出来的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大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然而,往往为人处事有不周到之处,显得随意而鲁莽。宋桂生分配在条件较好的公社中心小学任教,我和其他几位都被分配在远离公社所在地的几条沟里的小学任教。
我分配任教的学校所在地是浮庄川陶村。这是一所完全小学,学校设在一条沟与一道平川的交叉路口,所属陶村上下的学生都在这里念书。学生有一百五十多人,教师5人,炊事员1人。炊事员是学校附近的村里人,姓李,中年妇女,饭菜做得很香,尤其是糊汤粥做得最拿手到位,清香而味美,身受上灶师生欢迎。学校教师中,除了校长张振华和民办教师罗克民是本大队人,其余都是外队人。年龄较大、教龄较长的是校长张振华,师范毕业从教多年富有教学经验的中年老师卫项项,临时代课的是与我同校的高七九级杨老师,我是才调来的新任民办教师。
学校是一个不带大门的四合院,大队医疗室设在院内。平时,学校里来往的人比较杂。学生上课期间,往往有看病的人进出,有的大呼小叫影响学生上课。好在这儿的学生都比较懂事,学习自觉性较强,无论外边怎样吵杂,室内一片宁静。学生专心听讲,回答问题,做练习题,认认真真。虽然是一个四合大院的学校,但校舍还是比较紧张。由于年年新增学生,三四位老师挤一间办公室办公。只有我和卫项项老师有住房,其余老师白天在校办公,夜里回家住宿。学校教室更为拥挤,乡村不标准的小教室,一百五十多名学生在四个教室上课,其中两个班是复式教学。当时学校条件差,工作紧张,但我们几位老师和学生一起上山砍柴、挖药材、摘连翘,千方百计搞勤工俭学,学校的日子还过得去。课余时间,师生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生活非常充实,心情十分愉快。
校长张振华是一位待人热情诚恳的长者,他管理学校有一套很成熟的自我办法。学校每周星期天晚上开例会,除了安排一周日常事务外,主要是学习报刊文章。校长时常善于学习,喜好剪贴报。他选学的文章都是平时剪贴与教学有关的好文章,往往在字里行间画红杠圈红点,一篇文章被他看过,就显得多了色彩。教师会上,学习时重点句子让我们听记下来,要求时常琢磨体会,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消化。有时,例会上校长还提问老师学习的体会。这样不知不觉中我也从中学到了有益的学习方法,教学水平时时长进提高。公社在我们学校召开教学研讨会,我作的公开课受到大家的好评,这与校长的管理艺术有一定关系。校长根据我的特长,让我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都是校长事先打听而决定的。那时我对文学的爱好,是源于高中作文课上语文老师的点评表扬。平时我教学生命题作文,自己先写好范文,然后引导学生实地观察,作文课上读我的下水文章,让学生感悟体会,启发引导学生作文。这样,学生实地观察感悟,作文有话可说,效果很好。学生爱上我的作文课,其它班级的学生窗外偷听我的课。于是,每周星期三作文课,校长让我上大课堂,将其它班的作文课与我班合在一起,教室里挤得满满的,过道上也坐满了人……我的心情紧张又激动,声音由微颤渐渐地洪亮起来……
教学工作虽然紧紧张张,但学校的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课余时间学生在校园里跳绳、踢毽子、抓石子、玩做迷藏,沉浸在无比快乐的幸福中,我们做老师的看着心里也快乐年轻起来。学校操场简陋的篮球架下吸引着一群活泼的学生,也吸引着学校上下的乡村青年。每遇下午或星期天,校内外的年轻人一起活跃在操场那边,跑前跑后,打打闹闹,开展比赛,一派生机气象。那种富有生机而又愉快的校园生活,至今仍历历在目,回味无穷。
几年以后,根据工作需要我被调到条件较好的川道学校任教。先是在西沟小学教书,虽说学校处于一条沟的沟口,但学校的条件还算不错。约有近百名学生,四个教室,两个复式班,学校老师都有住房。学校周边有小卖部,购买东西很方便。来往群众从学校院墙外边通过,不妨碍正常教学工作,学习环境良好。在这所学校任教,我曾担任过三至六级语文、数学及其它课,上过二四级复式教学课。学校几位老师大多是本地人,夜晚唯有我的房间亮着灯光。那时,乡村没有通电,学校从县城托熟人买来戴罩的台灯,比起我初始任教的学校那种自制煤油灯好得多,灯座整体美观,灯光明亮宜人。在这明亮的台灯下,我坚持读完了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春》、《秋》,那种对文学的挚爱程度时时在升华在张扬……
