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打灯笼过大年(过年三部曲儿)
2020-09-17叙事散文吴显萍
雪打灯笼过大年(过年三部曲儿)时间如白驹过隙,马不停蹄。去年春节的鞭炮声似乎还在耳边炸响,一拨又一拨儿团拜的场面还在眼前浮现,时令就又把我们推到年跟前儿了。北风轻吹春欲到,雪打灯笼过大年,到处都是一派忙年的景象。如果说年是一架轻车熟马,那它
雪打灯笼过大年(过年三部曲儿)
时间如白驹过隙,马不停蹄。去年春节的鞭炮声似乎还在耳边炸响,一拨又一拨儿团拜的场面还在眼前浮现,时令就又把我们推到年跟前儿了。北风轻吹春欲到,雪打灯笼过大年,到处都是一派忙年的景象。
如果说年是一架轻车熟马,那它应该是从远古就启程出发了,一直走到了今天。而且年就如同一曲连贯的交响曲,中间没有休止符,只365天一个周始,从起点又漫游到原点。年从不停留,就一走一过。任你无从推辞,也无法挽留。
春天是年出发的月台。如果我们任何一个生灵有幸搭上它任意的一趟车次,它都会不厌其烦地带领你进行数10次的旅行。
年的运行轨道应该是直线型的。它在阳春里肆意挥洒着风雨暖阳,一路吹绿小草树木,催开遍地花红,然后一路高歌带领我们住进夏的青纱帐,享受着鸟语花香,瓜果飘香。接着它的脚步又带领我们走进秋的丰盈,收割累累硕果。当满山枫叶红遍,落叶覆满小径,我们已经又被它带领着迈向了下一个季节。
它让北风作为它的尖兵使者,让雪花传送它要来的讯息。带领我们呼呼啦啦地走过冬季。在冬与春的渡口,来玩一场新旧交替的游戏。
年的威力很大,随身一把刻刀,在山川河畔留下印记。它手中皮鞭轻轻挥起,我们就会青丝白发皱纹成垄。万物以它为尊,人类以它为命。年有它的嗜好,喜欢火红,喜欢洁净,喜欢圆满,喜欢喧腾,喜欢刻骨铭心的承上启下,喜欢轰轰烈烈的辞旧迎新。于是才有了游子千里跋涉回家过年,有了人们日以继夜忙着过年。有了假日的福利,有了吃货的口福。有了我们悠久而又清新的关于年的记忆。
一,父母带领我们过大年
喜欢小时候过年,那时候父母就是我们的一片天空,我们在天空下过着烂漫无忧的生活。无论是每一个庸常的日子,还是每一个年节,都不必我们来劳心费力。虽然那时候物质的东西不丰富,可是乡情亲情丰盛,留给我们的记忆也温馨丰盈。
小时候关于年的记忆,是从忙年开始的。每当进入腊月,年的脚步临近了,年的味道也就浓郁了。有条件的人家开始杀年猪。不仅因为没有更多的饲料来喂养,也因为冷天猪长得慢。大多的时候我们家都是从别人家杀的年猪上砍下一小脚肉,再买点儿猪下水。回到家父亲会将它们收拾干净,分割成小块装在一个破旧的小三缸里,然后上面浇上水或装满雪,放在屋外离窗户最近的地方,好便于晚上看管。
也就是从这天开始,父母夜晚就不敢踏实地睡觉了。心里会多了一份忐忑,生怕有宵小顺手牵羊,那是一件相当于要命的事情。因为买肉的钱还赊欠着呢,更别提丢了再重买,那样的后果只能是不吃。幸好这样的事情一直没有发生过,这都缘由于我们老家的民风太过于淳朴,村民们都善良仁慈。
然后开始泡大黄米磨面烙粘饼子或蒸粘豆包,这时候年味儿就更浓了。这项活儿主要是我们姐妹来干,包馅烙饼烧火,各负其责。虽然有点儿麻烦,还烟熏火燎辣眼睛,但都欢天喜地的,因为有一种过年的仪式感。
最令人头疼的当属做豆腐了。要过年了,谁家都免不了要做上几板儿豆腐,不仅吃起来方便,而且好吃又有营养。做豆腐是一件儿麻烦活儿。首先需要把黄豆用水泡涨了,然后上磨磨碎。之后用豆腐包滤掉渣子,放到大锅里熬煮。出锅后用卤水点了,舀出来倒在铺了纱布的豆腐模板上,上面压上重物。过了几个小时后揭开割成小块儿,又嫩又白的豆腐就做成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熬豆腐这一道工序。刚开始的时候还好,你只要一个劲儿地往炉灶里塞木头等烧柴就可以。最麻烦的是锅里的豆腐汁要开还没有开时,这时候你就得开始分外地多加小心了。因为熬豆腐和煮奶差不多,一旦沸腾了你没有及时撤火,那转眼间一锅豆汁儿就会漫出锅外一滴儿也不剩,所以烧火的责任异常重大。