此后,我又在距离公社较近的童村小学任教。学校教师中不仅有本公社的人,还有从商洛师范毕业的外地青年教师。其中邸新民就是我读高中时的同学,我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谈教学谈人生,海阔天空,无所不及。每遇课余时间,邸新民来到我的房间下象棋,学校的一付象棋几乎被我们俩霸占着。学下象棋是老同学教给我的,至今不精此道。那种利用课余时间,适度调节紧张教学疲劳的活跃氛围,给我的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难得的美好回味。
在我结束民办教师生涯的前两年,我被组织调到公社中心小学任教,学校就在家门口,吃住在家。夜晚办公归来,踏着闪烁的星光,步着龙河的韵律,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夜晚,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1985年9月,学校里来了几位陌生人,校长叫我到他房子谈话。那几位陌生人都问了我一些什么,至今已记不起来了。不久,县里召开第二届政协会通知我参加,才得知我被考察为县政协委员,履行为全县发展谏言献策的事。此后,连续任二三届县政协委员,提过不少议案,曾得到县政协委员会领导好评,家乡拉农电的议案得到重视,结束了煤油灯的时代,也算尽到了一名政协委员应尽的义务。也是同年九月,与我同时招考民办教师的宋桂生考上了丹凤师范民教班深造,这对我的启发很大。我暗暗地下决心,为了更好地从事教育工作必须走考学这条路,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发挥一个人对社会所作的应有贡献。
在乡村当民教的日子里,我们的工资虽然由8元涨到40多元,但对于结婚成家的我们实在令人心酸。平日里,我们与学校的公办教师不比工资多少,比教学水平的高低。我们是这样想着比着,也是这样默默地工作着,我们谁也没有怨言,谁也没有说过出格的话。1987年9月我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商洛师范洛南分校学习。此后几年间,与我同招考民教的金项存、张晓宏也如愿考上商洛师范民教班,郭金项则参加商洛地区民教招转考试成为一名公办教师。从此,我们当上了一名真正的教师。再后来,我从乡村学校任教到县城教研单位工作,又从县城教研单位到乡村学校指导教研工作,乐此无比,无怨无悔。
在乡村当民教的日子里,最难忘的有两件事。第一件是学生在我床头放上酒瓶里插满连翘花的事。那年春天,我照例星期天去陶村小学工作,要翻越老家屋后的一座山岭才能到达,途中下起了蒙蒙春雨,未带雨伞的我来到学校,夜晚感冒发烧了,不能按时给学生上课。临时给我班上代课的老师说了此事,我的学生不知怎么安慰老师是好?几个有心计的学生从放学路上采来带有露珠的连翘花插在空酒瓶里,与一群学生来到我的房间,将其放在我的床头上,带着童趣的话语对我说:“老师,你看着闻着连翘花的香气感冒就好了,好给我们上课。”我望着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眼里含着激动的泪花坐起来,向孩子们点点头示意他们去学习。我看着那散发着山野浓郁芳香的连翘花,顺手翻开案头的课本准备明天的讲课……时至今日,我想起这件小小的琐事,心头依然弥漫的是那插有连翘花的酒瓶所散发出的淡淡郁香……
第二件是我离开心爱的课堂去师范学校学习学生送我的事。那年秋天开学,我走出家门去四十里开外的镇上赶车上学,路过曾经任教的童村小学,远远地看到一群学生在那儿聚着,我愿以为学生在那儿吵嘴闹事,快步走到跟前,我惊呆了:那是一群我曾经教过的已上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得知老师上学的事前来送行。那些手拿着鸡蛋、栗子、苹果的学生笑嘻嘻地站在我的眼前,一个劲地往我怀里的提兜揣,其中一名学生送来亲手制作的银杏叶书签。我欣然收下那不算精致的黄灿灿的书签夹在书页里,时常打开书来阅读,一种熏人欲醉的清香便溢满心头……