而当锅要开不开时,是最折磨人的时刻。这时候你自然就不敢多加柴禾,怕冒漾。可是豆腐锅差一点儿火候它也不会滚沸,并且还会因为火小而延迟沸腾时间。于是往往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本来马上就可以滚沸的锅却因为你的谨小慎微而迟迟不开锅,进而影响后面的工序。
所以小时候我最讨厌的活儿就是做豆腐了。但喜欢吃豆腐,尤其是水豆腐。每当豆腐做好了时,父亲就会盛上几大碗水豆腐放在饭桌上,母亲就会从酱缸里捞出几根咸黄瓜切成碎末,洒在水豆腐上,这种吃法可比就大酱吃好吃不知多少倍呢。我们每个人都会吃上好几碗,连米饭都会省了。
做完了豆包和豆腐,年也就临近了。于是家家户户开始扫灰,然后用旧书旧报纸糊墙糊棚。这时候往往会全家齐上阵,有熬浆糊的,准备纸张的,然后有抹浆糊有传递的,有专门负责粘贴的。我比较关心的是准备纸张这一项,我会将内容好的一面儿放在外面,因为这是我一年的精神食粮,没书看的时候就可以聊以充饥。
而洗洗涮涮,擦擦抹抹这些事儿家家都做,也没什么好写的了。到了二十八九,父亲就会把冻在外面仅有的几块肉取回来,母亲会把它们一块一块地洗干净,摆放在木板上。肥的熬酸菜,瘦的做馅炒菜。年三十的早上家里吃鸡,取还饥荒的寓意。为了让每个人都吃好吃均匀,母亲会把大腿和胸脯肉剁成小块,每人分上两块,不像现在随便吃。而我根本就不喜欢吃那些死肉,只喜欢吃点鸡翅膀鸡脖子什么的。
晚饭我家会吃鱼,寓意新年有余,这和一般人家也没有区别。晚饭后我们就开始剁馅包饺子,然后我们的重头戏就该上场了。我们会打上灯笼出外面去玩。因为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春晚可看,我们反而更加自由自在。而说是灯笼,也就一个罐头瓶子放一小木块,再钉根钉子插半根蜡烛就成了,虽简陋但一点儿也不影响兴致。
我们常去的有腰院的阿珍家,和后院的六叔家,也就进屋打个站儿然后立马就往回来,因为听说三十晚上不仅天上的神仙会下来,地狱里的东西也会上来,再加上张三啊等等厉害的东西,说一点儿也不害怕也是不现实的。回来后会和堂兄弟姐妹玩会儿扑克牌,闹扯一会儿。
然后家家户户就开始争先恐后地放鞭炮煮饺子接财神,吃完饺子也累了,就悄悄地躺下睡觉了。到了大年初一吃完饺子,又开始走家串户拜大年,看扭秧歌跑旱船的,一个又一个年就这样的在父母的操持呵护下迎来了又送走了,我们也一天天一年年地长大离开了家。
二 陪伴父母过大年
一年年过去,我们在长大,父母却在变老。于是,反过来换我们来陪伴父母过大年了。
因为我家离父母较近,家又比较脱离得开,所以有很多年我们一家三口都会回到家乡和父母及小弟夫妇一道儿过年。加上三姐小妹那时都上下院或前后院住着,侄儿外甥还小都围绕在父母身边,所以着实过了许多个热热闹闹的大年。
这时候过年的形式和内容在不同的程度上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首先忙年的主角已经变成了小弟夫妇,父母只要在旁边看着就可以了。然后吃的样数多了,也省事多了。起码家家都不再亲手做豆腐了,只要早早地上豆腐坊预订几板,到时候就给送到家了,再也不用烟熏火燎谨慎小心了。
而且娱乐多了,不仅家家有电视有春晚看了,而且还有麻将打。而随着几个姐夫妹夫的加入,酒局也开设起来。喜欢唱歌的小弟、妹夫和偶尔回家过年的大姐夫、弟媳,喝得高兴了都会清唱上一曲。尤其是小弟唱得更是声情并茂,听得我们如醉如痴。过年不仅热闹,而且有了质感。
父亲虽然身体不好,但喜欢玩牌的爱好还没有改变。于是几个女婿和儿子媳妇只要有时间就会陪父亲玩上几把,小打小闹的不亦乐乎。有时候父亲累了会早早躺下,剩下的几个麻将迷往往会通宵达旦地玩个痛快,有时候甚至几天几夜不休息,玩得不知今夕是何夕,那时候的我们精力很充沛。