记得有位诗人说过,“讲台叠印着脚印,讲台敞开着情怀。讲台浸润着心血汗水,讲台记载着执著的爱。”是啊,漫长八年民办教师的日子里,讲台使我爱上了一群求知的可爱学生,也使我爱上了教书育人这份工作,至今未改初衷。
[ 本帖最后由 任文 于 2010-2-3 08:17 编辑 ]
◆任 文
1979年秋,公社招考民办教师的消息传到父亲的耳边,我想返校补习功课来年参加高考的事就落空了。经过考试、面试谈话,我被公社录用为民办教师,开始了漫长八年的乡村民办教师生涯。
同年7月高考结束,我以相差7分落榜回家务农。大队支书是我本家叔父,他看我整天闷闷不乐的样子,多次劝我“好男儿志在四方”,何必为一次失误而落魄,或者秋季去学校补习再考,或者去大队农科站学习技术挣工分。暑假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既是到学校补习功课这段时间也闲着,于是,父母劝我先到大队农科站学习锻炼,免得整天在屋里生闷气。农科站里,包括站长在内和我一共5人,这是大队成立的科学种田试验基地。农科站办公地点设在大队公房里,试验田就在大队公房门前,那是队上最平整的大块田,分配农科站试验田约有五亩地。7月末,正是山里玉米扬花的季节。每日晨起,我们呼吸着田野的新鲜空气,学农在希望的田野里。在试验田里,我跟着农科站里的几位师傅学习给玉米授粉。玉米高过我的个头,师傅让我站在独凳上学习给玉米授粉。将一行玉米带有雄蕊的花粉用手轻轻地摇摆传授到另一行玉米雌蕊的柱头上。方法很简单,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一个多月里,我在农科站里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至今想来记忆犹新。那是我踏步人生路上唯一次较长时间的学农生活,不仅学到了科学种田的实践知识,而且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这段短暂的生活铭刻在我的心灵深处,不能忘却。
说实话,当时我是不大愿意当民办教师的。接近开学的日子,我已收到了原读高中校长李老师的来信,他鼓励我去学校学习再考。我在去学校读书与留乡村教书二者之间,无奈地选择了当民办教师,主要是我的家里姊妹多,父母供我读高中学习三年已不容易,再去读书很艰难。再则,招考民办教师的事公社已定,上报县教育局已批。当民办教师,我想可以利用教书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说不定还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己。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听从了父母亲的劝导,走上了当民办教师的这条路,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
与我一同招考被录用的有5人,其中1人是回乡多年的青年人宋桂生,其余都是我的同级高中同学,包括郭金项、金项存、张晓宏等。在我们当中,回乡青年宋桂生此前已在公社成立的农田基建队当过领队,管理过几十人的农田基建队,社会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为人处事成熟、老练。其余我们几人都是从学校出来的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大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然而,往往为人处事有不周到之处,显得随意而鲁莽。宋桂生分配在条件较好的公社中心小学任教,我和其他几位都被分配在远离公社所在地的几条沟里的小学任教。