母亲这一生没有别的嗜好,就是喜欢吃鱼,各种各样的鱼。喜欢喝点儿小酒,每天喝个一两顿,每次一两盅。母亲喝酒根本不用什么下酒菜,就一碗咸菜也行,就几个鱼刺也行,就两个鸡蛋也可以。
母亲酒喝多了脸会微微发红,话语也比平时多,并且翻来覆去就那点儿陈年往事,就每个孩子从小到大的那些大事小情儿。有时候我们会听腻了,会有小小的不耐烦,可母亲从来也不生气。而关于对父母不耐烦这件事儿真的会有遗传回报的,如今我儿子偶尔就也会对我的念叨不耐烦,我就也学微信里教的那样,心里默念:儿子是我生的,随我,随我。我不生气,忍着,忍着……
母亲这一辈子真的很不容易,9个儿女啊,在那么瘦小的身躯里孕育而成,抚养长大。如今一家一个都感觉累,何况养育了9个儿女的母亲。心血熬干,身体累弯。看如今的女人60多岁还如同40出头,可记忆中穿着斜襟衣褂梳着发鬏的母亲50岁已和70岁没有区别。
但母亲总是无怨无悔,而且很为我们骄傲,逢人就自养自夸自己的每一个儿女。实际上我们都太平凡了,没用到集所有儿女的力量,都不能提供给父母一份比较像样的生活,我们真的很惭愧。
人生就是这样的一辈一辈地繁衍生息。等到父母需要我们陪伴的时候,他们已经去日无多了。可我们为他们做得真的是太少太少了。然后终有一天他们会先行一步,到一个我们触摸不到没有温度的地方。然后早已经成为了父母的我们,也就开始了第三部过大年的章节。
三我和孩子过大年
也许是因为年过得有够多了,突然对年的兴趣就淡了,兴致就提不起来了。这不,离年也就几天了,我该干的活儿却不想干,该买的东西还懒得去买。却坐在这儿有一搭无一下地闲敲着键盘,码着无滋无味的文字。
或许实在是因为如今过年真的是简单了很多。洗东西有洗衣机,不用再像过去用双手洗那些大部件,何况还可以去干洗。肉馅可以用绞肉机,饺子还可以买速冻的,年夜饭不愿意在家做还可以上外面吃情调,房屋炉具清洁可以花钱找小抹布。如今过年真的是不怕累可以动手干,想要清闲可以多花钱。
在家呆腻了可以出国门,北方嫌冷了可以去三亚。据说现在每年冬季有30多万的北方老人会到海南过冬,自然也是身在异乡为异客,过年的心情会很不一样的。可见年真的已经没那么重要,自然也就没有那么浓浓的年味儿了。
已经有几年的时间没有买鞭炮放了,感觉太扰人,连春晚都看不好听不清,而且大冷的天下楼放鞭炮也不是一个令人待见的活儿。所以就将放鞭炮的习俗率先遗弃,感觉很有点儿对不起老祖宗的。
年货买得也不是那么多了。不仅是因为吃得少没地方放,更是因为如今小区里到处都是小卖部食杂店和超市,有些东西等到做饭的时候下楼现去买都来得及。
年夜饭也很简单,就鸡鱼猪蹄猪排骨和两三样青菜,都是带彩头的,结果还要剩下一大半儿。实在是因为如今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平时都像过年似的尽吃好的,把胃口都养刁了。
而且现在即使在一起过年,也只是吃年夜饭的时候和乐融融,其余的时候除了忙年夜饭的人之外,都一人一部手机成了低头族手机控。有时候想和人家说几句话唠几句嗑儿,话到嘴边往往还会咽下,害怕扰了人家年轻人的兴致。感觉家的亲切氛围真的是有越来越淡的趋势,也许这就是社会发展,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虽然如此,感觉年还是有其存在的益处和意义的。因为岁月需要年来起始和计数,万物需要年来清洁和洗涤。亲情需要年来提温,身体需要年来休整,心灵需要年来沉淀,河山需要年来喧腾。
想一想,如果没有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我们的日子该是多么的千篇一律,我们的时间该是多么的无起无伏,我们的生活该是多么的无滋无味。千里之外的亲人没有了回家的契机,盼望父母的孩子无缘和父母团聚,我们的心情也少了一个喜乐的节点,更会浑然不觉的就到了晚年,连个预知和过渡都没有。所以,有年真好,过年真好。
很赞哦! ()