我分配任教的学校所在地是浮庄川陶村。这是一所完全小学,学校设在一条沟与一道平川的交叉路口,所属陶村上下的学生都在这里念书。学生有一百五十多人,教师5人,炊事员1人。炊事员是学校附近的村里人,姓李,中年妇女,饭菜做得很香,尤其是糊汤粥做得最拿手到位,清香而味美,身受上灶师生欢迎。学校教师中,除了校长张振华和民办教师罗克民是本大队人,其余都是外队人。年龄较大、教龄较长的是校长张振华,师范毕业从教多年富有教学经验的中年老师卫项项,临时代课的是与我同校的高七九级杨老师,我是才调来的新任民办教师。
学校是一个不带大门的四合院,大队医疗室设在院内。平时,学校里来往的人比较杂。学生上课期间,往往有看病的人进出,有的大呼小叫影响学生上课。好在这儿的学生都比较懂事,学习自觉性较强,无论外边怎样吵杂,室内一片宁静。学生专心听讲,回答问题,做练习题,认认真真。虽然是一个四合大院的学校,但校舍还是比较紧张。由于年年新增学生,三四位老师挤一间办公室办公。只有我和卫项项老师有住房,其余老师白天在校办公,夜里回家住宿。学校教室更为拥挤,乡村不标准的小教室,一百五十多名学生在四个教室上课,其中两个班是复式教学。当时学校条件差,工作紧张,但我们几位老师和学生一起上山砍柴、挖药材、摘连翘,千方百计搞勤工俭学,学校的日子还过得去。课余时间,师生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生活非常充实,心情十分愉快。
校长张振华是一位待人热情诚恳的长者,他管理学校有一套很成熟的自我办法。学校每周星期天晚上开例会,除了安排一周日常事务外,主要是学习报刊文章。校长时常善于学习,喜好剪贴报。他选学的文章都是平时剪贴与教学有关的好文章,往往在字里行间画红杠圈红点,一篇文章被他看过,就显得多了色彩。教师会上,学习时重点句子让我们听记下来,要求时常琢磨体会,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消化。有时,例会上校长还提问老师学习的体会。这样不知不觉中我也从中学到了有益的学习方法,教学水平时时长进提高。公社在我们学校召开教学研讨会,我作的公开课受到大家的好评,这与校长的管理艺术有一定关系。校长根据我的特长,让我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都是校长事先打听而决定的。那时我对文学的爱好,是源于高中作文课上语文老师的点评表扬。平时我教学生命题作文,自己先写好范文,然后引导学生实地观察,作文课上读我的下水文章,让学生感悟体会,启发引导学生作文。这样,学生实地观察感悟,作文有话可说,效果很好。学生爱上我的作文课,其它班级的学生窗外偷听我的课。于是,每周星期三作文课,校长让我上大课堂,将其它班的作文课与我班合在一起,教室里挤得满满的,过道上也坐满了人……我的心情紧张又激动,声音由微颤渐渐地洪亮起来……
教学工作虽然紧紧张张,但学校的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课余时间学生在校园里跳绳、踢毽子、抓石子、玩做迷藏,沉浸在无比快乐的幸福中,我们做老师的看着心里也快乐年轻起来。学校操场简陋的篮球架下吸引着一群活泼的学生,也吸引着学校上下的乡村青年。每遇下午或星期天,校内外的年轻人一起活跃在操场那边,跑前跑后,打打闹闹,开展比赛,一派生机气象。那种富有生机而又愉快的校园生活,至今仍历历在目,回味无穷。
几年以后,根据工作需要我被调到条件较好的川道学校任教。先是在西沟小学教书,虽说学校处于一条沟的沟口,但学校的条件还算不错。约有近百名学生,四个教室,两个复式班,学校老师都有住房。学校周边有小卖部,购买东西很方便。来往群众从学校院墙外边通过,不妨碍正常教学工作,学习环境良好。在这所学校任教,我曾担任过三至六级语文、数学及其它课,上过二四级复式教学课。学校几位老师大多是本地人,夜晚唯有我的房间亮着灯光。那时,乡村没有通电,学校从县城托熟人买来戴罩的台灯,比起我初始任教的学校那种自制煤油灯好得多,灯座整体美观,灯光明亮宜人。在这明亮的台灯下,我坚持读完了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春》、《秋》,那种对文学的挚爱程度时时在升华在张扬……
此后,我又在距离公社较近的童村小学任教。学校教师中不仅有本公社的人,还有从商洛师范毕业的外地青年教师。其中邸新民就是我读高中时的同学,我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谈教学谈人生,海阔天空,无所不及。每遇课余时间,邸新民来到我的房间下象棋,学校的一付象棋几乎被我们俩霸占着。学下象棋是老同学教给我的,至今不精此道。那种利用课余时间,适度调节紧张教学疲劳的活跃氛围,给我的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难得的美好回味。
在我结束民办教师生涯的前两年,我被组织调到公社中心小学任教,学校就在家门口,吃住在家。夜晚办公归来,踏着闪烁的星光,步着龙河的韵律,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夜晚,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1985年9月,学校里来了几位陌生人,校长叫我到他房子谈话。那几位陌生人都问了我一些什么,至今已记不起来了。不久,县里召开第二届政协会通知我参加,才得知我被考察为县政协委员,履行为全县发展谏言献策的事。此后,连续任二三届县政协委员,提过不少议案,曾得到县政协委员会领导好评,家乡拉农电的议案得到重视,结束了煤油灯的时代,也算尽到了一名政协委员应尽的义务。也是同年九月,与我同时招考民办教师的宋桂生考上了丹凤师范民教班深造,这对我的启发很大。我暗暗地下决心,为了更好地从事教育工作必须走考学这条路,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发挥一个人对社会所作的应有贡献。
在乡村当民教的日子里,我们的工资虽然由8元涨到40多元,但对于结婚成家的我们实在令人心酸。平日里,我们与学校的公办教师不比工资多少,比教学水平的高低。我们是这样想着比着,也是这样默默地工作着,我们谁也没有怨言,谁也没有说过出格的话。1987年9月我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商洛师范洛南分校学习。此后几年间,与我同招考民教的金项存、张晓宏也如愿考上商洛师范民教班,郭金项则参加商洛地区民教招转考试成为一名公办教师。从此,我们当上了一名真正的教师。再后来,我从乡村学校任教到县城教研单位工作,又从县城教研单位到乡村学校指导教研工作,乐此无比,无怨无悔。
在乡村当民教的日子里,最难忘的有两件事。第一件是学生在我床头放上酒瓶里插满连翘花的事。那年春天,我照例星期天去陶村小学工作,要翻越老家屋后的一座山岭才能到达,途中下起了蒙蒙春雨,未带雨伞的我来到学校,夜晚感冒发烧了,不能按时给学生上课。临时给我班上代课的老师说了此事,我的学生不知怎么安慰老师是好?几个有心计的学生从放学路上采来带有露珠的连翘花插在空酒瓶里,与一群学生来到我的房间,将其放在我的床头上,带着童趣的话语对我说:“老师,你看着闻着连翘花的香气感冒就好了,好给我们上课。”我望着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眼里含着激动的泪花坐起来,向孩子们点点头示意他们去学习。我看着那散发着山野浓郁芳香的连翘花,顺手翻开案头的课本准备明天的讲课……时至今日,我想起这件小小的琐事,心头依然弥漫的是那插有连翘花的酒瓶所散发出的淡淡郁香……
第二件是我离开心爱的课堂去师范学校学习学生送我的事。那年秋天开学,我走出家门去四十里开外的镇上赶车上学,路过曾经任教的童村小学,远远地看到一群学生在那儿聚着,我愿以为学生在那儿吵嘴闹事,快步走到跟前,我惊呆了:那是一群我曾经教过的已上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得知老师上学的事前来送行。那些手拿着鸡蛋、栗子、苹果的学生笑嘻嘻地站在我的眼前,一个劲地往我怀里的提兜揣,其中一名学生送来亲手制作的银杏叶书签。我欣然收下那不算精致的黄灿灿的书签夹在书页里,时常打开书来阅读,一种熏人欲醉的清香便溢满心头……
记得有位诗人说过,“讲台叠印着脚印,讲台敞开着情怀。讲台浸润着心血汗水,讲台记载着执著的爱。”是啊,漫长八年民办教师的日子里,讲台使我爱上了一群求知的可爱学生,也使我爱上了教书育人这份工作,至今未改初衷。
[ 本帖最后由 任文 于 2010-2-3 08:17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